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兩側熱交換介質流量相差較大的固定管狀通道組件的不等截面積熱交換器,它解決了既要使內管有足夠的交換面積,又使內管中介質以較高流速通過,以增大換熱效率的問題。它包括外管和內管,其特征是在內管中沿縱向中心部位安裝“物體”以減小內管容積提高介質流速。該熱交換器可以廣泛適用于兩側熱交換介質流量相差較大的場合。(*該技術在2008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用于兩側熱交換的固定管狀通道組件的不等截面積熱交換器,各種介質與通道壁的不同側面接觸。現有的管式熱交換器多是由內外雙層套管組成,內外管中分別通過相同或不同的介質。在內管直徑一定的情況下,如果其中一種介質的流量較小,介質流速降低,導致其熱交換效率下降。本技術的目的是設計一種既要使內管中介質與外管內介質有足夠大的接觸面積,又要使內管中容納介質的容積減少,使介質具有較高的流速,以便提高換熱效率的熱交換器。本技術的設計思想是在現有套管型換熱器的基礎上,在內管的中心部位安裝“物體”,以減少內管容積,相應地提高其中介質的流速。同時保持內管原有的表面積,即換熱面積,以提高換熱效率。下面參照附圖敘述其結構。一種固定管狀通道組件的不等截面積熱交換器,它包括外管1和內管2,其特征是沿內管2的軸向中心部位安裝“物體”3。上述熱交換器中的內管2可以是光管或經過加工的波紋管等提高熱交換效率、增加熱交換面積的管材,這些管材同心安裝在外管1中。對于有多根內管的熱交換器,也可在內管中安裝“物體”,以提高換熱效率。即一種固定管狀通道組件的不等截面積熱交換器,它包括外管1和多根內管2,其特征是沿內管2的軸向的中心部位安裝“物體”3。在上述兩種熱交換器的內管2中安裝的“物體”3可以是各種形狀的實心材料或光管、經過加工的波紋管等提高熱交換效率、增大熱交換面積的管材,這些材料同心安裝在內管2中或者從內管2中穿過。如果是實心材料只要通過支撐將其安裝在內管2中,即可減小內管2的容積,提高介質流速。如果是管材可將其一端或兩端封閉后通過支撐安裝在內管2中,或將其一端或兩端固定在內管2的一端或兩端。管材還可以貫穿內管2,這樣不僅減小了內管2的容積,而且增大了內管2中介質與外部介質的換熱面積,更加提高換熱效率。使用這種換熱器既能保持內管原來的表面積(換熱面積),又可以減少內管容積,增大介質流速,提高換熱效率。該熱交換器適用于熱交換量較大、介質流量相差較大的場合。 附圖說明圖1為實施例1的全剖示意圖,圖2為實施例2的全剖示意圖。圖3為實施例3的全剖示意圖,圖4為A-A剖視圖。實施例例1.一種管式不等截面積熱交換器,它可以包括外管1和內管2,“物體”3為管材,同心安裝在內管2中,“物體”3的兩端焊接在內管2的兩端。使“物體”3成封閉狀態。安裝“物體”3后使內管2的容積減少,致使其中介質流速增大,提高換熱效率。例2一種管式不等截面積熱交換器,與例1不同之處是“物體”3從內管2中穿出,它與內管2的兩端接觸處也要焊接。由于“物體”3是個一根通管,所以外管1中的介質也將從中流過。這樣,又增大了換熱面積。例3一種管式不等截面積熱交換器,在外管1內平行安裝多根內管2,在每根內管2中都同心安裝“物體”3。“物體”3為實心圓柱體,它通過支撐8安裝在內管2中。外管1和內管2通過法蘭4組裝。內管2中的介質由法蘭4匯流后,由端蓋5的出口流出。外管1中的介質由出入口6、7通過。權利要求1.一種固定管狀通道組件的不等截面積熱交換器,它包括外管(1)和內管管(2),其特征是沿內管(2)的軸向中心部位安裝“物體”(3)。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不等截面積熱交換器,其特征是所說的內管(2)為光管或經過加工的波紋管等提高熱交換效率、增加熱交換面積的管材,這些管材同心安裝在外管(1)中。3.一種固定管狀通道組件的不等截面積熱交換器,它包括外管(1)和多根內管(2),其特征是沿內管(2)的軸向中心部位安裝“物體”(3)。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不等截面積熱交換器,其特征是所說的“物體”(3)為各種形狀的實心材料或光管、經過加工的波紋管等提高熱交換效率、增加熱交換面積的管材,這些材料同心安裝在內管(2)中,或者從內管(2)中穿過。專利摘要一種用于兩側熱交換介質流量相差較大的固定管狀通道組件的不等截面積熱交換器,它解決了既要使內管有足夠的交換面積,又使內管中介質以較高流速通過,以增大換熱效率的問題。它包括外管和內管,其特征是在內管中沿縱向中心部位安裝“物體”以減小內管容積提高介質流速。該熱交換器可以廣泛適用于兩側熱交換介質流量相差較大的場合。文檔編號F28D7/10GK2338713SQ98244500公開日1999年9月15日 申請日期1998年9月27日 優先權日1998年9月27日專利技術者張力 申請人:張力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固定管狀通道組件的不等截面積熱交換器,它包括外管(1)和內管(2),其特征是沿內管(2)的軸向中心部位安裝“物體”(3)。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力,
申請(專利權)人:張力,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21[中國|遼寧]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