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自行車鞍管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用于自行車的可調制鞍管,包括車座和車座連接桿,所述車座的下端固定連接車座連接桿,所述車座連接桿固定連接滑塊,所述滑塊左右兩端活動連接在一號鞍管,所述一號鞍管的下端活動連接二號鞍管,所述滑塊的下端固定連接伸縮桿,所述伸縮桿的外圍固定連接減震彈簧,所述減震彈簧的下端固定連接支撐底板,該適用于一種用于自行車的可調制鞍管,通過減震彈簧、移動導軌槽、通孔、小孔和伸縮桿,從而實現對一號鞍管的上下移動,利用通孔、小孔和螺栓配合對一號鞍管固定,利用減震彈簧和伸縮桿達到減震的目的,提升了該一種用于自行車的可調制鞍管舒適性和可調節性。
A kind of adjustable saddle tube for bicycle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用于自行車的可調制鞍管
本技術涉及自行車鞍管
,具體為一種用于自行車的可調制鞍管。
技術介紹
自行車的可調制鞍管,隨著社會的發展,機動車也越來越多,導致道路的擁堵,所以現在很多人都喜歡騎車出行,騎車出行不僅環保還可以鍛煉身體,自行車的鞍管基本都是差不多結構,有可調節性的和固定性的,但是隨著人們的生活質量越來越高,鞍管的種類也多了起來,功能也更加齊全貼心。一般的用于自行車的可調制鞍管,在用車時由于鞍管是固定死的,所以無法根據騎行者自身的身高調整所需要的車座高度,導致使用者騎行時身體不協調,無法正常騎行,一般的用于自行車的可調制鞍管調節時無法便捷牢固的固定鞍管的高度,同時還可能使鞍管左右旋轉,影響騎行,在騎車時由于遇到路面小石子或者不平坦道路使騎行體驗差,影響使用者的使用心情。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了一種用于自行車的可調制鞍管,解決了現有的用于自行車的可調制鞍管在使用過程中存在一定的缺乏,例如現有的一般的用于自行車的可調制鞍管,在用車時由于鞍管是固定死的,所以無法根據騎行者自身的身高調整所需要的車座高度,導致使用者騎行時身體不協調,無法正常騎行,一般的用于自行車的可調制鞍管調節時無法便捷牢固的固定鞍管的高度,同時還可能使鞍管左右旋轉,影響騎行,在騎車時由于遇到路面小石子或者不平坦道路使騎行體驗差,影響使用者的使用心情。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自行車的可調制鞍管,包括車座和車座連接桿,所述車座的下端固定連接車座連接桿,所述車座連接桿固定連接滑塊,所述滑塊左右兩端活動連接在一號鞍管,所述一號鞍管的下端活動連接二號鞍管,所述滑塊的下端固定連接伸縮桿,所述伸縮桿的外圍固定連接減震彈簧,所述減震彈簧的下端固定連接支撐底板。優選的,所述一號鞍管的下端中間位置開設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徑為1cm。優選的,所述通孔的數量為五個,等距上下排列。優選的,所述二號鞍管的上部分為圓環,圓環前后中間位置均對稱開設小孔,所述通孔的直徑和小孔的直徑相同,所述通孔和小孔內壁均設置螺紋。優選的,所述二號鞍管內部開設移動導軌槽,所述移動導軌槽剛好和一號鞍管下半部分重合。優選的,所述滑塊可以沿著一號鞍管的內壁上下滑動。與現有技術對比,本技術具備以下有益效果:1、該適用于一種用于自行車的可調制鞍管,通過移動導軌槽和一號鞍管,利用它們之間的相互配合作用,從而實現一號鞍管沿著移動導軌槽整體上下移動,這樣可以帶動車座連接桿上下移動,因此就可以根據使用者的身高調整所需要的車座高度。2、該適用于一種用于自行車的可調制鞍管,通過一號鞍管上的通孔和二號鞍管上的小孔,利用螺栓穿過小孔和通孔,從而實現便捷牢固的固定一號鞍管所在的高度。3、該適用于一種用于自行車的可調制鞍管,通過伸縮桿、滑塊和減震彈簧,利用它們之間的相互配合作用,可以在騎行中遇到路面小石子或者不平坦道路進行緩沖,使騎行體驗效果更佳。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整體外觀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A處放大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二號鞍管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一號鞍管結構示意圖。圖中:1、車座;2、車座連接桿;3、一號鞍管;4、二號鞍管;5、小孔;6、通孔;7、移動導軌槽;8、滑塊;9、伸縮桿;10、減震彈簧;11、支撐底板。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1-5,一種用于自行車的可調制鞍管,包括車座1和車座連接桿2,車座1的下端固定連接車座連接桿2,車座連接桿2固定連接滑塊8,滑塊8左右兩端活動連接在一號鞍管3,一號鞍管3的下端活動連接二號鞍管4,滑塊8的下端固定連接伸縮桿9,伸縮桿9的外圍固定連接減震彈簧10,利用它們之間的相互配合作用,可以在騎行中遇到路面小石子或者不平坦道路進行緩沖,減震彈簧10的下端固定連接支撐底板11,一號鞍管3的下端中間位置開設通孔6,通孔6的直徑為1cm,通孔6的數量為五個,等距上下排列,二號鞍管4的上部分為圓環,圓環前后中間位置均對稱開設小孔5,通孔6的直徑和小孔5的直徑相同,所述通孔6和小孔5內壁均設置螺紋,利用螺栓穿過小孔5和通孔6,從而實現便捷牢固的固定一號鞍管所在的高度,二號鞍管4內部開設移動導軌槽7,利用它們之間的相互配合作用,從而實現對一號鞍管3整體上下移動,這樣可以帶動車座連接桿2上下移動,因此就可以根據使用者的身高調整所需要的車座1高度,移動導軌槽7剛好和一號鞍管3下半部分重合,滑塊8可以沿著一號鞍管3的內壁上下滑動。工作時,當使用者想根據自身的身高調整車座1高低時,我們可以旋松貫穿在小孔5和通孔6中的螺栓,直至螺栓脫離通孔6,這時我們沿著移動導軌槽7向上滑動一號鞍管3,這樣可以帶動車座連接桿2上下移動,因此就可以根據使用者的身高調整所需要的車座1高度,達到我們所需要的高度,然后再將螺栓依次旋入小孔5和通孔6內,利用螺栓穿過小孔5和通孔6,從而實現便捷牢固的固定一號鞍管3所在的高度,且只能上下移動不能左右移動,避免了車座1左右移動,當我在騎行當中,在所難免的會遇到不平坦的路面,這時我們車座連接桿2會因為顛簸產生向下的力,這個力會擠壓滑塊8,滑塊8會壓縮伸縮桿9向下運動,同時也會壓縮減震彈簧10達到平緩減震的效果,使騎行者騎行體驗更佳。所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類的關系術語僅僅用來將一個實體或者操作與另一個實體或操作區分開來,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這些實體或操作之間存在任何這種實際的關系或者順序。而且,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技術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技術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技術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用于自行車的可調制鞍管,包括車座(1)和車座連接桿(2),其特征在于;所述車座(1)的下端固定連接車座連接桿(2),所述車座連接桿(2)固定連接滑塊(8),所述滑塊(8)左右兩端活動連接在一號鞍管(3),所述一號鞍管(3)的下端活動連接二號鞍管(4),所述滑塊(8)的下端固定連接伸縮桿(9),所述伸縮桿(9)的外圍固定連接減震彈簧(10),所述減震彈簧(10)的下端固定連接支撐底板(11)。/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自行車的可調制鞍管,包括車座(1)和車座連接桿(2),其特征在于;所述車座(1)的下端固定連接車座連接桿(2),所述車座連接桿(2)固定連接滑塊(8),所述滑塊(8)左右兩端活動連接在一號鞍管(3),所述一號鞍管(3)的下端活動連接二號鞍管(4),所述滑塊(8)的下端固定連接伸縮桿(9),所述伸縮桿(9)的外圍固定連接減震彈簧(10),所述減震彈簧(10)的下端固定連接支撐底板(1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自行車的可調制鞍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一號鞍管(3)的下端中間位置開設通孔(6),所述通孔(6)的直徑為1cm。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于自行車的可...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喜,
申請(專利權)人:天津市騎緣運動器材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天津;1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