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科學流動實驗車廢氣處理系統,涉及科學流動實驗車領域,包括廢氣收集裝置,所述廢氣收集裝置與廢氣處裝置螺紋連接,所述廢氣處理裝置包括有機廢氣處理裝置和無機廢氣處理裝置,所述有機廢氣處理裝置與無機廢氣處理裝置通過第一氣管連接,位于所述有機廢氣處理裝置右側連接有第二氣管,所述第二氣管上設有氣閥,所述第一氣管上設有三通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中,收集裝置更便于實驗車攜帶,占用空間更小;針對于不同的廢氣成分和具有不確定性的廢氣可采用同一處理系統以不同的方式進行處理,適用性強;便于在廢氣處理筒中的吸附物質飽和時,將廢氣處理筒進行氣體脫附,保證廢氣處理裝置的吸附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科學流動實驗車廢氣處理系統
本技術涉及科學流動實驗車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科學流動實驗車廢氣處理系統。
技術介紹
科學流動實驗車又稱為科學巴士,科學巴士集成各項先進科技于一身,承載流動展示和普及科學知識功能的大客車。科學巴士最早于上個世紀90年代在國外興起,是一個流動的科普教育展示舞臺和試驗室,2014年第十一屆科普日,引入科學巴士。作為全國科普日的首次創新,科學巴士將成為科普日實體活動在線上的延伸,第一次實現‘讓科普日走出科普日’,進入北京重要的科研院所、高校、社區等區域傳播普及科學知識,進入廣大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并實現實時互動,成為流動的科技創新音符,通過科學巴士進行流動式的科學普及,使公眾能夠更能夠親身體驗科學、了解科學并相信科學。實驗中會產生一些廢氣,實驗室廢氣以分布散,排量小,不連續,未引起足夠重視,事實上實驗室污染種類雜,濃度高毒性強,治理難度大,針對于不同的廢氣有不同的處理方式,針對于有機廢氣多采用吸附的方式處理,對于無機廢氣采用液體吸收法。但是由于實驗車所演示實驗種類較多,所產生的廢氣成分不同,當廢氣中的組分同時包含有機廢氣和無機廢氣時,普通的廢氣處理方式難以滿足實驗車所產生的廢氣的處理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科學流動實驗車廢氣處理系統,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科學流動實驗車廢氣處理系統,包括廢氣收集裝置,所述廢氣收集裝置與廢氣處裝置螺紋連接,所述廢氣處理裝置包括有機廢氣處理裝置和無機廢氣處理裝置,所述有機廢氣處理裝置與無機廢氣處理裝置通過第一氣管連接,位于所述有機廢氣處理裝置右側連接有第二氣管,所述第二氣管上設有氣閥,所述第一氣管上設有三通閥。優選的,所述廢氣收集裝置包括氣囊,所述氣囊通過軟管與螺紋蓋右端連通,所述螺紋蓋與第二氣管右端連接。優選的,所述有機廢氣處理裝置包括分別與第一氣管右端內側、第二氣管左端內側固定連接的連接管,位于兩個所述連接管上分別設有密封圈,位于兩個所述連接管中部設有廢氣處理筒,所述廢氣處理筒兩端均設有氣孔,位于所述連接管與廢氣處理筒外側設有密封筒。優選的,所述密封筒包括沿密封筒直徑橫向剖切的兩個半圓筒,且其中一個半圓筒兩端分別與第一氣管、第二氣管固定連接,位于所述半圓筒外側固定連接有兩個緊固圈,兩個所述半圓筒上相對應的緊固圈一端通過鉸鏈轉動連接,且另一端通過螺栓固定連接。優選的,所述無機廢氣處理裝置包括與第一氣管左端連通的噴淋筒,位于所述噴淋筒定筒頂端通過泵機循環管道連通,所述循環管道與噴淋筒底端連通,所述噴淋筒頂端設有排氣孔和注液孔,位于噴淋筒底部設有排液孔。優選的,所述第一氣管形狀為T形,所述三通閥連接于第一氣管的交接處,所述第一氣管的端口處設有連接螺紋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中,通過氣囊收集廢氣,氣囊的大小形狀可隨意改變,相較于固定形態的收集裝置更便于實驗車攜帶,占用空間更小;通過氣管連接有機廢氣處理裝置與無機廢氣處理裝置,并在廢氣處理裝置之間設置氣閥、三通閥,針對于不同的廢氣成分和具有不確定性的廢氣可采用同一處理系統以不同的方式進行處理,適用性強;采用可拆卸式的密封筒固定有機廢氣處理裝置,便于在廢氣處理筒中的吸附物質飽和時,將廢氣處理筒進行氣體脫附,保證廢氣處理裝置的吸附效果;在無機廢氣處理裝置設置注液孔和出液孔,以便于針對不同的無機廢氣采用不同的吸收溶液,同時便于清洗。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有機廢氣處理裝置的爆炸圖;附圖標記:1、廢氣收集裝置;101、氣囊;102、軟管;103、螺紋蓋;2、第二氣管;3、氣閥;4、有機廢氣處理裝置;401、密封筒;4011、半圓筒;4012、緊固圈;403、連接管;404、密封圈;5、第一氣管;501、連接螺紋;6、三通閥;7、無機廢氣處理裝置;701、噴淋筒;7011、排氣孔;7012、注液孔;7013、排液孔;702、泵機;703、循環管道;8、螺栓。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進一步闡述本技術,但下述實施例僅僅為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實施方式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下面結合附圖描述本技術的具體實施例。實施例1如圖1-2所示,一種科學流動實驗車廢氣處理系統,包括廢氣收集裝置1,廢氣收集裝置1與廢氣處裝置螺紋連接,廢氣處理裝置包括有機廢氣處理裝置4和無機廢氣處理裝置7,有機廢氣處理裝置4與無機廢氣處理裝置7通過第一氣管5連接,位于有機廢氣處理裝置4右側連接有第二氣管2,第二氣管2上設有氣閥3,第一氣管5上設有三通閥6,廢氣收集裝置1包括氣囊101,氣囊101通過軟管102與螺紋蓋103右端連通,螺紋蓋103與第二氣管2右端連接,有機廢氣處理裝置4包括分別與第一氣管5右端內側、第二氣管2左端內側固定連接的連接管403,位于兩個連接管403上分別設有密封圈404,位于兩個連接管403中部設有廢氣處理筒,廢氣處理筒兩端均設有氣孔,位于連接管403與廢氣處理筒外側設有密封筒401,密封筒401包括沿密封筒401直徑橫向剖切的兩個半圓筒4011,且其中一個半圓筒4011兩端分別與第一氣管5、第二氣管2固定連接,位于半圓筒4011外側固定連接有兩個緊固圈4012,兩個半圓筒4011上相對應的緊固圈4012一端通過鉸鏈轉動連接,且另一端通過螺栓8固定連接。通過廢氣收集裝置1中的氣囊101收集廢氣,當所收集的廢氣為有機廢氣時,將螺紋蓋103與第二氣管2右端連接,打開氣閥3使第二氣管2與有機廢氣處理裝置4之間連通,轉動三通閥6使有機廢氣處理裝置4與第一氣管5的端口連通,同時有機廢氣處理裝置4與無機廢氣處理裝置7之間閉合,有機廢氣處理裝置4中的廢氣處理筒內填充有用于吸附有機廢氣的活性炭,有機廢氣由廢氣處理筒右端氣孔進入之后由左端氣孔流出,可將有機廢氣吸收,之后通過第一氣管5端口排放,當所收集氣體為混合氣體時,按上述連接方式連接后,轉動三通閥6,使有機廢氣處置裝置與無機廢氣處理裝置7之間連通,此時第一氣管5端口關閉,混合氣體經過有機吸附后進入無機廢氣處理裝置7,噴淋筒701內部填充無規則的橡膠顆粒,溶液在橡膠顆粒之間形成液膜,使氣體與溶液充分接觸,將廢氣中的無機廢氣吸收,氣體由噴淋筒701頂端的排氣孔7011排出,當廢氣組分僅為無機廢氣時,轉動三通閥6,使第一氣管5端口與無機廢氣處理裝置7連通,同時第一氣管5與有機廢氣處理裝置4之間閉合,將軟管102端部連接的螺紋蓋103與第一氣管5端口連接,可使廢氣僅通過無機廢氣處理裝置7,適用性較強,當有機廢氣處理裝置4中的廢氣處理筒內活性炭吸附量達到飽和狀態時,松開緊固圈4012上連接的螺栓8,打開半圓筒4011,將廢氣處理筒取出,進行氣體脫附,之后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科學流動實驗車廢氣處理系統,包括廢氣收集裝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廢氣收集裝置(1)與廢氣處理裝置螺紋連接,所述廢氣處理裝置包括有機廢氣處理裝置(4)和無機廢氣處理裝置(7),所述有機廢氣處理裝置(4)與無機廢氣處理裝置(7)通過第一氣管(5)連接,位于所述有機廢氣處理裝置(4)右側連接有第二氣管(2),所述第二氣管(2)上設有氣閥(3),所述第一氣管(5)上設有三通閥(6)。/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科學流動實驗車廢氣處理系統,包括廢氣收集裝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廢氣收集裝置(1)與廢氣處理裝置螺紋連接,所述廢氣處理裝置包括有機廢氣處理裝置(4)和無機廢氣處理裝置(7),所述有機廢氣處理裝置(4)與無機廢氣處理裝置(7)通過第一氣管(5)連接,位于所述有機廢氣處理裝置(4)右側連接有第二氣管(2),所述第二氣管(2)上設有氣閥(3),所述第一氣管(5)上設有三通閥(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科學流動實驗車廢氣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廢氣收集裝置(1)包括氣囊(101),所述氣囊(101)通過軟管(102)與螺紋蓋(103)右端連通,所述螺紋蓋(103)與第二氣管(2)右端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科學流動實驗車廢氣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機廢氣處理裝置(4)包括分別與第一氣管(5)右端內側、第二氣管(2)左端內側固定連接的連接管(403),位于兩個所述連接管(403)上分別設有密封圈(404),位于兩個所述連接管(403)中部設有廢氣處理筒,所述廢氣處理筒兩端均設有氣孔,位于所述連接管(403)與廢氣處理筒外側設有密封筒(40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紅嬌,劉卓勇,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雅嘉思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