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能既可以加熱空氣、提高室內溫度同時又可以提供熱水的太陽能取暖器。其外殼1和透光材料蒙面4構成一密封不透氣的空腔箱體,陽光捕捉網6和水循環管7的循環體部分設置于空腔箱體內部。空腔箱體中的熱空氣通過出氣孔2、進氣孔3、進氣管道5與室內的冷空氣對流交換;循環體內的熱水通過冷進水管11、熱出水管12與水箱10中的冷水對流交換,可廣泛用于室內取暖及提供熱水。(*該技術在2011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太陽能利用裝置。現有的太陽能利用裝置一般只能利用太陽能加熱起儲能作用的水,再利用熱水作其他工作,所以使用范圍受到限制,功能比較單一。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以加熱空氣、提高室內溫度同時又可以提供熱水的太陽能取暖器。本技術包括外殼1、出氣孔2、進氣孔3、透光材料曚面4、進氣管道5、陽光捕捉網6;其中外殼1和透光材料曚面4構成一密封不透氣的空腔箱體,出氣孔2、進氣孔3、進氣管道5設置在外殼1上,陽光捕捉網6設置于空腔箱體內部。本技術還包括水循環管7、水箱10、冷進水管11、熱出水管12;其中水循環管7的循環體部分設置于空腔箱體內部,水循環管7輸入端和輸出端設置于水箱10腔體內,冷進水管11、熱出水管12和水循環管7的輸入端設置在一起。其中空腔箱體內外殼(1)的內壁、陽光捕捉網(6)、水循環管(7)的循環體部分均用吸熱材料加粘合劑涂抹為黑色。進氣管道5的兩端構成兩個進氣孔3,這兩個進氣孔3開口方向相反,一個通向空腔箱體內部,另一個通向空腔箱體外部。本技術還包括觸點8、指示燈9、浮子13、電池14;其中浮子13設置在水箱10上,觸點8、指示燈9、電池14由導電線串聯連接,當水箱中的水注滿時浮子13漂起觸點8連通。該技術的出氣孔2通往室內,有一個進氣孔3也通往室內,另一個進氣孔3通往空腔箱體。工作時,被陽光捕捉網吸入的太陽輻射能迅速加熱空腔箱體內的空氣,熱空氣出氣孔2對流進入室內上部空間并迫使冷空氣向下對流,室內下部空間的冷空氣被連通室內的進氣孔迅速吸入空腔箱體內進行加熱,從而完成熱交換功能。帶有水循環系統時,空腔箱體內的空氣熱能被水循環管7中的水傳導吸收,熱水通過水循環管7的輸出管對流到水箱10上部并將冷水壓下,冷水通過水循環管7的輸入管進入空腔箱體內的水循環體部分,從而也完成熱交換功能。本技術是根據溫室效應原理研制,其優點是可根據向陽面積靈活設計制作,節約能源無污染;增設太陽能捕捉網后,太陽輻射能的利用率大大提高;既能提供室內取暖功能又能提供熱水器功能,節約能源,方便使用;造價低、適應面廣、不影響美觀。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實施例進行說明附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A-A剖面示意圖本技術的實施例包括耐熱保溫材料外殼1、出氣孔2、進氣孔3、有機玻璃曚面4、金屬進氣管道5、多層染黑金屬陽光捕捉網6;其中耐熱保溫材料外殼1和有機玻璃曚面4構成一密封不透氣的空腔箱體。出氣孔2、進氣孔3、金屬進氣管道5設置在外殼1上,多層染黑金屬陽光捕捉網6設置于空腔箱體內部。空腔箱體厚240mm、寬3000mm、高1000mm、箱體壁厚30mm、進、出氣孔均為130×120mm。本技術還包括染黑的金屬水循環管7、金屬水箱10、金屬冷進水管11、金屬熱出水管12;其中水循環管7的循環體部分設置于空腔箱體內部,水循環管7輸入端和輸出端設置于水箱10腔體內,冷進水管11、熱出水管12和水循環管7的輸入端設置在一起。其中空腔箱體內外殼(1)的內壁、陽光捕捉網(6)、水循環管(7)的循環體部分均用活性碳粉加粘合劑涂抹為黑色。進氣管道5的兩端構成兩個進氣孔3,這兩個進氣孔3開口方向相反,一個通向空腔箱體內部,另一個通向空腔箱體外部。本技術還包括觸點8、指示燈9、浮子13、電池14;其中浮子13設置在水箱10上,觸點8、指示燈9、電池14由導電線串聯連接,當水箱中的水注滿時浮子13漂起觸點8連通。該技術設置于陽光充足處,一般設在南向的窗下,出氣孔2通往室內,有一個進氣孔3也通往室內,另一個進氣孔3通往空腔箱體。工作時,被陽光捕捉網吸入的太陽輻射能迅速加熱空腔箱體內的空氣,熱空氣出氣孔2對流進入室內上部空間并迫使冷空氣向下對流,室內下部空間的冷空氣被連通室內的進氣孔迅速吸入空腔箱體內進行加熱,從而完成熱交換功能。帶有水循環系統時,空腔箱體內的空氣熱能被水循環管7中的水傳導吸收,熱水通過水循環管7的輸出管對流到水箱10上部并將冷水壓下,冷水通過水循環管7的輸入管進入空腔箱體內的水循環體部分,從而也完成熱交換功能。本技術還可裝有加濕器和空氣凈化器,可自動循環也可加小風扇加快循環。權利要求1.太陽能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殼(1)、出氣孔(2)、進氣孔(3)、透光材料曚面(4)、進氣管道(5)、陽光捕捉網(6);其中外殼(1)和透光材料曚面(4)構成一密封不透氣的空腔箱體,出氣孔(2)、進氣孔(3)、進氣管道(5)設置在外殼(1)上,陽光捕捉網(6)設置于空腔箱體內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陽能取暖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水循環管(7)、水箱(10)、冷進水管(11)、熱出水管(12);其中水循環管(7)的循環體部分設置于空腔箱體內部,水循環管(7)輸入端和輸出端設置于水箱(10)腔體內,冷進水管(11)、熱出水管(12)和水循環管(7)的輸入端設置在一起。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陽能取暖器,其特征在于空腔箱體內外殼(1)的內壁、陽光捕捉網(6)、水循環管(7)的循環體部分均用吸熱材料加粘合劑涂抹為黑色。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陽能取暖器,其特征在于進氣管道(5)的兩端構成兩個進氣孔(3),這兩個進氣孔(3)開口方向相反,一個通向空腔箱體內部,另一個通向空腔箱體外部。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太陽能取暖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觸點(8)、指示燈(9)、浮子(13)、電池(14);其中浮子(13)設置在水箱(10)上,觸點(8)、指示燈(9)、電池(14)由導電線串聯連接,當水箱中的水注滿時浮子(13)漂起使觸點(8)連通。專利摘要一種能既可以加熱空氣、提高室內溫度同時又可以提供熱水的太陽能取暖器。其外殼1和透光材料蒙面4構成一密封不透氣的空腔箱體,陽光捕捉網6和水循環管7的循環體部分設置于空腔箱體內部。空腔箱體中的熱空氣通過出氣孔2、進氣孔3、進氣管道5與室內的冷空氣對流交換;循環體內的熱水通過冷進水管11、熱出水管12與水箱10中的冷水對流交換,可廣泛用于室內取暖及提供熱水。文檔編號F24J2/04GK2467967SQ0121601公開日2001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01年1月10日 優先權日2001年1月10日專利技術者張守和 申請人:張守和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太陽能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殼(1)、出氣孔(2)、進氣孔(3)、透光材料*面(4)、進氣管道(5)、陽光捕捉網(6);其中外殼(1)和透光材料*面(4)構成一密封不透氣的空腔箱體,出氣孔(2)、進氣孔(3)、進氣管道(5)設置在外殼(1)上,陽光捕捉網(6)設置于空腔箱體內部。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守和,
申請(專利權)人:張守和,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37[中國|山東]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