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實施例公開一種觸控筆,包括:筆體、柔性觸控筆頭和塞子;筆體內部設置存儲有液體或固液混合物的筆體空腔,筆體空腔的一端通過通孔與外界連通;柔性觸控筆頭安裝于筆體的一端,且柔性觸控筆頭的內部通過通孔與筆體空腔內的液體或固液混合物接觸,塞子塞入筆體空腔的另一端,柔性觸控筆頭的厚度小于預設厚度閾值。通過筆體空腔內存儲液體或固液混合物使得在通過手拿住筆體時可對液體或固液混合物的電容產生影響,通過設置柔性觸控筆頭的厚度小于預設厚度閾值使得液體或固液混合物隔著柔性觸控筆頭實現(xiàn)對觸控屏的控制,由于只需要柔性觸控筆頭的厚度小于預設厚度閾值就可實現(xiàn)對觸控屏的控制,因此,選擇成本較小的材料減小觸控筆的成本。
A stylus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一種觸控筆
本技術涉及觸控筆
,具體而言,涉及一種觸控筆。
技術介紹
目前,為了方便對觸控屏進行控制,出現(xiàn)了可以代替人的手的觸控筆,現(xiàn)有的觸控筆包括觸控頭與觸控筆身。為了實現(xiàn)對觸控屏的控制,觸控筆的材料為導電材料。其中,觸控筆身為金屬筆身或表面鍍導電漆的非金屬筆身,觸控頭的材料為導電橡膠、加入金屬絲的導電布或鍍導電漆的纖維材料。可見,無論是制作觸控頭還是制作觸控筆身都需要較高的成本,且導電橡膠使用一段時間后易出現(xiàn)反應不靈敏的問題,導電布和纖維材料中由于加入了金屬材料,長期使用務必會對觸控屏造成傷害,這使得觸控頭使用壽命較短,維修或更換觸控頭又會增加觸控筆的成本,因此,現(xiàn)有技術中的觸控筆的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提供了一種觸控筆,能夠減小觸控筆的成本,增加觸控筆的使用壽命。具體的技術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本技術提供了一種觸控筆,包括:筆體、柔性觸控筆頭和塞子;所述筆體內部設置有筆體空腔,所述筆體空腔的一端通過通孔與外界連通,所述筆體空腔內存儲有液體或固液混合物;所述柔性觸控筆頭安裝于所述筆體的一端,且所述柔性觸控筆頭的內部通過所述通孔與所述筆體空腔內的液體或固液混合物接觸,所述塞子塞入所述筆體空腔的另一端,所述柔性觸控筆頭的厚度小于預設厚度閾值。可選的,所述柔性觸控筆頭包括筆頭部和柔性防泄漏罩,所述筆頭部包括相互連接的筆頭端和連接端,所述筆頭部的材料為可吸附液體的材料;所述連接端嵌入所述通孔與所述筆體空腔內的液體或固液混合物接觸,所述筆頭端伸出所述通孔,所述柔性防泄漏罩安裝于所述筆體的一端罩住所述筆頭端,并與所述筆頭端接觸,且所述柔性防泄漏罩的形狀為筆頭形狀,所述柔性防泄漏罩的厚度小于預設厚度閾值。可選的,所述柔性防泄漏罩螺紋連接于所述筆體的一端,或者,所述柔性防泄漏罩粘接于所述筆體的一端。可選的,當所述柔性觸控筆頭的材料為非可吸附液體的材料時,所述柔性觸控筆頭的內部設置有第一筆頭空腔;所述柔性觸控筆頭的一端嵌入所述通孔并與所述筆體空腔內的液體或固液混合物接觸,另一端伸出所述通孔,且伸出所述通孔的部分的形狀為筆頭形狀,所述第一筆頭空腔與所述筆體空腔連通。可選的,所述柔性觸控筆頭包括多根柔性非導電管;每根柔性非導電管內部設置有非導電管空腔,每根柔性非導電管的一端嵌入所述通孔并與所述筆體空腔內的液體或固液混合物接觸,另一端伸出所述通孔,且所有柔性非導電管伸出所述通孔的部分形成毛筆頭形狀;每根柔性非導電管的非導電管空腔與所述筆體空腔連通,且每根柔性非導電管的非導電管空腔內預先存儲有所述液體或所述固液混合物,每根柔性非導電管的直徑小于預設直徑閾值,每根柔性非導電管的厚度小于預設厚度閾值。可選的,所述柔性觸控筆頭罩住所述通孔的出口,所述柔性觸控筆頭的內部設置有第二筆頭空腔,所述第二筆頭空腔與所述通孔連通。可選的,所述液體為水、酒精或水和防凍液的混合物。可選的,所述預設厚度閾值為1mm。可選的,還包括按鍵和通訊元件,所述按鍵安裝于所述筆體的外周,所述通訊元件嵌入所述筆體內或者所述通訊元件安裝于所述筆體的外周,所述按鍵與所述通訊元件電連接,所述通訊元件用于與終端通信。可選的,所述通訊元件與終端通信的方式為有線通信方式或無線通信方式。由上述內容可知,本技術實施例中,通過筆體內部設置有筆體空腔,且筆體空腔內存儲有液體或固液混合物的方式,使得在人體通過手拿住筆體時,即可對筆體空腔內的液體或固液混合物的電容產生影響,然后通過設置柔性觸控筆頭的內部通過通孔與筆體空腔內的液體或固液混合物接觸,且設置柔性觸控筆頭的厚度小于預設厚度閾值的方式,可以使得液體或固液混合物隔著柔性觸控筆頭實現(xiàn)對觸控屏的控制,由于本技術實施例中只需要柔性觸控筆頭的厚度小于預設厚度閾值就可以實現(xiàn)對觸控屏的控制,因此,并不限定筆體和柔性觸控筆頭為導電材料,使得在選擇筆體和柔性觸控筆頭的材料時可以擴大范圍,選擇成本較小的材料,由此,大大減小了觸控筆的成本,又由于柔性觸控筆頭的材料可以為不含金屬成分的材料,因此,在使用觸控筆時就可以避免對觸控屏造成傷害,增加了觸控筆的使用壽命。當然,實施本技術的任一產品或方法并不一定需要同時達到以上所述的所有優(yōu)點。本技術實施例的創(chuàng)新點包括:1、由于本技術實施例中只需要柔性觸控筆頭的厚度小于預設厚度閾值就可以實現(xiàn)對觸控屏的控制,因此,并不限定筆體和柔性觸控筆頭為導電材料,使得在選擇筆體和柔性觸控筆頭的材料時可以擴大范圍,選擇成本較小的材料,由此,大大減小了了觸控筆的成本,又由于柔性觸控筆頭的材料可以為不含金屬成分的材料,因此,在使用觸控筆時就可以避免對觸控屏造成傷害,增加了觸控筆的使用壽命。2、在筆頭部的材料為可吸附液體的材料時,通過設置柔性防泄漏罩的方式防止筆頭部上的液體或固液混合物泄漏,同時,通過設置柔性防泄漏罩的厚度小于預設厚度閾值且柔性防泄漏罩與筆頭端接觸的方式,使得液體或固液混合物產生變化后的電容隔著柔性防泄漏罩就可以實現(xiàn)對觸控屏的控制。3、在柔性觸控筆頭的材料為非可吸附液體的材料時,通過在柔性觸控筆頭的內部設置第一筆頭空腔,且第一筆頭空腔與筆體空腔連通的方式,使得筆體空腔內的液體或固液混合物可以流入第一筆頭空腔內,同時,通過設置柔性觸控筆頭的厚度小于預設厚度閾值的方式,使得產生變化后的電容隔著柔性觸控筆頭就可以實現(xiàn)對觸控屏的控制。4、通過將所有柔性非導電管伸出通孔的部分形成毛筆頭形狀的方式,滿足毛筆愛好者的需求,通過在每根柔性非導電管內部設置非導電管空腔,且每根柔性非導電管的非導電管空腔與筆體空腔連通,設置每根柔性非導電管的非導電管空腔內預先存儲有液體或固液混合物的方式,使得筆體空腔內的液體或固液混合物可以與每根柔性非導電管的非導電管空腔內預先存儲的液體或固液混合物融合在一起,同時,通過設置每根柔性非導電管的厚度小于預設厚度閾值的方式,使得產生變化后的電容隔著柔性非導電管就可以實現(xiàn)對觸控屏的控制。5、通過柔性觸控筆頭罩住通孔的出口,在柔性觸控筆頭的內部設置有第二筆頭空腔,第二筆頭空腔與通孔連通的方式,使得筆體空腔內的液體或固液混合物可以流入第二筆頭空腔內,同時,通過設置柔性觸控筆頭的厚度小于預設厚度閾值的方式,使得產生變化后的電容隔著柔性觸控筆頭就可以實現(xiàn)對觸控屏的控制。6、通過設置按鍵與通訊元件的方式,可以實現(xiàn)通過通訊元件將按鍵的按鍵信息傳遞給終端的目的。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觸控筆的第一種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觸控筆的第二種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實施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1.一種觸控筆,其特征在于,包括:筆體、柔性觸控筆頭和塞子;/n所述筆體內部設置有筆體空腔,所述筆體空腔的一端通過通孔與外界連通,所述筆體空腔內存儲有液體或固液混合物;/n所述柔性觸控筆頭安裝于所述筆體的一端,且所述柔性觸控筆頭的內部通過所述通孔與所述筆體空腔內的液體或固液混合物接觸,所述塞子塞入所述筆體空腔的另一端,所述柔性觸控筆頭的厚度小于預設厚度閾值。/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觸控筆,其特征在于,包括:筆體、柔性觸控筆頭和塞子;
所述筆體內部設置有筆體空腔,所述筆體空腔的一端通過通孔與外界連通,所述筆體空腔內存儲有液體或固液混合物;
所述柔性觸控筆頭安裝于所述筆體的一端,且所述柔性觸控筆頭的內部通過所述通孔與所述筆體空腔內的液體或固液混合物接觸,所述塞子塞入所述筆體空腔的另一端,所述柔性觸控筆頭的厚度小于預設厚度閾值。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觸控筆,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觸控筆頭包括筆頭部和柔性防泄漏罩,所述筆頭部包括相互連接的筆頭端和連接端,所述筆頭部的材料為可吸附液體的材料;
所述連接端嵌入所述通孔與所述筆體空腔內的液體或固液混合物接觸,所述筆頭端伸出所述通孔,所述柔性防泄漏罩安裝于所述筆體的一端罩住所述筆頭端,并與所述筆頭端接觸,且所述柔性防泄漏罩的形狀為筆頭形狀,所述柔性防泄漏罩的厚度小于預設厚度閾值。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觸控筆,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防泄漏罩螺紋連接于所述筆體的一端,或者,所述柔性防泄漏罩粘接于所述筆體的一端。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觸控筆,其特征在于,當所述柔性觸控筆頭的材料為非可吸附液體的材料時,所述柔性觸控筆頭的內部設置有第一筆頭空腔;
所述柔性觸控筆頭的一端嵌入所述通孔并與所述筆體空腔內的液體或固液混合物接觸,另一端伸出所述通孔,且伸出所述通孔的部分的形狀為筆頭形狀,所述第一筆頭空腔與所述筆...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祖張蓂子,尹飛龍,
申請(專利權)人:張桂芹,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黑龍;2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