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高精度球墨鑄鐵桿加工處理設備,旋轉電機通過第一轉動軸與第一轉動板驅動連接,第一轉動板通過弧形彎板與第二轉動板連接,弧形彎板插設于U型槽中并與承載臺滑動連接。固定氣缸通過氣缸推桿與固定板驅動連接。壓力傳感器與承接板遠離滑動軌道的一面連接。第一擠壓板靠近壓力傳感器設置,連接柱穿過穿孔與第一擠壓板滑動連接,第一擠壓板背向壓力傳感器的一面設置有若干壓縮彈簧。滑動套筒套設在連接柱遠離滑動塊的一端并與連接柱滑動連接。滑動套筒穿過第二擠壓板并與第二擠壓板固定連接。轉動輪設置在兩個轉動連接板之間并分別與兩個轉動連接板轉動連接。驅動電機和壓力傳感器均與控制機構電連接。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高精度球墨鑄鐵桿加工處理設備
本專利技術涉及室內球墨鑄鐵制造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高精度球墨鑄鐵桿加工處理設備。
技術介紹
球墨鑄鐵是20世紀五十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高強度鑄鐵材料,其綜合性能接近于鋼,正是基于其優異的性能,已成功地用于鑄造一些受力復雜,強度、韌性、耐磨性要求較高的零件。球墨鑄鐵已迅速發展為僅次于灰鑄鐵的、應用十分廣泛的鑄鐵材料。所謂“以鐵代鋼”,主要指球墨鑄鐵。球墨鑄鐵是通過球化和孕育處理得到球狀石墨,有效地提高了鑄鐵的機械性能,特別是提高了塑性和韌性,從而得到比碳鋼還高的強度。根據球墨鑄鐵質量控制規范要求,球墨鑄鐵的生產線的末端上一般都有在線的檢測系統,以實時檢測和控制生產的質量,提高球墨鑄鐵的生產效率及安全性。然而,對球墨鑄鐵桿生產來說,在澆鑄的制造的過程中容易因為各種因素引起球墨鑄鐵桿的尺寸厚度不均勻。因此,在生產完成后需要實時的監測這些變化,可以及時調整生產過程,提高成品率,以達到高效安全,節約成本,提高產品質量的目的。傳統的球墨鑄鐵桿檢測,都是采取人工檢測方式,如使用游標卡尺或便攜式測厚儀測量。但是人工檢測墨鑄鐵桿的尺寸厚度的方式效率低下,費時費力。
技術實現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人工檢測墨鑄鐵桿尺寸厚度的方式效率低下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高精度球墨鑄鐵桿加工處理設備。一種高精度球墨鑄鐵桿加工處理設備,該高精度球墨鑄鐵桿加工處理設備包括:固定機構、驅動機構、測試機構以及控制機構;所述固定機構包括承載板、承載臺、卡位組件以及兩個固定組件;所述承載臺與所述承載板連接;所述承載臺開設有容置槽和U型槽,所述容置槽位于所述U型槽的中間區域;所述卡位組件包括旋轉電機、第一轉動軸、第一轉動板、弧形彎板、第二轉動板以及第二轉動軸;所述旋轉電機通過所述第一轉動軸與所述第一轉動板驅動連接,所述第一轉動板通過所述弧形彎板與所述第二轉動板連接,所述第二轉動軸與所述第二轉動板遠離所述弧形彎板的一面連接;所述弧形彎板與所述U型槽相適配,所述弧形彎板插設于所述U型槽中并與所述承載臺滑動連接;所述旋轉電機與所述承載臺連接,所述第一轉動軸和所述第二轉動軸均插設于所述承載臺中并與所述承載臺轉動連接,所述第一轉動板與所述第二轉動板部分插設于所述U型槽中并與所述承載臺滾動連接;兩個所述固定組件分別對稱設置于所述承載臺的兩端,所述固定組件包括定位板、固定氣缸、氣缸推桿以及固定板,所述定位板部分收容于所述容置槽中并與所述承載臺連接;所述固定氣缸與所述定位板連接;所述固定氣缸通過所述氣缸推桿與所述固定板驅動連接;所述驅動機構包括驅動電機、轉動絲桿、滑動軌道以及滑動塊;所述滑動軌道與所述承載板連接;所述滑動軌道開設有滑動槽,所述驅動電機與所述滑動軌道的一端連接,所述驅動電機與所述轉動絲桿驅動連接,所述轉動絲桿收容于所述滑動槽中并與所述滑動槽的兩側壁轉動連接;所述滑動塊收容于所述滑動槽中;所述滑動塊開設有螺紋孔,所述轉動絲桿插設于所述螺紋孔中并與所述滑動塊驅動連接;所述滑動軌道靠近所述承載臺的一面開設有移動滑槽,所述移動滑槽與所述滑動槽連通;所述測試機構包括感壓組件和滾動組件,所述感壓組件包括連接柱、承接板、壓力傳感器以及第一擠壓板;所述連接柱穿過所述移動滑槽與所述滑動塊連接,所述連接柱遠離所述滑動塊的一端穿過所述承接板并與所述承接板固定連接;所述壓力傳感器與所述承接板遠離所述滑動軌道的一面連接;所述第一擠壓板靠近所述壓力傳感器設置,所述第一擠壓板開設有穿孔,所述連接柱穿過所述穿孔與所述第一擠壓板滑動連接,所述第一擠壓板背向所述壓力傳感器的一面設置有若干壓縮彈簧;所述滾動組件包括滑動套筒、第二擠壓板、兩個轉動連接板以及轉動輪;所述滑動套筒套設在所述連接柱遠離所述滑動塊的一端并與所述連接柱滑動連接;所述滑動套筒穿過所述第二擠壓板并與所述第二擠壓板固定連接;兩個所述轉動連接板分別與所述連接柱遠離所述滑動塊的一端連接,兩個所述轉動連接板對稱設置在所述連接柱上;所述轉動輪設置在兩個所述轉動連接板之間并分別與兩個所述轉動連接板轉動連接;所述驅動電機和所述壓力傳感器均與所述控制機構電連接。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卡位組件還包括第一滾動軸承,所述第一滾動軸承插設于所述載物臺中并與所述載物臺連接,所述第一轉動軸插設于所述第一滾動軸承中并與所述第一滾動軸承轉動連接。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卡位組件還包括第二滾動軸承,所述第二滾動軸承插設于所述載物臺中并與所述載物臺連接,所述第二轉動軸插設于所述第二滾動軸承中并與所述第二滾動軸承轉動連接。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弧形彎板的棱角上設置有緩沖條。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緩沖條為海綿條。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緩沖條為軟質橡膠條。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緩沖條為軟質塑料條。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緩沖條為軟質硅膠條。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弧形彎板的棱角為圓角設置。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承載臺的橫截面為梯形。上述高精度球墨鑄鐵桿加工處理設備,通過承載臺來承載待檢測球墨鑄鐵桿,通過兩個固定組件以及卡位組件來固定待檢測球墨鑄鐵桿。利用絲桿原理驅動電機通過轉動絲桿來驅動滑動塊沿著滑動槽移動,滑動塊沿著滑動槽移動帶動連接柱沿著移動滑槽移動。連接柱沿著移動滑槽移動帶動檢測機構移動,滾動組件中的轉動輪與待檢測球墨鑄鐵桿抵接并沿著待檢測球墨鑄鐵桿滾動。當待檢測球墨鑄鐵桿的尺寸大小不一致時,待檢測球墨鑄鐵桿給轉動輪施加的壓力也不同。轉動輪將壓力通過兩個轉動連接板、滑動套筒、第二擠壓板以及若干壓縮彈簧傳送給所述第一擠壓板,第一擠壓板擠壓壓力傳感器,壓力傳感器將感應到的壓力轉換為相應的電信號傳送至控制機構,控制機構記錄整合壓力傳感器傳送過來的壓力信號并轉換為壓力值,通過觀測控制機構上的壓力值浮動范圍,來判定待球墨鑄鐵桿是否合格,實現了快速有效地對待檢測球墨鑄鐵桿進行檢測。附圖說明圖1為一個實施例中高精度球墨鑄鐵桿加工處理設備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一個實施例中高精度球墨鑄鐵桿加工處理設備另一視角的部分結構示意圖;圖3為一個實施例中高精度球墨鑄鐵桿加工處理設備的部分結構示意圖;圖4為一個實施例中固定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4實施例中固定機構的拆解結構示意圖;圖6為一個實施例中固定機構的部分透視結構示意圖;圖7為一個實施例中固定機構的部分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專利技術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的說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專利技術。但是本專利技術能夠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來實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不違背本專利技術內涵的情況下做類似改進,因此本專利技術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在本專利技術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高精度球墨鑄鐵桿加工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機構、驅動機構、測試機構以及控制機構;/n所述固定機構包括承載板、承載臺、卡位組件以及兩個固定組件;所述承載臺與所述承載板連接;所述承載臺開設有容置槽和U型槽,所述容置槽位于所述U型槽的中間區域;所述卡位組件包括旋轉電機、第一轉動軸、第一轉動板、弧形彎板、第二轉動板以及第二轉動軸;所述旋轉電機通過所述第一轉動軸與所述第一轉動板驅動連接,所述第一轉動板通過所述弧形彎板與所述第二轉動板連接,所述第二轉動軸與所述第二轉動板遠離所述弧形彎板的一面連接;所述弧形彎板與所述U型槽相適配,所述弧形彎板插設于所述U型槽中并與所述承載臺滑動連接;所述旋轉電機與所述承載臺連接,所述第一轉動軸和所述第二轉動軸均插設于所述承載臺中并與所述承載臺轉動連接,所述第一轉動板與所述第二轉動板部分插設于所述U型槽中并與所述承載臺滾動連接;兩個所述固定組件分別對稱設置于所述承載臺的兩端,所述固定組件包括定位板、固定氣缸、氣缸推桿以及固定板,所述定位板部分收容于所述容置槽中并與所述承載臺連接;所述固定氣缸與所述定位板連接;所述固定氣缸通過所述氣缸推桿與所述固定板驅動連接;/n所述驅動機構包括驅動電機、轉動絲桿、滑動軌道以及滑動塊;所述滑動軌道與所述承載板連接;所述滑動軌道開設有滑動槽,所述驅動電機與所述滑動軌道的一端連接,所述驅動電機與所述轉動絲桿驅動連接,所述轉動絲桿收容于所述滑動槽中并與所述滑動槽的兩側壁轉動連接;所述滑動塊收容于所述滑動槽中;所述滑動塊開設有螺紋孔,所述轉動絲桿插設于所述螺紋孔中并與所述滑動塊驅動連接;所述滑動軌道靠近所述承載臺的一面開設有移動滑槽,所述移動滑槽與所述滑動槽連通;/n所述測試機構包括感壓組件和滾動組件,所述感壓組件包括連接柱、承接板、壓力傳感器以及第一擠壓板;所述連接柱穿過所述移動滑槽與所述滑動塊連接,所述連接柱遠離所述滑動塊的一端穿過所述承接板并與所述承接板固定連接;所述壓力傳感器與所述承接板遠離所述滑動軌道的一面連接;所述第一擠壓板靠近所述壓力傳感器設置,所述第一擠壓板開設有穿孔,所述連接柱穿過所述穿孔與所述第一擠壓板滑動連接,所述第一擠壓板背向所述壓力傳感器的一面設置有若干壓縮彈簧;所述滾動組件包括滑動套筒、第二擠壓板、兩個轉動連接板以及轉動輪;所述滑動套筒套設在所述連接柱遠離所述滑動塊的一端并與所述連接柱滑動連接;所述滑動套筒穿過所述第二擠壓板并與所述第二擠壓板固定連接;兩個所述轉動連接板分別與所述連接柱遠離所述滑動塊的一端連接,兩個所述轉動連接板對稱設置在所述連接柱上;所述轉動輪設置在兩個所述轉動連接板之間并分別與兩個所述轉動連接板轉動連接;/n所述驅動電機和所述壓力傳感器均與所述控制機構電連接。/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高精度球墨鑄鐵桿加工處理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機構、驅動機構、測試機構以及控制機構;
所述固定機構包括承載板、承載臺、卡位組件以及兩個固定組件;所述承載臺與所述承載板連接;所述承載臺開設有容置槽和U型槽,所述容置槽位于所述U型槽的中間區域;所述卡位組件包括旋轉電機、第一轉動軸、第一轉動板、弧形彎板、第二轉動板以及第二轉動軸;所述旋轉電機通過所述第一轉動軸與所述第一轉動板驅動連接,所述第一轉動板通過所述弧形彎板與所述第二轉動板連接,所述第二轉動軸與所述第二轉動板遠離所述弧形彎板的一面連接;所述弧形彎板與所述U型槽相適配,所述弧形彎板插設于所述U型槽中并與所述承載臺滑動連接;所述旋轉電機與所述承載臺連接,所述第一轉動軸和所述第二轉動軸均插設于所述承載臺中并與所述承載臺轉動連接,所述第一轉動板與所述第二轉動板部分插設于所述U型槽中并與所述承載臺滾動連接;兩個所述固定組件分別對稱設置于所述承載臺的兩端,所述固定組件包括定位板、固定氣缸、氣缸推桿以及固定板,所述定位板部分收容于所述容置槽中并與所述承載臺連接;所述固定氣缸與所述定位板連接;所述固定氣缸通過所述氣缸推桿與所述固定板驅動連接;
所述驅動機構包括驅動電機、轉動絲桿、滑動軌道以及滑動塊;所述滑動軌道與所述承載板連接;所述滑動軌道開設有滑動槽,所述驅動電機與所述滑動軌道的一端連接,所述驅動電機與所述轉動絲桿驅動連接,所述轉動絲桿收容于所述滑動槽中并與所述滑動槽的兩側壁轉動連接;所述滑動塊收容于所述滑動槽中;所述滑動塊開設有螺紋孔,所述轉動絲桿插設于所述螺紋孔中并與所述滑動塊驅動連接;所述滑動軌道靠近所述承載臺的一面開設有移動滑槽,所述移動滑槽與所述滑動槽連通;
所述測試機構包括感壓組件和滾動組件,所述感壓組件包括連接柱、承接板、壓力傳感器以及第一擠壓板;所述連接柱穿過所述移動滑槽與所述滑動塊連接,所述連接柱遠離所述滑動塊的一端穿過所述承接板并與所述承接板固定連接;所述壓力傳感器與所述承接板遠離所述滑動軌道的一面連接;所述第一擠壓板靠近所述壓力傳感器設置,所述第一擠壓板開設有穿孔,所述連接柱穿過所述穿孔與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毛劍鋒,
申請(專利權)人:博羅縣園洲鎮鑫泉機械五金鑄造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