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烘干機雙通道空氣加熱器,它包括熱交換器、防塵罩、螺栓、彈性墊圈、平墊圈和螺母,在熱交換器中設有熱交換通道區域。熱交換器與防塵罩之間裝有上孔板和下墊板,在熱交換器中增設有旁路冷空氣通道區域,在熱交換器一側裝設支架,在支架上安裝氣缸。防塵罩蓋裝在上孔板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烘干機雙通道空氣加熱器在熱交換器中增加了旁路冷空氣通道區域B,能夠根據需要控制進入烘干機前的冷空氣是否加熱。當旁路冷空氣通道區域B開啟時,熱交換通道區域A同時關閉,使烘干后的織物能快速冷卻,由此節省了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而熱交換器上的溫度卻降低得很少,為下一次烘干織物節省了能耗。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對于絲綢等對高溫敏感的織物,能夠對烘干溫度進行快速準確控制,擴大了烘干機的使用范圍。(*該技術在2016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烘干機,特別涉及一種烘干機上的雙通道空氣加熱器。
技術介紹
參看圖1,烘干機上的傳統空氣加熱器是由熱交換器2、防塵罩1、螺栓21、彈性墊圈22、平墊圈23和螺母24組成的。烘干機烘干織物時,將熱交換器2加熱到一定的高溫,冷空氣通過熱交換器2的熱交換通道區域A時,和熱交換器2進行熱交換,進而變成熱空氣進入烘干機烘干織物。在織物烘干后,需要一段時間冷卻織物。由于熱交換器2上沒有專用的冷空氣通道區域,而只有熱交換通道區域A,這樣冷卻織物所需要的冷空氣也用了這個熱交換通道區域A。此時熱交換器2雖然停止了加熱,但是熱交換器2上仍然維持著一定的熱量,繼續對通過熱交換通道區域A的冷空氣進行加熱,使得織物冷卻得很慢,導致工作效率低下。由于熱交換器2上的溫度同時在降低,到下一次進行織物烘干時,又要對熱交換器2進行加熱,由此浪費了許多熱量。另外在一些對烘干溫度需要快速準確控制的場合,例如對于絲綢等對高溫敏感的織物,傳統空氣加熱器對溫度的控制就無法滿足這種快速準確的需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任務是提供一種改進的烘干機雙通道空氣加熱器,它解決了烘干機的傳統空氣加熱器對織物冷卻慢、工作效率低、浪費許多熱量而且不能快速準確控制烘干溫度的問題。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烘干機雙通道空氣加熱器,它包括熱交換器、防塵罩、螺栓、彈性墊圈、平墊圈和螺母,在熱交換器中設有熱交換通道區域,所述熱交換器與防塵罩之間裝有上孔板和下墊板,在熱交換器中增設有旁路冷空氣通道區域,在熱交換器一側裝設支架,在支架上安裝氣缸;所述防塵罩蓋裝在上孔板上。本技術的烘干機雙通道空氣加熱器在熱交換器中增加了旁路冷空氣通道區域B,能夠根據需要控制進入烘干機前的冷空氣是否加熱。當旁路冷空氣通道區域B開啟時,熱交換通道區域A同時關閉,使烘干后的織物能快速冷卻,由此節省了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而熱交換器上的溫度卻降低得很少,為下一次烘干織物節省了能耗。本技術的雙通道空氣加熱器對于絲綢等對高溫敏感的織物,能夠對烘干溫度進行快速準確控制,擴大了烘干機的使用范圍。附圖說明圖1是烘干機的傳統空氣加熱器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一種烘干機雙通道空氣加熱器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3是圖2雙通道空氣加熱器處于加熱狀態時的空氣通過截面圖。圖4是圖2雙通道空氣加熱器不處于加熱狀態時的空氣通過截面圖。具體實施方式參看圖2至圖4,本技術是一種烘干機雙通道空氣加熱器,它裝有熱交換器2、防塵罩1、螺栓21、彈性墊圈22、平墊圈23和螺母24,在熱交換器2中設有熱交換通道區域A。在熱交換器2與防塵罩1之間安裝上孔板3和下墊板4,在熱交換器2中增設旁路冷空氣通道區域B。上孔板3和下墊板4由八組螺栓21、彈性墊圈22、平墊圈23和螺母24固定在熱交換器2上。如圖2中所示,在上孔板3上布設了許多熱交換通道區域A的通孔和旁路冷空氣通道區域B的通孔。上孔板3上的靠邊一排是旁路冷空氣通道區域B的通孔B1,上孔板3上的其它各排是熱交換通道區域A的通孔A1。在上孔板3上除了各通孔A1外的其它部分則是封閉區C1。在上孔板3與下墊板4之間可以裝設活動板5。活動板5通過連接件與氣缸8連接在一起。活動板5通過螺母31、平墊圈32、彈性墊圈33、螺桿6、氣缸螺母81與氣缸8連接在一起。在活動板5上也布設了許多熱交換通道區域A的通孔A2,但是活動板5上的通孔A2位置與上孔板3上的通孔A1位置不相同。在活動板5上除了各通孔A2外的其它部分也是封閉區C2,但是活動板5上的封閉區C2位置與上孔板3上的封閉區C1位置也不相同。在熱交換器2一側裝設支架9,在支架9上安裝氣缸8。氣缸8是由四組螺栓94、彈性墊圈93、平墊圈92和螺母91固定在支架9上。在氣缸8上可以裝有控制氣流的調節閥7,活動板5移動的快慢則由氣缸8上的氣流調節閥7來控制。防塵罩1蓋裝在上孔板3上。本技術在熱交換器2中增設了旁路冷空氣通道區域B,由氣缸8帶動活動板5根據需要控制進入烘干機前的冷空氣是否加熱。熱交換通道區域A和旁路冷空氣通道區域B這兩大功能區域構成了熱交換器2。結合參看圖3,當熱交換器2處于加熱狀態時,活動板5由氣缸8控制移動到某一位置,此時活動板5上的各個通孔A2與上孔板3的各個通孔A1相通,活動板5上的封閉區C2封住了上孔板3的各個通孔B1,外面的冷空氣11只能經過通孔A1進入熱交換器2的熱交換通道區域A,冷空氣11被加熱成熱空氣12。結合參看圖4,當熱交換器2不處于加熱狀態時,活動板5由氣缸8控制移動到另一位置,此時活動板5上的封閉區C2封住上孔板3的各個通孔A1,同樣上孔板3上的封閉區C2封住了活動板5上的各個通孔A2,上孔板3的各個通孔B1和熱交換器2的旁路冷空氣通道區域B相通,外面的冷空氣11只能經過上孔板3的通孔B1進入熱交換器2的旁路冷空氣通道區域B,冷空氣11不被加熱。當然,本
內的一般技術人員應當認識到,上述實施例僅是用來說明本技術,而并非用作對本技術的限定,只要在本技術的實質精神范圍內,對上述實施例的變化、變型都將落在本技術權利要求的范圍內。權利要求1.一種烘干機雙通道空氣加熱器,它包括熱交換器、防塵罩、螺栓、彈性墊圈、平墊圈和螺母,在熱交換器中設有熱交換通道區域,其特征在于,所述熱交換器與防塵罩之間裝有上孔板和下墊板,在熱交換器中增設有旁路冷空氣通道區域,在熱交換器一側裝設支架,在支架上安裝氣缸;所述防塵罩蓋裝在上孔板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機雙通道空氣加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孔板與下墊板之間裝有活動板,活動板通過連接件與氣缸連接在一起。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機雙通道空氣加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氣缸上裝有控制氣流的調節閥。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烘干機雙通道空氣加熱器,它包括熱交換器、防塵罩、螺栓、彈性墊圈、平墊圈和螺母,在熱交換器中設有熱交換通道區域。熱交換器與防塵罩之間裝有上孔板和下墊板,在熱交換器中增設有旁路冷空氣通道區域,在熱交換器一側裝設支架,在支架上安裝氣缸。防塵罩蓋裝在上孔板上。本技術的烘干機雙通道空氣加熱器在熱交換器中增加了旁路冷空氣通道區域B,能夠根據需要控制進入烘干機前的冷空氣是否加熱。當旁路冷空氣通道區域B開啟時,熱交換通道區域A同時關閉,使烘干后的織物能快速冷卻,由此節省了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而熱交換器上的溫度卻降低得很少,為下一次烘干織物節省了能耗。本技術對于絲綢等對高溫敏感的織物,能夠對烘干溫度進行快速準確控制,擴大了烘干機的使用范圍。文檔編號F26B23/00GK2876655SQ200620039168公開日2007年3月7日 申請日期2006年1月24日 優先權日2006年1月24日專利技術者錢春華, 徐勤龍 申請人:上海航星機械(集團)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烘干機雙通道空氣加熱器,它包括熱交換器、防塵罩、螺栓、彈性墊圈、平墊圈和螺母,在熱交換器中設有熱交換通道區域,其特征在于,所述熱交換器與防塵罩之間裝有上孔板和下墊板,在熱交換器中增設有旁路冷空氣通道區域,在熱交換器一側裝設支架,在支架上安裝氣缸;所述防塵罩蓋裝在上孔板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錢春華,徐勤龍,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航星機械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31[中國|上海]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