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紅外觸摸屏結構,包括顯示屏本體、紅外發光控制板、紅外發光管、紅外接收控制板和紅外接收管,所述的紅外發光控制板、紅外接收控制板分別安裝在顯示屏本體上,所述的紅外發光管與紅外發光控制板通信連接,所述的紅外接收管與紅外接收控制板通信連接,所述的紅外發光管和紅外接收管均設有至少兩層。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大大降低對顯示屏或拼接屏平整度的要求,可以快速組裝拼接顯示屏、節省調節時間、加快施工速度等優點。
An infrared touch screen structure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紅外觸摸屏結構
本技術涉及一種觸摸屏結構,尤其是涉及一種紅外觸摸屏結構。
技術介紹
基于紅外原理的觸摸屏,通常都采用紅外發光管作為發光源,紅外接收管作為接收傳感器,當有手指在觸摸屏上操作的時候,會擋住經過該位置的光線,紅外接收管接收到的信號會有相應的變化,經過后續信號處理、采樣,便可計算出手指當前所在的位置。由于光的直線傳播特性,這種結構的紅外觸摸屏對顯示屏的平整度要求很高,顯示屏平面不能遮擋紅外發光管的光線。目前大尺寸顯示屏普遍采用多塊小尺寸顯示屏拼接的方案,由于技術和施工條件限制,很難保證拼接屏的平整度,如果拼接屏凸出一定高度,會遮擋住紅外發光管的光線,造成觸摸屏不能正常工作,影響用戶使用體驗。隨著大尺寸觸摸屏的普及,客戶希望盡量降低觸摸屏對安裝的要求,目前這種觸摸屏很難滿足用戶的需求。如圖1所示,傳統紅外觸摸屏接口包括現有顯示屏A、現有紅外發光控制板B、現有紅外發光管C、現有紅外接收控制板D和現有紅外接收管E;要求現有顯示屏A的表面凸起不能高于現有紅外發光管C和現有紅外接收管E,如果高度超過現有紅外發光管C和現有紅外接收管E,則會遮擋現有紅外發光管C發出的紅外光線,造成觸摸屏無法正常工作,影響用戶體驗。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紅外觸摸屏結構。本技術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根據本技術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紅外觸摸屏結構,包括顯示屏本體、紅外發光控制板、紅外發光管、紅外接收控制板和紅外接收管,所述的紅外發光控制板、紅外接收控制板分別安裝在顯示屏本體上,所述的紅外發光管與紅外發光控制板通信連接,所述的紅外接收管與紅外接收控制板通信連接,所述的紅外發光管和紅外接收管均設有至少兩層。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紅外發光管和紅外接收管均設有兩層,所述的紅外發光管包括分別安裝在紅外發光控制板上的第一層紅外發光管和第二層紅外發光管,所述的紅外接收管包括分別安裝在紅外接收控制板上的第一層紅外接收管和第二層紅外接收管。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紅外發光控制板包括第一主控芯片、紅外發射管驅動電路、第一切換電路和第一通信接口電路,所述的第一主控芯片分別與紅外發射管驅動電路和第一通信接口電路連接,所述的紅外發射管驅動電路通過第一切換電路分別與第一層紅外發光管和第二層紅外發光管連接。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紅外接收控制板包括第二主控芯片、信號放大電路、紅外接收管信號處理電路、第二切換電路和第二通信接口電路,所述的第二主控芯片分別與信號放大電路和第二通信接口電路連接,所述的信號放大電路與紅外接收管信號處理電路連接,所述的紅外接收管信號處理電路通過第二切換電路分別與第一層紅外接收管和第二層紅外接收管連接。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第一層紅外發光管和第二層紅外發光管焊接在同一塊紅外發光控制板上。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第一層紅外接收管和第二層紅外接收管焊接在同一塊紅外接收控制板上。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相鄰所述的紅外發光控制板之間、相鄰所述的紅外接收控制板之間、相鄰所述的紅外發光控制板和紅外接收控制板之間均通過排線連接。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排線為FPC、FFC或多股排線。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排線通過焊接或者插座方式與紅外發光控制板或紅外接收控制板連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以下優點:1)大大降低對顯示屏或拼接屏平整度的要求,可以在其中一層紅外發光管的光線被屏幕或異物遮擋后切換到另外一層紅外發光管,保證觸摸屏正常工作。2)方便用戶級裝,由于降低了對顯示屏或拼接屏平整度的要求,客戶可以快速組裝拼接顯示屏,節省調節時間,加快施工速度。附圖說明圖1為傳統紅外觸摸屏的側面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紅外觸摸屏的側面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紅外觸摸屏的俯視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紅外發光控制板的結構框圖;圖5為本技術紅外接收控制板的結構框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技術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如圖2和圖3所示,一種紅外觸摸屏結構,包括顯示屏本體1、紅外發光控制板2、紅外發光管、紅外接收控制板5和紅外接收管,所述的紅外發光控制板2、紅外接收控制板5分別安裝在顯示屏本體1上,所述的紅外發光管與紅外發光控制板2通信連接,所述的紅外接收管與紅外接收控制板5通信連接。所述的紅外發光管和紅外接收管均設有至少兩層,紅外發光管和紅外接收管的數量和層數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作為優選的方式,所述的紅外發光管和紅外接收管均設有兩層且兩者數量相同,所述的紅外發光管包括分別安裝在紅外發光控制板2上的第一層紅外發光管3和第二層紅外發光管4,所述的紅外接收管包括分別安裝在紅外接收控制板5上的第一層紅外接收管6和第二層紅外接收管7。如圖4所示,所述的紅外發光控制板2包括第一主控芯片201、紅外發射管驅動電路202、第一切換電路203和第一通信接口電路204,所述的第一主控芯片201分別與紅外發射管驅動電路202和第一通信接口電路204連接,所述的紅外發射管驅動電路202通過第一切換電路203分別與第一層紅外發光管3和第二層紅外發光管4連接。可以根據需要點亮相應層的紅外發光管。如圖5所示,所述的紅外接收控制板5包括第二主控芯片501、信號放大電路502、紅外接收管信號處理電路503、第二切換電路504和第二通信接口電路505,所述的第二主控芯片501分別與信號放大電路502和第二通信接口電路505連接,所述的信號放大電路502與紅外接收管信號處理電路503連接,所述的紅外接收管信號處理電路503通過第二切換電路504分別與第一層紅外接收管6和第二層紅外接收管7連接。可以根據需要將相應層的紅外接收管切換到信號處理電路上。所述的第一層紅外發光管3和第二層紅外發光管4焊接在同一塊紅外發光控制板2上。所述的第一層紅外接收管6和第二層紅外接收管7焊接在同一塊紅外接收控制板5上。相鄰所述的紅外發光控制板2之間、相鄰所述的紅外接收控制板5之間、相鄰所述的紅外發光控制板2和紅外接收控制板5之間均通過排線連接。如圖3所示,排線包括第一排線8和第二排線9。所述的排線為FPC、FFC或多股排線。所述的排線通過焊接或者插座方式與紅外發光控制板2或紅外接收控制板5連接。本技術的工作原理:當顯示屏或拼接屏表面比較平整,沒有遮擋第一層紅外發光管的光線時,控制器控制切換電路,使用第一層的紅外發光管和紅外接收管進行觸摸識別。當顯示屏或拼接屏表面不夠平整或有異物時,第一層紅外發光管的光線被遮擋時,控制器控制切換電路,使用第二層紅外發光管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紅外觸摸屏結構,包括顯示屏本體(1)、紅外發光控制板(2)、紅外發光管、紅外接收控制板(5)和紅外接收管,所述的紅外發光控制板(2)、紅外接收控制板(5)分別安裝在顯示屏本體(1)上,所述的紅外發光管與紅外發光控制板(2)連接,所述的紅外接收管與紅外接收控制板(5)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紅外發光管和紅外接收管均設有至少兩層。/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紅外觸摸屏結構,包括顯示屏本體(1)、紅外發光控制板(2)、紅外發光管、紅外接收控制板(5)和紅外接收管,所述的紅外發光控制板(2)、紅外接收控制板(5)分別安裝在顯示屏本體(1)上,所述的紅外發光管與紅外發光控制板(2)連接,所述的紅外接收管與紅外接收控制板(5)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紅外發光管和紅外接收管均設有至少兩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紅外觸摸屏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紅外發光管和紅外接收管均設有兩層,所述的紅外發光管包括分別安裝在紅外發光控制板(2)上的第一層紅外發光管(3)和第二層紅外發光管(4),所述的紅外接收管包括分別安裝在紅外接收控制板(5)上的第一層紅外接收管(6)和第二層紅外接收管(7)。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紅外觸摸屏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紅外發光控制板(2)包括第一主控芯片(201)、紅外發射管驅動電路(202)、第一切換電路(203)和第一通信接口電路(204),所述的第一主控芯片(201)分別與紅外發射管驅動電路(202)和第一通信接口電路(204)連接,所述的紅外發射管驅動電路(202)通過第一切換電路(203)分別與第一層紅外發光管(3)和第二層紅外發光管(4)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紅外觸摸屏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紅外接收控制板(5)包括第二主控芯片(501)、信...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暴世偉,李超,蔡陳,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品奇數碼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