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全成本檢查方法及其系統,包括企業資源計劃ERP系統、關鍵計劃管理CPM系統和商業智能BI系統。CPM系統將分期計劃節點信息上報至BI系統,BI系統生成檢查信息并將其發送到ERP系統;ERP系統根據檢查信息提取成本數據,并推送到BI系統;BI系統對成本數據中的目標成本與動態成本進行比對,完成全成本檢查;BI系統將檢查的結果生成報表,并將檢查結果返回ERP系統。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全成本檢查方法及其系統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財務成本檢查方法及其系統,尤其涉及一種房地產企業的全成本檢查方法及其系統。
技術介紹
房地產開發中對成本數據的歸集工作較為復雜,其涉及的時間范圍貫穿從前期拿地直止后期完成銷售的整個項目流程,覆蓋土地成本、前后期費用、房屋建筑成本和房屋設施設備安裝成本、基礎設施和公共配套設施建設費用、開發間接費用、增值服務費、資本化利息以及開發費用等全部成本對象,涉及的記錄時間周期較長,覆蓋的數據內容范圍較廣。房地產開發企業在實際的開發工程項目中,通常采用企業資源管理(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簡稱ERP)系統進行成本管理、采用關鍵計劃管理(CriticalPlanManagement,簡稱CPM)系統進行項目進度管理;通過運用商業智能(BusinessIntelligence,簡稱BI)系統對上述各系統中的數據進行抽取(Extraction)、轉換(Transformation)和裝載(Load),即ETL過程的數據調度,匯總到企業數據倉庫。在建立企業數據倉庫的基礎上運用合適的數據查詢和分析工具、數據挖掘工具、聯機分析處理工具等對其進行加工和處理,最后將可靠的數據分析結果呈現給企業管理者,為企業管理者的決策過程提供數據支持。成本管理系統(CostManagementSystem,簡稱CMS)是企業ERP系統中最重要的子系統之一。目前通用的成本管理系統中,絕大多數的原始數據是企業財務管理人員通過人工操作錄入,不但費時費力,而且容易出現錯誤。如何有效保障成本數據的準確性,長期以來是困擾房地產企業成本管理工作的一個難題。為了核實房地產開發項目的成本管理系統中存儲的成本數據的準確性,需要對其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分期成本檢查。成本檢查的主要內容是對當前分期檢查點保存的動態成本與項目計劃的目標成本之間進行比對,比對的范圍涉及數十個檢查指標。若采用傳統的人工方式對每個分期進行檢查,完成全部工作需花費數個人日,效率不高且不能保證檢查結果的準確性。因此,目前大多數房地產開發項目只能選擇折中方案,即采用定期抽檢的方式進行檢查,不再對成本數據進行全面檢查。即便如此,項目的工程和財務人員通常也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檢查工作上。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如何提高項目全成本檢查的費效比,并且獲得準確可靠的檢查結果。本專利技術利用BI系統自動檢查的方式替代傳統的人工檢查,根據預先設計一套對成本數據進行全面檢查的指標,自動觸發對各項成本數據的檢查,并將檢查結果反饋到ERP系統,以確保ERP成本管理系統內存儲數據的準確性。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全成本檢查方法,包括:企業資源計劃ERP系統按檢查信息生成成本數據,將成本數據推送到商業智能BI系統;BI系統對成本數據進行全成本檢查并生成檢查結果,將檢查結果返回ERP系統。BI系統進行全成本檢查的具體步驟包括:獲取成本數據中的目標成本與動態成本;對目標成本與動態成本進行比對,將比對的結果展現為報表;將報表保存為檢查結果。ERP系統按檢查信息生成成本數據的步驟包括:獲取檢查信息;按檢查信息中的時間節點信息提取對應的成本數據;將成本數據推送到BI系統,以使BI系統進行全成本檢查。檢查信息由如下步驟生成:BI系統獲取關鍵計劃管理CPM系統上報的分期計劃節點信息,分期計劃節點信息由CPM系統的計劃單元自動觸發生成;BI系統利用分期計劃節點信息計算分期檢查點的時間節點;BI系統利用時間節點生成檢查信息,發送到ERP系統。其中檢查信息包括分期信息、檢查點信息和計劃單元信息。檢查信息也可以由操作人員手動操作ERP系統生成。檢查信息、成本數據和檢查結果的數據均由數據調度工具Informatica調度。一種全成本檢查系統,包括企業資源計劃ERP系統、關鍵計劃管理CPM系統和商業智能BI系統:BI系統,用于接收ERP系統推送的成本數據,利用成本數據進行全成本檢查,并向ERP系統返回檢查結果;ERP系統,用于按檢查信息提取對應的成本數據,并將成本數據推送給BI模塊。BI系統具體用于:獲取成本數據;對成本數據中的目標成本與動態成本進行比對,將比對的結果展現為報表;將報表作為檢查結果返回ERP。全成本檢查系統還包括數據調度工具Informatica系統,用于對檢查信息、成本信息和檢查結果的數據進行統一調度。本專利技術通過自動條件觸發、自動數據獲取、自動數據比對以及自動報表生成的成本檢查方法,實現了全成本檢查的自動化處理。采用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可有效規避人工成本檢查過程中人為因素導致的質量風險,顯著提高成本檢查工作的時效性和準確性。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所述全成本檢查系統基本組成單元的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所述實施全成本檢查方法的具體步驟的流程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所述BI系統進行成本數據比對的具體步驟的流程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所示之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述。請參見圖1,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全成本檢查系統涉及的基本組成單元包括:101:關鍵計劃管理(CPM)系統;102:商業智能(BI)系統;103:企業資源管理(ERP)系統。請參見圖2,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進行全成本檢查方法的具體步驟包括:201:ERP系統獲取檢查信息;202:提取時間節點并按時間節點記錄的數據保存對應的數據版本;203:ERP系統從內部數據庫中提取與數據版本對應的成本數據;204:將成本數據推送到BI系統,其中成本數據可包括分期業務成本、財務成本與合約信息;205:BI系統獲取ERP系統推送的成本數據;206:對成本數據中目標成本與動態成本中的對應項目進行比對;207:將比對的結果展現為報表,其中報表的內容可包括總表、指標和明細;208:將報表作為檢查結果返回ERP系統;209:ERP系統接收檢查結果;210:結束全成本檢查的流程。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檢查信息可采用下列步驟生成:212:CPM系統根據計劃單元自動觸發;211:生成分期計劃節點信息;213:將分期計劃節點信息上報到BI系統;214:BI系統通過分期計劃節點信息計算出分期中各檢查點的時間節點;215:BI系統利用時間節點生成檢查信息,其中檢查信息包括分期信息、檢查點信息和計劃單元信息;216:BI系統將檢查信息發送給ERP系統。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檢查信息也可采用下列步驟生成:ERP系統也可不通過BI系統獲取檢查信息,例如:217:人工操作ERP系統手動觸發;218:生成手動觸發的檢查信息,其中手動觸發的檢查信息中的時間節點即手動觸發的時間。對檢查信息、成本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全成本檢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企業資源管理ERP系統獲取檢查信息;/nERP系統按所述檢查信息生成成本數據;/nERP系統將所述成本數據推送到商業智能BI系統;/nBI系統對所述成本數據進行全成本檢查并生成檢查結果;/nBI系統將所述檢查結果返回ERP。/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全成本檢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企業資源管理ERP系統獲取檢查信息;
ERP系統按所述檢查信息生成成本數據;
ERP系統將所述成本數據推送到商業智能BI系統;
BI系統對所述成本數據進行全成本檢查并生成檢查結果;
BI系統將所述檢查結果返回ERP。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成本檢查方法,其特征在于:
BI系統對所述成本數據進行全成本檢查并生成檢查結果的步驟包括:
獲取所述成本數據中的目標成本與動態成本;
對所述目標成本與動態成本進行比對,將比對的結果展現為報表;
將所述報表保存為檢查結果。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成本檢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ERP系統按檢查信息生成成本數據的步驟包括:
按所述檢查信息中的時間節點提取對應的成本數據。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全成本檢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ERP系統獲取檢查信息之前還包括步驟:
BI系統獲取關鍵計劃管理CPM系統上報的分期計劃節點信息,所述分期計劃節點信息由所述CPM系統的計劃單元自動觸發生成;
BI系統利用所述分期計劃節點信息計算分期檢查點的時間節點;
BI系統利用所述時間節點生成檢查信息,發送到所述ERP系統。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全成本檢查方法,其特征在于...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鄭楚衛,孫旭,王麗,張佩琛,
申請(專利權)人:華潤置地控股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