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多級反滲透過濾組件,涉及水處理技術領域,包括殼體,殼體的殼腔從原水進口至濃水出口依次分為進水段、過濾段和出水段,進水段為直徑漸窄結構,過濾段內設有至少2個反滲透濾芯,相鄰反滲透濾芯之間連接有過渡通道,過渡通道兩端的直徑分別大于或等于與該過渡通道端部相連的反滲透濾芯的直徑,各反滲透濾芯的直徑沿原水進口至濃水出口方向依次遞減;反滲透濾芯包括中心管和卷繞在中心管上的反滲透膜,各反滲透濾芯、過渡通道共用一中心管,中心管近原水進口的一端封閉,中心管近濃水出口的一端開口并穿出端蓋的中心。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水回收率高,廢水排放少,節省能耗,提高過濾效果。
A multi stage reverse osmosis filtration module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多級反滲透過濾組件
本技術涉及水處理
,尤其涉及一種多級反滲透過濾組件。
技術介紹
反滲透技術在水處理中常見的產品結構為:一根帶有多個孔的中心管以及卷在中心管上的交替層疊的多層反滲透膜和導流網形成反滲透濾芯,其一般具有一個圓柱形的壓力容器作為殼體,中心管穿出殼體兩端。在使用過程中,原水從殼體一端進入反滲透膜元件,在壓力的作用下,一部分水經過反滲透膜的過濾之后變為純水進入中心管并從中心管流出,另一部分水作為廢水從殼體另一端流出。為使得出水純度高,一般需要進行多個并聯或串聯的反滲透過濾組件進行過濾,如此一來需要安裝多個管道,且各處理單元比較分散,占用了大量的安裝面積,并使得安裝及管理上比較繁瑣、工作效率低;另外經過濾后,出水壓力變小,需對其進行再次加壓送至下個反滲透過濾組件過濾,既提高了能耗,又增加了運行和維修成本。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易用、占地面積小、過濾效果好、無需多次加壓的多級反滲透過濾組件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多級反滲透過濾組件,包括殼體、安裝于殼體兩端的端蓋,一端蓋上開設有原水進口,另一端蓋上開設有濃水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的殼腔從原水進口至濃水出口依次分為進水段、過濾段和出水段,所述進水段為直徑漸窄結構,所述出水段為直徑漸擴結構,過濾段內設有至少2個反滲透濾芯,相鄰反滲透濾芯之間連接有過渡通道,過渡通道為直徑漸窄結構,過渡通道兩端的直徑分別大于或等于與該過渡通道端部相連的反滲透濾芯的直徑,各反滲透濾芯的直徑沿原水進口至濃水出口方向依次遞減;所述反滲透濾芯包括中心管和卷繞在中心管上的反滲透膜,各反滲透濾芯、過渡通道共用一中心管,反滲透膜卷繞處的中心管上開設有若干通水孔,所述中心管近原水進口的一端封閉,中心管近濃水出口的一端開口并穿出端蓋的中心。原水從原水進口進入,原水經反滲透濾芯一部分轉為凈水進入中心管,另一部分為濃水,進入下一反滲透濾芯進行過濾處理,經多次過濾處理后的濃水從濃水出口流出,凈水從中心管的管腔流出。進一步地,所述反滲透膜兩端對折后卷繞在中心管上,平行對折處的反滲透膜的兩頭通過密封膠粘合,其內表面間形成進水流道,其相鄰外表面、外表面與中心管外壁間形成產水流道;卷繞后反滲透膜的尾端通過密封膠粘合在反滲透膜卷上,與對折處垂直的反滲透膜兩端的相鄰外表面、外表面與中心管之間通過密封膠粘合;所述的進水流道連通進水段、過渡通道、出水段,所述的產水流道連通中心管。進一步地,所述原水進口至濃水出口方向上的反滲透濾芯的長度依次減小。進一步地,所述反滲透膜與殼體的內壁之間設有密封環套。進一步地,所述中心管通過膠水粘合在端蓋上。進一步地,所述殼體為玻璃鋼殼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本反滲透組件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方便生產、水回收率高,廢水排放少,減少水資源浪費,社會效益巨大;水流經直徑漸窄的進水段和出水段,水流流速增大,即水壓增大,無需另外加壓,節省能耗,提高過濾效果。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反滲透濾芯的結構示意圖。圖中:殼體1、端蓋2、原水進口3、濃水出口4、進水段5、過濾段6、出水段7、反滲透濾芯8、過渡通道9、中心管10、反滲透膜11、密封環套12、通水孔13、進水流道14、產水流道15。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圖1、圖2所示,一種多級反滲透過濾組件,包括殼體1、安裝于殼體1兩端的端蓋2,一端蓋2上開設有原水進口3,另一端蓋2上開設有濃水出口4,殼體1為玻璃鋼殼體1,殼體1的殼腔從原水進口3至濃水出口4依次分為進水段5、過濾段6和出水段7,進水段5為直徑漸窄結構,出水段7為直徑漸擴結構,過濾段6內設有至少個反滲透濾芯8,反滲透膜11與殼體1的內壁之間設有密封環套12,相鄰反滲透濾芯8之間連接有過渡通道9,過渡通道9為直徑漸窄結構,過渡通道9兩端的直徑分別大于或等于與該過渡通道9端部相連的反滲透濾芯8的直徑,各反滲透濾芯8的直徑沿原水進口3至濃水出口4方向依次遞減,原水進口3至濃水出口4方向上的反滲透濾芯8的長度依次減小;反滲透濾芯8包括中心管10和卷繞在中心管10上的反滲透膜11,各反滲透濾芯8、過渡通道9共用一中心管10,反滲透膜11卷繞處的中心管10上開設有若干通水孔13,中心管10近原水進口3的一端封閉,中心管10近濃水出口4的一端開口并穿出端蓋2的中心,中心管10通過膠水粘合在端蓋2上;反滲透膜11兩端對折后卷繞在中心管10上,平行對折處的反滲透膜11的兩頭通過密封膠粘合,其內表面間形成進水流道14,其相鄰外表面、外表面與中心管10外壁間形成產水流道15;卷繞后反滲透膜11的尾端通過密封膠粘合在反滲透膜卷上,與對折處垂直的反滲透膜11兩端的相鄰外表面、外表面與中心管10之間通過密封膠粘合;進水流道14連通進水段5、過渡通道9、出水段7,產水流道15連通中心管10。原水從原水進口3進入,原水經反滲透濾芯8一部分轉為凈水進入中心管10,另一部分為濃水,進入下一反滲透濾芯8進行過濾處理,經多次過濾處理后的濃水從濃水出口4流出,凈水從中心管10的管腔流出。反滲透濾芯過濾原理:原水首先從反滲透膜11一端進入進水流道14,一部分水經反滲透膜11過濾形成凈水進入產水流道15,并沿著產水流道15流進中心管10,剩下未過濾形成的濃水沿著進水流道14從反滲透膜11的另一端面流出。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炯夹g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多級反滲透過濾組件,包括殼體、安裝于殼體兩端的端蓋,一端蓋上開設有原水進口,另一端蓋上開設有濃水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的殼腔從原水進口至濃水出口依次分為進水段、過濾段和出水段,所述進水段為直徑漸窄結構,所述出水段為直徑漸擴結構,過濾段內設有至少2個反滲透濾芯,相鄰反滲透濾芯之間連接有過渡通道,過渡通道為直徑漸窄結構,過渡通道兩端的直徑分別大于或等于與該過渡通道端部相連的反滲透濾芯的直徑,各反滲透濾芯的直徑沿原水進口至濃水出口方向依次遞減;所述反滲透濾芯包括中心管和卷繞在中心管上的反滲透膜,各反滲透濾芯、過渡通道共用一中心管,反滲透膜卷繞處的中心管上開設有若干通水孔,所述中心管近原水進口的一端封閉,中心管近濃水出口的一端開口并穿出端蓋的中心。/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多級反滲透過濾組件,包括殼體、安裝于殼體兩端的端蓋,一端蓋上開設有原水進口,另一端蓋上開設有濃水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的殼腔從原水進口至濃水出口依次分為進水段、過濾段和出水段,所述進水段為直徑漸窄結構,所述出水段為直徑漸擴結構,過濾段內設有至少2個反滲透濾芯,相鄰反滲透濾芯之間連接有過渡通道,過渡通道為直徑漸窄結構,過渡通道兩端的直徑分別大于或等于與該過渡通道端部相連的反滲透濾芯的直徑,各反滲透濾芯的直徑沿原水進口至濃水出口方向依次遞減;所述反滲透濾芯包括中心管和卷繞在中心管上的反滲透膜,各反滲透濾芯、過渡通道共用一中心管,反滲透膜卷繞處的中心管上開設有若干通水孔,所述中心管近原水進口的一端封閉,中心管近濃水出口的一端開口并穿出端蓋的中心。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級反滲透過濾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滲透膜兩端對折后卷繞在中心管上,平行對...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宗良明,郭博文,張帥,王慧雅,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沃爾特環保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