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銅鋁翼柱型散熱器,其先將內銅管與外鋁管加工成雙金屬復合管,復合管外側上垂直安置有四組或四組以上對稱呈蜘蛛狀分布的翼片,鄰近于正前后一組對稱翼片兩側的兩組對稱翼片上垂直安置著前后散熱面板,將四根或四根以上帶翼片的銅鋁復合管縱向排列,復合管上管端與進水管橫向接通,下管端與出水管橫向接通,進水管一端與采暖熱源連通,出水管一端與循環水管連接。本發明專利技術具有體積小、熱交換速度快、散熱面積大、散熱效率高、安裝使用方便等特點,是一種理想的采暖設備。(*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采暖設備,具體是一種銅鋁翼柱型散熱器。
技術介紹
目前作為采暖設備用的散熱器種類很多,據采暖介質的不同,可分為水暖、汽暖、電暖等,暖器設備所使用的材質也有區分,最常見的有鑄鐵水汽暖散熱器、翅片管水汽暖散熱器及高頻焊板式散熱器?,F有技術生產的各類翅片管式水汽暖散熱器雖然比鑄鐵水汽暖散熱器和高頻焊散熱器在重量、體積、生產成本上有一定的優勢,但存在著生產工藝復雜、材料消耗量大、散熱效率低等不足現象,其各式翅片管散熱器都是將金屬板材穿孔后串在普通的水管上組成翅片管,水管與翅片之間只是點接觸,所散熱效率遠不及鑄鐵散熱器與高頻板式散熱器。另外,所采用的材質一般為鑄鐵或鋼板,其傳熱系數比較低,熱交換速度慢,同時隨著使用過程中金屬表面氧化層的加厚,散熱效率也隨之降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將銅管與鋁管變成復合管、經機械加工形成的銅鋁翼柱型散熱器,具有體積小、熱交換速度快、散熱面積大、散熱效率高、安裝使用方便的性能。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按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銅鋁翼柱型散熱器,由進水管和出水管構成,其A.先將內銅管與外鋁管加工成雙金屬復合管;B.再在所述銅鋁復合管外側上垂直安置有四組或四組以上對稱呈蜘蛛狀分布的翼片,鄰近于正前后一組對稱翼片兩側的兩組對稱翼片上垂直安置著前后散熱面板;C.將四根或四根以上帶翼片的所述銅鋁復合管縱向排列,其所述銅鋁復合管上管端與所述進水管橫向接通,下管端與所述出水管橫向接通,所述進水管一端與采暖熱源連通,另一端上裝有放氣閥,所述出水管一端與循環水管連接,另一端上裝有堵頭。本專利技術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具有設計合理、結構簡單、體積小、重量輕、易于加工、換熱速度快、安裝使用方便等特點,值得推廣使用。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1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2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銅鋁復合管剖面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銅鋁復合管與翼片連接橫剖面示意圖。圖5為圖1的I-I剖視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詳述本專利技術。如圖1-5所示,一種銅鋁翼柱型散熱器,由進水管1和出水管2構成,其A.先將內銅管4與外鋁管5加工成雙金屬復合管3;B.再在銅鋁復合管3外側上垂直安置有四組或四組以上對稱呈蜘蛛狀分布的翼片6,鄰近于正前后一組對稱翼片6-1兩側的兩組對稱翼片6-2上垂直安置著前后散熱面板7-1、7-2,然后將四根或四根以上帶翼片6的銅鋁復合管3縱向排列,其銅鋁復合管3上管端與進水管1橫向接通,下管端與出水管2橫向接通,進水管1一端與采暖熱源連通,另一端上裝有放氣閥8,出水管2一端與循環水管連接,另一端上裝有堵頭9。如圖1所示的實施例1中,它由四組銅鋁復合管3縱向排列。如圖2所示的實施例2中,它由六組銅鋁復合管3縱向排列。上述實施側中,內銅管4外徑φ為18-30mm,管壁厚度為0.5-1.0mm,外鋁管5內徑φ為18-35mm,管壁厚度為0.5-1mm,銅鋁復合管3長度為200-1000mm;前后散熱面板7-1、7-2相距40-80mm,高度為200-1000mm,寬度為40-80mm,板厚度為0.8-1.0mm,材質為鋁板;翼片厚度為0.5-1.0mm,高度為200-1000mm,長度為20-50mm,正前后一組對稱翼片6-1與兩側三組對稱翼片6-3寬度小于散熱面板7-1、7-2寬度為0.2-0.4mm,翼片6的材質為鋁板。使用時,當進水管1一端與采暖熱源接通后,其熱水或蒸汽由進水管分別流入銅鋁復合管3內,通過銅鋁復合管3及其管上安裝的翼片6,進行熱量交換,并通過與翼片6連接的前后散熱面板7-1、7-2進行熱量輻射,且前后散熱面板7-1、7-2寬度與兩板間復合管3上翼片寬度不相等及面板7-1、7-2的高度矮于復合管3的長度,在翼片6之間形成空氣對流,冷空氣由低部空間進入,換熱后的熱空氣由上部空間放出,使之熱量得到充分交換及釋放,達到最佳散熱效果。因而本專利技術的散熱器是一種理想的采暖設備。權利要求1.一種銅鋁翼柱型散熱器,由進水管(1)和出水管(2)構成,其結構特征在于A.先將內銅管(4)與外鋁管(5)加工成雙金屬復合管3;B.再在所述銅鋁復合管(3)外側上垂直安置有四組或四組以上對稱呈蜘蛛狀分布的翼片(6),鄰近于正前后對稱翼片(6-1)兩側的兩組對稱翼片(6-2)上垂直安置著前后散熱面板(7-1、7-2);C.然后將四根或四根以上帶所述翼片(6)的所述銅鋁復合管(3)縱向排列,其所述銅鋁復合管(3)上管端與所述進水管(1)橫向接通,下管端與所述出水管(2)橫向接通;D.所述進水管(1)一端與采暖熱源連通,另一端上裝有放氣閥(8),所述出水管(2)一端與循環水管連通,另一端上裝有堵頭(9)。2.據權利要1所述的銅鋁翼柱型散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銅管(4)外徑φ為18-30mm,管壁厚度為0.5-1.0mm,外鋁管(5)內徑為18-35mm,管壁厚度為0.5-1mm,所述銅鋁復合管(3)長度為200-1000mm。3.根據權利要1所述的銅鋁翼柱型散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散熱面板(7-1、7-2)相距40-80mm,高度為200-1000mm,寬度為40-80mm,板厚度為0.8-1.0mm,材質為鋁板。4.所述根據權利要1所述的銅鋁翼柱型散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翼片(6)厚度為0.5-1.0mm,高度為200-1000mm,長度為20-50mm,所述正前后一組對稱翼片(6-1)與兩側三組對稱翼片(6-3)寬度小于所述前后散熱面板(7-1、7-2)寬度為0.2-0.4mm,翼片(6)的材質為鋁板。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銅鋁翼柱型散熱器,其先將內銅管與外鋁管加工成雙金屬復合管,復合管外側上垂直安置有四組或四組以上對稱呈蜘蛛狀分布的翼片,鄰近于正前后一組對稱翼片兩側的兩組對稱翼片上垂直安置著前后散熱面板,將四根或四根以上帶翼片的銅鋁復合管縱向排列,復合管上管端與進水管橫向接通,下管端與出水管橫向接通,進水管一端與采暖熱源連通,出水管一端與循環水管連接。本專利技術具有體積小、熱交換速度快、散熱面積大、散熱效率高、安裝使用方便等特點,是一種理想的采暖設備。文檔編號F28F1/14GK1373345SQ0210375公開日2002年10月9日 申請日期2002年3月20日 優先權日2001年7月11日專利技術者劉漢龍 申請人:劉漢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銅鋁翼柱型散熱器,由進水管(1)和出水管(2)構成,其結構特征在于:A.先將內銅管(4)與外鋁管(5)加工成雙金屬復合管3;B.再在所述銅鋁復合管(3)外側上垂直安置有四組或四組以上對稱呈蜘蛛狀分布的翼片(6),鄰近于正前后對稱翼片(6-1)兩側的兩組對稱翼片(6-2)上垂直安置著前后散熱面板(7-1、7-2);C.然后將四根或四根以上帶所述翼片(6)的所述銅鋁復合管(3)縱向排列,其所述銅鋁復合管(3)上管端與所述進水管(1)橫向接通,下管端與所述出水管(2)橫向接通;D.所述進水管(1)一端與采暖熱源連通,另一端上裝有放氣閥(8),所述出水管(2)一端與循環水管連通,另一端上裝有堵頭(9)。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漢龍,
申請(專利權)人:劉漢龍,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88[中國|濟南]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