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兒科護理用灌腸裝置,包括輸液袋,所述輸液袋的出液端固定連接有輸液機構,所述輸液機構的側壁上設有加熱機構,所述加熱機構與輸液機構活動連接,所述輸液袋的一側設有穿戴機構,所述穿戴機構的內側壁上固定連接有透氣機構,所述穿戴機構的下端連接有固定機構,所述固定機構與穿戴機構活動連接,所述固定機構與輸液機構活動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以幫助醫療工作人員把肛管固定在患者的身體上,避免了患者在灌腸的過程中發生肛管掉落的現象,進一步的減少了工作人員的工作內容,間接的提高了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同時也降低了患者的痛苦。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兒科護理用灌腸裝置
本技術涉及醫療器械
,尤其涉及一種兒科護理用灌腸裝置。
技術介紹
兒科學的任務是不斷探索兒科醫學理論,在實踐的基礎降低發病率、死亡率,增強兒童和青少年體質,提高兒童青少年保健和疾病防治水平。實際情況中,工作人員在給兒童進行灌腸工作時,會出現以下問題:當工作人員把肛管插入到兒童的身體中之后,由于灌腸的時間比較長,所以就會導致兒童產生不耐煩的心理,進一步的就會導致兒童左右晃動,這樣就會使肛管從兒童的身體中滑落出來,這樣就需要工作人員重新插入肛管,進一步的就會導致兒童的痛苦,同時也增加了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因此我們提出了一種兒科護理用灌腸裝置來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兒科護理用灌腸裝置。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兒科護理用灌腸裝置,包括輸液袋,所述輸液袋的出液端固定連接有輸液機構,所述輸液機構的側壁上設有加熱機構,所述加熱機構與輸液機構活動連接,所述輸液袋的一側設有穿戴機構,所述穿戴機構的內側壁上固定連接有透氣機構,所述穿戴機構的下端連接有固定機構,所述固定機構與穿戴機構活動連接,所述固定機構與輸液機構活動連接。優選地,所述輸液機構包括固定連接于輸液袋出液端上的輸液管,所述輸液管的出液端固定連接有連接管,所述連接管的側壁上轉動連接有螺紋管,所述螺紋管與固定機構活動連接,所述連接管的出液端固定連接有肛管,所述肛管的一端穿過螺紋管并延伸至其外側,所述肛管的側壁上設有刻量尺。優選地,所述加熱機構包括設置于輸液管側壁上的多塊熱力貼,多塊所述熱力貼的側壁上均固定連接有粘合膠,多塊所述粘合膠分別與輸液管活動連接。優選地,所述穿戴機構包括設置于輸液袋一側的圍帶,所述圍帶左右兩端均固定連接有第一魔術貼,其中一塊所述第一魔術貼的相對側壁上固定連接有第二魔術貼,所述第二魔術貼與固定機構活動連接。優選地,所述透氣機構包括固定連接于圍帶內側壁上的無菌墊,所述無菌墊的側壁上固定連接有透氣墊。優選地,所述固定機構包括固定連接于圍帶外側壁上的擋帶,所述擋帶的側壁上貫穿設有螺紋套,所述螺紋套與螺紋管螺紋連接,所述擋帶遠離圍帶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三魔術貼,所述第三魔術貼與第二魔術貼相活動連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本裝置中,工作人員可以通過肛管、螺紋管和螺紋套的使用,進一步的就可以使肛管固定在擋帶上,然后工作人員再使用擋帶上的第三魔術貼和圍帶上的第二魔術貼相粘合,這樣就可以使肛管固定在患者的身體內,避免了肛管的滑落,進一步的減少了工作人員的工作內容,間接的提高了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同時也降低了患者的痛苦,而熱力貼能夠持續對灌腸液進行加熱,避免了灌腸液變涼從而導致的患者肛門收縮,而無菌墊和透氣墊能夠提高患者的舒適度,降低了患者的抵觸心理,使灌腸工作能夠正常進行。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提出的一種兒科護理用灌腸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提出的一種兒科護理用灌腸裝置中熱力貼和輸液管的連接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提出的一種兒科護理用灌腸裝置中透氣機構的連接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提出的一種兒科護理用灌腸裝置中穿戴機構和固定機構的連接結構示意圖。圖中:1輸液袋、2輸液管、3連接管、4螺紋管、5肛管、6刻量尺、7熱力貼、8粘合膠、9圍帶、10第一魔術貼、11第二魔術貼、12無菌墊、13透氣墊、14擋帶、15螺紋套、16第三魔術貼。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參照圖1-4,一種兒科護理用灌腸裝置,包括輸液袋1,輸液袋的出液端固定連接有輸液機構,輸液機構包括固定連接于輸液袋1出液端上的輸液管2,輸液管2的出液端固定連接有連接管3,連接管3的側壁上轉動連接有螺紋管4,其中螺紋管4是由空心套管和空心套管上的外螺紋組成,并且螺紋管4不影響肛管5的使用。螺紋管4與固定機構活動連接,連接管3的出液端固定連接有肛管5,肛管5的一端穿過螺紋管4并延伸至其外側,肛管5的側壁上設有刻量尺6,其中刻量尺6可以幫助工作人員了解肛管5插入的深度,避免肛管5插入過深,間接的保護了患者,避免了患者受到傷害。輸液機構的側壁上設有加熱機構,加熱機構包括設置于輸液管2側壁上的多塊熱力貼7,其中熱力貼7為現有技術,在此不過多陳述,多塊熱力貼7的側壁上均固定連接有粘合膠8,多塊粘合膠8分別與輸液管2活動連接,加熱機構與輸液機構活動連接。輸液袋的一側設有穿戴機構,穿戴機構包括設置于輸液袋1一側的圍帶9,圍帶9左右兩端均固定連接有第一魔術貼10,其中一塊第一魔術貼10的相對側壁上固定連接有第二魔術貼11,其中兩塊第一魔術貼10相互粘合,此為現有技術,在此不過多陳述,第二魔術貼11與固定機構活動連接。穿戴機構的內側壁上固定連接有透氣機構,述透氣機構包括固定連接于圍帶9內側壁上的無菌墊12,其中無菌墊12和透氣墊13能夠提高患者的舒適度,無菌墊12的側壁上固定連接有透氣墊13。穿戴機構的下端連接有固定機構,固定機構包括固定連接于圍帶9外側壁上的擋帶14,擋帶14的側壁上貫穿設有螺紋套15,螺紋套15與螺紋管4螺紋連接,此為現有技術,在此不過多陳述,擋帶14遠離圍帶9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三魔術貼16,第三魔術貼16與第二魔術貼11相活動連接,擋帶14與圍帶9均為醫療無菌無紡布,進一步的可以讓患者穿戴舒適,方便工作人員治療,固定機構與穿戴機構活動連接,固定機構與輸液機構活動連接。本技術中,當工作人員需要使用此裝置時,工作人員可以可以把灌腸液放置到輸液袋1中,然后再把輸液袋1懸掛到高處,之后工作人員可以把肛管5和插入到擋帶14內,然后旋轉螺紋管4,當螺紋管4轉動時,螺紋管4就會和螺紋套15螺紋連接,進一步的就可以使肛管5固定在擋帶14上。然后工作人員再把圍帶9上的兩塊第一魔術貼10相互粘合,進一步的就可以使圍帶9固定在患者的身體上,然后工作人員再把肛管5插入到患者的身體內,當肛管5進入到患者的身體內之后,工作人員再使用擋帶14上的第三魔術貼16貼合在第二魔術貼11上,進一步的就可以使肛管5固定在患者的身體上,避免了肛管5的滑落,減少了工作人員的工作量,間接的提高了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術人員在本技術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及其技術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兒科護理用灌腸裝置,包括輸液袋(1),其特征在于,所述輸液袋的出液端固定連接有輸液機構,所述輸液機構的側壁上設有加熱機構,所述加熱機構與輸液機構活動連接,所述輸液袋的一側設有穿戴機構,所述穿戴機構的內側壁上固定連接有透氣機構,所述穿戴機構的下端連接有固定機構,所述固定機構與穿戴機構活動連接,所述固定機構與輸液機構活動連接。/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兒科護理用灌腸裝置,包括輸液袋(1),其特征在于,所述輸液袋的出液端固定連接有輸液機構,所述輸液機構的側壁上設有加熱機構,所述加熱機構與輸液機構活動連接,所述輸液袋的一側設有穿戴機構,所述穿戴機構的內側壁上固定連接有透氣機構,所述穿戴機構的下端連接有固定機構,所述固定機構與穿戴機構活動連接,所述固定機構與輸液機構活動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兒科護理用灌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輸液機構包括固定連接于輸液袋(1)出液端上的輸液管(2),所述輸液管(2)的出液端固定連接有連接管(3),所述連接管(3)的側壁上轉動連接有螺紋管(4),所述螺紋管(4)與固定機構活動連接,所述連接管(3)的出液端固定連接有肛管(5),所述肛管(5)的一端穿過螺紋管(4)并延伸至其外側,所述肛管(5)的側壁上設有刻量尺(6)。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兒科護理用灌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機構包括設置于輸液管(2)側壁上的多塊熱力貼(7),多塊所述熱力貼(7)的側壁上均固...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馬自娟,
申請(專利權)人:馬自娟,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