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引流散熱的變頻潛水泵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24563530 閱讀: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2:14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為一種引流散熱的變頻潛水泵,屬于給排水設備領域,針對現有變頻潛水泵存在變頻器散熱結構復雜且不適于潛水場合使用的問題,采用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引流散熱的變頻潛水泵,包括內置葉輪的泵體以及驅動葉輪工作的電機,電機的一端與泵體相連,電機的另一端設有頂蓋,頂蓋內安裝變頻器,以控制電機工作,泵體的出水口連有向頂蓋延伸的水管,水管上開有一朝向頂蓋的噴水孔,當泵體泵出的水從水管導出時,從所述噴水孔引流噴出的水噴射到所述頂蓋上,對頂蓋及安裝在頂蓋內的變頻器降溫。噴射到頂蓋上的水使頂蓋冷卻,變頻器散熱,以保持良好工況;泵體出水口處設置水管以及水管上開設噴水孔對頂蓋噴水散熱,有利于提高散熱效果。

    A frequency conversion submersible pump for drainage and heat dissipation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引流散熱的變頻潛水泵
    本技術屬于給排水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引流散熱的變頻潛水泵。
    技術介紹
    常見的電泵包括內置葉輪的泵體以及驅動葉輪工作的電機,泵體上設有出水口以及進水口,工作時,水從進水口進入泵體,經葉輪加速后從出水口噴出。為減小體積、提高轉速、降低能耗,出現了用帶變頻器的永磁電機代替異步電機的改良方案。變頻器包括電路板以及安裝在電路板上的整流橋、IPM模塊、芯片、電容等,其中的整流橋和IPM模塊具有較高的散熱要求,若變頻器設置在封閉且狹小的殼體內,其工作產生的熱量不容易散發,熱量過高會損壞,進而影響電泵的使用。為此,現有的變頻電泵的變頻器外掛于電泵,并通過額外設置的風扇對變頻器進行散熱,這種散熱結構的變頻電泵的結構較為復雜,增加了變頻器的散熱機構,對減小體積、結構精簡不利,難以適于潛水場合使用。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變頻潛水泵存在變頻器散熱結構復雜且不適于潛水場合使用的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引流散熱的變頻潛水泵,通過在泵體出水管上開設噴水孔對內置變頻器的頂蓋噴水來解決變頻器的散熱問題,有利于提高引流散熱的變頻潛水泵的散熱效果。本技術采用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引流散熱的變頻潛水泵,包括內置葉輪的泵體以及驅動葉輪工作的電機,所述電機的一端與泵體相連,所述電機的另一端設有帶有內腔的頂蓋,所述頂蓋的內腔安裝變頻器,以控制電機工作,泵體的出水口連有一向頂蓋延伸的水管,用于導出泵體泵出的水,所述水管上開有一朝向所述頂蓋的噴水孔,當泵體泵出的水從水管導出時,從噴水孔引流噴出的水噴射到所述頂蓋上,對頂蓋以及安裝在頂蓋內的變頻器降溫。變頻器安裝在頂蓋中,其工作產生的熱量會傳遞到頂蓋上,噴射到頂蓋上的水會將傳遞到頂蓋上的熱量帶走,使頂蓋冷卻,進而實現變頻器散熱,以保持良好工況。在泵體出水口處設置水管以及在水管上開設噴水孔引出少量水流對頂蓋噴水散熱,既能夠克服外置變頻器需單獨設置散熱裝置帶來結構復雜的問題,有利于引流散熱的變頻潛水泵減小體積、結構精簡,又不會過多影響水流揚程。此外,只要引流散熱的變頻潛水泵的泵體沒入水中,并保持水管中有水流通過噴水孔噴到頂蓋上,即使電機沒有浸沒在水中,這樣就能實現頂蓋的散熱,適應面廣。泵體泵出的水具有一定的水壓,對水管壁施加一定壓力,當水管上開設一噴水孔時,部分水在水壓作用下以一定速度噴出,能夠快速帶走頂蓋的熱量,散熱效果十分理想。作為對本方案的完善,所述噴水孔位于頂蓋的上方,以使從噴水孔噴出的水噴射到頂蓋的頂壁上,使水流自上而下對頂蓋降溫。頂蓋的設有頂壁和側壁,水流噴射到頂蓋的頂壁后會在重力作用下沿側壁流下,增加了水流與頂蓋的接觸面積,顯著提高了散熱效果。進一步地,頂蓋的頂壁與所述噴水孔之間設有一導水蓋,其設有導水腔和容納腔以及位于容納腔下方的底殼,所述底殼與頂蓋的頂壁間隙布置,所述導水腔連通噴水孔與容納腔,用于引導水流至容納腔處,所述容納腔圍在頂蓋的頂壁上方,噴水孔噴出的水經由導水腔進入容納腔后流向頂蓋表面,再從頂蓋的頂壁與底殼之間的間隙流出,在對頂蓋降溫的同時對電機表面降溫。導水蓋引導降溫水流向頂蓋,還能夠防止降溫水流向四周噴濺,增加了水流與頂蓋的接觸時間,水流從間隙流出并在重力作用下沿頂蓋側壁以及電機側壁下落,這樣還能夠將電機產生的熱量帶走,對潛水泵整機進行散熱,因此只要保證容納腔中有水流,就能對頂蓋乃至電機產生持續的降溫作用。進一步地,所述底殼與頂蓋頂壁的連接處設有中空的安裝柱和支柱,一緊固件穿過安裝柱安裝在所述支柱上,以連接底殼與頂蓋,由于水管通常具有環形側壁,不便于導水蓋的安裝,因此將底殼設置在頂蓋上以降低裝配難度;所述安裝柱凸出設置于底殼的下表面,所述支柱位于頂蓋的頂壁上,且支柱的上表面高于或齊平于所述頂蓋的頂壁的上表面,使得底殼與頂蓋的頂壁之間設有所述間隙,以保證容納腔中的水保持流動狀態,確保對頂蓋的降溫效果。進一步地,所述底殼的下表面設有至少一個凸起,所述凸起位于導水腔的下方,用于隔開底殼與頂蓋,使得頂蓋與底殼之間保持間隙。進一步地,容納腔的頂壁和側壁的連接處設有多個三角支撐筋,周向均布于所述容納腔中,用于保持容納腔的結構穩定。噴水孔噴出的水雖經過導水腔時會得到一定緩沖,但仍然具有較快速度并有較大的沖擊力,容納腔的頂壁和側壁的連接處為具有折彎,其為受力薄弱之處,三角支撐筋結構穩定,能夠有效防止容納腔的腔壁被高速沖出的水流沖破。進一步地,所述頂蓋的頂壁下凹形成一凹腔,所述凹腔與所述容納腔位置相對,以增加容納腔和凹腔之間的空間,以及增加水流停留在頂蓋上的時間,所述凹腔內設有多個散熱片,用于增加頂蓋與水的接觸面積,有效提高散熱效果。進一步地,所述噴水孔處設置防裂片,所述防裂片優選銅片或不銹鋼片,以防止噴出孔在水壓作用下開裂。進一步地,變頻器的整流橋和IPM模塊緊貼頂蓋的頂壁布置,這樣整流橋和IPM模塊的熱量直接傳遞到頂蓋的頂壁上,散熱速度更快,減少熱量在頂蓋內積聚。進一步地,所述頂蓋上設有提手,便于攜帶,導水蓋的底殼上設有容納提手的缺口,對安裝提手進行讓位。本技術具有的有益效果:噴射到頂蓋上的水會將傳遞到頂蓋上的熱量帶走,使頂蓋冷卻,進而實現變頻器散熱,以保持良好工況。在泵體出水口處設置水管以及在水管上開設噴水孔引出少量水流對頂蓋噴水散熱,既能夠克服外置變頻器需單獨設置散熱裝置帶來結構復雜的問題,有利于引流散熱的變頻潛水泵減小體積、結構精簡,又不會過多影響水流揚程。此外,只要引流散熱的變頻潛水泵的泵體沒入水中,并保持水管中有水流通過噴水孔噴到頂蓋上,即使電機沒有浸沒在水中,這樣就能實現頂蓋的散熱,適應面廣。附圖說明圖1為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實施例2另一方向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導水蓋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導水蓋底面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頂蓋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頂蓋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中:1-泵體;2-電機;3-頂蓋;31-凹腔;32-散熱片;33-支柱;4-水管;41-噴水孔;5-導水蓋;51-底殼;52-導水腔;53-容納腔;531-三角支撐筋;54-安裝柱;55-凸起;56-缺口;6-間隙;A-整流橋;B-IPM模塊;C-泵體的出水口。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本技術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的技術方案進行解釋和說明,但下述實施例僅為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實施方式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實施例1本實施例的引流散熱的變頻潛水泵,如圖1以及圖4至圖7所示,包括內置葉輪的泵體1以及驅動葉輪工作的電機2,所述電機2的一端與泵體1相連,所述電機2的另一端設有帶內腔的頂蓋3,所述頂蓋3的內腔安裝變頻器,以控制電機2工作,泵體的出水口C連有向頂蓋3延伸的水管4,用于導出泵體1泵出的水,所述水管4上開有朝向所述頂蓋3的噴水孔41,當泵體1泵出的水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引流散熱的變頻潛水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內置葉輪的泵體(1)以及驅動葉輪工作的電機(2),所述電機(2)的一端與泵體(1)相連,所述電機(2)的另一端設有帶內腔的頂蓋(3),所述頂蓋(3)的內腔安裝變頻器,以控制電機(2)工作,泵體的出水口(C)連有一向頂蓋(3)延伸的水管(4),用于導出泵體(1)泵出的水,所述水管(4)上開有一朝向所述頂蓋(3)的噴水孔(41),當泵體(1)泵出的水從水管(4)流出時,從噴水孔(41)引流噴出的水噴射到所述頂蓋(3)上,對頂蓋(3)及安裝在頂蓋(3)內的變頻器降溫。/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引流散熱的變頻潛水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內置葉輪的泵體(1)以及驅動葉輪工作的電機(2),所述電機(2)的一端與泵體(1)相連,所述電機(2)的另一端設有帶內腔的頂蓋(3),所述頂蓋(3)的內腔安裝變頻器,以控制電機(2)工作,泵體的出水口(C)連有一向頂蓋(3)延伸的水管(4),用于導出泵體(1)泵出的水,所述水管(4)上開有一朝向所述頂蓋(3)的噴水孔(41),當泵體(1)泵出的水從水管(4)流出時,從噴水孔(41)引流噴出的水噴射到所述頂蓋(3)上,對頂蓋(3)及安裝在頂蓋(3)內的變頻器降溫。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散熱的變頻潛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噴水孔(41)位于頂蓋(3)的上方,以使從所述噴水孔(41)噴出的水噴射到頂蓋(3)的頂壁上,使水流自上而下對頂蓋(3)降溫。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引流散熱的變頻潛水泵,其特征在于,頂蓋(3)的頂壁與所述噴水孔(41)之間設有一導水蓋(5),其設有導水腔(52)和容納腔(53)以及位于容納腔(53)下方的底殼(51),所述底殼(51)與頂蓋(3)的頂壁間隙布置,所述導水腔(52)連通噴水孔(41)與容納腔(53),用于引導水流至容納腔(53)處,所述容納腔(53)圍在頂蓋(3)的頂壁上方,噴水孔(41)噴出的水經由導水腔(52)進入容納腔(53)后流向頂蓋(3)表面,再從頂蓋(3)的頂壁與底殼(51)之間的間隙(6)流出,在對頂蓋(3)降溫的同時對電機(2)表面降溫。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引流散熱的變頻潛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殼(51)與頂蓋(3)頂壁的連接處...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清玲,羅志民
    申請(專利權)人:譜羅頓智控電子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无码午夜福利软件| 亚洲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影院猛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影院|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夜夜嗨| yy111111少妇影院无码| 高潮潮喷奶水飞溅视频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av在线|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芒果|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系列 | 国产成人无码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 无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精品无码二区| 国产嫖妓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老色鬼|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精品国产毛片一区二区无码|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国产动漫3d|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浪潮| 国产精品无码免费播放| 亚洲毛片无码专区亚洲乱|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 国产亚洲情侣一区二区无码AV | 国产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 亚洲AV色无码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毛片| 亚洲 无码 在线 专区| 亚洲成a∨人片在无码2023|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花庵| 亚洲av麻豆aⅴ无码电影| 日韩放荡少妇无码视频| 亚洲日韩精品A∨片无码加勒比| 无码人妻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激情无码一区|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左线|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不卡| 在线观看片免费人成视频无码| 国产无码网页在线观看| 熟妇人妻系列av无码一区二区| 九九久久精品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