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水下打窩裝置及其固體料添入機構,屬于釣魚技術領域,為避免管道阻塞而設計。它包含水泵、輸送管道和如下結構的固體料添入機構:包含料斗(1)和輸送管道;一個添料管段(2),接入在水泵出水側的輸送管道;一個內圓管(3)固定安裝在添料管段上方并且部分沉入添料管段(2),其上方有入料槽(31)并且入料槽(31)承接于料斗(1),其下方有出料槽(32)并且出料槽(32)沉入添料管段(2);一個圓柱旋轉體(4)動配合安裝在內圓管(3)內,該圓柱旋轉體(4)的圓面有凹陷構成固體料量杯(40);固體料量杯(40)、入料槽(31)和出料槽(32)三者在軸向上對準設置。它也能夠用于液體窩料的水下打窩。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水下打窩裝置及其固體料添入機構
本技術屬于釣魚
,尤其是涉及向水體特定區域打窩實現誘魚的技術。
技術介紹
釣魚時,打窩即向水體投放魚食或含魚食香味的物質,是普遍采用的誘魚方法。在魚鉤的下方投放窩料(水下打窩),比習慣的水面投放窩料方式節省窩料,因為水體內,通常大魚沉底而小魚在較上部分,水面投放窩料很多被小魚吃掉,而小魚不是我們的垂釣對象甚至是咬不上較大的魚鉤。水下打窩一般采用水泵和水下輸送管道將窩料輸送到目標區域。在向輸送管道中添入窩料時,經常發生因為窩料太多而阻塞管道的現象。現在一般采用液態或漿狀窩料來避免這個問題,這顯然限制了習慣成熟高效的固態窩料的使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水下打窩裝置,它可以使用固態窩料而不阻塞管道;同時本申請也提供一種用于流體輸送管道的固體料添入機構,確保輸送管道不被固體料阻塞。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固體料添入機構實現:間斷的添入固體料,并且間斷的時間足夠長使前次添入的固體料通過管道節流位置(尤其是固體料添入機構接入輸送管道的位置)之后再進行下一次添入固體料;每次添入量有上限并且該上限不至于阻塞管道。水下打窩裝置采用本段前述功能的固體料添入機構。該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水下打窩裝置,包含水泵、輸送管道和固體料添入機構;其特征是:所說的固體料添入機構具有以下結構:包含料斗和輸送管道;一個添料管段,接入在水泵出水側的輸送管道;一個內圓管固定安裝在添料管段上方并且部分沉入添料管段,其上方有入料槽并且入料槽承接于料斗,其下方有出料槽并且出料槽沉入添料管段;一個圓柱旋轉體動配合安裝在內圓管內,該圓柱旋轉體的圓面有凹陷構成固體料量杯;固體料量杯、入料槽和出料槽三者在軸向上對準設置。所說的固體料添入機構:包含料斗和輸送管道;其特征是:一個添料管段,接入在水泵出水側的輸送管道;一個內圓管固定安裝在添料管段上方并且部分沉入添料管段,其上方有入料槽并且入料槽承接于料斗,其下方有出料槽并且出料槽沉入添料管段;一個圓柱旋轉體動配合安裝在內圓管內,該圓柱旋轉體的圓面有凹陷構成固體料量杯;固體料量杯、入料槽和出料槽三者在軸向上對準設置。隨著圓柱旋轉體的旋轉,當固體料量杯對準入料槽,量杯中裝滿自料斗中下落的固體料,然后被入料槽的沿母線的邊緣刮平(實現了每次添入量有上限);隨著圓柱旋轉體的旋轉,量杯再沒入內圓管,當固體料量杯對準出料槽,量杯中的固體料被水流沖走,進入輸送管道。通過后述的調速電機來調節控制圓柱旋轉體的轉速,即可調節控制添入固體料的間隔時間,避免窩料在節流位置的逐次聚積而形成堵塞。本技術的有意效果:本技術經過多方案試驗優選得到。經實驗,符合預期效果。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進一步說明:圖1是固體料添入機構的示意圖。同時,圖1也是水下打窩裝置的示意圖,在圖1基礎上,加上水泵和輸送管道即構成水下打窩裝置;即作為水下打窩裝置的示意圖,圖1省略了水泵和輸送管道。請參考以下水流路徑理解水下打窩裝置的整體結構:添料管段2接入在水泵出水側的輸送管道(參與構成輸送管道);水流的全路徑依次經過:水源(比如取水自垂釣池塘)、進水管、水泵、出水連接短管(可選)、添料管段2、出水長管(優選為軟管)、打窩目標區域,其中水泵之后的部分合稱為輸送管道。圖2在圖1基礎上隱藏了料斗1、調速電機43、聯軸器44。圖3是添料管段2的示意圖。圖4是添料管段2的示意圖,該圖顯示添料管段2被剖開后,半邊的圖樣,顯示其內部結構。圖5是內圓管3的示意圖。圖6是內圓管3的示意圖,該圖顯示內圓管3被裁斷后,半截的圖樣,顯示其入料槽31和出料槽32的結構。圖7是添料管段2和內圓管3的組合示意圖。圖8是圓柱旋轉體4和軸承42的示意圖。圖9是圓柱旋轉體4的示意圖。圖10是圓柱旋轉體4的示意圖,該圖顯示圓柱旋轉體4被裁斷后,半截的圖樣,顯示其凹陷即量杯40的結構。圖11是圖2所示的裝置在量杯40對準入料槽31時的示意圖。視圖方向平行于添料管段2的內圓軸向。圖12是圖2所示的裝置在量杯40對準出料槽31時的示意圖。視圖方向平行于添料管段2的內圓軸向。圖13是水下打窩裝置的示意圖。圖中標記說明:1料斗;2添料管段;3內圓管;31入料槽;32出料槽;4圓柱旋轉體;40量杯(凹陷);41圓柱旋轉體轉軸;42軸承;43調速電機;44聯軸器;5水泵。以圖2作為摘要附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所示:一種水下打窩裝置,包含水泵(圖中未示出)、輸送管道(圖中未示出)和固體料添入機構;其特征是:所說的固體料添入機構具有以下結構:包含料斗1和輸送管道;一個添料管段2,接入在水泵出水側的輸送管道(并且參與構成輸送管道);一個內圓管3固定安裝在添料管段上方并且部分沉入添料管段2,其上方有入料槽31并且入料槽31承接于料斗1,其下方有出料槽32并且出料槽32沉入添料管段2;一個圓柱旋轉體4動配合安裝在內圓管3內,該圓柱旋轉體4的圓面有凹陷構成固體料量杯40;固體料量杯40、入料槽31和出料槽32三者在軸向上對準設置。圖1也作為水下打窩裝置的示意圖。在圖1基礎上,加上水泵和輸送管道即構成水下打窩裝置(如圖13);即作為水下打窩裝置的示意圖,圖1省略了水泵和輸送管道。請參考以下水流路徑理解水下打窩裝置的整體結構:添料管段2接入在水泵出水側的輸送管道(參與構成輸送管道);水流的全路徑依次經過:水源(比如取水自垂釣池塘)、進水管、水泵、出水連接短管(可選)、添料管段2、出水長管(優選為軟管)、打窩目標區域,其中水泵之后的部分合稱為輸送管道。所說的固體料添入機構:包含料斗1和輸送管道;其特征是:一個添料管段2,接入在輸送管道;一個內圓管3固定安裝在添料管段上方并且部分沉入添料管段2,其上方有入料槽31并且入料槽31承接于料斗1,其下方有出料槽32并且出料槽32沉入添料管段2;一個圓柱旋轉體4動配合安裝在內圓管3內,該圓柱旋轉體4的圓面有凹陷構成固體料量杯40;固體料量杯40、入料槽31和出料槽32三者在軸向上對準設置。隨著圓柱旋轉體4的旋轉,當固體料量杯40對準入料槽31,量杯40中裝滿自料斗1中下落的固體料,然后被入料槽31的沿母線的邊緣刮平(實現了每次添入量有上限);隨著圓柱旋轉體4的旋轉,量杯40再沒入內圓管3,當固體料量杯40對準出料槽32,量杯40中的固體料被水流沖走,進入輸送管道。通過調速電機43來調節控制圓柱旋轉體4的轉速,即可調節控制添入固體料的間隔時間,避免窩料在節流位置(添料管段2的部位)的逐次聚積而形成堵塞。固體料量杯40是圓柱旋轉體4的圓面上的凹陷,其底面為弧面并且比較淺(深度/口徑不大于2),這有利于在出料槽32位置,量杯40中的固體料被水流(或氣流)沖走。在水下打窩裝置的應用上,量杯40底部殘留部分窩料沒有被水流沖走(即實際打窩量小于量杯容量),是可以接受的。經實驗,本技術也能夠用于液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水下打窩裝置,包含水泵、輸送管道和固體料添入機構;其特征是:所說的固體料添入機構具有以下結構:包含料斗(1)和輸送管道;一個添料管段(2),接入在水泵出水側的輸送管道;一個內圓管(3)固定安裝在添料管段上方并且部分沉入添料管段(2),其上方有入料槽(31)并且入料槽(31)承接于料斗(1),其下方有出料槽(32)并且出料槽(32)沉入添料管段(2);一個圓柱旋轉體(4)動配合安裝在內圓管(3)內,該圓柱旋轉體(4)的圓面有凹陷構成固體料量杯(40);固體料量杯(40)、入料槽(31)和出料槽(32)三者在軸向上對準設置。/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水下打窩裝置,包含水泵、輸送管道和固體料添入機構;其特征是:所說的固體料添入機構具有以下結構:包含料斗(1)和輸送管道;一個添料管段(2),接入在水泵出水側的輸送管道;一個內圓管(3)固定安裝在添料管段上方并且部分沉入添料管段(2),其上方有入料槽(31)并且入料槽(31)承接于料斗(1),其下方有出料槽(32)并且出料槽(32)沉入添料管段(2);一個圓柱旋轉體(4)動配合安裝在內圓管(3)內,該圓柱旋轉體(4)的圓面有凹陷構成固體料量杯(40);固體料量杯(40)、入料槽(31)和出料槽(...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陶巧武,
申請(專利權)人:陶巧武,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