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可移動式高速公路入口治超應急專用動態稱重設備,包括車輛分離器、動態稱重設備、上秤引坡和稱重數據采集器,所述動態稱重設備的兩側分別設置有所述上秤引坡,所述車輛分離器和所述動態稱重設備分別電性連接所述稱重數據采集器。該可移動式高速公路入口治超應急專用動態稱重設備具有拆裝方便、便于應急的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可移動式高速公路入口治超應急專用動態稱重設備
本專利技術涉及了一種可移動式高速公路入口治超應急專用動態稱重設備。
技術介紹
根據《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于進—步規范高速公路人口治超工作的通知》交辦公路〔2019〕29號要求:所有貨車必須按照交通標志及人員引導,依次進入稱重檢測通道接受檢測。對經入口稱重檢測為合法裝載的貨車,發卡放行;對經入口稱重檢測為違法超限超載的貨車,禁止駛入高速公路。目前高速公路由于車道和收費廣場位置有限,僅在高速入口外側超寬道安裝有固定式治超設備,如整車式、軸組式、單秤臺式、雙秤臺式、窄條式、石英式等稱重設備,所有貨車必須稱重后才準許上高速。但是在貨車數量多時,一條稱重治超車道無法滿足貨車同行要求,容易造成入口堵車,而其他車道又無法進行稱重,無法進行分流。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
技術介紹
中所存在的問題,本專利技術提出了一種可移動式高速公路入口治超應急專用動態稱重設備。一種可移動式高速公路入口治超應急專用動態稱重設備,包括車輛分離器、動態稱重設備、上秤引坡和稱重數據采集器,所述動態稱重設備的兩側分別設置有所述上秤引坡,所述車輛分離器和所述動態稱重設備分別電性連接所述稱重數據采集器。基于上述,所述動態稱重設備包括兩個U型的支撐梁、懸臂梁式的稱重傳感器和稱重板,兩個支撐梁的槽口對向設置,多個稱重傳感器的一端分別設置在支撐梁的槽口內,稱重傳感器的另一端設置在支撐梁的槽口外,稱重板設置在稱重傳感器的另一端頂部;稱重傳感器電性連接所述稱重數據采集器。基于上述,兩個所述支撐梁之間通過支架設置有線槽,線槽一側和線槽一端分別開設有穿線口,稱重傳感器上的導線穿設在線槽內。基于上述,所述上秤引坡為坡型架體,所述支撐梁上和所述上秤引坡上對應設置有連接件。基于上述,所述稱重數據采集器包括便攜箱、設置在便攜箱內的處理電路板和分別設置在便攜箱上的顯示屏、按鍵及通信接口,顯示屏、按鍵和通信接口分別連接處理電路板。基于上述,所述處理電路板上設置有控制器、計數單元、運算對比單元,計數單元和運算對比單元分別連接所述控制器,所述稱重傳感器連接所述控制器。本專利技術相對現有技術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具體的說,本專利技術通過車輛分離器、動態稱重設備、上秤引坡和稱重數據采集器相互配合使用,體積小、重量輕,便于在稱重車道堵車時,在其他車道臨時組裝以對需稱重的車輛進行稱重分流,使用后可再拆卸收放,不影響其他車道的使用,具有方便拆裝、便于應急分流的優點。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是本專利技術動態稱重設備的側視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動態稱重設備的底部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動態稱重設備和上秤引坡的側視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的工作流程示意圖。圖5是本專利技術稱重部分的整體俯視結構示意圖。圖中:1.支撐梁;2.稱重板;3.稱重傳感器;4.線槽;5.支架;6.上秤引坡;7.中間引坡。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付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如圖1、圖2、圖3和圖4所示,一種可移動式高速公路入口治超應急專用動態稱重設備,包括車輛分離器、動態稱重設備、上秤引坡6和稱重數據采集器,所述動態稱重設備的兩側分別設置有所述上秤引坡6,所述車輛分離器和所述動態稱重設備分別電性連接所述稱重數據采集器。使用時,將動態稱重設備和上秤引坡6設置在收費站前的車道上,并將車輛分離器設置在車道一側,車輛分離器實際包括支架5和激光分離器,動態稱重設備和激光分離器分別電性連接稱重數據采集器,稱重數據采集器還連接收費站的控制主機等控制端,本實施例中稱重數據采集器對采樣數據進行濾波、放大等必要的處理后,將稱重結果通過標準接口(RS232/422/485)輸出至車道的控制端。車輛分離器為激光分離器,型號為VAS-101-LZ,稱重傳感器3型號為SB-3t。具體的,所述動態稱重設備包括兩個U型的支撐梁1、懸臂梁式的稱重傳感器3和稱重板2,兩個支撐梁1的槽口對向設置,多個稱重傳感器3的一端分別設置在支撐梁1的槽口內,稱重傳感器3的另一端設置在支撐梁1的槽口外,稱重板2設置在稱重傳感器3的另一端頂部;稱重傳感器3電性連接所述稱重數據采集器。車輪駛上稱重板2后,稱重傳感器3通過稱重板2稱重車輛重量。本實施例中,所述上秤引坡6為坡型架體,所述支撐梁1上和所述上秤引坡6上對應設置有連接件,實際中該連接件為螺栓孔,上秤引坡6與支撐梁1通過螺栓連接,上秤引坡6的坡面架體方便車輪上下稱重板2。實際中,兩個所述支撐梁1之間通過支架5設置有線槽4,線槽4一側和線槽4一端分別開設有穿線口,稱重傳感器3上的導線穿設在線槽4內,導線的一端連接稱重傳感器3,另一端連接稱重數據采集器。本實施例中,所述稱重數據采集器包括便攜箱、設置在便攜箱內的處理電路板和分別設置在便攜箱上的顯示屏、按鍵及通信接口,顯示屏、按鍵和通信接口分別連接處理電路板。所述處理電路板上設置有控制器、計數單元、運算對比單元,計數單元和運算對比單元分別連接所述控制器,所述稱重傳感器3連接所述控制器。處理電路板上還設置有模數轉換電路、濾波放大電路等常規信號處理電路,控制器為微處理器,型號為STM32F103,通信接口用于連接稱重傳感器3、車輛分離器、收費站控制端等。具體的,當車輛進入應急稱重收費車道時,車輛分離器檢測到車輛到達,產生一個信號通知稱重數據采集器進入稱重工作狀態;車輛每軸經過在動態稱重設備上時,動態稱重設備檢測到重量信息并發送至稱重數據采集器進行記錄;通過單軸動態稱重的方式,測量車輛重量。根據車型和車輛總重判斷是否超載。本實施例中,車型分類根據車輛輪軸特征檢測車輛所屬類型(車型分類依據標準:《交通部二號令》《汽車、掛車及汽車列車外廓尺寸、軸荷及質量限值GB1589》)。每軸經過稱重板2后,稱重傳感器3測量每軸的軸重,計數器記錄軸數,運算處理器計算每軸的載重比例,以區分每軸的輪胎數(每側雙胎的車軸承重比每側單胎的車軸承重高30%),控制器根據軸數和每軸輪胎數,區分車型和該車型對應的總重。當車輛完全通過后,車輛分離器也產生一個信號,通知稱重數據采集器進入數據處理狀態;在數據處理狀態,稱重數據采集器計算車輛總負荷,并根據檢測到的車型分類計算該車輛是否超限以及超限的具體數量,并將車型分類、車輛總負荷、車輛限載值等數據輸出至收費站控制端。通過單軸稱重和車輛分離檢測的方式,本方案能夠達到速度要求≦15公里,動態精度5%以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可移動式高速公路入口治超應急專用動態稱重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車輛分離器、動態稱重設備、上秤引坡和稱重數據采集器,所述動態稱重設備的兩側分別設置有所述上秤引坡,所述車輛分離器和所述動態稱重設備分別電性連接所述稱重數據采集器。/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可移動式高速公路入口治超應急專用動態稱重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車輛分離器、動態稱重設備、上秤引坡和稱重數據采集器,所述動態稱重設備的兩側分別設置有所述上秤引坡,所述車輛分離器和所述動態稱重設備分別電性連接所述稱重數據采集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動式高速公路入口治超應急專用動態稱重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動態稱重設備包括兩個U型的支撐梁、懸臂梁式的稱重傳感器和稱重板,兩個支撐梁的槽口對向設置,多個稱重傳感器的一端分別設置在支撐梁的槽口內,稱重傳感器的另一端設置在支撐梁的槽口外,稱重板設置在稱重傳感器的另一端頂部;稱重傳感器電性連接所述稱重數據采集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動式高速公路入口治超應急專用動態稱重設備,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支撐梁之間通過支架設置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董萬軍,裴春雷,
申請(專利權)人:鄭州方斗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河南;4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