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電力架設用導線松弛度調節裝置,包括第一夾板與第二夾板,所述第一夾板與第二夾板之間連接有連接桿,且第一夾板與第二夾板的內側均轉動連接有連接盤,兩組所述連接盤之間連接有兩組繞線桿,且一組連接盤的一側設置有延伸至第二夾板外部的轉軸,所述轉軸的末端連接有轉盤,所述轉盤的外側均勻設置有多組外齒,且轉盤遠離第二夾板的一側設置有把柄,所述第二夾板靠近轉盤的一側設置有固定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將導線穿過兩組繞線桿之間,通過把柄帶動轉盤進行轉動,轉盤通過轉軸帶動連接盤進行轉動,從而使連接盤帶動兩組繞線桿進行轉動,通過兩組繞線桿對導線進行不同程度的纏繞,以此調整導線的松弛度,使用方便。
A slack adjusting device for power line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電力架設用導線松弛度調節裝置
本技術涉及電力架設輔助裝置
,具體為一種電力架設用導線松弛度調節裝置。
技術介紹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不斷增長,在建筑安裝行業中,輸導線路架設施工算是比較特殊的一項了,施工安全管理的難度較大,受外部條件影響的因素也多,在整個電力工程工作當中,輸導線路工作擔負著向廣大用戶輸送及分配電能,同時又擔負著聯絡各發電廠及變電站,使之能有效的運行,是電力系統較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導線在架設過程中需要調節其松弛度,而現有的電力架設用導線松弛度調節裝置使用較為麻煩,且在對導線進行張緊后不便于進行固定。因此,本領域技術人員提供了一種電力架設用導線松弛度調節裝置,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力架設用導線松弛度調節裝置,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電力架設用導線松弛度調節裝置,包括第一夾板與第二夾板,所述第一夾板與第二夾板之間連接有連接桿,且第一夾板與第二夾板的內側均轉動連接有連接盤,兩組所述連接盤之間連接有兩組繞線桿,且一組連接盤的一側設置有延伸至第二夾板外部的轉軸,所述轉軸的末端連接有轉盤,所述轉盤的外側均勻設置有多組外齒,且轉盤遠離第二夾板的一側設置有把柄,所述第二夾板靠近轉盤的一側設置有固定塊,所述固定塊的底部通過連接軸轉動連接有與外齒相互配合的卡塊,且固定塊與卡塊之間連接有彈簧。作為本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連接盤通過鉸接軸與第一夾板轉動連接,所述鉸接軸與第一夾板之間設置有滾珠。作為本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夾板內部的兩側皆設置有安裝孔。作為本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繞線桿的外側設置有橡膠套。作為本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把柄位于轉盤的偏心位置處,且把柄的外側設置有絕緣套。作為本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連接桿的數目為兩組,且兩組連接桿對稱設置。作為本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連接桿與繞線桿之間存在一定間距,所述轉盤與第二夾板之間存在空檔。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術通過將導線穿過兩組繞線桿之間,通過把柄帶動轉盤進行轉動,轉盤通過轉軸帶動連接盤進行轉動,從而使連接盤帶動兩組繞線桿進行轉動,通過兩組繞線桿對導線進行不同程度的纏繞,以此調整導線的松弛度,使用方便;2、本技術通過在連接盤的外側設置外齒,在第二夾板的一側設置有固定塊,固定塊的底部活動連接有卡塊,轉盤在轉動的同時,其外側的外齒對卡塊進行按壓,在彈簧的作用下,卡塊發生活動,從而使轉盤外側的外齒不斷與卡塊相卡合,固定塊對卡塊進行限位,從而使轉盤只能朝一個放向進行轉動,防止轉盤倒轉,導線張緊后可實現自動固定,方便快捷。附圖說明圖1為一種電力架設用導線松弛度調節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一種電力架設用導線松弛度調節裝置的剖視圖;圖3為一種電力架設用導線松弛度調節裝置A的放大圖。圖中:1、第一夾板;2、第二夾板;3、連接桿;4、連接盤;5、繞線桿;6、轉軸;7、轉盤;8、外齒;9、把柄;10、固定塊;11、連接軸;12、卡塊;13、彈簧;14、鉸接軸;15、安裝孔。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1-3,,本技術實施例中,一種電力架設用導線松弛度調節裝置,包括第一夾板1與第二夾板2,第一夾板1與第二夾板2之間連接有連接桿3,且第一夾板1與第二夾板2的內側均轉動連接有連接盤4,兩組連接盤4之間連接有兩組繞線桿5,且一組連接盤4的一側設置有延伸至第二夾板2外部的轉軸6,轉軸6的末端連接有轉盤7,轉盤7的外側均勻設置有多組外齒8,且轉盤7遠離第二夾板2的一側設置有把柄9,第二夾板2靠近轉盤7的一側設置有固定塊10,固定塊10的底部通過連接軸11轉動連接有與外齒8相互配合的卡塊12,且固定塊10與卡塊12之間連接有彈簧13。本技術通過在連接盤4的外側設置外齒8,在第二夾板2的一側設置有固定塊10,固定塊10的底部活動連接有卡塊12,轉盤7在轉動的同時,其外側的外齒8不斷與卡塊12相卡合,固定塊10對卡塊12進行限位,從而使轉盤7只能朝一個放向進行轉動,防止轉盤7倒轉,導線張緊后可實現自動固定。在圖2中,連接盤4通過鉸接軸14與第一夾板1轉動連接,鉸接軸14與第一夾板1之間設置有滾珠,本技術通過設置鉸接軸14,可使連接盤4與第一夾板1轉動連接,通過在鉸接軸14與第一夾板1之間設置滾珠,可減小鉸接軸14與第一夾板1之間的摩擦力,便于連接盤4的轉動。在圖1中,第一夾板1內部的兩側皆設置有安裝孔15,本技術可在安裝孔15的內部擰入螺栓,通過螺栓將第一夾板1及裝置主體固定安裝在基礎上,使導線穿過兩組繞線桿5,不但可對導線進行承掛,還可通過兩組繞線桿5對導線進行纏繞,以此調節導線松弛度。在圖2中,繞線桿5的外側設置有橡膠套,本技術通過在繞線桿5的外側設置橡膠套,可降低導線與繞線桿5之間的磨損,減小繞線桿5在纏繞導線時導線所受到的磨損程度。在圖1和圖2中,把柄9位于轉盤7的偏心位置處,且把柄9的外側設置有絕緣套,本技術通過將把柄9設置在轉盤7的偏心位置處,可便于通過把柄9轉動轉盤7,通過在把柄9的外側設置絕緣套,在通過把柄9轉動轉盤7時,可對把柄9與手部進行絕緣,操作時更為安全。在圖1和圖2中,連接桿3的數目為兩組,且兩組連接桿3對稱設置,本技術通過設置兩組連接桿3,在保證第一夾板1與第二夾板2之間連接穩固的前提下不影響導線穿過兩組繞線桿5之間。在圖1和圖2中,連接桿3與繞線桿5之間存在一定間距,轉盤7與第二夾板2之間存在空檔,本技術通過在連接桿3與繞線桿5之間存在一定間距,可為繞線桿5纏繞導線提供空間,轉盤7與第二夾板2之間存在空檔,避免轉盤7與第二夾板2接觸而產生摩擦,便于轉盤7的轉動。本技術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時,在安裝孔15的內部擰入螺栓,通過螺栓將第一夾板1及裝置主體固定安裝在基礎上,架設導線時,將導線穿過兩組繞線桿5之間,通過把柄9帶動轉盤7進行轉動,轉盤7通過轉軸6帶動連接盤4進行轉動,從而使連接盤4帶動兩組繞線桿5進行轉動,通過兩組繞線桿5對導線進行不同程度的纏繞,以此調整導線的松弛度,轉盤7在轉動的同時,其外側的外齒8對卡塊12進行按壓,在彈簧13的作用下,卡塊12發生活動,從而使轉盤7外側的外齒8不斷與卡塊12相卡合,固定塊10對卡塊12進行限位,從而使轉盤7只能朝一個放向進行轉動,防止轉盤7倒轉,導線張緊后可實現自動固定。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技術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電力架設用導線松弛度調節裝置,包括第一夾板(1)與第二夾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夾板(1)與第二夾板(2)之間連接有連接桿(3),且第一夾板(1)與第二夾板(2)的內側均轉動連接有連接盤(4),兩組所述連接盤(4)之間連接有兩組繞線桿(5),且一組連接盤(4)的一側設置有延伸至第二夾板(2)外部的轉軸(6),所述轉軸(6)的末端連接有轉盤(7),所述轉盤(7)的外側均勻設置有多組外齒(8),且轉盤(7)遠離第二夾板(2)的一側設置有把柄(9),所述第二夾板(2)靠近轉盤(7)的一側設置有固定塊(10),所述固定塊(10)的底部通過連接軸(11)轉動連接有與外齒(8)相互配合的卡塊(12),且固定塊(10)與卡塊(12)之間連接有彈簧(13)。/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電力架設用導線松弛度調節裝置,包括第一夾板(1)與第二夾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夾板(1)與第二夾板(2)之間連接有連接桿(3),且第一夾板(1)與第二夾板(2)的內側均轉動連接有連接盤(4),兩組所述連接盤(4)之間連接有兩組繞線桿(5),且一組連接盤(4)的一側設置有延伸至第二夾板(2)外部的轉軸(6),所述轉軸(6)的末端連接有轉盤(7),所述轉盤(7)的外側均勻設置有多組外齒(8),且轉盤(7)遠離第二夾板(2)的一側設置有把柄(9),所述第二夾板(2)靠近轉盤(7)的一側設置有固定塊(10),所述固定塊(10)的底部通過連接軸(11)轉動連接有與外齒(8)相互配合的卡塊(12),且固定塊(10)與卡塊(12)之間連接有彈簧(1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力架設用導線松弛度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盤(4)通過鉸接軸(14)與第一夾板(1)轉動連接,所述鉸...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田志杰,王巖,田順杰,馬驪娜,劉健,
申請(專利權)人:華中國電電力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河南;4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