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自動絡筒機管紗輸送裝置,包括機頭、機架上的管紗處理裝置及管紗輸送裝置,所述管紗輸送裝置包括動力裝置、傳輸皮帶、張緊裝置和導向輪,其特點是:傳輸皮帶包括管紗前一輸送帶、管紗前二輸送帶、管紗后一輸送帶及管紗后二輸送帶。動力裝置包括張緊電機一、張緊電機四、張緊電機三及張緊電機二驅動。張緊電機一、張緊電機四、張緊電機三及張緊電機二分別對應驅動所述管紗前一輸送帶、管紗前二輸送帶、管紗后一輸送帶及管紗后二輸送帶,張緊電機一、張緊電機二、張緊電機三及張緊電機四分設在所述機頭和機架上的管紗處理裝置上。傳輸皮帶安裝方便,傳輸皮帶跑偏易于調節(jié),簡化機構,降低制造成本。
Pipe yarn conveying device of automatic winder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自動絡筒機管紗輸送裝置
本技術屬于紡織設備制造
,涉及自動絡筒機的改進,具體說是一種自動絡筒機管紗輸送裝置。
技術介紹
管紗輸送裝置是新型絡筒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主要是由人工送紗到機器自動送紗,自動回收空管,實現(xiàn)機械自動化,智能化,解放人工的目的。絡筒機筒紗輸送裝置主要是由動力裝置、傳輸皮帶、張緊輪裝置和導向輪等幾部分組成。目前,現(xiàn)有絡筒機多采用機頭機尾處固定,由機身中部的張緊輪組張緊和調偏皮帶的方式(例如日本村田公司生產的絡筒機),由于張緊輪組安裝位置位于機身下側,安裝皮帶操作不方便;因皮帶輸送對拉伸率的要求,造成皮帶安裝困難的現(xiàn)象;設備調節(jié)過程中,皮帶張緊和調節(jié)皮帶跑偏調節(jié)十分困難;兩條皮帶使用一個動力源,皮帶跑偏后不易于調節(jié),機頭處整套張緊輪箱,成本高,且不易安裝皮帶。如何設計一種自動絡筒機管紗輸送裝置,安裝皮帶方便,皮帶跑偏易于調節(jié),降低制造成本。這是目前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為解決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和不足,提供一種自動絡筒機管紗輸送裝置,皮帶安裝方便,皮帶跑偏易于調節(jié),簡化機構,降低制造成本。本技術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一種自動絡筒機管紗輸送裝置,包括機頭、機架上的管紗處理裝置及管紗輸送裝置,所述管紗輸送裝置包括動力裝置、傳輸皮帶、張緊裝置和導向輪,其特征在于,所述傳輸皮帶包括管紗前一輸送帶、管紗前二輸送帶、管紗后一輸送帶及管紗后二輸送帶,所述動力裝置包括張緊電機一、張緊電機四、張緊電機三及張緊電機二驅動,所述張緊電機一、張緊電機四、張緊電機三及張緊電機二分別對應驅動所述管紗前一輸送帶、管紗前二輸送帶、管紗后一輸送帶及管紗后二輸送帶,所述張緊電機一、張緊電機二、張緊電機三及張緊電機四分設在所述機頭和機架上的管紗處理裝置。對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管紗前一輸送帶一端套在從動輪二上,從動輪二由張緊螺桿三調節(jié),所述管紗前一輸送帶另一端套在主動輪二上,所述主動輪二由所述張緊電機二驅動,所述張緊電機二由調節(jié)螺桿二調節(jié)角度;所述管紗前二輸送帶一端套在從動輪四上,從動輪四由張緊螺桿二調節(jié),所述管紗前二輸送帶另一端套在主動輪四上,所述主動輪四由所述張緊電機四驅動,所述張緊電機四由調節(jié)螺桿三調節(jié)角度;所述管紗后一輸送帶一端套在調節(jié)輪上,調節(jié)輪由張緊螺桿一調節(jié),所述管紗后一輸送帶另一端套在主動輪三上,所述主動輪三由所述張緊電機三驅動;所述管紗后二輸送帶一端套在首節(jié)后張緊皮帶輪上,首節(jié)后張緊皮帶輪由張緊螺桿三調節(jié),所述管紗后二輸送帶另一端套在主動輪一上,所述主動輪一由所述張緊電機一驅動,所述張緊電機一由調節(jié)螺桿一調節(jié)角度。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管紗后一輸送帶中間設置導向輪三和導向輪四,所述管紗后二輸送帶中間設置導向輪一和導向輪二。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管紗前一輸送帶是空管循環(huán)運輸皮帶,所述的管紗前二輸送帶是空管運輸皮帶,所述的管紗后一輸送帶是管紗運輸皮帶,所述的管紗后二輸送帶是管紗循環(huán)運輸皮帶。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調節(jié)輪的安裝組件包括調節(jié)輪軸、旋轉軸、調偏定位螺釘及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由底板及兩塊側壁形成,兩塊側板上各開設兩個高度不同的螺釘孔,調偏定位螺釘穿入調節(jié)輪軸且兩端插入對稱設置的兩個螺釘孔中,所述調節(jié)輪軸上設置旋轉軸。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主動輪二的一端與所述張緊電機二的傳動軸連接,所述主動輪二另一端安裝在一個帶菱形座調心軸承上。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首節(jié)后張緊皮帶輪設置在一安裝板上,所述安裝板上開設在長槽孔,有一調節(jié)板用螺栓固定在所述安裝板的長槽孔內,所述張緊螺桿三穿入固定在所述安裝板上的螺母中,所述張緊螺桿三的一端與所述調節(jié)板連接。本技術的優(yōu)點和積極效果是:1、本技術采用獨立動力源,每條傳輸皮帶由一個獨立電機供給動力,方便針對單條傳輸皮帶進行調節(jié);2、本技術將所有動力裝置和調節(jié)裝置都集中放置到機頭側和管紗處理裝置側,安裝位置合理,皮帶跑偏易于調節(jié),操作方便。3、本技術采用單個調節(jié)輪,取消張緊輪組,簡化機構,降低制造成本,易于操作。4、本技術加大的傳輸皮帶張緊調節(jié)距離,方便皮帶安裝,增加了傳輸皮帶延伸后的容錯率。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一種自動絡筒機管紗輸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一種自動絡筒機管紗輸送裝置中調節(jié)輪的安裝結構立體圖;圖3為本技術一種自動絡筒機管紗輸送裝置中主動輪二與張緊電機二的連接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一種自動絡筒機管紗輸送裝置中首節(jié)后張緊皮帶輪組件的立體圖。圖中,1-主動輪二、2-張緊螺桿二、3-調節(jié)螺桿二、4-張緊螺桿一、5-主動輪一、6-調節(jié)螺桿一、7-張緊電機一、8-導向輪一、9-導向輪四、10-管紗后二輸送帶、11-導向輪二、12-管紗后一輸送帶、13-首節(jié)后張緊皮帶輪、14-張緊螺桿三、15-張緊電機三、16-主動輪三、17-調節(jié)輪組件、17.1-調節(jié)輪、17.2-調偏定位螺釘、17.3-旋轉軸、17.4-調節(jié)輪軸、17.5-固定座、18-導向輪三、19-管紗前二輸送帶、20-主動輪四、21-張緊電機四、22-張緊電機二、23-管紗前一輸送帶、24-張緊螺桿三、25-從動輪二、26-調節(jié)螺桿三、27-從動輪四、28-帶菱形座調心軸承、29-調節(jié)板、30-安裝板。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參見圖1-圖4,本技術一種自動絡筒機管紗輸送裝置的實施例,包括機頭、機架上的管紗處理裝置及管紗輸送裝置,所述管紗輸送裝置包括動力裝置、傳輸皮帶、張緊裝置和導向輪。上述傳輸皮帶包括管紗前一輸送帶23、管紗前二輸送帶19、管紗后一輸送帶12及管紗后二輸送帶10,所述動力裝置包括張緊電機一7、張緊電機四21、張緊電機三15及張緊電機二22驅動,張緊電機一7、張緊電機四21、張緊電機三15及張緊電機二22分別對應驅動管紗前一輸送帶23、管紗前二輸送帶19、管紗后一輸送帶12及管紗后二輸送帶10,所述張緊電機一7、張緊電機二22設置在所述機頭側位置,張緊電機三15及張緊電機四21設置在機架側位置。具體而言:上述管紗前一輸送帶23一端套在從動輪二25上,從動輪二25由張緊螺桿三24調節(jié),所述管紗前一輸送帶23另一端套在主動輪二1上,所述主動輪二1由所述張緊電機二22驅動,所述張緊電機二22由調節(jié)螺桿二3調節(jié)角度。管紗前一輸送帶23是空管循環(huán)運輸皮帶,通過張緊螺桿三24定位從動輪二25的距離來調節(jié)管紗前一輸送帶23的拉伸度。主動輪二1則通過調節(jié)螺桿二3微量調節(jié)張緊電機二22的角度(如圖3所示),對管紗前一輸送帶23的走向進行調整(調偏)。上述管紗前二輸送帶19一端套在從動輪四27上,從動輪四27由張緊螺桿二2調節(jié),所述管紗前二輸送帶19另一端套在主動輪四20上,所述主動輪四20由所述張緊電機四21驅動,所述張緊電機四21由調節(jié)螺桿三2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自動絡筒機管紗輸送裝置,包括機頭、機架上的管紗處理裝置及管紗輸送裝置,所述管紗輸送裝置包括動力裝置、傳輸皮帶、張緊裝置和導向輪,其特征在于,所述傳輸皮帶包括管紗前一輸送帶、管紗前二輸送帶、管紗后一輸送帶及管紗后二輸送帶,所述動力裝置包括張緊電機一、張緊電機四、張緊電機三及張緊電機二驅動,所述張緊電機一、張緊電機四、張緊電機三及張緊電機二分別對應驅動所述管紗前一輸送帶、管紗前二輸送帶、管紗后一輸送帶及管紗后二輸送帶,所述張緊電機一、張緊電機二、張緊電機三及張緊電機四分設在所述機頭和機架上的管紗處理裝置。/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自動絡筒機管紗輸送裝置,包括機頭、機架上的管紗處理裝置及管紗輸送裝置,所述管紗輸送裝置包括動力裝置、傳輸皮帶、張緊裝置和導向輪,其特征在于,所述傳輸皮帶包括管紗前一輸送帶、管紗前二輸送帶、管紗后一輸送帶及管紗后二輸送帶,所述動力裝置包括張緊電機一、張緊電機四、張緊電機三及張緊電機二驅動,所述張緊電機一、張緊電機四、張緊電機三及張緊電機二分別對應驅動所述管紗前一輸送帶、管紗前二輸送帶、管紗后一輸送帶及管紗后二輸送帶,所述張緊電機一、張緊電機二、張緊電機三及張緊電機四分設在所述機頭和機架上的管紗處理裝置。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絡筒機管紗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紗前一輸送帶一端套在從動輪二上,從動輪二由張緊螺桿三調節(jié),所述管紗前一輸送帶另一端套在主動輪二上,所述主動輪二由所述張緊電機二驅動,所述張緊電機二由調節(jié)螺桿二調節(jié)角度;所述管紗前二輸送帶一端套在從動輪四上,從動輪四由張緊螺桿二調節(jié),所述管紗前二輸送帶另一端套在主動輪四上,所述主動輪四由所述張緊電機四驅動,所述張緊電機四由調節(jié)螺桿三調節(jié)角度;所述管紗后一輸送帶一端套在調節(jié)輪上,調節(jié)輪由張緊螺桿一調節(jié),所述管紗后一輸送帶另一端套在主動輪三上,所述主動輪三由所述張緊電機三驅動;所述管紗后二輸送帶一端套在首節(jié)后張緊皮帶輪上,首節(jié)后張緊皮帶輪由張緊螺桿三調節(jié),所述管紗后二輸送帶另一端套在主動輪一上,所述主動輪一由所述張緊電機一驅動,所述張緊電機一由調節(jié)螺桿一調節(jié)角度。
3.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動絡筒機管紗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紗后一輸送帶中間設置導向輪三和導向輪四,所述管紗后二輸送帶中間設置導向輪一和導向輪二。
4.按照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自動絡筒機管紗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紗前一輸送帶是空管循環(huán)運輸皮帶,所述的管紗前二輸送帶是空管運輸皮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朱起宏,宋克超,
申請(專利權)人:青島宏大紡織機械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