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微風發電裝置技術領域,尤其為一種具有避雷功能的微風發電裝置,包括底座箱,所述底座箱的頂端固定連接有固定桿,所述底座箱的底端內側固定連接有控制器,所述底座箱的底端內側固定連接有電機,所述電機的頂端固定連接有絕緣盤,所述絕緣盤的頂端固定連接有伸縮桿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中,通過設置的避雷針、伸縮桿和螺桿,可以實現避雷針在固定桿內側的上下運動,從而使得避雷針在雷雨天氣中向上運動,并將雷電通過絕緣導線、伸縮桿和引線傳遞到大地上,從而起到避雷的作用在沒有雷雨天氣時,避雷針可以下降到固定桿的內側,一方面防止避雷針被大氣中的漂浮物罩住的可能,一方面也防止避雷針對葉輪受到的風力造成影響,具有很好的實用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具有避雷功能的微風發電裝置
本技術涉及微風發電裝置
,具體為一種具有避雷功能的微風發電裝置。
技術介紹
隨著社會的發展,對微風發電裝置的應用愈加廣泛,電源,作為一種環保能源,是目前必不可少的資源之一,現有技術中,電源的產生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靠燃燒能源產生動力的火力發電,一種是利用自然界動力的環保發電,例如風力發電,火力發電會對大氣環境產生一定的污染,而風力發電則是利用自然空氣的流動來產生動力,無需損耗其它能源,是一種節能環保的發電形式,因此,對一種微風發電用支撐裝置的需求日益增長。因為微風發電裝置需要長時間的暴露在較高的空氣中,且微風發電裝置由金屬制成,在遇到雷雨天氣的時候,微風發電裝置很有可能會受到雷電的擊中,造成微風發電裝置的損壞,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如果僅僅只在微風裝置的頂端增加一個避雷針,會對葉輪受到的風力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一種具有避雷功能的微風發電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避雷功能的微風發電裝置,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具有避雷功能的微風發電裝置,包括底座箱,所述底座箱的頂端固定連接有固定桿,所述底座箱的底端內側固定連接有控制器,所述底座箱的底端內側固定連接有電機,所述電機的頂端固定連接有絕緣盤,所述絕緣盤的頂端固定連接有伸縮桿,且伸縮桿水平方向上的內側截面呈正多邊形設置,且伸縮桿設置在固定桿的內側,所述伸縮桿的頂端固定連接有螺桿,且螺桿的外側與固定桿的內側螺旋連接,且螺桿的內側固定連接有絕緣導線,所述螺桿的頂端固定連接有避雷針,且避雷針的頂端呈圓錐狀設置。優選的,所述固定桿的頂端外側固定連接有圓盤,所述圓盤的頂端內側轉動連接有滾珠,所述滾珠的頂端滑動連接有轉筒,且轉筒設置在圓盤的上側,且轉筒轉動連接在固定桿的外側,所述轉筒的右端轉動連接有葉輪,所述轉筒的左端固定連接有風向標。優選的,所述伸縮桿的底端外側轉動連接有軸承,所述軸承的左端固定連接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的頂端與底座箱的頂端內側固定連接,所述軸承的右端固定連接有導線,所述導線的另一端與大地相連通。優選的,所述固定桿的外側固定連接有油箱,所述油箱的內側設置有潤滑油,所述油箱的頂端開設有加油口,所述加油口的頂端外側螺旋連接有油口帽。優選的,所述油箱的底端連通有導油管,所述導油管的內側連通有電磁閥,所述導油管的右端與固定桿的左端內側相連通,且導油管設置在螺桿的上方。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術中,通過設置的避雷針、電機、伸縮桿和螺桿,可以實現避雷針在固定桿內側的上下運動,從而使得避雷針在雷雨天氣中向上運動,并將雷電通過絕緣導線、伸縮桿和引線傳遞到大地上,從而起到避雷的作用在沒有雷雨天氣時,避雷針可以下降到固定桿的內側,一方面防止避雷針被大氣中的漂浮物罩住的可能,一方面也防止避雷針對葉輪受到的風力造成影響,具有很好的實用性。2、本技術中,通過設置的油箱、潤滑油、電磁閥和導油管,可以實現通過控制器對電磁閥的控制,實現對螺桿和固定桿內側的潤滑,減小螺桿在轉動時受到的磨損,延長螺桿的工作壽命,油箱內的潤滑油在加油口和油口帽的存在下可以進行添加,具有很好的實用性。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圖1的A處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圖1的B處結構示意圖。圖中:1-底座箱、2-伸縮桿、3-電磁閥、4-螺桿、5-葉輪、6-避雷針、7-風向標、8-滾珠、9-圓盤、10-電機、11-引線、12-絕緣盤、13-固定桿、14-控制器、15-導油管、16-油箱、17-潤滑油、18-加油口、19-油口帽、20-連接桿、21-軸承、22-轉筒。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炯夹g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1-3,本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具有避雷功能的微風發電裝置,包括底座箱1,所述底座箱1的頂端固定連接有固定桿13,所述底座箱1的底端內側固定連接有控制器14,控制器14是為了控制電磁閥3和電機10,所述底座箱1的底端內側固定連接有電機10,所述電機10的頂端固定連接有絕緣盤12,所述絕緣盤12的頂端固定連接有伸縮桿2,且伸縮桿2水平方向上的內側截面呈正多邊形設置,伸縮桿2平行方向上的內側截面呈正多邊形設置,這種設置使得伸縮桿2的外側和內側可以相互卡合,同步轉動,且伸縮桿2設置在固定桿13的內側,所述伸縮桿2的頂端固定連接有螺桿4,且螺桿4的外側與固定桿13的內側螺旋連接,這種設置是為了避雷針6的上下運動,且螺桿4的內側固定連接有絕緣導線,避雷針6將雷電通過絕緣導線、伸縮桿2和引線11傳遞到大地上,從而起到避雷的作用,所述螺桿4的頂端固定連接有避雷針6,且避雷針6的頂端呈圓錐狀設置。所述固定桿13的頂端外側固定連接有圓盤9,所述圓盤9的頂端內側轉動連接有滾珠8,所述滾珠8的頂端滑動連接有轉筒22,且轉筒22設置在圓盤9的上側,且轉筒22轉動連接在固定桿13的外側,所述轉筒22的右端轉動連接有葉輪5,所述轉筒22的左端固定連接有風向標7,所述伸縮桿2的底端外側轉動連接有軸承21,所述軸承21的左端固定連接有連接桿20,所述連接桿20的頂端與底座箱1的頂端內側固定連接,所述軸承21的右端固定連接有導線11,所述導線11的另一端與大地相連通,所述固定桿13的外側固定連接有油箱16,所述油箱16的內側設置有潤滑油17,這種設置可以減小螺桿4的磨損,所述油箱16的頂端開設有加油口18,通過擰開油口帽19,可以對油箱17內的潤滑油17進行添加,所述加油口18的頂端外側螺旋連接有油口帽19,所述油箱16的底端連通有導油管15,所述導油管15的內側連通有電磁閥3,所述導油管15的右端與固定桿13的左端內側相連通,且導油管15設置在螺桿4的上方。所述控制器14的型號為MAM-100,所述電機10的型號為Y80M1-2,所述電磁閥3的型號為YYV2-12K1。工作流程:本技術使用前通過外接電源供電,微風發電裝置工作前,底座箱1已經被固定,當出現雷雨天氣的時候,為了防止微風發電裝置受到雷電的損傷,此時,通過控制器14控制電機10轉動,電機10帶動絕緣盤12轉動,絕緣盤12帶動伸縮桿2轉動,其中,伸縮桿2平行方向上的內側截面呈正多邊形設置,這種設置使得伸縮桿2的兩段的外側和內側可以相互卡合,同步轉動,伸縮桿2帶動螺桿4轉動,螺桿4與固定桿13內側的螺旋連接,使得固定桿13可以進性上或下運動,通過固定桿13的上或下運動,帶動避雷針6可以進行上或下運動,避雷針6在雷雨天氣中向上運動,其中,螺桿4的內側包含有絕緣導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具有避雷功能的微風發電裝置,包括底座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箱(1)的頂端固定連接有固定桿(13),所述底座箱(1)的底端內側固定連接有控制器(14),所述底座箱(1)的底端內側固定連接有電機(10),所述電機(10)的頂端固定連接有絕緣盤(12),所述絕緣盤(12)的頂端固定連接有伸縮桿(2),且伸縮桿(2)水平方向上的內側截面呈正多邊形設置,且伸縮桿(2)設置在固定桿(13)的內側,所述伸縮桿(2)的頂端固定連接有螺桿(4),且螺桿(4)的外側與固定桿(13)的內側螺旋連接,且螺桿(4)的內側固定連接有絕緣導線,所述螺桿(4)的頂端固定連接有避雷針(6),且避雷針(6)的頂端呈圓錐狀設置。/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具有避雷功能的微風發電裝置,包括底座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箱(1)的頂端固定連接有固定桿(13),所述底座箱(1)的底端內側固定連接有控制器(14),所述底座箱(1)的底端內側固定連接有電機(10),所述電機(10)的頂端固定連接有絕緣盤(12),所述絕緣盤(12)的頂端固定連接有伸縮桿(2),且伸縮桿(2)水平方向上的內側截面呈正多邊形設置,且伸縮桿(2)設置在固定桿(13)的內側,所述伸縮桿(2)的頂端固定連接有螺桿(4),且螺桿(4)的外側與固定桿(13)的內側螺旋連接,且螺桿(4)的內側固定連接有絕緣導線,所述螺桿(4)的頂端固定連接有避雷針(6),且避雷針(6)的頂端呈圓錐狀設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避雷功能的微風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桿(13)的頂端外側固定連接有圓盤(9),所述圓盤(9)的頂端內側轉動連接有滾珠(8),所述滾珠(8)的頂端滑動連接有轉筒(22),且轉筒(22)設置在圓盤(9)的上側,且轉筒(22)轉動連接在固定桿(13)的外側,所述轉筒(22)的右端轉動...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齊,薛克娟,許慶紹,劉紹鵬,董立健,齊春昊,
申請(專利權)人:美鋼聯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