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料箱格子磚兩墻垂直的角部十字型結構,它包括料箱格子磚(1)、(2)、(3)、(4),其特征在于:下層砌體與上層砌體磚層錯縫;下層砌體為兩塊料箱格子磚(2)對接,料箱格子磚(1)在料箱格子磚(2)的接頭兩側連接;上層砌體為兩塊料箱格子磚(3)對接,料箱格子磚(4)在料箱格子磚(3)的兩側連接;料箱格子磚(1)和(2)之間,料箱格子磚(3)和(4)之間均有膨脹逢,膨脹逢內放置膨脹逢填充料(5)。(*該技術在2016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焙燒爐料箱結構,特別是涉及一種焙燒爐料箱格子磚墻兩墻垂直的角部結構。
技術介紹
傳統的帶蓋式環式焙燒爐料箱格子磚墻垂直的角部結構,采用的是90°角的對接形式,形成貫通的砌縫。長期以來一直存在著嚴重的缺陷料箱因受熱膨脹及受到料箱內焙燒制品的側壓力,角部容易發生錯位變形,從而引起料箱的變形,造成無法裝入焙燒制品。因為是90°角的對接形式,角部砌體上下層通縫,造成大量的填充焦粒漏入火道,引起了缺少保護層的焙燒制品的燒損,影響了焙燒制品的質量,使焙燒爐不能進行正常的生產運行,并增大了焙燒爐的維修量。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的焙燒爐料箱格子磚墻兩垂直墻的角部十字型結構,并采用上下格子磚層錯縫砌筑的形式,以解決現有焙燒爐料箱存在的技術問題。本技術是這樣構成的它包括料箱格子磚(1)、(2)、(3)、(4),下層砌體與上層砌體采用磚層錯縫的形式砌筑;下層砌體為兩塊料箱格子磚(2)對接,料箱格子磚(1)在料箱格子磚(2)的接頭兩側連接;上層砌體為兩塊料箱格子磚(3)對接,料箱格子磚(4)在料箱格子磚(3)的兩側連接;料箱格子磚(1)和(2)之間,料箱格子磚(3)和(4)之間均有膨脹逢,膨脹逢內放置膨脹逢填充料(5)。本技術采用爐料箱格子磚端部異型結構,進行錯縫砌筑,同時上下層的料箱格子磚也采用錯縫砌筑的形式。該結構減少了焙燒爐料箱格子磚墻特別是格子磚墻十字結合部的變形,從而減少了焙燒爐料箱格子磚墻維修量。保證了焙燒爐的正常生產運行,提高了焙燒制品的質量,延長了焙燒爐的使用壽命。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示意圖、上層砌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示意圖、下層砌體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的實施例制作料箱格子磚1、2、3、4,按照圖示進行砌筑施工。砌筑下層砌體先將兩塊料箱格子磚2進行對接,再將料箱格子磚1砌筑在料箱格子磚2的接頭兩側;以上接頭處都留出膨脹逢,在膨脹逢內放置膨脹逢填充料(5)。下層砌體砌筑后,在其上面砌筑上層砌體先將兩塊料箱格子磚3進行對接,再將料箱格子磚4砌筑在料箱格子磚3的兩側;同樣在接頭處都留出膨脹逢,在膨脹逢內放置膨脹逢填充料5。在以上砌筑中,上、下層砌體中所用的料箱格子磚可以互換,即上層砌體可用料箱格子磚1、2,下層砌體可用箱格子磚3、4,只要相臨兩層砌體采用磚層錯縫的形式砌筑即可。權利要求1.一種料箱格子磚兩墻垂直的角部十字型結構,它包括料箱格子磚(1)、(2)、(3)、(4),其特征在于下層砌體與上層砌體磚層錯縫;下層砌體為兩塊料箱格子磚(2)對接,料箱格子磚(1)在料箱格子磚(2)的接頭兩側連接;上層砌體為兩塊料箱格子磚(3)對接,料箱格子磚(4)在料箱格子磚(3)的兩側連接;料箱格子磚(1)和(2)之間,料箱格子磚(3)和(4)之間均有膨脹逢,膨脹逢內放置膨脹逢填充料(5)。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料箱格子磚兩墻垂直的角部十字型結構,其結構為下層砌體與上層砌體采用磚層錯縫的形式砌筑;下層砌體為兩塊料箱格子磚(2)對接,料箱格子磚(1)在料箱格子磚(2)的接頭兩側連接;上層砌體為兩塊料箱格子磚(3)對接,料箱格子磚(4)在料箱格子磚(3)的兩側連接;料箱格子磚(1)和(2)之間,料箱格子磚(3)和(4)之間均有膨脹縫,膨脹縫內放置膨脹縫填充料(5)。本技術采用爐料箱格子磚端部異型結構進行錯縫砌筑,同時上下層的料箱格子磚也采用錯縫砌筑的形式。該結構能夠減少焙燒爐料箱格子磚墻特別是格子磚墻十字結合部的變形,減少維修量,提高焙燒制品的質量,延長焙燒爐的使用壽命。文檔編號F27D1/00GK2872257SQ20062020011公開日2007年2月21日 申請日期2006年2月6日 優先權日2006年2月6日專利技術者高國慶 申請人:貴陽鋁鎂設計研究院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高國慶,
申請(專利權)人:貴陽鋁鎂設計研究院,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