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弧形夾子,包括:第一夾片,第二夾片,連接所述第一夾片和第二夾片的連接軸;所述第一夾片包括:第一指環,第一夾臂,第一弧形夾桿,與所述第一指環和所述第一夾臂連接的第一倒鉤條;所述第二夾片包括:第二指環、第二夾臂,第二弧形夾桿,與所述第二指環和所述第二夾臂連接的第二倒鉤條;所述第一倒鉤條與所述第二倒鉤條匹配。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采用弧形的第一弧形夾桿和第二弧形夾桿,伸入液氮容器后,手不是處于液氮容器口的正上方,避免低溫凍傷的風險;同時也不會擋住人眼的視線。設置第一倒鉤條和第二倒鉤條,夾住物體后,便可以在不用手指用力的情況下也保持夾住物體的狀態,極大的方便了使用者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弧形夾子
本技術涉及實驗器械
,尤其涉及一種弧形夾子。
技術介紹
在小型液氮容器中取細胞樣本的工具,目前的實驗操作中沒有一個明確使用的工具,大多數實驗室以傳統的長柄鑷子、長柄止血鉗為工具,這種工具設計上不是專門用來夾取低溫樣本,在外形的設計上也不方便使用。傳統的長柄鑷子、長柄止血鉗在夾取時,手會在液氮容器口的正上方,使得手不能完全避開低溫氮氣,有低溫凍傷的風險。進一步地,若液氮容器是不透明的,人眼必須通過容器口來觀察物體,從而采用傳統的長柄鑷子或長柄止血鉗來夾物體,然而手會擋住人眼的視線,不利于夾物體。而且傳統的長柄鑷子或長柄止血鉗夾取物體時,需要用手夾緊傳統的長柄鑷子或長柄止血鉗,以避免傳統的長柄鑷子或長柄止血鉗松動導致物體掉落,使用不便。因此,現有技術存在缺陷,需要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弧形夾子,避免手被低溫凍傷,避免手擋住人眼的視線,避免人手一直夾緊夾子。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提供一種弧形夾子,包括:第一夾片,第二夾片,連接所述第一夾片和第二夾片的連接軸;所述第一夾片包括:第一指環,與所述第一指環連接的第一夾臂,與所述第一夾臂連接的第一弧形夾桿,與所述第一指環和/或所述第一夾臂連接的第一倒鉤條;所述第二夾片包括:第二指環、與所述第二指環連接的第二夾臂,與所述第二夾臂連接的第二弧形夾桿,與所述第二指環和/或所述第二夾臂連接的第二倒鉤條;所述第一夾臂與第一弧形夾桿之間設置有第一軸孔,所述第二夾臂與第二夾桿之間設置有第二軸孔,所述連接軸穿過所述第一軸孔與所述第二軸孔;所述第一倒鉤條與所述第二倒鉤條匹配。兩根手指分別穿入第一指環和第二指環,兩根手指將第一指環和第二指環分離開,從而是的第一弧形夾桿與第二弧形夾桿分離開,兩根手指將第一指環和第二指環靠近,從而可以使得第一弧形夾桿與第二弧形夾桿夾住物體,夾住物體后,第一倒鉤條可與第二倒鉤條扣合,便可以在不用手指用力的的情況下也保持夾住物體的狀態,極大的方便了使用者使用。第一弧形夾桿與第二弧形夾桿伸入液氮容器后,手不是處于液氮容器口的正上方,也即可以完全避開低溫氮氣,避免低溫凍傷的風險;同時也不會擋住人眼的視線。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弧形夾桿的尾端和所述第二弧形夾桿的尾端均設置有鋸齒面。鋸齒面可更加牢固的夾住物體。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弧形夾桿的兩端的夾角的范圍為100°-170°,所述第二弧形夾桿的兩端的夾角的范圍為100°-170。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弧形夾桿的兩端的夾角為120°,所述第二弧形夾桿的兩端的夾角為120°。進一步地,所述弧形夾子,還包括:分別套在第一指環內側和第二指環內側的橡膠圈。所述橡膠圈可給手指提供緩沖,提供更好的使用感覺。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倒鉤條和第二倒鉤條均設置有若干條倒鉤。設置若干條倒鉤,也即可以方便對不同大小的物體進行夾持。采用上述方案,本技術提供一種弧形夾子,采用弧形的第一弧形夾桿和第二弧形夾桿,伸入液氮容器后,手不是處于液氮容器口的正上方,也即可以完全避開低溫氮氣,避免低溫凍傷的風險;同時也不會擋住人眼的視線。設置第一倒鉤條和第二倒鉤條,夾住物體后,便可以在不用手指用力的情況下也保持夾住物體的狀態,極大的方便了使用者使用。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第一倒鉤條和第二倒鉤條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的鋸齒面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詳細說明。請參閱推1-圖3,本技術提供一種弧形夾子,包括:第一夾片,第二夾片,連接所述第一夾片和第二夾片的連接軸10;所述第一夾片包括:第一指環21,與所述第一指環21連接的第一夾臂22,與所述第一夾臂22連接的第一弧形夾桿23,與所述第一指環21和所述第一夾臂22連接的第一倒鉤條24;所述第二夾片包括:第二指環31、與所述第二指環31連接的第二夾臂32,與所述第二夾臂32連接的第二弧形夾桿33,與所述第二指環31和所述第二夾臂32連接的第二倒鉤條34;所述第一夾臂22與第一弧形夾桿23之間設置有第一軸孔,所述第二夾臂32與第二夾桿之間設置有第二軸孔,所述連接軸10穿過所述第一軸孔與所述第二軸孔;所述第一倒鉤條24與所述第二倒鉤條34匹配。兩根手指分別穿入第一指環21和第二指環31,兩根手指將第一指環21和第二指環31分離開,從而是的第一弧形夾桿23與第二弧形夾桿33分離開,兩根手指將第一指環21和第二指環31靠近,從而可以使得第一弧形夾桿23與第二弧形夾桿33夾住物體,夾住物體后,第一倒鉤條24可與第二倒鉤條34扣合,便可以在不用手指用力的情況下也保持夾住物體的狀態,極大的方便了使用者使用。第一弧形夾桿23與第二弧形夾桿33伸入液氮容器后,手不是處于液氮容器口的正上方,也即可以完全避開低溫氮氣,避免低溫凍傷的風險;同時也不會擋住人眼的視線。所述第一弧形夾桿23的尾端和所述第二弧形夾桿33的尾端均設置有鋸齒面41。鋸齒面41可更加牢固的夾住物體。所述第一弧形夾桿23的兩端的夾角為120°,所述第二弧形夾桿33的兩端的夾角為120°。所述弧形夾子,還包括:分別套在第一指環21內側和第二指環31內側的橡膠圈40。所述橡膠圈40可給手指提供緩沖,提供更好的使用感覺。所述第一倒鉤條24和第二倒鉤條34均設置有若干條倒鉤42。設置若干條倒鉤42,也即可以方便對不同大小的物體進行夾持。綜上所述,本技術提供一種弧形夾子,采用弧形的第一弧形夾桿和第二弧形夾桿,伸入液氮容器后,手不是處于液氮容器口的正上方,也即可以完全避開低溫氮氣,避免低溫凍傷的風險;同時也不會擋住人眼的視線。設置第一倒鉤條和第二倒鉤條,夾住物體后,便可以在不用手指用力的情況下也保持夾住物體的狀態,極大的方便了使用者使用。以上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術,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弧形夾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夾片,第二夾片,連接所述第一夾片和第二夾片的連接軸;所述第一夾片包括:第一指環,與所述第一指環連接的第一夾臂,與所述第一夾臂連接的第一弧形夾桿,與所述第一指環和/或所述第一夾臂連接的第一倒鉤條;所述第二夾片包括:第二指環、與所述第二指環連接的第二夾臂,與所述第二夾臂連接的第二弧形夾桿,與所述第二指環和/或所述第二夾臂連接的第二倒鉤條;所述第一夾臂與第一弧形夾桿之間設置有第一軸孔,所述第二夾臂與第二夾桿之間設置有第二軸孔,所述連接軸穿過所述第一軸孔與所述第二軸孔;所述第一倒鉤條與所述第二倒鉤條匹配。/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弧形夾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夾片,第二夾片,連接所述第一夾片和第二夾片的連接軸;所述第一夾片包括:第一指環,與所述第一指環連接的第一夾臂,與所述第一夾臂連接的第一弧形夾桿,與所述第一指環和/或所述第一夾臂連接的第一倒鉤條;所述第二夾片包括:第二指環、與所述第二指環連接的第二夾臂,與所述第二夾臂連接的第二弧形夾桿,與所述第二指環和/或所述第二夾臂連接的第二倒鉤條;所述第一夾臂與第一弧形夾桿之間設置有第一軸孔,所述第二夾臂與第二夾桿之間設置有第二軸孔,所述連接軸穿過所述第一軸孔與所述第二軸孔;所述第一倒鉤條與所述第二倒鉤條匹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弧形夾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夾...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聶燕華,朱姣蓮,張丹萍,
申請(專利權)人:恩大細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