翅片管熱交換器包括:多個細長的板形翅片件(110),它們相互平行并且隔開有規則的間隔,每個翅片件都具有一個翅片基底,翅片件長度方向上的至少兩排通孔(112)和具有支腿的多個凸起;插入所述通孔內的多個熱交換管;每個翅片件在前半部分的前面和中間區域和后半部分的中間區域都具有平坦的區域;及每個凸起部分至少設置在前半部分的后部區域和后半部分的前半區域上并都具有支腿,支腿相對于橫向中心線傾斜預定的角度,該橫向中心線以這樣的方式穿過前排相連通孔的中心,從而距離中心線的距離逐漸增大。每個翅片件都具有一個前邊緣和一個后邊緣。前邊緣具有突出部分和凹陷部分,后邊緣具有突出部分和凹陷部分。前邊緣的突出部分基本上與在相同橫向中心線上的后邊緣的凹陷部分對應。(*該技術在2019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具有多個翅片件的熱交換器,所述翅片件用于兩種流體之間例如制冷介質與空氣或類似物之間的熱交換。
技術介紹
為提高空調或制冷機內所用翅片管熱交換器的性能人們已經進行了許多嘗試。尤其是,為了得到較高的熱交換性能,人們已經完成了對翅片管熱交換器薄的板形翅片件的結構的改進。為了提高熱交換器的性能,在每個翅片件上形成有多個凹入和凸起的部分。例如授予KATO的美國專利No.4,832,117中公開了一種具有多個凸起部分的薄的板形翅片件。每個翅片件都具有一個翅片形基底,在該基底上形成有對齊的通孔和多個凸起部分。凸起部分的支腿相對于縱向前沿傾斜以便每個支腿與最近通孔的切線一致。另外,凸起部分形狀在翅片件的整個寬度上。在這種結構中,氣流可能會被導引著穿過與插入每個通孔內的熱交換管間隔開的區域。因此空氣與翅片件之間的熱交換性能不足。另外,在翅片件整個寬度上形成的凸起部分可以會阻擋氣流,由此造成壓降增加。這會導致產生令人生厭的噪聲。另外,過多數量的凸起會造成翅片件用沖模的制造成本較高并使沖模的壽命較短。如上所述,因此在翅片管熱交換器具有的翅片件上以這樣的方式形成凸起部分是必要的,即在維持良好熱交換性能的同時使抵抗氣流的阻力最小。另外,還需要每個翅片件這樣制成,即在維持良好熱交換性能的同時使用于制造每個翅片件的原材料是節約的。專利技術概述相應地,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多個翅片件的翅片管熱交換器,其中翅片件這樣制成,即在維持良好熱交換性能的同時使抵抗氣流的阻力最小。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多個翅片件的翅片管熱交換器,其中翅片件這樣制成,即在維持良好熱交換性能的同時使用于制造每個翅片件的原材料如鋁板或金屬板是節約的。本專利技術的上述和其他目的通過提供一種翅片管熱交換器實現,該翅片管熱交換器包括多個細長的板形翅片件,它們相互平行并且隔開有規則的間隔,每個翅片件都具有一個翅片基底,翅片件長度方向上的至少兩排通孔和具有支腿的多個凸起;插入所述通孔內的多個熱交換管;每個翅片件在前半部分的前面和中間區域和后半部分的中間區域都具有平坦的區域;及每個凸起部分至少設置在前半部分的后部區域和后半部分的前半區域上并都具有支腿,支腿相對于橫向中心線傾斜預定的角度,該橫向中心線以這樣的方式穿過前排相連通孔的中心,即更大體積的空氣被導引向后排管子的附近。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種翅片管熱交換器,該翅片管熱交換器具有多個板形的翅片件和多個管子,其中翅片件隔開有規則的間隔。每個翅片件都具有一個前沿和一個后沿,前沿具有凸起部分和凹陷部分并且后沿也具有凸起部分和凹陷部分。每個翅片件10都具有多個從翅片基底17上突出的切割凸起部分16。每個凸起部分16都具有兩個沿翅片件10的長度方向設置的支腿18和連接兩個支腿18的橋架20。橋架20沿翅片件10的長度方向延伸。通過支腿18和橋架20形成了孔口22由此空氣流過孔口22(見附圖說明圖1C)。支腿18向對于通孔16的橫向中心線傾斜,如下面所詳細說明的。為了便于說明,將翅片件10分成如下所述的區域。首先,將翅片件10分成前半部分W1和后半部分W2。前半部分W1被分成三個區域,即前區W1a,中區W1b和后區W1c。每個區的寬度基本上相同為前半部分W1寬度的1/3,即翅片件10寬度的1/6。與前半部分W1一樣,后半部分W2也被分成三個區域,即前區W2a,中區W2b和后區W2c。從圖1A和圖1B可以看出,在本專利技術的第一實施例中,凸起部分16設置在前半部分W1的后區W1c和后部部分W2的前區W2a和后區W2c內。凸起部分16在翅片件10的長度方向上對齊并成兩排。優選的是,兩排凸起部分16設置在前半部分W1的后區W1c及后半部分W2的前區W2a和后區W2c中的每個區內。然而,凸起部分16的排數可以根據熱交換管的B1排和B2排之間的距離以及凸起部分的寬度改變,這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是明顯的。在前半部分W1的前區W1a和中區W1b內沒有凸起部分。即翅片件10的前半部分W1的前區W1a和中區W1b是平坦的。同樣,在后半部分W2的中區W2b也沒有凸起部分,即翅片件10的后半部分W2的中區W2b是平坦的。凸起部分的上述布置使得抵抗氣流的阻力降低。下面參考橫向中心線C說明凸起部分的構造,橫向中心線C穿過前排B1確定通孔12a的中心。凸起部分16a,16b,16c,16d,16e和16f對稱地形成在橫向中心線C的兩側。凸起部分16a,16b,16c和16d位于通孔12a與鄰接通孔12a的兩個后排B2通孔12b和12c之間,其中通孔12a設置在橫向中心線C上。在后半部分W2后區W2c內最后排中,具有兩個凸起部分16f和設置在凸起16f之間的凸起部分16g。凸起部分16f和16g具有與凸起部分16a,16b,16c和16d不同的形狀。參考圖1A,如上所述,每個凸起部分16的支腿16向對于橫向中心線C傾斜預定的角度,其中橫向中心線穿過前排B1通孔12a的中心。這種結構使得空氣導向插入后排B2通孔12b和12c內的管子。最后,支腿的結構增強了管子和后排管子周圍的熱交換性能。角α的優選在5-45度的范圍內,更優選的是為15度。然而,可以理解的是角度可以根據管子的間隔和尺寸變化。參考圖1B,某一排的凸起部分16和相鄰排的凸起部分16在彼此相對的方向上從翅片基底17上突出。從圖1A-圖1C可以看出,切割和凸起部分16是通過切割翅片基底17并突出切割部分形成的。上述過程通常由沖模完成。參考圖2,根據本專利技術第二實施例的翅片管熱交換器具有多個翅片件110。通孔112的結構基本上與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中翅片件10的通孔12相同。然而,每個翅片件110的前邊緣線130和后邊緣線140的結構與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中描述的翅片件10的前邊緣線30和后邊緣線40的結構不同。下面將參考橫貫中心線C進行描述,其穿過前排B1的某一通孔112a的中心。從圖2中可看出,邊緣線130具有突出的部分138和凹陷的部分137。凹陷部分137與突出部分138之間高度差為L。對該距離可進行改變。突出部分138最好形成在前排B1的通孔的前部,而凹陷部分147形成在后排B2的相鄰的通孔112之間。突出部分138和凹陷部分137可通過直線132,134和136與曲線組合構成。突出部分138和凹陷部分137最好相對中心線C對稱。然而,在另外的一個實施例中,凹陷部分137和突出部分138是非對稱的。可通過線134將突出部分138與凹陷部分137相連。此線134相對中心線傾斜30度角,從而在箭頭A的方向上與橫向中心線的距離增大。自然的,當通過曲線將突出部分138與凹陷部分137相連時,則無直線部分。在最佳實施例中,前邊緣線130的突出部分138正好與后邊緣線140的凹陷部分147對應。后邊緣線140的突出部分148正好與前邊緣線130的凹陷部分137對應。換句話說,當在翅片件110的橫向上移動前邊緣線130時,前邊緣線130與后邊緣線140吻合。參考圖2,凸起116形成在前半部W1的后部區域W1c上和后半部W2的前部區域W2a上。剪切線150變為第一翅片件110a的前邊緣線130a和第二翅片件110b的后邊緣線140b。如上所述,前和后邊緣線的這些結構可節省原材料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翅片管熱交換器實現,該翅片管熱交換器包括: 多個細長的板形翅片件,它們相互平行并且隔開有規則的間隔,以及多個熱交換管,其特征在于: 每個翅片件都具有一個翅片基底,翅片件長度方向上的至少兩排通孔用于容納管和具有支腿的多個凸起; 每個翅片件在前半部分的前面和中間區域和后半部分的中間區域都具有平坦的區域;及 每個翅片件具有凸起部分,凸起部分至少設置在前半部分的后部區域和后半部分的前半區域上并都具有支腿,支腿相對于橫向中心線傾斜預定的角度,該橫向中心線以這樣的方式穿過前排相連通孔的中心,從而增大了與中心線的距離。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姜熙瓚,金武煥,
申請(專利權)人:姜熙瓚,金武煥,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KR[韓國]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