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采用石膏模盒的空心樓蓋施工方法,涉及建筑技術領域。包括以下步驟:S1,施工準備,確定石膏模盒的規格、數量以及預留預埋情況;S2,設立支架并在支架上鋪設模板;S3,在模板上劃出肋梁位置線、石膏模盒控制線、鋼筋分布線及水電安裝管道的預埋預留位置線;S4,先按照肋梁位置線綁扎肋梁鋼筋,再按照鋼筋分布線綁扎底板鋼筋;S5,在底板鋼筋上每個所述石膏模盒控制線處均設置若干個墊塊,并將所述石膏模盒設置于所述墊塊上;S6,對所述石膏模盒進行抗浮處理;S7,綁扎樓蓋上層鋼筋和板端支座負筋;S8,澆筑混凝土,并進行振搗;S9,混凝土定型后拆除模板。這種采用石膏模盒的空心樓蓋施工方法,可以使得成本更低。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采用石膏模盒的空心樓蓋施工方法及空心樓蓋構造
本專利技術涉及建筑
,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采用石膏模盒的空心樓蓋施工方法及空心樓蓋構造。
技術介紹
目前許多的建設中主要是采用現澆的方式進行建設,其中現澆就是通過在現場組裝模板,然后進行混凝土的澆筑。但是常規的現澆方式制成的樓蓋由于需要使用的混凝土較多,因此其建設的成本也較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采用石膏模盒的空心樓蓋施工方法及空心樓蓋構造,其能夠減少建設成本。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采用石膏模盒的空心樓蓋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施工準備,確定石膏模盒的規格、數量以及預留預埋情況;S2,設立支架并在支架上鋪設模板;S3,在模板上劃出肋梁位置線、石膏模盒控制線、鋼筋分布線及水電安裝管道的預埋預留位置線;S4,先按照肋梁位置線綁扎肋梁鋼筋,再按照鋼筋分布線綁扎底板鋼筋;S5,在底板鋼筋上每個所述石膏模盒控制線處均設置若干個墊塊,并將所述石膏模盒設置于所述墊塊上;S6,對所述石膏模盒進行抗浮處理;S7,綁扎樓蓋上層鋼筋和板端支座負筋;S8,澆筑混凝土,并進行振搗;S9,混凝土定型后拆除模板。在本專利技術較佳的實施例中,若所述S2中模板的跨度大于等于4m,則模板呈拱起狀,且拱起高度為跨度的2/1000~3/1000。在本專利技術較佳的實施例中,所述S5中的所述石膏模盒與所述肋梁鋼筋之間的距離為15~25mm。在本專利技術較佳的實施例中,在所述S4和S5進行的過程中,在所述肋梁鋼筋和所述石膏模盒的上方設置架板,防止所述肋梁鋼筋和所述石膏模盒經受踩踏。在本專利技術較佳的實施例中,若所述石膏模盒在所述樓蓋上層鋼筋綁扎前損壞,則更換損壞的所述石膏模盒;若所述石膏模盒在所述樓蓋上層鋼筋綁扎后損壞,則采用填充物或膠帶對損壞的所述石膏模盒進行封堵。在本專利技術較佳的實施例中,所述S6中的抗浮處理包括有:S61,選取位于所述石膏模盒周圍的抗浮點,并將抗浮點處正下方的模板鉆穿;S62,在相鄰的兩個石膏模盒之間設置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兩端分別搭接于相鄰的兩個所述石膏模盒上;S63,取連接件,并使得連接件的一端與所述固定件的中部連接,另一端穿過所述S61中鉆的孔后與所述模板下方的支架連接。在本專利技術較佳的實施例中,所述S1中準備若干個規格為設定規格1/2的石膏模盒,當水平管線、線盒與常規規格的所述石膏模盒無法避開時,使用規格為常規規格1/2的所述石膏模盒進行避讓。在本專利技術較佳的實施例中,若規格為常規規格1/2的所述石膏模盒無法進行避讓時,將無法避讓處澆筑為實心。在本專利技術較佳的實施例中,所述S8在澆筑混凝土時,先澆筑一部分混凝土,并進行第一步振搗,使混凝土滲入所述石膏模盒的底部,然后再澆筑另一部分混凝土,并進行第二部振搗直到工序完成。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空心樓蓋構造,包括石膏模盒、肋梁鋼筋、位于所述肋梁鋼筋上下兩側的樓蓋上層鋼筋和底板鋼筋以及板端支座負筋,每個所述石膏模盒與所述底板鋼筋之間設置有若干個墊塊,相鄰的兩個所述石膏模盒的頂部之間設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中部設置有連接件,所述連接件的一端與所述固定件連接,另一端位于所述底板鋼筋背離所述樓蓋上層鋼筋的外側。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石膏模盒代替一部分需要由混凝土現澆的空間,從而減少混凝土的使用總量,因此可以減少投入成本;同時,由于石膏模盒是空心的結構,因此其自重也更輕,而保溫隔熱和隔音效果更佳。在現澆混凝土樓蓋中有規則埋入內置模石膏模盒(即石膏模盒),使鋼筋混凝土樓蓋內部形成正交同性暗密肋。石膏模盒空心樓蓋自重小剛度大,受拉鋼筋距離截面中心遠,可以承受比普通樓板更大的荷載。同時石膏模盒是一種全內置模,能有效約束現澆混凝土的變形和撓度,具有重量輕、強度高的優點。主要用于各類工業與民用建筑,如較大跨度、較大開間的商場、寫字樓、教學樓、高層建筑、車庫、大型會議室、地下人防工程、多層工業廠房,尤其適用于需要承受較重荷載的樓蓋。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專利技術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范圍的限定,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空心樓蓋構造的結構示意圖一;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空心樓蓋構造的結構示意圖二;圖3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空心樓蓋構造的結構示意圖三;圖4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空心樓蓋構造的結構示意圖四。圖標:a、石膏模盒;b、固定件;c、連接件。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通常在此處附圖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組件可以以各種不同的配置來布置和設計。因此,以下對在附圖中提供的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專利技術的范圍,而是僅僅表示本專利技術的選定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應注意到:相似的標號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圖中表示類似項,因此,一旦某一項在一個附圖中被定義,則在隨后的附圖中不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定義和解釋。在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或者是該專利技術產品使用時慣常擺放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專利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等僅用于區分描述,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此外,術語“水平”、“豎直”、“懸垂”等術語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絕對水平或懸垂,而是可以稍微傾斜。如“水平”僅僅是指其方向相對“豎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該結構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傾斜。在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描述中,還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設置”、“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具體含義。實施例請參閱圖1到圖4,本申請提供了一種采用石膏模盒的空心樓蓋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施工準備,確定石膏模盒的規格、數量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采用石膏模盒的空心樓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nS1,施工準備,確定石膏模盒的規格、數量以及預留預埋情況;/nS2,設立支架并在支架上鋪設模板;/nS3,在模板上劃出肋梁位置線、石膏模盒控制線、鋼筋分布線及水電安裝管道的預埋預留位置線;/nS4,先按照肋梁位置線綁扎肋梁鋼筋,再按照鋼筋分布線綁扎底板鋼筋;/nS5,在底板鋼筋上每個所述石膏模盒控制線處均設置若干個墊塊,并將所述石膏模盒設置于所述墊塊上;/nS6,對所述石膏模盒進行抗浮處理;/nS7,綁扎樓蓋上層鋼筋和板端支座負筋;/nS8,澆筑混凝土,并進行振搗;/nS9,混凝土定型后拆除模板。/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采用石膏模盒的空心樓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施工準備,確定石膏模盒的規格、數量以及預留預埋情況;
S2,設立支架并在支架上鋪設模板;
S3,在模板上劃出肋梁位置線、石膏模盒控制線、鋼筋分布線及水電安裝管道的預埋預留位置線;
S4,先按照肋梁位置線綁扎肋梁鋼筋,再按照鋼筋分布線綁扎底板鋼筋;
S5,在底板鋼筋上每個所述石膏模盒控制線處均設置若干個墊塊,并將所述石膏模盒設置于所述墊塊上;
S6,對所述石膏模盒進行抗浮處理;
S7,綁扎樓蓋上層鋼筋和板端支座負筋;
S8,澆筑混凝土,并進行振搗;
S9,混凝土定型后拆除模板。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采用石膏模盒的空心樓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S2中模板的跨度大于等于4m,則模板呈拱起狀,且拱起高度為跨度的2/1000~3/1000。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采用石膏模盒的空心樓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的所述石膏模盒與所述肋梁鋼筋之間的距離為15~25mm。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采用石膏模盒的空心樓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4和S5進行的過程中,在所述肋梁鋼筋和所述石膏模盒的上方設置架板,防止所述肋梁鋼筋和所述石膏模盒經受踩踏。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采用石膏模盒的空心樓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石膏模盒在所述樓蓋上層鋼筋綁扎前損壞,則更換損壞的所述石膏模盒;若所述石膏模盒在所述樓蓋上層鋼筋綁扎后損壞,則采用填充物或膠帶對損壞的所述石膏模盒進行封堵。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戰男,曾凱,羅斯太,劉懷宇,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建筑一局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