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急診科護理用催吐裝置,包括平板和支撐桿,所述平板正下方設置有移動底座,所述平板上端一側設置有所述支撐桿,所述平板上端另一側成型有嘔吐窗口,所述平板與所述移動底座之間設置有支撐柱,所述支撐柱頂部設置有固定帽。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設置平板、軟墊以及嘔吐窗口,可對病人進行協助扶持,減少了護理人員手動扶持病人的工作,節省了體力,通過設置移動底座、滾輪以及掛鉤,使得裝置對下床和在床的病人均可進行催吐操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急診科護理用催吐裝置
本技術涉及催吐設備
,具體涉及一種急診科護理用催吐裝置。
技術介紹
催吐法,是指用手指伸進口腔,刺激喉咽催吐,適用于較靠近喉部的氣管異物,神志清醒的口服毒物的人,只要胃內尚有毒物,都可進行催吐.催吐是排出胃內毒物的最好辦法,并可加強洗胃的效果。常見的催吐裝置大多都是醫護人員手持并對病人做出維持體態的動作,增加了護理人員的體力消耗,同時裝置大多都是對病床外的病人進行催吐操作,無法對病床上不便于移動的病人進行治療,降低了裝置的實用性。
技術實現思路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不足,現提出一種急診科護理用催吐裝置,解決現有催吐裝置大多都是醫護人員手持并對病人做出維持體態的動作,增加了護理人員的體力消耗的問題。(二)技術方案本技術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本技術提出了一種急診科護理用催吐裝置,包括平板和支撐桿,所述平板正下方設置有移動底座,所述平板上端一側設置有所述支撐桿,所述平板上端另一側成型有嘔吐窗口,所述平板與所述移動底座之間設置有支撐柱,所述支撐柱頂部設置有固定帽。進一步的,所述移動底座與所述平板通過所述支撐柱連接,所述支撐柱與所述移動底座插接,所述支撐柱與所述平板通過卡槽連接。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述移動底座方便裝置的移動。進一步的,所述移動底座底部四角處通過螺栓固定有滾輪,所述平板上靠近所述嘔吐窗口處膠接有軟墊。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述軟墊用來減輕病人頭部在所述平板上的壓力。進一步的,所述支撐桿底部螺栓連接有滑塊,所述平板上靠近所述滑塊處成型有調節滑道。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述調節滑套用來調節催吐裝置與人體的距離。進一步的,所述固定帽與所述支撐柱螺紋連接,所述平板兩側壁上插接有掛鉤。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述固定帽用來固定夾緊所述平板與所述支撐柱,可實現拆卸的功能。進一步的,所述平板底部一側插接有管道,所述管道底部嵌套有收集袋。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述管道用來下流嘔吐物,所述收集袋可便捷從所述管道上拆裝。進一步的,所述支撐桿一側壁上插接有壓舌板,所述壓舌板一端通過卡壓的方式固定有彈簧。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述壓舌板用來對所述咽喉部位進行按壓產生嘔吐感。(三)有益效果本技術相對于現有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為解決現有催吐裝置大多都是醫護人員手持并對病人做出維持體態的動作,增加了護理人員的體力消耗的問題,本技術通過設置平板、軟墊以及嘔吐窗口,可對病人進行協助扶持,減少了護理人員手動扶持病人的工作,節省了體力;2、為解決現有催吐裝置大多都是對病床外的病人進行催吐操作,無法對病床上不便于移動的病人進行治療,降低了裝置的實用性的問題,本技術通過設置移動底座、滾輪以及掛鉤,使得裝置對下床和在床的病人均可進行催吐操作。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所述一種急診科護理用催吐裝置的主視圖;圖2是本技術所述一種急診科護理用催吐裝置中彈簧、支撐桿以及壓舌板的連接關系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如下:1、平板;2、移動底座;3、滾輪;4、支撐柱5、收集袋;6、軟墊;7、嘔吐窗口;8、支撐桿;9、調節滑道;10、壓舌板;11、彈簧;12、管道;13固定帽;14、掛鉤;15、滑塊。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如圖1-圖2所示,本實施例中的一種急診科護理用催吐裝置,包括平板1和支撐桿8,平板1正下方設置有移動底座2,平板1上端一側設置有支撐桿8,平板1上端另一側成型有嘔吐窗口7,平板1與移動底座2之間設置有支撐柱4,支撐柱4頂部設置有固定帽13。支撐桿8底部螺栓連接有滑塊15,平板1上靠近滑塊15處成型有調節滑道9,調節滑套用來調節催吐裝置與人體的距離。支撐桿8一側壁上插接有壓舌板10,壓舌板10一端通過卡壓的方式固定有彈簧11,壓舌板10用來對咽喉部位進行按壓產生嘔吐感。平板1底部一側插接有管道12,管道12底部嵌套有收集袋5,管道12用來下流嘔吐物,收集袋5可便捷從管道12上拆裝。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中的,移動底座2與平板1通過支撐柱4連接,支撐柱4與移動底座2插接,支撐柱4與平板1通過卡槽連接,移動底座2方便裝置的移動。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中的,移動底座2底部四角處通過螺栓固定有滾輪3,平板1上靠近嘔吐窗口7處膠接有軟墊6,軟墊6用來減輕病人頭部在平板1上的壓力。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中的,固定帽13與支撐柱4螺紋連接,平板1兩側壁上插接有掛鉤14,固定帽13用來固定夾緊平板1與支撐柱4,可實現拆卸的功能。本實施例的具體實施過程如下:首先將裝置通過滾輪3移動至病人的身前,病人可將下顎放在軟墊6上以便于支撐頭部,護理人員通過滑塊15在調節滑道9中移動,壓舌板10伸進病人口腔,并根據病人的提示壓舌板10接觸到咽喉處,對咽喉壁進行下壓,帶有嘔吐感后,面部朝下對準嘔吐窗口7進行嘔吐,嘔吐物回收在收集袋5中,省去了護理人員手動扶持病人身體的工作,節省了體力,另外,當病人躺臥在病床上時,可將平板1通過固定帽13拆下,使用掛鉤14掛置在病床兩側的護桿上,方便床上病人使用裝置,提高了裝置的實用性。上面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技術的構思和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技術設計構思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人員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做出的各種變型和改進,均應落入到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本技術請求保護的
技術實現思路
,已經全部記載在權利要求書中。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急診科護理用催吐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板(1)和支撐桿(8),所述平板(1)正下方設置有移動底座(2),所述平板(1)上端一側設置有所述支撐桿(8),所述平板(1)上端另一側成型有嘔吐窗口(7),所述平板(1)與所述移動底座(2)之間設置有支撐柱(4),所述支撐柱(4)頂部設置有固定帽(13)。/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急診科護理用催吐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板(1)和支撐桿(8),所述平板(1)正下方設置有移動底座(2),所述平板(1)上端一側設置有所述支撐桿(8),所述平板(1)上端另一側成型有嘔吐窗口(7),所述平板(1)與所述移動底座(2)之間設置有支撐柱(4),所述支撐柱(4)頂部設置有固定帽(1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急診科護理用催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底座(2)與所述平板(1)通過所述支撐柱(4)連接,所述支撐柱(4)與所述移動底座(2)插接,所述支撐柱(4)與所述平板(1)通過卡槽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急診科護理用催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底座(2)底部四角處通過螺栓固定有滾輪(3),所述平板(1)上靠近所述嘔吐窗口(7)處膠接有軟...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侯永超,王菊子,侯培生,王斌紅,
申請(專利權)人:侯永超,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西;1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