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簡便式可旋轉升降椅。包括扶手、靠背支撐鋼管及其上端靠墊、椅面及其上坐墊、以及椅腿及其下端的滾輪,椅面下面有轉盤,轉盤有下伸的轉軸與椅腿上固定的立柱轉動插配,并通過安置在立柱內的棘爪機構與立柱扣連,使轉盤的轉軸定位支承于立柱內,扶手前端有一個按鈕經一條鐵絲牽聯棘爪機構,控制棘爪機構與主柱間的扣連與脫扣。按下按鈕時,牽動鐵絲收緊,使棘爪機構上彈簧收縮,帶動棘爪機構從卡槽中脫扣,在人體重力的作用下,壓縮平衡彈簧,實現椅面高度的調節。該升降椅的結構、工藝簡單,易于生產,操作方便,廣泛適合于各類升降椅機構中。(*該技術在2017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椅面高度可調的座椅,尤其是能在使用中通過簡單動作即可 達到調節目的的可旋轉升降椅。
技術介紹
由于醫療衛生、辦公作業、家用休閑等各項事業的發展,以及人們對座椅舒適性 要求的提高,可升降座椅已被廣泛研究與應用。目前,在這方面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果, 不少人發揮聰明才智設計了若干升降椅方案。但目前公知的升降椅機構存在結構、工 藝復雜,零部件較多、較雜,給加工、運輸、裝配各個環節帶來了諸多不便。且有些 零部件成本較高,使得整體造價昂貴,這都不宜于企業實現。如中國專利89200349.9 的載重預力平衡螺桿驅動的升降椅、93224907.8的自動升降椅以及97222190.5的手 動多功能升降椅結構、工藝都較為復雜。其中89200349.9中披露的設計方案采用馬 達驅動螺桿來實現椅面的升降和定位,并采用氣缸來平衡人體和機構的重力;專利 93224907.8中使用了齒輪齒條機構,并裝有制動器,這都使得成本明顯增加。還有些 方案雖然結構簡單,但需要在使用之前進行調節,且調整起來費時費力,不便于使用。 如專利88204321.8需要在使用前通過踏板對椅面位置進行調整;專利99255842.1和 專利99215151.1都不能在使用中隨時隨意的對椅面高度進行調節,且無法連續調節; 專利00257527.2需要在腳腿的輔助作用下,使上、下旋轉板之間由旋轉產生的轉角 變化傳至支撐螺桿,使其相對于螺母套旋轉相應的角度,從而完成動作。這些方案雖 然能基本實現椅面升降的功能,但操作復雜,費時費力。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現有的升降椅結構工藝復雜、成本高,以及不能在使用過程中隨時隨意 地對椅面高度進行連續調節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一種簡便式可旋轉升降椅,結構 簡單、操作方便,不僅能方便地在使用中對座椅高度進行調節,而且宜于加工和裝配,所采用零部件大多為成本較低的通用件,從而降低了生產成本。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下述技術方案一種簡便式可旋轉升降椅,包括扶手、靠背支撐鋼管及其上端靠墊、椅面及其上 坐墊、椅腿及其下端的滾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椅面下面有一個轉盤,所述的轉盤有 下伸的轉軸與所述的椅腿上固定的一個立柱轉動插配,并通過一個安置在立柱內的榮束 爪機構與立柱扣連,使轉盤的轉軸定位支承于立柱內;所述的扶手前端有一個按鈕經 一條鐵絲牽聯所述的棘爪機構,控制棘爪機構與立柱間的扣連與脫扣。上述的按鈕套在一個套筒中,該套筒用螺釘與扶手前端的盲孔的底壁連接,套筒 側壁上有一通孔,所述的鐵絲的上端穿過通孔而與按鈕固定連接,按鈕的下端通過彈 簧支承于扶手盲孔底壁上,套筒的上端有端蓋封蓋著,按鈕的上端從端蓋的中心孔伸 出。上述的棘爪機構由一個球體和兩個棘爪構成,球體中心有一通孔,該球體與兩個 棘爪之間以軸銷活動連接,兩棘爪間用一根彈簧連接,所述的鐵絲從按鈕經扶手中心 孔、靠背支撐鋼管穿孔、椅面下面凹槽和轉盤下伸轉軸的中心孔到達棘爪機構,鐵絲 的下端穿過球體中心通孔與棘爪機構的彈簧中部牽連;所述的立柱的內孔有環形槽, 兩個棘爪在張開時下端支撐于環形槽中。上述的棘爪機構下面有一塊滑塊,經一個平衡彈簧支承于立柱的底壁上。 上述的椅面下底面上鑲有一圈凸柱,與轉盤上底面的環形槽構成滑動摩擦副。 上述的轉盤外套有一個安全擋板,用螺栓將安全擋板與椅面相連。 上述的鐵絲穿在一根軟管中。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使用中對座椅高度進行任意調節,使用十分方 便,能夠滿足工作、生活、醫療等各種場所的需要,應用廣泛。其結構簡單,易于生 產和加工,因此更有宜于企業實現。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一個實施例的立體圖。圖2是圖1示例的縱剖視圖。圖3是圖1示例中按鈕安裝結構圖。圖4是圖1示例中棘爪機構安裝結構圖。圖5是圖1示例中升降機構示意圖。圖6是圖1示例中椅面反面結構圖。圖7是圖1示例中轉盤立體圖。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的一個優選實施例結合附圖詳述如下參見圖1和圖2,本簡便式可旋轉升降椅的結構如下扶手2和靠背支撐鋼管4均由中空的方形鋼管彎折而成,并通過焊接將其固定連接。靠背支撐鋼管4在與扶手2連接的部位,有一通孔,使兩者連通。靠墊3固定于靠背支撐鋼管4上端;扶手墊l固定在扶手2上;坐墊5固定在椅面6上。椅腿7下端裝有滾輪8,方便移動。參見圖2,任意一側扶手2前端開有盲孔,該盲孔位置根據人機工程中的人體尺寸 來確定,為小臂長加上手掌尺寸。按鈕10置于該盲孔中,并由彈簧12支承,彈簧12 固定于盲孔處扶手底壁上。按鈕10套在套筒11中,套筒ll通過螺釘與扶手底壁連接, 其側壁上開有一個通孔24。端蓋9外徑與扶手2前端盲孔成過渡配合連接,將套筒ll 密封于盲孔內。靠背支撐鋼管4與扶手2有通孔連通。鐵絲23穿過套筒11、扶手2、靠 背支撐鋼管4、椅面6底面直線凹槽以及轉盤19中心孔, 一端通過套筒ll側壁上的通孔 24與按鈕10相連,另一端與彈簧16牽連。為減小摩擦,將鐵絲23置于軟管22中。彈簧 16連接在棘爪機構17上。在使用前,按鈕10下端彈簧12、鐵絲23、彈簧16均處于自然 放松狀態,棘爪機構17卡在立柱18中心的螺旋卡槽中,并支撐于滑塊15上。滑塊15 下端支承于平衡彈簧14上,并固定于立柱18底端,平衡彈簧14用于平衡機構自重,并 起到緩沖的作用,在沒有施加外力前,其位置處于平衡位置。椅面6下底面上鑲嵌--圈凸柱13,轉盤19上底面中間開有一環形槽,凸柱13嵌入該槽中,兩者共同構成一副 滑動摩擦副,在定位后,通過螺栓21將安全擋板20與椅面6相連,以固定轉盤19。在圖3所示的按鈕10安裝結構圖中,按鈕10截面為丁字形結構,其下端支承于彈 簧12上。按鈕10套在套筒11中,其側壁上開有一個通孔24,鐵絲23從該通孔中穿入, 并與按鈕10相連。套筒11上方用端蓋9封蓋。在圖4所示的棘爪機構17安裝結構圖中,棘爪機構17由一個球體和兩個棘爪組成, 球體和兩個棘爪之間以軸銷活動連接。球體中心面開有一個扇形槽,棘爪可以在其中活動,槽的上側壁為兩棘爪分離的極限位置,兩棘爪可以向內側收攏。棘爪間用彈簧 16連接,在不受外力時使其分離至極限位置,卡在立柱18的中心螺旋卡槽中。球體中 心有一通孔,鐵絲23通過該孔與棘爪機構17上彈簧16中部牽連。棘爪機構17支撐在有 平衡彈簧14支承的滑塊15上。如圖5所示升降機構示意圖中,當按下按鈕10時,彈簧12收縮,按鈕10沿套筒11 側壁向下滑動,牽動鐵絲23向上收緊,并拉動彈簧16收縮,牽動棘爪機構17從立柱18 中心的螺旋卡槽中脫離。在人力的作用下,壓縮平衡彈簧14收縮,從而調節椅面高度 至合適位置。當調節好座椅高度后,松開按鈕IO,使彈簧12復位,鐵絲23恢復松弛4大 態,棘爪機構17上彈簧16復位,棘爪機構17卡入立柱18的中心螺旋卡槽中,從而實現』 椅面高度的定位。如圖6所示的椅面反面結構中,椅面6下底面中心開有一個直線凹槽,以便鐵絲23 走線。椅面6下底面鑲有一圈凸柱13, 一是起到定位的作用,同時與轉盤19上底面的環形槽構成一副滑動摩擦副。在圖7所示的轉盤結構中,轉盤19上底面中部開有一環形槽,椅面6下底面上鑲嵌 的一圈凸柱13嵌入該槽中。轉盤19中心有一個通孔,用于走鐵絲23。權利要求1.一種簡便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簡便式可旋轉升降椅,包括扶手(2)、靠背支撐鋼管(4)及其上端靠墊(3)、椅面(6)及其上坐墊(5)、椅腿(7)及其下端的滾輪(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椅面(6)下面有一個轉盤(19),所述的轉盤(19)有下伸的轉軸與所述的椅腿(7)上固定的一個立柱(18)轉動插配,并通過一個安置在立柱(18)內的棘爪機構(17)與立柱(18)扣連,使轉盤(19)的轉軸定位支承于立柱(18)內;所述的扶手(2)前端有一個按鈕(10)經一條鐵絲(23)牽聯所述的棘爪機構(17),控制棘爪機構(17)與立柱(18)間的扣連與脫扣。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宋娜,
申請(專利權)人:宋娜,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31[中國|上海]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