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清潔除塵技術領域,具體揭示了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一種建筑工程用灑水除塵裝置,包括平臺、灑水組件、吸塵組件、除塵組件、水箱、蓄電池組和腳輪,吸塵組件、除塵組件、水箱、蓄電池組均固定安裝于平臺上,吸塵組件包括進氣管,除塵組件包括桶體、隔板、桶蓋、抽風機、內桶、側門、碰撞板、集塵陽極板、吊錘和絕緣柄,桶蓋和桶體之間固定安裝有隔板,清氣出口內固定安裝有抽風機,清氣進口下方固定安裝有集塵陽極板,絕緣柄下方固定吊裝有吊錘,內桶上方架設有碰撞板;通過有機結合了碰撞除塵和電場除塵方式,除塵效果極佳,節(jié)省資源成本,避免了傳統(tǒng)灑水除塵方式容易發(fā)生二次揚塵的問題,也避免了水流四處流散的情況的發(fā)生。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建筑工程用灑水除塵裝置
本技術涉及清潔除塵
,具體涉及一種建筑工程用灑水除塵裝置。
技術介紹
建筑工程,指通過對各類房屋建筑及其附屬設施的建造和與其配套的線路、管道、設備的安裝活動所形成的工程實體。建筑工程必須興工動料,通過施工活動才能實現。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的需求與日俱增,各類大大小小的建筑工程項目也陸續(xù)上馬。建筑工程普遍參與人員眾多,設備繁雜,而施工現場在施工時,容易產生大量的碎渣和灰塵,因此需要設置灑水除塵裝置,保證建筑施工現場的整潔,保證施工人員的健康,以及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轉。現有裝置的灑水除塵方式,普遍是采取大量噴水的方式,增大空氣濕度,使空氣中漂浮的灰塵發(fā)生沉降,以達到除塵的目的,但該種措施耗水量巨大,資源浪費嚴重,且由于施工現場普遍場地開闊,局部氣候較為干燥,水分蒸發(fā)迅速容易導致二次揚塵;同時施工現場普遍排水系統(tǒng)建立不完備,噴灑的水流無處排放,因而水流四處流散,容易滋生病菌,也不利于施工作業(yè)的進行,嚴重影響施工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一種建筑工程用灑水除塵裝置,該設計方案具備除塵效果好,相較傳統(tǒng)方式水用量少,結構簡單,易于操作和維護的優(yōu)點,解決了傳統(tǒng)灑水除塵方式容易發(fā)生二次揚塵,也無法避免了水流四處流散,同時水資源浪費嚴重的問題。本技術的一種建筑工程用灑水除塵裝置,包括平臺、灑水組件、吸塵組件、除塵組件、水箱、蓄電池組和腳輪,平臺底部四角均固定安裝有腳輪,吸塵組件、除塵組件、水箱、蓄電池組均固定安裝于平臺上,灑水組件包括水泵和噴槍,噴槍固定安裝于平臺前端,噴槍的噴水口位置低于平臺底端面位置且朝向地面方向,水泵通過水管連通噴槍和水箱;吸塵組件包括進氣管,進氣管頂部呈倒漏斗狀,進氣管頂部開設有濁氣出口,進氣管底部安裝有吸塵口;除塵組件包括桶體、隔板、桶蓋、抽風機、內桶、側門、碰撞板、集塵陽極板、吊錘和絕緣柄,桶蓋密封蓋合于桶體頂部,桶體側壁頂部開設有濁氣進口,濁氣進口通過通氣管連通濁氣出口,桶蓋頂部開設有清氣出口,桶蓋和桶體之間固定安裝有隔板,隔板圓周邊緣正對濁氣進口的位置開設有類扇形的開口為清氣進口,清氣出口內固定安裝有抽風機,清氣進口下方固定安裝有弧形板狀的集塵陽極板,集塵陽極板外壁緊密貼合于桶體圓柱內壁,集塵陽極板內壁正對濁氣出口裝設,桶蓋頂部固定插接有絕緣柄,絕緣柄下方固定吊裝有吊錘,吊錘位于集塵陽極板內壁中央正前方且遠離集塵陽極板內壁,集塵陽極板電性連接蓄電池組陽極,吊錘電性連接蓄電池組陰極,桶體底部穩(wěn)固放置有內桶,內桶外徑和桶體內徑相同,桶體側壁底部開設有側門,內桶內裝有半桶清水,內桶上方架設有碰撞板,碰撞板兩端焊接于桶體內壁,碰撞板向后傾斜裝設且端面正對濁氣進口。本技術的一種建筑工程用灑水除塵裝置,其中吸塵組件還包括連接膠套,進氣管和吸塵口之間通過可伸縮的連接膠套相連通。本技術的一種建筑工程用灑水除塵裝置,其中吸塵組件還包括加熱管和加熱室,進氣管內焊接有加熱室,加熱室呈中空管狀,加熱室外壁纏繞緊貼有加熱管,加熱管連接加熱器。本技術的一種建筑工程用灑水除塵裝置,其中加熱室和進氣管和之間填充有隔熱層。本技術的一種建筑工程用灑水除塵裝置,其中吸塵口內固定安裝有甩泥輪和鏤空板,甩泥輪位于鏤空板下方且遠離鏤空板,甩泥輪有兩組,兩組甩泥輪均連接至同一傳動結構;傳動結構包括電機、主動錐齒輪、傳動錐齒輪、大齒輪和小齒輪,甩泥輪轉軸貫穿至吸塵口外側并連接小齒輪,兩個小齒輪對稱契合于同一大齒輪,大齒輪外側焊接有傳動錐齒輪,傳動錐齒輪錐面契合于主動錐齒輪,主動錐齒輪裝設于電機的輸出軸上,電機固定安裝于平臺上,吸塵口外側焊接有齒輪殼,齒輪殼內套裝傳動結構。本技術的一種建筑工程用灑水除塵裝置,其中碰撞板有三塊,三塊碰撞板裝設位置依次升高;碰撞板面對濁氣進口的端面呈鋸齒面。本技術的一種建筑工程用灑水除塵裝置,其中集塵陽極板底部焊接有弧面的凸緣;抽風機的風扇前端固定安裝有濾網。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方案通過設置灑水組件和吸塵組件相互配合,將灰塵混合水流后吸入除塵組件內,又設置碰撞板、集塵陽極板和吊錘,有機結合了碰撞除塵和電場除塵方式,除塵效果極佳,相較傳統(tǒng)方式水用量少,節(jié)省資源成本,避免了傳統(tǒng)灑水除塵方式容易發(fā)生二次揚塵的問題,也避免了水流四處流散的情況的發(fā)生。2、本方案通過設置加熱室,可以將吸入的含塵水流中的水分蒸發(fā),使其變成含塵氣流,加快了氣流的流速,有效提高了碰撞除塵的效果;設置隔熱層,一方面是保證加熱管產生的熱量匯聚于加熱室,提高熱蒸發(fā)效果,另一方面避免進氣管外表高溫會導致燙傷操作人員盒和損壞裝置的風險。3、本方案通過設置甩泥輪通過傳動結構進行驅動,兩個甩泥輪均設置為向內旋轉,可以更有效的將水流和灰塵甩入吸塵口內;同時在甩泥輪上方安裝鏤空板,配合甩泥輪能有效的阻擋大塊的砂石進入,避免其對裝置內部組件造成損傷,有效延長了裝置的使用壽命;設置三塊碰撞板位置依次升高裝設,形成多道撞擊面,能夠有效提升碰撞除塵的效果。附圖說明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申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申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申請,并不構成對本申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1為灑水除塵裝置正視面結構示意圖;圖2為灑水組件左視面結構示意圖;圖3為吸塵組件正視面剖視結構示意圖;圖4為除塵組件正視面剖視結構示意圖;圖5為傳動結構正視面結構示意圖。圖中:1、平臺;2、灑水組件;3、吸塵組件;4、除塵組件;5、水箱;6、蓄電池組;7、腳輪;8、傳動結構;21、水泵;22、噴槍;31、進氣管;32、吸塵口;33、連接膠套;34、加熱管;35、加熱室;36、加熱器;311、濁氣出口;312、隔熱層;321、甩泥輪;322、鏤空板;41、桶體;42、桶蓋;43、抽風機;44、內桶;45、側門;46、碰撞板;47、集塵陽極板;471、凸緣;48、吊錘;481、絕緣柄;411、濁氣進口;412、隔板;421、清氣進口;422、清氣出口;81、電機;82、主動錐齒輪;83、傳動錐齒輪;84、大齒輪;85、小齒輪;86、齒輪殼。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將以圖式揭露本技術的多個實施方式,為明確說明起見,許多實務上的細節(jié)將在以下敘述中一并說明。然而,應了解到,這些實務上的細節(jié)不應用以限制本技術。也就是說,在本技術的部分實施方式中,這些實務上的細節(jié)是非必要的。此外,為簡化圖式起見,一些習知慣用的結構與組件在圖式中將以簡單的示意的方式繪示之。另外,在本技術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別指稱次序或順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術,其僅僅是為了區(qū)別以相同技術用語描述的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其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至少一個該特征。另外,各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建筑工程用灑水除塵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臺(1)、灑水組件(2)、吸塵組件(3)、除塵組件(4)、水箱(5)、蓄電池組(6)和腳輪(7),所述平臺(1)底部四角均固定安裝有腳輪(7),所述吸塵組件(3)、除塵組件(4)、水箱(5)、蓄電池組(6)均固定安裝于平臺(1)上,所述灑水組件(2)包括水泵(21)和噴槍(22),所述噴槍(22)固定安裝于平臺(1)前端,所述噴槍(22)的噴水口位置低于平臺(1)底端面位置且朝向地面方向,所述水泵(21)通過水管連通噴槍(22)和水箱(5);/n所述吸塵組件(3)包括進氣管(31),所述進氣管(31)頂部呈倒漏斗狀,所述進氣管(31)頂部開設有濁氣出口(311),所述進氣管(31)底部安裝有吸塵口(32);/n所述除塵組件(4)包括桶體(41)、隔板(412)、桶蓋(42)、抽風機(43)、內桶(44)、側門(45)、碰撞板(46)、集塵陽極板(47)、吊錘(48)和絕緣柄(481),所述桶蓋(42)密封蓋合于桶體(41)頂部,所述桶體(41)側壁頂部開設有濁氣進口(411),所述濁氣進口(411)通過通氣管連通濁氣出口(311),所述桶蓋(42)頂部開設有清氣出口(422),所述桶蓋(42)和桶體(41)之間固定安裝有隔板(412),所述隔板(412)圓周邊緣正對濁氣進口(411)的位置開設有類扇形的開口為清氣進口(421),所述清氣出口(422)內固定安裝有抽風機(43),所述清氣進口(421)下方固定安裝有弧形板狀的集塵陽極板(47),所述集塵陽極板(47)外壁緊密貼合于桶體(41)圓柱內壁,所述集塵陽極板(47)內壁正對濁氣出口(311)裝設,所述桶蓋(42)頂部固定插接有絕緣柄(481),所述絕緣柄(481)下方固定吊裝有吊錘(48),所述吊錘(48)位于集塵陽極板(47)內壁中央正前方且遠離集塵陽極板(47)內壁,所述集塵陽極板(47)電性連接蓄電池組(6)陽極,所述吊錘(48)電性連接蓄電池組(6)陰極,所述桶體(41)底部穩(wěn)固放置有內桶(44),所述內桶(44)外徑和桶體(41)內徑相同,所述桶體(41)側壁底部開設有側門(45),所述內桶(44)內裝有半桶清水,所述內桶(44)上方架設有碰撞板(46),所述碰撞板(46)兩端焊接于桶體(41)內壁,所述碰撞板(46)向后傾斜裝設且端面正對濁氣進口(411)。/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建筑工程用灑水除塵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臺(1)、灑水組件(2)、吸塵組件(3)、除塵組件(4)、水箱(5)、蓄電池組(6)和腳輪(7),所述平臺(1)底部四角均固定安裝有腳輪(7),所述吸塵組件(3)、除塵組件(4)、水箱(5)、蓄電池組(6)均固定安裝于平臺(1)上,所述灑水組件(2)包括水泵(21)和噴槍(22),所述噴槍(22)固定安裝于平臺(1)前端,所述噴槍(22)的噴水口位置低于平臺(1)底端面位置且朝向地面方向,所述水泵(21)通過水管連通噴槍(22)和水箱(5);
所述吸塵組件(3)包括進氣管(31),所述進氣管(31)頂部呈倒漏斗狀,所述進氣管(31)頂部開設有濁氣出口(311),所述進氣管(31)底部安裝有吸塵口(32);
所述除塵組件(4)包括桶體(41)、隔板(412)、桶蓋(42)、抽風機(43)、內桶(44)、側門(45)、碰撞板(46)、集塵陽極板(47)、吊錘(48)和絕緣柄(481),所述桶蓋(42)密封蓋合于桶體(41)頂部,所述桶體(41)側壁頂部開設有濁氣進口(411),所述濁氣進口(411)通過通氣管連通濁氣出口(311),所述桶蓋(42)頂部開設有清氣出口(422),所述桶蓋(42)和桶體(41)之間固定安裝有隔板(412),所述隔板(412)圓周邊緣正對濁氣進口(411)的位置開設有類扇形的開口為清氣進口(421),所述清氣出口(422)內固定安裝有抽風機(43),所述清氣進口(421)下方固定安裝有弧形板狀的集塵陽極板(47),所述集塵陽極板(47)外壁緊密貼合于桶體(41)圓柱內壁,所述集塵陽極板(47)內壁正對濁氣出口(311)裝設,所述桶蓋(42)頂部固定插接有絕緣柄(481),所述絕緣柄(481)下方固定吊裝有吊錘(48),所述吊錘(48)位于集塵陽極板(47)內壁中央正前方且遠離集塵陽極板(47)內壁,所述集塵陽極板(47)電性連接蓄電池組(6)陽極,所述吊錘(48)電性連接蓄電池組(6)陰極,所述桶體(41)底部穩(wěn)固放置有內桶(44),所述內桶(44)外徑和桶體(41)內徑相同,所述桶體(41)側壁底部開設有側門(45),所述內桶(44)內裝有半桶清水,所述內桶(44)上方架設有碰撞板(46),所述碰撞板(46)兩端焊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陳振軍,劉新宇,
申請(專利權)人:河南天方建設工程有限公司,陳振軍,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河南;4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