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便于維修的減噪配電箱,包括配電箱,所述配電箱內壁的下表面開設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內滑動連接有滑輪,所述滑輪的一端與放置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配電箱內壁的下表面與隔音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隔音板內壁的相對面均開設有第二滑槽。該便于維修的減噪配電箱,隔音板的設置,減少了噪音對環境的污染,保證了人們的正常生活,通過第一箱門和第二箱門的設置,維修人員可以通過兩個箱門對配電箱內部進行維修,操作簡單便捷,通過滑輪、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和滑塊的共同作用,可以將放置板駛出配電箱,方便維修人員維修,降低了維修人員的工作強度,提高了維修的工作效率。
A kind of noise reduction distribution box convenient for maintenance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便于維修的減噪配電箱
本技術涉及減噪
,具體為一種便于維修的減噪配電箱。
技術介紹
配電箱是所有用戶用電的總的一個電路分配箱,配電箱是按電氣接線要求將開關設備、測量儀表、保護電器和輔助設備組裝在封閉或半封閉金屬柜中或屏幅上,構成低壓配電裝置,目前,配電箱已經廣泛的運用到我們的生活,配電箱工作時會產生噪音,噪音污染了環境,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而且配電箱在維修的過程中,配電箱內部的取出來進行維修,增加了維修人員的工作強度,而且降低了維修的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了一種便于維修的減噪配電箱,解決了目前,配電箱已經廣泛的運用到我們的生活,配電箱工作時會產生噪音,噪音污染了環境,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而且配電箱在維修的過程中,配電箱內部的取出來進行維修,增加了維修人員的工作強度,而且降低了維修的工作效率的問題。(二)技術方案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便于維修的減噪配電箱,包括配電箱,所述配電箱內壁的下表面開設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內滑動連接有滑輪,所述滑輪的一端與放置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配電箱內壁的下表面與隔音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隔音板內壁的相對面均開設有第二滑槽,且第二滑槽內滑動連接有滑塊,所述滑塊的一側與放置板的一側固定連接,所述隔音板內壁的上表面與電機機身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所述電機的輸出軸與扇葉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配電箱的右側面卡接有螺紋帽,所述螺紋帽內螺紋連接有螺紋柱,所述螺紋柱的一端穿過螺紋帽和設置在隔音板上的螺紋孔與支撐板的右側面固定連接,所述隔音板的兩側面均開設有第一散熱孔,所述配電箱的兩側面均開設有第二散熱孔。優選的,所述第二散熱孔內設置有防塵網,且第二散熱孔的數量不少于6個。優選的,所述配電箱的左側面與第一箱門的左側面通過第一合頁活動連接,所述第一箱門的正面設置有第一把手。優選的,所述配電箱的右側面與第二箱門的右側面通過第二合頁活動連接,所述第二箱門的外表面設置有第二把手。優選的,所述支撐板的數量有2個,且2個支撐板的相對面均設置有防滑橡膠,且防滑橡膠的形狀為豎紋狀。優選的,所述電機和扇葉的數量均為2個,所述放置板位于兩個支撐板中間。(三)有益效果本技術提供了一種便于維修的減噪配電箱,具備以下有益效果:(1)、該便于維修的減噪配電箱,隔音板的設置,減少了噪音對環境的污染,保證了人們的正常生活,通過第一箱門和第二箱門的設置,維修人員可以通過兩個箱門對配電箱內部進行維修,操作簡單便捷,通過滑輪、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和滑塊的共同作用,可以將放置板駛出配電箱,方便維修人員維修,降低了維修人員的工作強度,提高了維修的工作效率。(2)、該便于維修的減噪配電箱,電機、扇葉、第一散熱孔和第二散熱孔的共同作用,不僅可以將配電箱內熱氣散發出去,還可以利用扇葉去除配電箱內的濕氣,保證了配電箱內電路的正常運行,第二散熱孔內設置的防塵網,有效放置外界的粉塵進入配電箱,保證了配電箱內衛生的整潔。(3)、該便于維修的減噪配電箱,支撐板、螺紋柱、螺紋帽、螺紋孔和支撐板的共同作用,保證了放置板在工作中或者遇到外界震動時,位置不會移動,使放置板更加的穩固,避免了放置板在配電箱內晃動,在第一滑槽、滑輪、第二滑槽和滑塊的配合下,使放置板的運動更加的順滑,滑輪的設置,減小了放置板與配電箱內壁的下表面之間的摩擦,保證放置板的使用壽命。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正視剖面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A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正視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后視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第二滑槽、2第一散熱孔、3第二散熱孔、4防塵網、5滑輪、6第一滑槽、7扇葉、8隔音板、9配電箱、10電機、11放置板、12滑塊、13防滑橡膠、14螺紋柱、15螺紋孔、16支撐板、17螺紋帽、18第一合頁、19第一把手、20第二把手、21第二合頁、22第一箱門、23第二箱門。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如圖1-4所示,本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便于維修的減噪配電箱,包括配電箱9,配電箱9內壁的下表面開設有第一滑槽6,第一滑槽6內滑動連接有滑輪5,滑輪5的設置,減小了放置板11與配電箱9內壁的下表面之間的摩擦,保證放置板11的使用壽命,滑輪5的一端與放置板11的下表面固定連接,配電箱9內壁的下表面與隔音板8的下表面固定連接,隔音板8的設置,減少了噪音對環境的污染,保證了人們的正常生活,隔音板8內壁的相對面均開設有第二滑槽1,且第二滑槽1內滑動連接有滑塊12,在第一滑槽6、滑輪5、第二滑槽1和滑塊12的配合下,使放置板11的運動更加的順滑,滑塊12的一側與放置板11的一側固定連接,通過滑輪5、第一滑槽6、第二滑槽1和滑塊12的共同作用,可以將放置板11駛出配電箱9,方便維修人員維修,降低了維修人員的工作強度,提高了維修的工作效率,放置板11位于兩個支撐板16中間,隔音板8內壁的上表面與電機10機身的外表面固定連接,電機10的輸出軸與扇葉7的上表面固定連接,電機10和扇葉7的數量均為2個,配電箱9的右側面卡接有螺紋帽17,電機10、扇葉7、第一散熱孔2和第二散熱孔3的共同作用,不僅可以將配電箱9內熱氣散發出去,還可以利用扇葉7去除配電箱9內的濕氣,保證了配電箱9內電路的正常運行,螺紋帽17內螺紋連接有螺紋柱14,螺紋柱14的一端穿過螺紋帽17和設置在隔音板8上的螺紋孔15與支撐板16的右側面固定連接,支撐板16、螺紋柱14、螺紋帽17、螺紋孔15和支撐板16的共同作用,保證了放置板11在工作中或者遇到外界震動時,位置不會移動,使放置板11更加的穩固,避免了放置板11在配電箱9內晃動,支撐板16的數量有2個,且2個支撐板16的相對面均設置有防滑橡膠13,且防滑橡膠13的形狀為豎紋狀,隔音板8的兩側面均開設有第一散熱孔2,配電箱9的兩側面均開設有第二散熱孔3,第二散熱孔3內設置有防塵網4,第二散熱孔3內設置的防塵網4,有效放置外界的粉塵進入配電箱9,保證了配電箱9內衛生的整潔,且第二散熱孔3的數量不少于6個,配電箱9的左側面與第一箱門22的左側面通過第一合頁18活動連接,第一箱門22的正面設置有第一把手19,配電箱9的右側面與第二箱門23的右側面通過第二合頁21活動連接,第二箱門23的外表面設置有第二把手20,通過第一箱門22和第二箱門23的設置,維修人員可以通過兩個箱門對配電箱9內部進行維修,操作簡單便捷。使用時,通過第一把手19和第二把手20,分別打開第一箱門22和第二箱門23,轉動螺紋柱14,使支撐板16遠離放置板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便于維修的減噪配電箱,包括配電箱(9),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電箱(9)內壁的下表面開設有第一滑槽(6),所述第一滑槽(6)內滑動連接有滑輪(5),所述滑輪(5)的一端與放置板(11)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配電箱(9)內壁的下表面與隔音板(8)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隔音板(8)內壁的相對面均開設有第二滑槽(1),且第二滑槽(1)內滑動連接有滑塊(12),所述滑塊(12)的一側與放置板(11)的一側固定連接,所述隔音板(8)內壁的上表面與電機(10)機身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所述電機(10)的輸出軸與扇葉(7)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配電箱(9)的右側面卡接有螺紋帽(17),所述螺紋帽(17)內螺紋連接有螺紋柱(14),所述螺紋柱(14)的一端穿過螺紋帽(17)和設置在隔音板(8)上的螺紋孔(15)與支撐板(16)的右側面固定連接,所述隔音板(8)的兩側面均開設有第一散熱孔(2),所述配電箱(9)的兩側面均開設有第二散熱孔(3)。/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便于維修的減噪配電箱,包括配電箱(9),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電箱(9)內壁的下表面開設有第一滑槽(6),所述第一滑槽(6)內滑動連接有滑輪(5),所述滑輪(5)的一端與放置板(11)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配電箱(9)內壁的下表面與隔音板(8)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隔音板(8)內壁的相對面均開設有第二滑槽(1),且第二滑槽(1)內滑動連接有滑塊(12),所述滑塊(12)的一側與放置板(11)的一側固定連接,所述隔音板(8)內壁的上表面與電機(10)機身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所述電機(10)的輸出軸與扇葉(7)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配電箱(9)的右側面卡接有螺紋帽(17),所述螺紋帽(17)內螺紋連接有螺紋柱(14),所述螺紋柱(14)的一端穿過螺紋帽(17)和設置在隔音板(8)上的螺紋孔(15)與支撐板(16)的右側面固定連接,所述隔音板(8)的兩側面均開設有第一散熱孔(2),所述配電箱(9)的兩側面均開設有第二散熱孔(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于維修的減噪配電...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麗萍,
申請(專利權)人:孫麗萍,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甘肅;6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