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扳手套件,包括扳手和若干螺母套頭,若干所述螺母套頭匹配地逐一套在所述扳手上,并可單獨取下套在所述扳手的安裝端使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所提供的扳手套件,便于攜帶且可適用于不同規格的螺釘,避免了攜帶整套規格不同的扳手易丟失的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扳手套件
本技術涉及扳手相關
,具體涉及一種扳手套件。
技術介紹
扳手,是一種常用的安裝與拆卸工具,通過扭矩施加對螺絲的作用力,大大降低了使用者的用力強度,是工業制造業常用的工具,廣泛應用于汽車、飛機、機械和夾具等制造行業中。但內角扳手的直徑和長度決定了它的扭轉力,而現行的內角扳手普遍偏短,而且扳手手柄過細,有時扭轉力不夠,扳手易變形。為了方便使用,現有內角扳手多為成套,一套內角扳手個數很多,規格不同,卻只是通過相同的動作實現相同的目的,過于占空間,不易攜帶且易丟失。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設計了一種扳手套件,該扳手套件包括扳手和螺母套頭,若干所述螺母套頭匹配地逐一套在所述扳手上,并可單獨取下套在所述扳手的安裝端使用。本技術所提供的扳手套件方便攜帶,避免了攜帶整套不同規格的內角扳手不方便且易丟失的問題,且每個螺母套頭均可單獨取下與扳手的安裝端結合使用,可適用于不同規格的螺釘,進一步避免攜帶整套不同規格扳手不方便的問題。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扳手套件,包括扳手和若干螺母套頭,若干所述螺母套頭匹配地逐一套在所述扳手上,并可單獨取下套在所述扳手的安裝端使用。進一步地,所述螺母套頭的上下兩端內部分別設有第一腔體和第二腔體,所述第一腔體與第二腔體連通,當所述螺母套頭套在扳手上時,所述扳手穿過第一腔體和第二腔體,且所述第一腔體的橫截面和扳手橫截面為相互匹配的多邊形。進一步地,所述第一腔體和扳手的橫截面為三角形、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八邊形或十二邊形。進一步地,所述第二腔體的橫截面為多邊形。進一步地,所述扳手呈直線型或折彎型。進一步地,所述扳手的安裝端設有限位凸起。進一步地,所述扳手為金屬扳手,所述螺母套頭的側面設有磁鐵。進一步地,所述螺母套頭為金屬套頭。進一步地,所述螺母套頭的外側在其軸向方向上的投影為多邊形。進一步地,所述螺母套頭的外側在其軸向方向上的投影為三角形、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八邊形或十二邊形。相較于現有技術,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術提供的扳手套件,包括扳手和若干螺母套頭,若干螺母套頭匹配地逐一套在所述扳手上,并可單獨取下套在所述扳手的安裝端使用。當需要攜帶時,只需要將所述螺母套頭逐一套在所述扳手上,多個所述螺母套頭收納于所述扳手上,便于攜帶;當需要使用時,將合適尺寸的螺母套頭取出,與所述扳手的安裝端搭配形成一個整體進行使用,扳手的安裝端與螺母套頭相互匹配,避免了螺母套頭與扳手發生相對旋轉。當扳手的直徑較小時,螺母套頭還可應用于扳手的手柄以增大操作人員的受力面積,更便于操作人員進行操作。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1的扳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1的其中一個螺母套頭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實施例1的其中一個螺母套頭的正視圖;圖4為本技術實施例1的其中一種使用方式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實施例1的另一種使用方式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技術實施例1不同規格的螺母套頭收納在內六角扳手上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技術實施例1的另一個螺母套頭從第二腔體沿其軸向方向上的投影;圖8為本技術實施例2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實施例1如圖1-6所示,一種扳手套件,包括扳手1和若干螺母套頭2,其中,扳手為L型內六角扳手,如圖6所示,若干螺母套頭2匹配地逐一套在扳手1上并可單獨取下套在扳手1的安裝端使用。每個螺母套頭2的外側在其軸向上的投影為六邊形,即每個螺母套頭的外側呈六角棱柱體形狀,螺母套頭2包括上端21和下端22,上端內側設有第一腔體211,第一腔體211呈六角棱柱體形狀且與L型內六角扳手1匹配,下端內側設有第二腔體221,第二腔體221在其軸向上的投影為多邊形,本實施例中,如圖2-3所示,第二腔體在其軸向上的投影為六邊形,即第二腔體呈六角棱柱體形狀,且第一腔體211和第二腔體221連通,L型內六角扳手1可貫穿第一腔體211和第二腔體221。其中,六角棱柱體形狀為在其軸向方向上的投影為六角形,多角棱柱體形狀的第二腔體在其軸向方向上的投影為對應的多角形,如三角棱柱體形狀的第二腔體在其軸向方向上的投影為三角形;另外,L型內六角扳手可貫穿第一腔體和第二腔體,即第一腔體和第二腔體的大小關系如下:第二腔體在其軸向上的投影所形成的多邊形的每條邊均在第一腔體在其軸向上的投影所形成的多邊形的外部或者部分邊重合且部分邊在外部或者每條邊全部重合,優選的,第一腔體和第二腔體的中軸線重合。本實施例中,第二腔體為六角棱柱體形狀時,第一腔體與第二腔體在軸向上的投影完全重合,即第一腔體和第二腔體組成一個呈六角棱柱體形狀的整體且與L型內六角扳手匹配。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扳手1為規格較小的L型內六角扳手,當需要應用于較大尺寸的內六角螺釘時,可在扳手1的安裝端套接與該內六角螺釘規格匹配的螺母套頭2,如圖4和圖5所示,螺母套頭可套接在L型內六角扳手的長邊上,也可以套接在L型內六角扳手1的短邊上,因螺母套頭2的上部21內側的第一腔體211與L型內六角扳手匹配,螺母套頭2可隨內L型六角扳手旋轉,因此螺母套頭2與L型內六角扳手作為一個整體使用,可應用于較大規格的內六角螺釘上;當需要攜帶時,如圖6所示,可將螺母套頭2依次套接在L型內六角扳手1的長邊上,所有螺母套頭2收納于L型內六角扳手2上,便于攜帶,避免了攜帶整套規格不同的內六角扳手容易丟失的問題;另外,螺母套頭2的下部22內側設置的呈多角棱柱體形狀的第二腔體221,還可應用于頭部為多邊形的螺釘上,實現內六角螺釘螺母套頭的多功能應用;另外,因選用的L型內六角扳手規格較小,使用時,因操作人員與L型內六角扳手的接觸面積較小,需要用力旋轉內六角扳手時會給操作人員帶來不便,將其他螺母套頭套接在L型內六角扳手上操作人員施作用力的一端,可增加操作人員與L型內六角扳手之間的接觸面積,便于操作人員操作。進一步地,為了減緩螺母套頭的磨損,增加螺母套頭的使用壽命,螺母套頭為金屬套頭。為了避免內六角扳手套件在使用時,螺母套頭與L型內六角扳手發生軸向相對運動,L型內六角扳手的短邊(即L型內六角扳手的安裝端)上設有限位凸起11。進一步地,扳手1為金屬扳手,每個螺母套頭2側面設有磁鐵23,通過磁鐵作用,可使螺母套頭2吸附在扳手1上,避免了螺母套頭2與扳手1相對滑動而容易丟失的問題。進一步地,為了便于應用于不同規格的內六角螺釘,每個螺母套頭2的規格不同。需要說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扳手套件,包括扳手和若干螺母套頭,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螺母套頭匹配地逐一套在所述扳手上,并可單獨取下套在所述扳手的安裝端使用。/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扳手套件,包括扳手和若干螺母套頭,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螺母套頭匹配地逐一套在所述扳手上,并可單獨取下套在所述扳手的安裝端使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套頭的上下兩端內部分別設有第一腔體和第二腔體,所述第一腔體與第二腔體連通,當所述螺母套頭套在扳手上時,所述扳手穿過第一腔體和第二腔體,且所述第一腔體的橫截面和扳手橫截面為相互匹配的多邊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扳手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體和扳手的橫截面為三角形、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八邊形或十二邊形。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扳手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體的橫截面為多邊形。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寶山,
申請(專利權)人:陳寶山,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新加坡;SG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