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電源集成電路,包括電源集成芯片以及內置在所述電源集成芯片中有橋式整流模塊和可控硅控制模塊,所述電源集成芯片上設置至少十個引腳,所述電源集成芯片的第一引腳和第八引腳與一市交電連接,所述電源集成芯片U1的第十引腳與一燈的正極連接,所述電源集成芯片的第六引腳與所述燈的負極連接。該電源集成電路通過電源集成芯片減少了印刷電路板上線路的布圖,減去了印刷電路板組成的步驟,使得其加工簡單化,降低了其制造成本;電源集成芯片也可以節省電子元器件在印刷電路板上的空間;電源集成芯片提高了使用電源的安全性。
A power supply integrated circuit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電源集成電路
本專利技術涉及恒流電源
,特別涉及一種電源集成電路。
技術介紹
電源是電源中的一種,是向電子設備提供功率的裝置,也是電源供應器。電源是通過變壓器和整流器,把交流電變成直流電的裝置。現有小功率的電源中,橋式整流是電源不可或缺的,線性高壓芯片是市場上常見電源電路結構。目前電源橋式整流與線性高壓芯片是獨立的兩部分,在電源驅動電路中,這兩部分分別設置在一印刷電路板上,占用印刷電路板的空間大,并且該印刷電路板線路布線復雜以致使制造印刷電路板的加工工序復雜,制造成本高。因此,需提供一種電源集成電路,以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易加工、制造成本低并將橋式整流電路與線性高壓芯片整合為一體的電源集成電路。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電源集成電路,包括電源集成芯片U1以及內置在所述電源集成芯片U1中有橋式整流模塊和可控硅控制模塊。優選地,所述電源集成芯片U1上設置至少十個引腳,所述電源集成芯片U1的第一引腳和第八引腳與一市交電連接,所述電源集成芯片U1的第十引腳與一燈的正極連接,所述電源集成芯片U1的第六引腳與所述燈的負極連接。優選地,所述電源集成芯片U1的第四引腳串聯一第一電阻R1接地,所述電源集成芯片U1的第五引腳接地。優選地,所述市交電包括火線連接接口L和零線連接接口N。優選地,所述橋式整流模塊包括整流橋D1,所述整流橋D1是由四個二極管組成的,所述整流橋D1的第十一引腳和第十三引腳與所述市交電連接,所述整流橋D1的第十二引腳與所述燈的正極連接,所述整流橋D1的第十四引腳與所述可控硅控制模塊2連接或直接接地。優選地,所述整流橋D1中的兩兩二極管并聯連接形成一個引腳,所述整流橋D1的第十一引腳與所述火線連接接口L連接,所述整流橋D1的第十三引腳與所述零線連接接口N連接。優選地,所述可控硅控制模塊包括MOS管Q1和與所述MOS管Q1的源極連接的第二電阻R2,所述MOS管Q1的柵極接地,所述MOS管Q1的漏極與所述燈的負極連接。優選地,所述第二電阻R2的一端與所述MOS管Q1的源極連接,另一端的所述第二電阻R2接地。與現有技術相比,該電源集成電路通過電源集成芯片U1減少了印刷電路板上線路的布圖,減去了印刷電路板組成的步驟,使得其加工簡單化,降低了其制造成本;電源集成芯片U1也可以節省電子元器件在印刷電路板上的空間;電源集成芯片U1提高了使用電源的安全性。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所述的電源集成電路的集成芯片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所述的電源集成電路的框架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1-2,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電源集成電路,包括電源集成芯片U1以及內置在所述電源集成芯片U1中有橋式整流模塊1和可控硅控制模塊2。參照圖2,所述電源集成芯片U1上設置至少十個引腳,所述電源集成芯片U1的第一引腳和第八引腳與一市交電連接,所述電源集成芯片U1的第十引腳與一燈的正極連接,所述電源集成芯片U1的第六引腳與所述燈的負極連接。其中,為了保護所述電源集成芯片U1空載時不損壞,所述電源集成芯片U1的第四引腳串聯一第一電阻R1接地,所述電源集成芯片U1的第五引腳接地,所述電源集成芯片U1的型號記為ESOP-101。所述市交電包括火線連接接口L和零線連接接口N。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電源集成芯片U1與現有的橋式整流電路與線性高壓芯片組成的印刷電路板相比,所述電源集成芯片U1減少了印刷電路板上線路的布圖,減去了印刷電路板組成的步驟,使得其加工簡單化,降低了其制造成本;所述電源集成芯片U1也可以節省電子元器件在印刷電路板上的空間。所述電源集成芯片U1提高了使用電源的安全性。參照圖1和圖2,所述橋式整流模塊1包括整流橋D1,所述整流橋D1是由四個二極管組成的,所述整流橋D1的第十一引腳和第十三引腳與所述市交電連接,所述整流橋D1的第十二引腳與所述燈的正極連接,所述整流橋D1的第十四引腳接地或者與所述可控硅控制模塊2連接。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整流橋D1中的兩兩二極管并聯連接形成一個引腳,所述整流橋D1的第十一引腳與所述火線連接接口L連接,所述整流橋D1的第十三引腳與所述零線連接接口N連接。參照圖1和圖2,所述可控硅控制模塊2包括MOS管Q1和與所述MOS管Q1的源極連接的第二電阻R2,所述MOS管Q1的柵極接地,所述MOS管Q1的漏極與所述燈的負極連接。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電阻R2的一端與所述MOS管Q1的源極連接,另一端的所述第二電阻R2接地。工作原理:在所述電源集成電路中,所述電源集成芯片U1是集橋式整流模塊1和可控硅控制模塊2這兩部分電路,所述市交電通過所述電源集成芯片U1的第一引腳和第八引腳輸入電源,所述電源集成芯片U1采用橋式整流模塊將交流電轉換成直流電,當所述可控硅控制模塊2中的MOS管Q1的柵極有電壓輸入為高電平,所述MOS管Q1導通,則與所述電源集成芯片U1的第六引腳和10連接的負載所述燈的正負極接通,負載所述燈工作;否則,所述燈不工作。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專利技術所屬
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構思的前提下,其架構形式能夠靈活多變,可以派生系列產品。只是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專利技術由所提交的權利要求書確定的專利保護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電源集成電路,特征在于,包括電源集成芯片(U1)以及內置在所述電 源集成芯片(U1)中有橋式整流模塊(1)和可控硅控制模塊(2),/n所述電源集成芯片(U1)上設置至少十個引腳,所述電源集成芯片(U1)的第一引 腳和第八引腳與一市交電連接,所述電源集成芯片(U1)的第十引腳與一燈的正極連 接,所述電源集成芯片(U1)的第六引腳與所述燈的負極連接。/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電源集成電路,特征在于,包括電源集成芯片(U1)以及內置在所述電源集成芯片(U1)中有橋式整流模塊(1)和可控硅控制模塊(2),
所述電源集成芯片(U1)上設置至少十個引腳,所述電源集成芯片(U1)的第一引腳和第八引腳與一市交電連接,所述電源集成芯片(U1)的第十引腳與一燈的正極連接,所述電源集成芯片(U1)的第六引腳與所述燈的負極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源集成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源集成芯片(U1)的第四引腳串聯一第一電阻(R1)接地,所述電源集成芯片(U1)的第五引腳接地。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源集成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市交電包括火線連接接口(L)和零線連接接口(N)。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源集成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橋式整流模塊(1)包括整流橋(D1),所述整流橋(D1)是由四個二極管組成的,所述整流橋(D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何翔,
申請(專利權)人:中山市牛寶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