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煤炭開采裝置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煤礦采煤用破碎裝置,包括外殼,所述外殼的左右兩端均設置有減速機,所述減速機接的右側設置有牽引部,所述牽引部的右側設置有油缸,所述油缸的右側設置有第一電機,所述外殼的前端固定連接有第一電動推桿,所述第一電動推桿固定連接有第一箱體,所述第一箱體內(nèi)開設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內(nèi)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第二電機;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設置第三電機的輸出軸轉動帶動第二轉軸轉動從而帶動破碎盤和截齒轉動能夠對采煤過程中掉落的小煤塊進行破碎,破碎盤設置成螺旋式能夠加大對煤塊的破碎程度,增加破碎裝置的破碎效率,破碎錘能夠破碎片落的大煤塊。
A crushing device for coal mining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一種煤礦采煤用破碎裝置
本技術屬于煤炭開采裝置
,具體涉及一種煤礦采煤用破碎裝置。
技術介紹
我國煤礦資源賦存豐富,但在某些地區(qū)煤層相對較厚,煤質(zhì)較好,但煤的硬度較大,在開采過程中就容易形成較大煤塊,影響綜采設備運行,降低開機率并且容易對勞動者造成傷害,制約正常的生產(chǎn)流程;但是現(xiàn)有的破碎裝置由于結構限制,電機功率較小,使破碎裝置的回轉扭矩以及破碎力較小,在采煤過程中遇到直徑較大的煤塊不能及時進行有效地破碎,而隨著采煤工作面高度的增加,采煤中大塊的落煤也越來越常見,一旦出現(xiàn)過大煤塊時,煤將堵塞在過煤空間口,阻礙破碎裝置的前進。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為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煤礦采煤用破碎裝置,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到的問題。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煤礦采煤用破碎裝置,包括外殼,所述外殼內(nèi)設置有兩個減速機,所述減速機的右側設置有牽引部,所述牽引部的右側設置有油缸,所述油缸的右側設置有第一電機;所述外殼的前端固定連接有第一電動推桿,所述第一電動推桿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一箱體,所述第一箱體內(nèi)開設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內(nèi)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第二電機,所述第二電機的輸出軸上固定連接有絲桿,所述絲桿表面螺紋套接有螺紋套,所述絲桿的底端固定連接有第一轉軸,所述第一轉軸轉動連接有第一軸承,所述第一軸承嵌接在第一凹槽內(nèi)的底部,所述第二凹槽內(nèi)設置有滑桿,所述滑桿表面套接有滑套;所述螺紋套和滑套表面固定連接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的頂端固定連接有兩個支撐柱,兩個所述支撐柱頂端通過第一銷軸活動連接有第二箱體,所述第二箱體和支撐板的側面均固定連接有固定板,兩個所述固定板通過第二銷軸均活動連接有活動板,兩個所述活動板的相對面均固定連接有第三電動推桿,所述第二箱體內(nèi)設置有第三電機,所述第三電機的輸出軸固定連接有第二轉軸,所述第二轉軸穿過第二軸承轉動連接有破碎盤。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箱體的前端固定連接有第二電動推桿,所述第二電動推桿的前端固定連接有破碎錘。優(yōu)選的,所述外殼的后端設置有控制開關。優(yōu)選的,所述破碎盤表面固定連接有固定塊,所述固定塊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有截齒。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箱體的底部設置有滾輪。優(yōu)選的,所述外殼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底托架,所述底托架的底部固定連接有腳架,所述腳架的表面滑動連接有輸送機槽。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通過設置第三電機的輸出軸轉動帶動第二轉軸轉動從而帶動破碎盤和截齒轉動能夠對采煤過程中掉落的小煤塊進行破碎,破碎盤設置成螺旋式能夠加大對煤塊的破碎程度,增加破碎裝置的破碎效率,破碎錘能夠破碎片落的大煤塊,第一電動推桿的伸縮能夠帶動第一箱體的前后移動,第二電動推桿的伸縮能夠帶動破碎錘的前后移動,第二電機輸出軸轉動能夠帶動絲桿轉動從而帶動螺紋套滑動,在滑套和滑桿的滑動的配合下能夠帶動支撐板左右滑動,通過第三電動推桿的推力,借助第一銷軸和兩個第二銷軸的活動作用能夠將第二箱體進行升降,通過螺栓穿過固定塊從而固定截齒能夠在維修時只更換損壞的截齒,降低了維修成本。附圖說明附圖用來提供對本技術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技術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技術,并不構成對本技術的限制。在附圖中:圖1為本技術的正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側視剖面結構示意圖;圖3為第一箱體俯視剖面結構示意圖;圖4為破碎盤正視剖面結構示意圖;圖中:1、外殼;2、第一電機;3、油缸;4、牽引部;5、減速機;6、底托架;7、腳架;8、輸送機槽;9、滾輪;10、第一電動推桿;11、第一箱體;12、第一凹槽;13、第二電機;14、絲桿;15、螺紋套;16、第一轉軸;17、第一軸承;18、第二凹槽;19、滑桿;20、滑套;21、第二電動推桿;22、破碎錘;23、支撐板;24、第二箱體;25、支撐柱;26、第一銷軸;27、固定板;28、活動板;29、第二銷軸;30、第三電動推桿;31、第三電機;32、第二轉軸;33、第二軸承;34、破碎盤;35、截齒;36、固定塊;37、螺栓;38、控制開關。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實施例請參閱圖1-4,本技術提供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煤礦采煤用破碎裝置,包括外殼1,所述外殼1內(nèi)設置有兩個減速機5,所述減速機5的右側設置有牽引部4,所述牽引部4的右側設置有油缸3,所述油缸3的右側設置有第一電機2;所述外殼1的前端固定連接有第一電動推桿10,所述第一電動推桿10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一箱體11,第一電動推桿10的伸縮能夠帶動第一箱體11的前后移動,所述第一箱體11內(nèi)開設有第一凹槽12和第二凹槽18,所述第一凹槽12內(nèi)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第二電機13,所述第二電機13的輸出軸上固定連接有絲桿14,所述絲桿14表面螺紋套接有螺紋套15,所述絲桿14的底端固定連接有第一轉軸16,所述第一轉軸16轉動連接有第一軸承17,所述第一軸承17嵌接在第一凹槽12內(nèi)的底部,所述第二凹槽18內(nèi)設置有滑桿19,所述滑桿19表面套接有滑套20,第二電機13輸出軸轉動能夠帶動絲桿14轉動從而帶動螺紋套15滑動,在滑套20和滑桿19的滑動配合下能夠帶動支撐板23左右滑動;所述螺紋套15和滑套20表面固定連接有支撐板23,所述支撐板23的頂端固定連接有兩個支撐柱25,兩個所述支撐柱25頂端通過第一銷軸26活動連接有第二箱體24,所述第二箱體24和支撐板23的側面均固定連接有固定板27,兩個所述固定板27通過第二銷軸29均活動連接有活動板28,兩個所述活動板28的相對面均固定連接有第三電動推桿30,通過第三電動推桿30的推力,借助第一銷軸26和兩個第二銷軸29的活動作用能夠將第二箱體24進行升降,所述第二箱體24內(nèi)設置有第三電機31,所述第三電機31的輸出軸固定連接有第二轉軸32,所述第二轉軸32穿過第二軸承33轉動連接有破碎盤34,第三電機31的輸出軸轉動帶動第二轉軸32轉動從而帶動破碎盤34和截齒35轉動能夠對采煤過程中掉落的小煤塊進行破碎,破碎盤35設置成螺旋式能夠加大對煤塊的破碎程度,增加破碎裝置的破碎效率。具體的,所述第一箱體11的前端固定連接有第二電動推桿21,所述第二電動推桿21的前端固定連接有破碎錘22,第二電動推桿21的伸縮能夠帶動破碎錘22的前后移動,破碎錘22能夠破碎片落的大煤塊。具體的,所述外殼1的后端設置有控制開關38。具體的,所述破碎盤34表面固定連接有固定塊36,所述固定塊36通過螺栓37固定連接有截齒35,通過螺栓37穿過固定塊36從而固定截齒35能夠在維修時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煤礦采煤用破碎裝置,包括外殼(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1)內(nèi)設置有兩個減速機(5),所述減速機(5)的右側設置有牽引部(4),所述牽引部(4)的右側設置有油缸(3),所述油缸(3)的右側設置有第一電機(2);/n所述外殼(1)的前端固定連接有第一電動推桿(10),所述第一電動推桿(10)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一箱體(11),所述第一箱體(11)內(nèi)開設有第一凹槽(12)和第二凹槽(18),所述第一凹槽(12)內(nèi)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第二電機(13),所述第二電機(13)的輸出軸上固定連接有絲桿(14),所述絲桿(14)表面螺紋套接有螺紋套(15),所述絲桿(14)的底端固定連接有第一轉軸(16),所述第一轉軸(16)轉動連接有第一軸承(17),所述第一軸承(17)嵌接在第一凹槽(12)內(nèi)的底部,所述第二凹槽(18)內(nèi)設置有滑桿(19),所述滑桿(19)表面套接有滑套(20);/n所述螺紋套(15)和滑套(20)表面固定連接有支撐板(23),所述支撐板(23)的頂端固定連接有兩個支撐柱(25),兩個所述支撐柱(25)頂端通過第一銷軸(26)活動連接有第二箱體(24),所述第二箱體(24)和支撐板(23)的側面均固定連接有固定板(27),兩個所述固定板(27)通過第二銷軸(29)均活動連接有活動板(28),兩個所述活動板(28)的相對面均固定連接有第三電動推桿(30),所述第二箱體(24)內(nèi)設置有第三電機(31),所述第三電機(31)的輸出軸固定連接有第二轉軸(32),所述第二轉軸(32)穿過第二軸承(33)轉動連接有破碎盤(34)。/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煤礦采煤用破碎裝置,包括外殼(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1)內(nèi)設置有兩個減速機(5),所述減速機(5)的右側設置有牽引部(4),所述牽引部(4)的右側設置有油缸(3),所述油缸(3)的右側設置有第一電機(2);
所述外殼(1)的前端固定連接有第一電動推桿(10),所述第一電動推桿(10)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一箱體(11),所述第一箱體(11)內(nèi)開設有第一凹槽(12)和第二凹槽(18),所述第一凹槽(12)內(nèi)的頂部固定連接有第二電機(13),所述第二電機(13)的輸出軸上固定連接有絲桿(14),所述絲桿(14)表面螺紋套接有螺紋套(15),所述絲桿(14)的底端固定連接有第一轉軸(16),所述第一轉軸(16)轉動連接有第一軸承(17),所述第一軸承(17)嵌接在第一凹槽(12)內(nèi)的底部,所述第二凹槽(18)內(nèi)設置有滑桿(19),所述滑桿(19)表面套接有滑套(20);
所述螺紋套(15)和滑套(20)表面固定連接有支撐板(23),所述支撐板(23)的頂端固定連接有兩個支撐柱(25),兩個所述支撐柱(25)頂端通過第一銷軸(26)活動連接有第二箱體(24),所述第二箱體(24)和支撐板(23)的側面均固定連接有固定板(27),兩個所述固定板(27)通過第二銷軸(29)均活動連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張建強,
申請(專利權)人:張建強,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內(nèi)蒙;1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