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電子霧化裝置,包括箱體以及設于箱體中心的霧化發生器,所述箱體設有以十字型交叉繞設的軌道,所述軌道上設有通過與軌道匹配的軌道移動器連接的霧化口,所述霧化發生器外側設有霧化腔,所述霧化腔上方設有混合器,所述混合器通過管路連接有設于箱體頂端的加料口,所述箱體的頂端架設有無葉風向引導裝置,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夠對4個方向的多個角度的區域進行有效的霧化加濕或者霧化香薰操作,并且具備定向引導功能而不會產生多余灰塵,提高了室內環境的舒適度。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電子霧化裝置
本技術涉及一種電子霧化裝置,具體屬于霧化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電子霧化裝置的霧化引導性較差,不能按照需要的方向進行引導,且霧化的效率較低,因此在居家實用或者保健應用中需要通過口罩或者其他方式進行引導,改善環境效果較差,而室內空間較大的場合,一般的電子霧化裝置已經不能滿足需要了,而大型霧化裝置使用方法復雜,不適合推廣使用,故而需要一種新型的電子霧化裝置來解決現有霧化裝置使用不便、引導效果差的缺陷。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為解決
技術介紹
中的問題,提出一種電子霧化裝置,滿足了相關技術需求,具體的技術方案如下所示:一種電子霧化裝置,包括箱體以及設于箱體中心的霧化發生器,所述箱體設有以十字型交叉繞設的軌道,所述軌道上設有通過與軌道匹配的軌道移動器連接的霧化口,所述霧化口設有活動端蓋,所述霧化發生器外側設有霧化腔,所述霧化口與霧化腔之間通過Y型接頭以及管路連接,所述霧化腔上方設有混合器,所述混合器通過管路連接有設于箱體頂端的加料口,所述加料口不少于1處,所述箱體的頂端架設有無葉風向引導裝置。作為本技術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箱體為球狀,并由軌道均分為4個部分,所述軌道的交匯點為箱體的頂端以及底端,且設有連接塊將箱體的各個部分進行連接,所述軌道上設有透明的保護蓋,所述保護蓋均勻設有若干個以圓形區域分布的密集氣孔。作為本技術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密集氣孔所在的圓形區域以軌道頂端與底端的交匯點為基礎,分別在7.5分、15分、22.5分、37.5分、45分以及52.5分6個位置進行設置。作為本技術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軌道在軌道的交匯處斷開,任意一段軌道內均設有獨立的霧化口以及對應的軌道移動器。作為本技術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軌道的左右兩側為相對的U狀,所述軌道移動器卡攝于兩側的軌道之中,所述軌道移動器兩側設有與軌道匹配的移動輪,所述軌道的內壁與移動輪的接觸為齒輪齒條配合。作為本技術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霧化腔通過支架固定于箱體的內壁上,所述混合器固定于霧化腔的上方開口處,所述混合器包括電動馬達以及與電動馬達連接設于霧化腔內的攪拌棍。作為本技術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霧化發生器為超聲波霧化器、壓縮霧化器或者是網式霧化器中的任意一種。作為本技術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無葉風向引導裝置為風機通過管道與霧化腔連接的無葉風扇。本技術的有益效果主要體現在:具有靈活的霧化結構,能夠對4個方向的多個角度的區域進行有效的霧化加濕或者霧化香薰操作,并且具備定向引導功能而不會產生多余灰塵,提高了室內環境的舒適程度,也降低了疾病產生的概率。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主視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主視內部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的俯視圖。圖4為軌道移動器4與軌道3配合的局部放大圖。圖5為霧化腔6的側視剖視圖。其中:箱體1、霧化發生器2、軌道3、軌道移動器4、霧化口5、霧化腔6、Y型接頭7、混合器8、加料口9、無葉風向引導裝置10、連接塊11、保護蓋12、密集氣孔13、移動輪14、支架15、電動馬達16、攪拌棍17、活動端蓋18。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與相關實施例對本技術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需要指出的是,以下相關實施例僅是為了更好說明本技術本身而舉的優選實施例,而本技術的實施方式不局限于如下的實施例中,并且本技術涉及本
的相關必要部件,應當視為本
內的公知技術,是本
所屬的技術人員所能知道并掌握的。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橫向”、“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使子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結合附圖所示,一種電子霧化裝置,包括箱體1以及設于箱體1中心的霧化發生器2,所述箱體1設有以十字型交叉繞設的軌道3,所述軌道3上設有通過與軌道3匹配的軌道移動器4連接的霧化口5,所述霧化口5設有活動端蓋18,所述霧化發生器2外側設有霧化腔6,所述霧化口5與霧化腔6之間通過Y型接頭7以及管路連接,所述霧化腔6上方設有混合器8,所述混合器8通過管路連接有設于箱體1頂端的加料口9,所述加料口9不少于1處,所述箱體1的頂端架設有無葉風向引導裝置10。本技術的具體實施原理在于,整體通過接入控制裝置諸如帶有單片機功能的控制器或者物聯網控制器等設備當中,用于控制部件之間的運轉以及監控運行情況,運行時,使用者通過加料口9往霧化腔6中添加霧化用原液,其中,由于加料口9的數量不唯一,方便同時添加不同類型的原液使其混合編程混合原液進行霧化處理,添加后通過混合器8進行充分混合,霧化發生器2將原液進行霧化操作,霧化后的汽體通過Y型接頭分別被引導至軌道3處的霧化口5處,霧化口5釋放霧汽,釋放霧汽的過程中,通過無葉風向引導裝置10可以十分柔順地將霧汽引導至需要的方向,并且不會產生積塵,并且無葉風向引導裝置10相對于普通風機而言對于周圍空氣流動的帶動效果更好,因此更適合進行霧汽的引導操作,活動端蓋18可以在不需要的時候進行關閉,防止污物進入箱體1內污染原液,利用軌道移動器4,霧化口5可以在箱體1上進行一定范圍的移動使得霧化效果更加具有針對性。參照圖1、2、3所示,一種優選的實施例,所述箱體1為球狀,并由軌道3均分為4個部分,所述軌道3的交匯點為箱體1的頂端以及底端,且設有連接塊11將箱體1的各個部分進行連接,所述軌道3上設有透明的保護蓋12,所述保護蓋12均勻設有若干個以圓形區域分布的密集氣孔13,密集氣孔13的分布區域即為釋放霧汽的區域,而連接塊11為常規的連接結構,通過螺釘或者其他方式將各個部分進行連接固定形成整體,保護蓋12則可以使得異物不易進入箱體1內部造成其他故障或者污染的問題,并且提高霧汽的指向性。參照圖1、2、3所示,一種優選的實施例,所述密集氣孔13所在的圓形區域以軌道3頂端與底端的交匯點為基礎,分別在7.5分、15分、22.5分、37.5分、45分以及52.5分6個位置進行設置,利用這幾個位置,可以使得霧汽的釋放具有指向性,并且能夠滿足不同方向需要的霧化目標,其中,當需要進行巡回式霧化時,優選通過7.5分位置的密集氣孔13進行釋放霧汽,然后利用無葉風向引導裝置10進行霧汽引導,高效快捷。參照圖1、2、3所示,一種優選的實施例,所述軌道3在軌道3的交匯處斷開,任意一段軌道3內均設有獨立的霧化口5以及對應的軌道移動器4,這樣,能有效防止霧化口5在移動時,其連接的管路發生打結現象,降低故障發生的概率,并且提高有效行程的利用率,降低無用功的實施,因而也就降低了能耗。參照圖4所示,一種優選的實施例,所述軌道3的左右兩側為相對的U狀,所述軌道移動器4卡攝于兩側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電子霧化裝置,包括箱體以及設于箱體中心的霧化發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設有以十字型交叉繞設的軌道,所述軌道上設有通過與軌道匹配的軌道移動器連接的霧化口,所述霧化口設有活動端蓋,所述霧化發生器外側設有霧化腔,所述霧化口與霧化腔之間通過Y型接頭以及管路連接,所述霧化腔上方設有混合器,所述混合器通過管路連接有設于箱體頂端的加料口,所述加料口不少于1處,所述箱體的頂端架設有無葉風向引導裝置。/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電子霧化裝置,包括箱體以及設于箱體中心的霧化發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設有以十字型交叉繞設的軌道,所述軌道上設有通過與軌道匹配的軌道移動器連接的霧化口,所述霧化口設有活動端蓋,所述霧化發生器外側設有霧化腔,所述霧化口與霧化腔之間通過Y型接頭以及管路連接,所述霧化腔上方設有混合器,所述混合器通過管路連接有設于箱體頂端的加料口,所述加料口不少于1處,所述箱體的頂端架設有無葉風向引導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子霧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為球狀,并由軌道均分為4個部分,所述軌道的交匯點為箱體的頂端以及底端,且設有連接塊將箱體的各個部分進行連接,所述軌道上設有透明的保護蓋,所述保護蓋均勻設有若干個以圓形區域分布的密集氣孔。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電子霧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集氣孔所在的圓形區域以軌道頂端與底端的交匯點為基礎,分別在7.5分、15分、22.5分、37.5分、45分以及52.5分6個位置進行設置。...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建鋒,
申請(專利權)人:陳建鋒,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