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低溫加熱爐的結構改進,該爐加熱溫度在450℃以下,適用于涂鍍類生產工藝,其具體特征是:在原箱式爐體結構的頂部每隔一定距離安裝一組熱風循環裝置,以此強制爐內空氣加速循環對流,實現爐內各部位溫度均衡,該爐的另一個特征是:加熱體上方的防護罩采用“__”形鋼板條分為兩層,上、下錯開排列,并與型鋼框架焊為一體,這種結構不僅有具安全防護功能,還可有效地減少灰塵、金屬氧化物等對加熱體的污染,另外,更重要的是:采用這種結構,減少了加熱體對被加熱工件底部的輻射熱,使工件上部與下部的溫度保持相對均勻。(*該技術在1999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加熱設備,涉及一種加熱溫度在450℃以下用于金屬涂塑生產的低溫加熱爐。金屬涂塑是在金屬構件表面涂塑一層塑料,以提高其自身的耐腐蝕,絕緣及裝飾性,該類產品集金屬與塑料之優點于一體,以其防腐節材,絕緣及裝飾性強等突出的優點,在國民經濟各領域內得到廣泛的應用,涂塑產品的生產工藝采用塑料粉流化浸漬熱涂技術,其工藝流程為金屬制品構件——→前加熱(450℃以下)——→流化浸漬——→塑化加熱(250℃以下)——→冷卻——→修整檢查——→包裝入庫,在生產中,前加熱及塑化加熱過程分別在兩個結構型式相同,外型大小有別的箱形結構的爐體內進行,該爐使用性能的優劣對產品的質量,產量都有直接的影響。在本技術之前,國內現有涂塑生產設備中的加熱爐,其結構的主體為型鋼焊接的長方體金屬 架,爐體的內、外壁用薄鋼板與 架鉚接,爐墻內填充保溫材料,加熱體布置在爐腔的底部,其上方裝有起安全作用的防護網,以防工件掉落在加熱體上,這種加熱爐雖然結構簡單,造價低廉,但很難保證金屬涂塑生產的工藝要求,主要存在以下弊病1.工作加熱所需時間較長,生產效率低。2.爐內溫度場分布不均衡,致使被加熱的工件自身溫差較大,造成產品的涂層厚簿不勻,塑化,流平壯況不佳,廢、次品率高。3.若爐子采用電加熱,則電熱體局部溫度較高,又無散熱措施,因而影響其使用壽命,且易被灰塵、氧化鐵皮等臟物污染,維護很不方便。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改進的燃氣或電加熱低溫爐,其特征之一,在爐體上部增設熱風循環裝置;其特征之二,改進底部防護網罩的結構,使之即經濟可行,又能滿足金屬涂塑生產的工藝要求,同時,又克服了原爐體結構的種種不足。本技術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措施來達到所述的金屬涂塑生產線用加熱爐,呈長方形箱體狀,其頂、底、兩側壁及兩端能水平啟閉的門,均為金屬框架結構,框架的內、外兩側均鉚接有簿鋼板,其間填充有保溫材料,加熱源置于爐腔底部,特征在于爐體的上部,每隔一定距離裝有一組由設置在爐腔內的風室、風道、葉輪及安裝在爐頂上的驅動系統構成的熱風循環裝置,在爐腔底部,加熱源上方裝有防護罩。本技術的目的還可以通過以下措施來達到每組熱風循環裝置對稱設置兩個風室和兩條風道,風道與風室相通,沿爐墻內壁向下,直通加熱源上方,風室和風道用耐熱薄鋼板做成,葉輪為單向進風葉輪,固接在驅動系統的軸上,工作時,葉輪將爐腔頂部的空氣抽向風室,并通過兩側風道迅速將其排送至爐腔底部,強制爐內空氣加速循環對流,使爐內各部位溫度趨向均衡,同時,也改善了加熱體,如電熱體的散熱情況,使之使用壽命得以延長。本技術的目地又可以通過以下措施來達到爐體下部,加熱源上方的防護罩由“ ”形鋼板條組合成,“ ”形鋼板條分為兩層,上、下錯開排列,并與角鋼框架焊為一體,用防護罩座支承在加熱源上方,此種結構不僅具有安全防護功能,還能有效地減少灰塵、氧化鐵皮及其它臟物對加熱體的污染,尤為重要的是它可以減少加熱體對被加熱工件底部的幅射熱,對于工件上、下部溫度的均衡起到一定的作用。本技術的加熱源可以是電加熱,也可以是燃氣加熱。附圖的圖面說明如下附圖說明圖1.金屬涂塑生產線加熱爐側面外型圖。圖2.金屬涂塑生產線用加熱爐爐體結構縱向剖面圖。圖3.金屬涂塑生產線用加熱爐爐體結構A——A線剖視圖。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述根據圖1所述的金屬涂塑生產線用加熱爐,呈長方形箱體狀,其頂、底兩側壁及爐門(6)為金屬框架結構,框架(1)的外側鉚接有簿鋼板作爐體的外壁(2);內側則鉚接有耐熱簿鋼板作爐體的內壁(4),其間填充有保溫材料(3),如硅酸鋁纖維,加熱源(7)置于爐腔底部,加熱源可以是電加熱,也可以是燃氣加熱,在爐腔底部,加熱源上方裝有防護罩(5),根據圖2在爐體的上部,每隔一定距離裝一組由設置在爐腔內的風室(14),風道(15),葉輪(13)及安裝在爐頂上的驅動系統構成的熱風循環裝置,每組熱風循環裝置對稱設置兩個風室(14)和兩條風道(15),風道(15)與風室(14)相通,沿爐墻內壁向下,直通加熱體(7)上方,風室(14)及風道(15)是用耐熱簿鋼板制成,驅動系統包括皮帶輪(8),電動機(9)和軸(12),電動機(9)以及兩對帶座軸承(11)都安裝在金屬架(10)上,金屬架(10)固定在爐頂上,工作時,電動機(9)通過皮帶輪(8)帶動軸(12)旋轉,使固接在軸(12)上的葉輪(13)高速旋轉并產生離心作用,把爐腔上部的空氣吸入風室(14),在離心力的作用下,迅速將空氣送入風道(15),并沿爐壁流向爐體底部,防護罩(5)的側上方,以此達到強迫爐腔內空氣加速循環對流,保持爐內各部溫度均衡的目的,依據圖3防護罩(5)由“ ”形鋼板條(16)組合成,“ ”形鋼板條(16)分為兩層,上、下錯開排列,并與角鋼框架(17)焊為一體,用防護罩座(18)支承在加熱體(7)的上方,有效地遮擋加熱體(7)對工件的幅射熱,并起到對加熱體(7)的安全防護功能。本技術相比現有技術具有如下優點因為本實用新形在爐體上部,每隔一定距離裝有一組熱風循環裝置,保證了工件在爐內獲得均衡加熱的效果,有利于提高涂塑產品的質量,在爐底部位采用防護罩,不僅保護了加熱體,而且可以遮擋加熱體的熱幅射。權利要求1.一種金屬涂塑生產用加熱爐,呈長方形箱體狀,其頂、底兩側壁及兩端能啟閉的門(6)均為金屬框架結構,框架(1)的內、外兩側分別鉚接有耐熱薄鋼板(4)和普通薄鋼板(2),其問填充有保溫材料(3),加熱源(7)置于爐腔底部,其特征在于爐體上部,每隔一定距離裝有一組由設置在爐腔內的風室(14),風道(15),葉輪(13)及安裝在爐頂上的驅動系統構成的熱風循環裝置,在爐腔底部,加熱源(7)上方裝有防護罩(5)。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熱爐,其特征在于每組熱風循環裝置對稱設置兩個風室(14)和兩條風道(15),風道(15)與風室(14)相連通,沿爐墻內壁向下,直通加熱源(7)上方。3.根據權利要求1和2所述的加熱爐,其特征在于風室(14)和風道(15)是用簿耐熱鋼板制成。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熱爐,其特征在于葉輪(13)為單向進風葉輪,它固接在驅動系統的軸(12)上。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熱爐,其特征在于防護罩(5)由“”形鋼板條(16)組合成,“”形鋼板條(16)分為兩層,上、下錯開排列,并與角鋼框架(17)焊為一體,用防護罩座(18)支承在加熱體(7)的上方。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熱爐,其特征在于加熱源可以是電加熱,也可以是燃氣加熱。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低溫加熱爐的結構改進,該爐加熱溫度在450℃以下,適用于涂鍍類生產工藝,其具體特征是在原箱式爐體結構的頂部每隔一定距離安裝一組熱風循環裝置,以此強制爐內空氣加速循環對流,實現爐內各部位溫度均衡,該爐的另一個特征是加熱體上方的防護罩采用“”形鋼板條分為兩層,上、下錯開排列,并與型鋼框架焊為一體,這種結構不僅有具安全防護功能,還可有效地減少灰塵、金屬氧化物等對加熱體的污染,另外,更重要的是采用這種結構,減少了加熱體對被加熱工件底部的輻射熱,使工件上部與下部的溫度保持相對均勻。文檔編號F27B3/00GK2075766SQ89221840公開日1991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金屬涂塑生產用加熱爐,呈長方形箱體狀,其頂、底兩側壁及兩端能啟閉的門(6)均為金屬框架結構,框架(1)的內、外兩側分別鉚接有耐熱薄鋼板(4)和普通薄鋼板(2),其問填充有保溫材料(3),加熱源(7)置于爐腔底部,其特征在于:爐體上部,每隔一定距離裝有一組由設置在爐腔內的風室(14),風道(15),葉輪(13)及安裝在爐頂上的驅動系統構成的熱風循環裝置,在爐腔底部,加熱源(7)上方裝有防護罩(5)。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思華,李躍華,
申請(專利權)人:冶金工業部金屬制品研究院,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41[中國|河南]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