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彎管、其制作模具及制作方法
本專利技術涉及介質管制作
,特別是涉及一種彎管、其制作模具及制作方法。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中,流體介質通常經由金屬管道輸送,由于金屬的導熱系數較大,熱量散失較快,在需要保溫的工況條件下,為了保證流體介質在金屬管道內輸送過程中的溫度恒定,通常需要應用由導熱系數較低的材質制成的保溫管對流經的流體介質進行保溫,然而,在一些情況下,當流體管道的走向受到空間限制時,需要保溫管轉向才能更好地滿足輸送空間的要求,但是,針對導熱系數較低的材質,特別是橡塑材質而言,制作具有轉彎的彎管的難度較大。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彎管、其制作模具及制作方法,應用該制作模具及制作方法,能夠提高制作設定角度的彎管的制作效率,節約制作設定角度的彎管的制作時間,從而更加適于實用。為了達到上述第一個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彎管的技術方案如下: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彎管包括多段管,所述多段管之間通過側壁固定連接為一體,所述多段管的軸向首段管與尾段管的軸向之間的夾角為設定的角度。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彎管還可采用以下技術措施進一步實現。作為優選,二段式所述彎管包括首段管(9)、尾段管(11),所述首段管(9)和尾段管(11)之間通過側壁固定連接為一體,于所述首段管(9)和尾段管(11)之間形成第一連接面(16),所述首段管(9)的軸向與所述尾段管(11)的軸向之間的夾角為180°-2α,所述首段管(9)的軸向與所述第一連 ...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彎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段管,/n所述多段管之間通過側壁固定連接為一體,/n所述多段管的軸向首段管與尾段管的軸向之間的夾角為設定的角度。/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彎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段管,
所述多段管之間通過側壁固定連接為一體,
所述多段管的軸向首段管與尾段管的軸向之間的夾角為設定的角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彎管,其特征在于,二段式所述彎管包括首段管(9)、尾段管(11),
所述首段管(9)和尾段管(11)之間通過側壁固定連接為一體,于所述首段管(9)和尾段管(11)之間形成第一連接面(16),
所述首段管(9)的軸向與所述尾段管(11)的軸向之間的夾角為180°-2α,
所述首段管(9)的軸向與所述第一連接面(16)之間的夾角為90°+α,
所述尾段管(11)的軸向與所述第一連接面(16)之間的夾角為90°+α,
其中,α為所述首段管(9)的徑向與所述第一連接面(16)之間的夾角,或者所述尾段管(11)的徑向與所述第一連接面(16)之間的夾角;α>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彎管,其特征在于,三段式所述彎管包括首段管(9)、連接管(10)和尾段管(11),
所述首段管(9)、連接管(10)和尾段管(11)依次通過側壁固定連接為一體,于所述首段管(9)和連接管(10)之間形成第二連接面(12),于所述尾段管(11)和連接管(10)之間形成第三連接面(13),所述首段管(9)的軸向與所述尾段管(11)的軸向之間的夾角為180°-2(α+β),
所述首段管(9)的軸向與所述第二連接面(12)之間的夾角為90°+α,
所述第二連接面(12)與所述第三連接面(13)之間的夾角為α+β,
所述尾段管(11)的軸向與所述第三連接面(13)之間的夾角為90°+β,
其中,
α為所述首段管(9)的徑向與所述第二連接面(12)之間的夾角,
β為所述尾段管(11)的徑向與所述第三連接面(13)之間的夾角;
α、β>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段管之間通過側壁采用膠接的方式固定連接為一體;
作為優選,所述多段管的材質為保溫材質;
作為優選,所述連接管(10)在轉彎內側具有過渡段(14)。
5.權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彎管的制作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本體(1),
所述本體(1)包括第一側壁(2)、底面(3)和第二側壁(4),
所述第一側壁(2)通過其底面邊緣固定連接于所述底面(3)的一側邊緣,所述第二側壁(4)通過其底面邊緣固定連接于所述底面(3)的對側邊緣,使得所述第一側壁(2)、底面(3)和第二側壁(4)之間形成容置空間,其中,
所述第一側壁(2)上設置有第一組豎直狹縫,
所述第二側壁(4)上設置有第二組豎直狹縫,
所述第一組豎直狹縫與所述第二組豎直狹縫至少其中一對最底端點之間的假想連線與所述底面(3)的徑向之間的夾角大于0。
6.權利要求5所述的彎管的制作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側壁(2)上設置有第一豎直狹縫(6),所述第二側壁(4)上設置有第二豎直狹縫(5),
所述第一豎直狹縫(6)的最底端點與所述第二豎直狹縫(5)最底端點之間的假想第一連線與所述底面(3)的徑向之間的夾角為α;
其中,α>0。
7.權利要求5所述的彎管的制作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側壁(2)上設置有第一豎直狹縫(6)和第三豎直狹縫(7),所述第二側壁(4)上設置有第二豎直狹縫(5),
所述第一豎直狹縫(6)的最底端點、第二豎直狹縫(5)的最底端點之間的假想第一連線與所述底面(3)的徑向之間的夾角為α,所述第三豎直狹縫(7)的最底端點、第二豎直狹縫(5)的最底端點之間的假想第二連線與所述底面(3)的徑向之間的夾角為β;
其中,α、β>0。
8.權利要求5中任一所述的彎管的制作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側壁(2)上設置有第一豎直狹縫(6)和第三豎直狹縫(7),所述第二側壁(4)上設置有第二豎直狹縫(5)和第五豎直狹縫(16),
所述第一豎直狹縫(6)的最底端點、第二豎直狹縫(5)的最底端點之間的假想第一連線與所述底面(3)的徑向之間的夾角為α,所述第三豎直狹縫(7)的最底端點、第五豎直狹縫(16)的最底端點之間的假想第四連線與所述底面(3)的徑向之間的夾角為β;
其中,α、β>0;
作為優選,所述第一側壁(2)上還設置有第四豎直狹縫(8),
所述第四豎直狹縫(8)的最底端點與所述第二豎直狹縫(5)的最底端點之間的假想第三連線處于所述底面(3)的徑...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韓占忠,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瑞爾騰普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