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當前位置: 首頁 > 專利查詢>馬倩專利>正文

    一種口鼻分泌物吸取裝置制造方法及圖紙

    技術編號:24656050 閱讀: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30
    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口鼻分泌物吸取裝置,解決了現有吸痰包存在交叉污染且容易損傷鼻粘膜或口腔黏膜的技術問題。本發明專利技術包括吸痰管,吸痰管的后端連接有負壓單元,所述吸痰管的前端連接有口鼻吸引器、中部可拆卸連接有引流罐或引流袋,所述口鼻吸引器包括手持倉,手持倉的前端連接有柔性的吸引端頭、后端與吸痰管連通,手持倉的前端通過吸引端頭與外部連通,手持倉的一側開設有側孔。本發明專利技術操作便捷,負壓大小容易控制,能夠避免對鼻粘膜或口腔黏膜造成交叉污染和損傷。

    A suction device for oral and nasal secretions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口鼻分泌物吸取裝置
    本專利技術屬于分泌物臨床吸取的
    ,特別是指一種口鼻分泌物吸取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臨床上使用的一次性吸痰器包包括吸痰管一根、一次性使用無菌手套一支。在使用過程中需要先吸口腔分泌物,然后再吸鼻腔分泌物,或者先吸氣管插管分泌物,再吸口腔、鼻腔分泌物。這種方法為了避免首次吸引后吸痰管被污染,再進行另一處吸引時,因首次吸引分泌物而污染的吸痰管再次被污染,所以要求首先吸引清潔程度要求較高的部位。即使這樣,口腔或/和鼻腔不得已需要被迫使用已經污染的吸痰管再次吸引,容易引起交叉污染。其次,鼻腔相對較細,使用吸痰管進入自鼻腔進行負壓吸引時,因鼻腔內有異物而極度不適,而不能保證分泌物吸引的充分性。另外,因為負壓機的壓差難以人為精確控制,當壓差過大時,會出現鼻粘膜被吸引導致黏膜損傷而出血,而且該現象較為常見。尤其在新生兒、嬰幼兒中,因患兒鼻腔細小而極易造成損傷,損傷后的鼻粘膜或口腔黏膜會由于上述的交叉污染而造成感染。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
    技術介紹
    中的不足,本專利技術提出一種口鼻分泌物吸取裝置,解決了現有吸痰包存在交叉污染且容易損傷鼻粘膜或口腔黏膜的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口鼻分泌物吸取裝置,包括吸痰管,吸痰管的后端連接有負壓單元,所述吸痰管的前端連接有口鼻吸引器、中部可拆卸連接有引流罐或引流袋,所述口鼻吸引器包括手持倉,手持倉的前端連接有柔性的吸引端頭、后端與吸痰管連通,手持倉的前端通過吸引端頭與外部連通,手持倉的一側開設有側孔。進一步地,所述吸引端頭包括球形塞,球形塞的直徑大于吸引端頭的直徑,球形塞的中部開設有與手持倉連通的引流通道。進一步地,所述負壓單元包括與吸痰管連通的外殼,外殼內設置有活塞,活塞的后側中心位置連接有活塞桿,活塞將外殼的內腔分割為有桿腔和無桿腔,吸痰管的后端與無桿腔連通,無桿腔與吸痰管之間設置有第一單向閥,無桿腔的側壁上均設置有第二單向閥。第一單向閥既能夠避免無桿腔內壓縮空氣流入吸痰管,又能夠對吸痰管內的分泌物進行阻擋;第二單向閥既能夠使無桿腔內壓縮空氣順利排出,又能夠避免外界大氣進入負壓狀態的無桿腔中。進一步地,所述外殼的外側設置有固定手柄,固定手柄鉸接有插入外殼的活動手柄,活動手柄伸入外殼的一端與活塞桿的后端部鉸接。進一步地,所述活塞桿的后端部設置有銷軸,活動手柄伸入外殼的一端設置有與銷軸滑動鉸接配合的長孔。操作者通過往復按壓活動手柄,即可排出無桿腔內的空氣,形成負壓。進一步地,所述無桿腔內設置有頂壓活塞的彈簧,彈簧與活塞桿同軸設置。在彈簧的作用下,當操作者不對活動手柄按壓時,活塞能夠在彈力作用下自動抽真空。進一步地,所述外殼的前端設置有外螺紋端頭,外螺紋端頭螺紋連接有內螺紋套筒,內螺紋套筒包括與外螺紋端頭螺紋連接的后半部及插接在吸痰管后端內的前半部,前半部的前端口處設置有通氣孔,通氣孔的前側設置有防水透氣膜,進一步防止吸痰管中的分泌物進入負壓單元。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單向閥包括卡接在外螺紋端頭與內螺紋套筒之間的鏤空支架,鏤空支架的中部設置有安裝孔,安裝孔內插裝有連接柱,連接柱朝向無桿腔的一側設置有與鏤空支架貼合的單向密封膜。進一步地,所述第二單向閥包括與外殼相連的鏤空支架,鏤空支架背離無桿腔一側設置有與鏤空支架貼合的單向密封膜。進一步地,所述口鼻吸引器的后端部設置有插接在吸痰管內的插頭,所述插頭上設置有凸起的密封環。本專利技術中的口鼻吸引器一端連接負壓單元,一端放在患者鼻孔端口處,球形塞的外緣可使鼻孔堵上,操作者用手堵住側孔時,即與負壓單元形成密閉的負壓效果,能夠對鼻孔中的分泌物進行吸引;當操作者松開側孔時,則口鼻吸引器內部腔體與外界大氣壓連通,則無負壓;通過間歇封堵側孔,能夠可靠地控制壓差,同時球形塞在保證密閉吸引的同時,避免了對鼻腔黏膜造成損傷。在成人或較大患兒在進行鼻腔吸引時,操作者可使患者口腔閉合進行吸引,使口鼻形成密閉的空間,效果更好。首先,本專利技術通過使用對患者鼻腔進行外部吸引的方式,避免了污染的吸痰管再次使用吸引口腔、鼻腔而造成的污染。其次,在使用口鼻吸引器時,無需將吸痰管再次置入患者鼻腔,導致患者不耐受,不配合。只需將口鼻吸引器放置鼻孔處,同時口腔閉合,減少了鼻腔粘膜吸引而損傷。另外,當患者吞咽功能差,口腔分泌物較多時,原有的方法需要將吸痰管在口腔中反復旋轉盤繞進行吸引。操作者可使本專利技術中的口鼻吸引器直接放入口腔進行吸引。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A處的放大圖;圖3為圖1中B處的放大圖;圖4為圖1中C處的放大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付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實施例1,一種口鼻分泌物吸取裝置,如圖1所示,包括吸痰管2,吸痰管2的后端連接有負壓單元1,負壓單元1能夠使吸痰管2對口鼻內的分泌物進行吸引排出。所述負壓單元1包括與吸痰管2連通的外殼1-1,外殼1-1內設置有活塞1-2,活塞1-2的后側中心位置連接有活塞桿1-5,活塞1-2將外殼1-1的內腔分割為有桿腔1-3和無桿腔1-4,吸痰管2的后端與無桿腔1-4連通,無桿腔1-4與吸痰管2之間設置有第一單向閥4,無桿腔1-4的側壁上均設置有第二單向閥5。第一單向閥4既能夠避免無桿腔1-4內壓縮空氣流入吸痰管2,又能夠對吸痰管2內的分泌物進行阻擋;第二單向閥5既能夠使無桿腔1-4內壓縮空氣順利排出,又能夠避免外界大氣進入負壓狀態的無桿腔1-4中。如圖4所示,所述外殼1-1的前端設置有外螺紋端頭6-1,外螺紋端頭6-1螺紋連接有內螺紋套筒6-2,內螺紋套筒6-2包括與外螺紋端頭6-1螺紋連接的后半部6-3及插接在吸痰管2后端內的前半部6-4,前半部6-4的前端口處設置有通氣孔6-5,通氣孔6-5的前側設置有防水透氣膜6-6,能夠進一步防止吸痰管2中的分泌物進入負壓單元。所述第一單向閥4包括卡接在外螺紋端頭6-1與內螺紋套筒6-2之間的鏤空支架4-1,鏤空支架4-1的中部設置有安裝孔,安裝孔內插裝有連接柱6-7,連接柱6-7朝向無桿腔1-4的一側設置有與鏤空支架4-1貼合的單向密封膜6-8。所述第二單向閥5的結構與第一單向閥4相似,包括與外殼1-1相連的鏤空支架,鏤空支架4-1背離無桿腔1-4一側設置有與鏤空支架貼合的單向密封膜。當活塞1-2向前推時,無桿腔1-4的容積變小,其內的空氣通過第二單向閥5排出,同時第一單向閥4中的單向密封膜6-8貼合在鏤空支架4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口鼻分泌物吸取裝置,包括吸痰管(2),吸痰管(2)的后端連接有負壓單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痰管(2)的前端連接有口鼻吸引器(3)、中部可拆卸連接有引流罐(7)或引流袋,所述口鼻吸引器(3)包括內部中空的手持倉(3-1),手持倉(3-1)的前端連接有柔性的吸引端頭(3-2)、后端與吸痰管(2)連通,手持倉(3-1)的前端通過吸引端頭(3-2)與外部連通,手持倉(3-1)的一側開設有側孔(3-3)。/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口鼻分泌物吸取裝置,包括吸痰管(2),吸痰管(2)的后端連接有負壓單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痰管(2)的前端連接有口鼻吸引器(3)、中部可拆卸連接有引流罐(7)或引流袋,所述口鼻吸引器(3)包括內部中空的手持倉(3-1),手持倉(3-1)的前端連接有柔性的吸引端頭(3-2)、后端與吸痰管(2)連通,手持倉(3-1)的前端通過吸引端頭(3-2)與外部連通,手持倉(3-1)的一側開設有側孔(3-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口鼻分泌物吸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端頭(3-2)包括球形塞(3-5),球形塞的直徑大于吸引端頭(3-2)的直徑,球形塞(3-5)的中部開設有與手持倉(3-1)連通的引流通道(3-4)。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口鼻分泌物吸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負壓單元(1)包括與吸痰管(2)連通的外殼(1-1),外殼(1-1)內設置有活塞(1-2),活塞(1-2)的后側中心位置連接有活塞桿(1-5),活塞(1-2)將外殼(1-1)的內腔分割為有桿腔(1-3)和無桿腔(1-4),吸痰管(2)的后端與無桿腔(1-4)連通,無桿腔(1-4)與吸痰管(2)之間設置有第一單向閥(4),無桿腔(1-4)的側壁上均設置有第二單向閥(5)。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口鼻分泌物吸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1-1)的外側設置有固定手柄(1-7),固定手柄(1-7)鉸接有插入外殼(1-1)的活動手柄(1-6),活動手柄(1-6)伸入外殼(1-1)的一端與活塞桿(1-5)的后端部鉸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口鼻分泌物吸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桿(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馬倩李娜何冰潔劉麗君
    申請(專利權)人:馬倩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河南;41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臀网站 | 九九久久精品无码专区| 中文午夜人妻无码看片| 国产在线无码精品无码| 无码专区中文字幕无码| 18禁超污无遮挡无码免费网站国产| 精品国产毛片一区二区无码| 久久精品无码午夜福利理论片| 亚洲国产av无码精品| 亚洲av无码片vr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AV无码少妇电影☆| 国产精品无码2021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无码高潮 | 国产精品白浆在线观看无码专区| 极品粉嫩嫩模大尺度无码视频|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看| HEYZO无码综合国产精品227| 无码h黄肉3d动漫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专口 | 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日韩av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成人无码Av片在线观看| 中字无码av电影在线观看网站| 在线播放无码高潮的视频|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人妻| 好了av第四综合无码久久|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放毛片| 久久人妻少妇嫩草AV无码专区| 亚洲AV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 免费人成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秒播 | 亚洲AV中文无码字幕色三| 亚洲熟妇无码另类久久久| 国产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 亚洲精品97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夜夜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曰韩无码AV片免费播放不卡|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