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煤礦的機電運輸傳動裝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頂部對應兩側通過支撐座轉動連接有驅(qū)動輥,且相鄰兩個驅(qū)動輥之間通過傳送帶連接,所述驅(qū)動輥之間轉動連接有若干個與傳送帶驅(qū)動連接的傳動輥,且傳動輥通過減震組件與底板連接,所述底板的一側通過螺栓固定有傳動齒輪,所述底板的底部對應兩側通過螺栓固定有驅(qū)動電機,且驅(qū)動電機與傳動齒輪通過傳動鏈條連接,所述底板的頂部一側通過螺栓固定有除塵組件。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新穎,構思巧妙,在第一支撐彈簧和第二支撐彈簧的反向作用力下,從而起到一定的減震作用,能夠使裝置運行時的沖擊力得到緩沖,降低對裝置內(nèi)部的震蕩程度,從而保障裝置正常運行。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transmission device of coal mine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煤礦的機電運輸傳動裝置
本技術涉及煤礦機電設備
,具體為煤礦的機電運輸傳動裝置。
技術介紹
煤礦是人類在富含煤炭的礦區(qū)開采煤炭資源的區(qū)域,一般分為井工煤礦和露天煤礦。當煤層離地表遠時,一般選擇向地下開掘巷道采掘煤炭,此為井工煤礦。當煤層距地表的距離很近時,一般選擇直接剝離地表土層挖掘煤炭,此為露天煤礦。煤礦機械設備是煤礦運行的基礎設備,在煤礦采集和生產(chǎn)過程中,需大量運行煤礦機械設備,電氣設備和機電設備,其主要包括提升設備,通風設備,壓風設備,排水設備,采掘設備,運輸設備等,而煤礦的運輸傳送設備至關重要,其關系到煤礦運輸?shù)姆€(wěn)定性和安全性。現(xiàn)有的煤礦機電運輸傳動裝置一般采用輸送輪配合輸送鏈條的結構,長時間使用下,因為鏈條不具有減震的功能,鏈條長時間受力,會導致斷裂,影響裝置的正常使用。因此,設計一種煤礦的機電運輸傳動裝置是很有必要的。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針對上述情況,為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缺陷,本技術提供煤礦的機電運輸傳動裝置,該裝置結構新穎,構思巧妙,在第一支撐彈簧和第二支撐彈簧的反向作用力下,從而起到一定的減震作用,能夠使裝置運行時的沖擊力得到緩沖,降低對裝置內(nèi)部的震蕩程度,從而保障裝置正常運行。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煤礦的機電運輸傳動裝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頂部對應兩側通過支撐座轉動連接有驅(qū)動輥,且相鄰兩個驅(qū)動輥之間通過傳送帶連接,所述驅(qū)動輥之間轉動連接有若干個與傳送帶驅(qū)動連接的傳動輥,且傳動輥通過減震組件與底板連接,所述底板的一側通過螺栓固定有傳動齒輪,所述底板的底部對應兩側通過螺栓固定有驅(qū)動電機,且驅(qū)動電機與傳動齒輪通過傳動鏈條連接,所述底板的頂部一側通過螺栓固定有除塵組件;所述減震組件包括底座、伸縮座、第一支撐彈簧、伸縮桿、滑塊、第二支撐彈簧和軸承座,所述底座通過螺栓固定在底板上,所述底座的底部通過焊接固定有伸縮座,所述伸縮座的內(nèi)部滑動連接有滑塊,所述滑塊的頂端焊接固定有穿過伸縮座的伸縮桿,所述伸縮桿的頂部焊接固定有軸承座,所述軸承座套接固定在傳動輥的兩端,所述滑塊的底部通過第一支撐彈簧與底座的頂部連接,所述伸縮桿上位于伸縮座和軸承座之間套接固定有第二支撐彈簧。優(yōu)選的,所述伸縮座的對應兩側內(nèi)壁開設有滑槽,所述滑塊的兩端滑動連接在滑槽的內(nèi)部。優(yōu)選的,所述除塵組件包括除塵架、集水斗、霧化噴頭、出水管、高壓泵、蓄水箱、濾水器和回水管,所述除塵架通過螺栓固定在底板的頂部一側,所述除塵架的底部安裝有位于傳送帶正下方的集水斗,所述集水斗的底部通過螺栓固定有濾水器,所述濾水器通過回水管與蓄水箱的頂部連接,所述除塵架的頂部通過螺栓固定有若干個霧化噴頭,所述蓄水箱的底部安裝有高壓泵,所述高壓泵通過出水管與霧化噴頭連接。優(yōu)選的,所述蓄水箱的頂部一側焊接固定有補水管,所述補水管上安裝有電磁閥。優(yōu)選的,所述蓄水箱的底部一側開設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上旋接固定有封蓋。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1、當煤礦落入到傳送帶上,會對裝置產(chǎn)生沖擊,傳送帶向下運動的過程中,會帶動傳動輥向下運動,從而帶動伸縮桿向下運動,造成第一支撐彈簧和第二支撐彈簧受力壓縮,在第一支撐彈簧和第二支撐彈簧的反向作用力下,從而起到一定的減震作用,能夠使裝置運行時的沖擊力得到緩沖,降低對裝置內(nèi)部的震蕩程度,從而保障裝置正常運行;2、在裝置工作的過程中,高壓泵工作,將蓄水箱內(nèi)部的水通過霧化噴頭霧化噴出,形成水霧,可以防止在煤礦運輸過程中產(chǎn)生的煤塵飛揚,有益于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而且噴灑到傳送帶上的水霧通過集水斗進行收集,并通過濾水器過濾后回收,從而可以有效的提升水資源的利用率,減少水資源的浪費。附圖說明附圖用來提供對本技術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技術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技術,并不構成對本技術的限制。在附圖中:圖1是本技術整體平面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減震組件平面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除塵組件平面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號:1、底板;2、除塵組件;3、驅(qū)動輥;4、傳動輥;5、傳送帶;6、減震組件;7、支撐座;8、傳動齒輪;9、傳動鏈條;10、驅(qū)動電機;11、底座;12、伸縮座;13、第一支撐彈簧;14、伸縮桿;15、滑塊;16、第二支撐彈簧;17、軸承座;18、除塵架;19、集水斗;20、霧化噴頭;21、出水管;22、高壓泵;23、蓄水箱;24、濾水器;25、回水管;26、排污口;27、電磁閥;28、補水管。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1-3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做進一步詳細說明。由圖1-3給出,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煤礦的機電運輸傳動裝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頂部對應兩側通過支撐座7轉動連接有驅(qū)動輥3,且相鄰兩個驅(qū)動輥3之間通過傳送帶5連接,驅(qū)動輥3之間轉動連接有若干個與傳送帶5驅(qū)動連接的傳動輥4,且傳動輥4通過減震組件6與底板1連接,底板1的一側通過螺栓固定有傳動齒輪8,底板1的底部對應兩側通過螺栓固定有驅(qū)動電機10,且驅(qū)動電機10與傳動齒輪8通過傳動鏈條9連接,底板1的頂部一側通過螺栓固定有除塵組件2;減震組件6包括底座11、伸縮座12、第一支撐彈簧13、伸縮桿14、滑塊15、第二支撐彈簧16和軸承座17,底座11通過螺栓固定在底板1上,底座11的底部通過焊接固定有伸縮座12,伸縮座12的內(nèi)部滑動連接有滑塊15,滑塊15的頂端焊接固定有穿過伸縮座12的伸縮桿14,伸縮桿14的頂部焊接固定有軸承座17,軸承座17套接固定在傳動輥4的兩端,滑塊15的底部通過第一支撐彈簧13與底座11的頂部連接,伸縮桿14上位于伸縮座12和軸承座17之間套接固定有第二支撐彈簧16,當煤礦落入到傳送帶5上,會對裝置產(chǎn)生沖擊,傳送帶5向下運動的過程中,會帶動傳動輥4向下運動,從而帶動伸縮桿14向下運動,造成第一支撐彈簧13和第二支撐彈簧16受力壓縮,在第一支撐彈簧13和第二支撐彈簧16的反向作用力下,從而起到一定的減震作用,能夠使裝置運行時的沖擊力得到緩沖,降低對裝置內(nèi)部的震蕩程度,從而保障裝置正常運行。伸縮座12的對應兩側內(nèi)壁開設有滑槽,滑塊15的兩端滑動連接在滑槽的內(nèi)部,可以保證滑塊15的正常運行。除塵組件2包括除塵架18、集水斗19、霧化噴頭20、出水管21、高壓泵22、蓄水箱23、濾水器24和回水管25,除塵架18通過螺栓固定在底板1的頂部一側,除塵架18的底部安裝有位于傳送帶5正下方的集水斗19,集水斗19的底部通過螺栓固定有濾水器24,濾水器24通過回水管25與蓄水箱23的頂部連接,除塵架18的頂部通過螺栓固定有若干個霧化噴頭20,蓄水箱23的底部安裝有高壓泵22,高壓泵22通過出水管21與霧化噴頭20連接,在裝置工作的過程中,高壓泵22工作,將蓄水箱23內(nèi)部的水通過霧化噴頭20霧化噴出,形成水霧,可以防止在煤礦運輸過程中產(chǎn)生的煤塵飛揚,有益于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而且噴灑到傳送帶5上的水霧通過集水斗19進行收集,并通過濾水器24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1.煤礦的機電運輸傳動裝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頂部對應兩側通過支撐座(7)轉動連接有驅(qū)動輥(3),且相鄰兩個驅(qū)動輥(3)之間通過傳送帶(5)連接,所述驅(qū)動輥(3)之間轉動連接有若干個與傳送帶(5)驅(qū)動連接的傳動輥(4),且傳動輥(4)通過減震組件(6)與底板(1)連接,所述底板(1)的一側通過螺栓固定有傳動齒輪(8),所述底板(1)的底部對應兩側通過螺栓固定有驅(qū)動電機(10),且驅(qū)動電機(10)與傳動齒輪(8)通過傳動鏈條(9)連接,所述底板(1)的頂部一側通過螺栓固定有除塵組件(2);/n所述減震組件(6)包括底座(11)、伸縮座(12)、第一支撐彈簧(13)、伸縮桿(14)、滑塊(15)、第二支撐彈簧(16)和軸承座(17),所述底座(11)通過螺栓固定在底板(1)上,所述底座(11)的底部通過焊接固定有伸縮座(12),所述伸縮座(12)的內(nèi)部滑動連接有滑塊(15),所述滑塊(15)的頂端焊接固定有穿過伸縮座(12)的伸縮桿(14),所述伸縮桿(14)的頂部焊接固定有軸承座(17),所述軸承座(17)套接固定在傳動輥(4)的兩端,所述滑塊(15)的底部通過第一支撐彈簧(13)與底座(11)的頂部連接,所述伸縮桿(14)上位于伸縮座(12)和軸承座(17)之間套接固定有第二支撐彈簧(16)。/n...
【技術特征摘要】
1.煤礦的機電運輸傳動裝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頂部對應兩側通過支撐座(7)轉動連接有驅(qū)動輥(3),且相鄰兩個驅(qū)動輥(3)之間通過傳送帶(5)連接,所述驅(qū)動輥(3)之間轉動連接有若干個與傳送帶(5)驅(qū)動連接的傳動輥(4),且傳動輥(4)通過減震組件(6)與底板(1)連接,所述底板(1)的一側通過螺栓固定有傳動齒輪(8),所述底板(1)的底部對應兩側通過螺栓固定有驅(qū)動電機(10),且驅(qū)動電機(10)與傳動齒輪(8)通過傳動鏈條(9)連接,所述底板(1)的頂部一側通過螺栓固定有除塵組件(2);
所述減震組件(6)包括底座(11)、伸縮座(12)、第一支撐彈簧(13)、伸縮桿(14)、滑塊(15)、第二支撐彈簧(16)和軸承座(17),所述底座(11)通過螺栓固定在底板(1)上,所述底座(11)的底部通過焊接固定有伸縮座(12),所述伸縮座(12)的內(nèi)部滑動連接有滑塊(15),所述滑塊(15)的頂端焊接固定有穿過伸縮座(12)的伸縮桿(14),所述伸縮桿(14)的頂部焊接固定有軸承座(17),所述軸承座(17)套接固定在傳動輥(4)的兩端,所述滑塊(15)的底部通過第一支撐彈簧(13)與底座(11)的頂部連接,所述伸縮桿(14)上位于伸縮座(12)和軸承座(17)之間套接固定有第二支撐彈簧(16)。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李永靈,成寬亮,張忠勝,馬向軍,
申請(專利權)人:李永靈,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西;1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