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實驗室土壤篩分及有害氣體凈化循環裝置,包括支撐組件、篩分筒、動力組件和氣體凈化組件,篩分組件包括外筒、內筒和篩網,外筒上設有密封蓋,外筒側面設有投土斗,底部設有出土口,外筒與支撐組件連接,內筒套設在外筒內部,內筒一端設有通孔,通孔與投土斗導通,另一端卡接有壓盤,動力組件包括轉動電機和擺動電機,轉動電機為轉動桿提供動力,擺動電機用于帶動外筒上下震動,氣體凈化組件包括加熱座和氣體凈化箱,氣體凈化箱與外筒連接,氣體凈化箱內設有活性炭過濾網、臭氧發生器和冷凝器;本發明專利技術結構設計合理,土壤篩分效率高,適宜大量推廣;本發明專利技術結構設計合理,土壤篩分效率高,適宜大量推廣。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實驗室土壤篩分及有害氣體凈化循環裝置
本專利技術涉及土壤修復設備
,具體涉及一種實驗室土壤篩分及有害氣體凈化循環裝置。
技術介紹
土壤是由一層層厚度各異的礦物質成分所組成大自然主體。土壤和母質層的區別表現在于形態、物理特性、化學特性以及礦物學特性等方面。由于地殼、水蒸氣、大氣和生物圈的相互作用,土層有別于母質層。它是礦物和有機物的混合組成部分,存在著固體,氣體和液體狀態。疏松的土壤微粒組合起來,形成充滿間隙的土壤的形式。這些孔隙中含有溶解溶液和空氣;因此,土壤通常被視為有多種狀態。實驗室對土壤樣品進行分析時間,需要先對土壤進行篩分處理,以去掉土壤中的石塊等雜質,提高實驗分析結果的準確性,但是現有的土壤篩分裝置內部的篩網大都是固定安裝的,無法根據實驗需要對篩網進行更換,使得裝置的使用范圍受到限制;其次,現有的土壤篩分裝置都是震動篩分的,土壤篩分效率低下,嚴重影響了工作效率;最后,現有的土壤篩分裝置不具有氣體凈化的作用,極易造成實驗環境的污染。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便于更換篩網,且能夠對土壤中污染物進行分離凈化的實驗室土壤篩分及有害氣體凈化循環裝置。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實驗室土壤篩分及有害氣體凈化循環裝置,包括支撐組件、篩分筒、動力組件和氣體凈化組件;支撐組件包括底座和連接板,底座上豎直設置有立柱,連接板上設置有卡槽,連接板通過滑動套與立柱滑動連接,連接板下端設置有擺動架;篩分組件包括外筒、內筒和篩網,外筒一端設置有密封蓋,密封蓋與外筒之間通過螺栓固定連接,密封蓋內頂部設置有卡孔,外筒側面設置有投土斗,投土斗通過進土管與外筒內部導通,進土管上設置有頂桿,外筒內部水平卡接有轉動桿,底部設置有出土口,外筒位于卡槽內,且通過通過安裝耳與連接板固定連接,內筒活動套設在外筒內部,且貫穿轉動桿,內筒一端密封,且設置有卡槽,內筒上封閉的一端設置有通孔,通孔上活動設置有密封板,內筒側壁鏤空設置,內筒另一端卡接有壓盤,壓盤端部設置有卡柱,卡柱與卡孔配合卡接;動力組件包括轉動電機和擺動電機,轉動電機通過電機座固定設置在外筒端部,轉動電機的輸出軸與轉動桿固定連接,擺動電機固定設置在底座上,擺動電機的輸出軸上設置有偏心輪,偏心輪通過鉸接桿與擺動架底部活動鉸接;氣體凈化組件包括加熱座和氣體凈化箱,加熱座固定設置在外筒內部,出土口貫穿加熱座,氣體凈化箱固定設置在底座上,氣體凈化箱與外筒之間通過軟管連接,連接處設置有引風機,氣體凈化箱內部從上至下依次設置有活性炭過濾網、臭氧發生器和冷凝器,臭氧發生器上設置有氣體通道,氣體通道內部設置有噴氣嘴,氣體凈化箱上設置有冷凝液出口和氣體出口,氣體出口的高度高于冷凝液出口,旋轉電機、擺動電機、加熱座、引風機、臭氧發生器均由外部電源供電,出土口、冷凝液出口和氣體出口上均設置有控制閥。進一步地,內筒內部水平設置有土壤攪拌爪,土壤攪拌爪上豎直設置有開槽,相鄰兩個開槽之間設置有切割條,內筒轉動過程中,壓盤相對靜止,使得土壤攪拌爪不斷攪拌內筒中的土壤,同時利用切割條對大顆粒的土壤進行切割破碎,有利于提高土壤篩分工作效率。進一步地,加熱座上端設置有凹槽;便于外筒內部篩分后的土壤從出土口排出。進一步地,通孔內部設置有卡臺,通孔內側開口處設置有導向桿,密封板貫穿導向桿,且卡接在卡臺上,導向桿上套設有復位彈簧,復位彈簧一端與導向桿抵接,另一端與密封板抵接,復位彈簧外部設有防塵套,當需要向內筒內部投加土壤樣品時,通過頂桿頂住密封板,使密封板在導向桿上移動,打開通孔,投加完成后,松開頂桿,密封板在復位彈簧的作用下重新卡接在通孔內部的卡臺上,實現通孔的密封。進一步地,內筒與壓盤卡接處設置有滾珠。通過設置滾珠,使得內筒相對于壓盤的轉動更加順暢,減小內筒和壓盤之間的磨損。進一步地,內筒底部通過花鍵套與轉動桿卡接,轉動桿端部設置有緊固螺母,緊固螺母用于將壓盤與內筒壓緊,通過設置花鍵套,使得內筒與轉動桿之間連接更加穩固,避免轉動桿轉動過程中內筒打滑,從而提高土壤篩分效率,通過設置緊固螺母,避免內筒轉動過程中,未篩分的土壤從壓盤與內筒之間的縫隙進入外筒,提高土壤篩分的精度。進一步地,外筒頂部設置有透明視窗,內筒外壁上設置有定位凸起,當需要向內筒內部投加土壤樣品時,調整內筒的位置,當透明視窗內出現定位凸起時,進土管正好與通孔相對,提高裝置的便利性。本專利技術的工作原理為:使用時,根據實驗要求選擇合適孔徑的篩網,將篩網插入內筒的卡槽上,將壓盤卡接在篩網端部,將壓盤連同篩網一起插入外筒內部的轉動桿上,并通過螺母將壓盤與篩網壓緊;將密封蓋合在外筒上端,使密封蓋上的卡孔與壓盤上的卡柱對齊卡接,然后通過螺栓將密封蓋與外筒連接固定;將外筒放置在連接板上的卡槽內部,并通過安裝耳與連接板固定,調整內筒的位置,當透明視窗內出現定位凸起時,進土管正好與通孔相對,通過頂桿頂住密封板,使密封板導向桿上移動,打開通孔,投加完成后,松開頂桿,密封板在復位彈簧的作用下重新卡接在通孔內部的卡臺上,實現通孔的密封;通過外部電源帶動旋轉電機和擺動電機啟動,旋轉電機帶動轉動桿和內筒一起轉動,同時使得土壤攪拌爪不斷攪拌內筒中的土壤,同時利用切割條對大顆粒的土壤進行切割破碎;篩分出來的細顆粒土壤通過篩網后進入外筒的加熱座上,土壤中的大顆粒雜質停留在內筒內部;通過外部電源為加熱座、引風機和臭氧反生器供電,篩分后的土壤經過加熱后,土壤中的揮發性氣體在引風機的作用下進入氣體凈化箱內部,依次經過活性炭過濾網過濾、臭氧發生器消毒和冷凝器冷凝處理后,冷凝液體通過冷凝液出口排出,不凝性氣體經過氣體出口排出收集。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結構設計合理,通過兩個電機帶動內筒轉動和上下震動,大大提高了土壤篩分效果與效率;通過設置活動的篩網,使得本裝置能夠根據實驗需要更換合適孔徑的篩網,大大提高了本裝置的實用性,通過設置外筒,避免了內筒轉動過程中產生的揚塵逸出,有利于實驗環境的保護;本專利技術通過對篩分后的土壤進行加熱處理,使得土壤中的有害氣體揮發出來,經過過濾、消毒和冷凝處理后能夠回收利用,大大提高了裝置的經濟性。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俯視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的密封板與內筒的連接示意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的篩網與內筒的連接示意圖;圖5是本專利技術的壓盤與內筒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專利技術的土壤攪拌爪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支撐組件、10-底座、11-連接板、110-卡槽、111-滑動套、12-立柱、13-擺動架、2-篩分筒、20-外筒、200-投土斗、201-進土管、202-頂桿、203-轉動桿、204-出土口、205-安裝耳、206-透明視窗、21-內筒、210-卡槽、211-通孔、2110-卡臺、2111-導向桿、2112-復位彈簧、212-密封板、213-壓盤、2130-卡柱、214-土壤攪拌爪、2140-開槽、2141-切割條、215-滾珠、216-花鍵套、217-定位凸起、22-篩網、23-密封蓋、230-卡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實驗室土壤篩分及有害氣體凈化循環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撐組件(1)、篩分筒(2)、動力組件(3)和氣體凈化組件(4);所述支撐組件(1)包括底座(10)和連接板(11),所述底座(10)上豎直設置有立柱(12),所述連接板(11)上設置有卡槽(110),連接板(11)通過滑動套(111)與所述立柱(12)滑動連接,連接板(11)下端設置有擺動架(13);所述篩分組件(2)包括外筒(20)、內筒(21)和篩網(22),所述外筒(20)一端設置有密封蓋(23),密封蓋(23)與外筒(20)之間通過螺栓固定連接,密封蓋(23)內頂部設置有卡孔(230),外筒(20)側面設置有投土斗(200),所述投土斗(200)通過進土管(201)與外筒(20)內部導通,進土管(201)上設置有頂桿(202),外筒(20)內部水平卡接有轉動桿(203),底部設置有出土口(204),外筒(20)位于所述卡槽(110)內,且通過通過安裝耳(205)與連接板(11)固定連接,所述內筒(21)活動套設在外筒(20)內部,且貫穿所述轉動桿(203),內筒(21)一端密封,且設置有卡槽(210),內筒(21)上封閉的一端設置有通孔(211),所述通孔(211)上活動設置有密封板(212),內筒(21)側壁鏤空設置,內筒(21)另一端卡接有壓盤(213),所述壓盤(213)端部設置有卡柱(2130),所述卡柱(2130)與卡孔(230)配合卡接;所述動力組件(3)包括轉動電機(30)和擺動電機(31),所述轉動電機(30)通過電機座(300)固定設置在外筒(20)端部,轉動電機(30)的輸出軸與轉動桿(203)固定連接,所述擺動電機(31)固定設置在底座(10)上,擺動電機(31)的輸出軸上設置有偏心輪(310),所述偏心輪(310)通過鉸接桿(311)與擺動架(13)底部活動鉸接;所述氣體凈化組件(4)包括加熱座(40)和氣體凈化箱(41),所述加熱座(40)固定設置在外筒(20)內部,出土口(204)貫穿加熱座(40),所述氣體凈化箱(41)固定設置在底座(10)上,氣體凈化箱(41)與外筒(20)之間通過軟管連接,連接處設置有引風機(411),氣體凈化箱(41)內部從上至下依次設置有活性炭過濾網(412)、臭氧發生器(413)和冷凝器(414),所述臭氧發生器(413)上設置有氣體通道(4130),所述氣體通道(4130)內部設置有噴氣嘴(4131),氣體凈化箱(41)上設置有冷凝液出口(415)和氣體出口(416),所述氣體出口(416)的高度高于冷凝液出口(415)。/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實驗室土壤篩分及有害氣體凈化循環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撐組件(1)、篩分筒(2)、動力組件(3)和氣體凈化組件(4);所述支撐組件(1)包括底座(10)和連接板(11),所述底座(10)上豎直設置有立柱(12),所述連接板(11)上設置有卡槽(110),連接板(11)通過滑動套(111)與所述立柱(12)滑動連接,連接板(11)下端設置有擺動架(13);所述篩分組件(2)包括外筒(20)、內筒(21)和篩網(22),所述外筒(20)一端設置有密封蓋(23),密封蓋(23)與外筒(20)之間通過螺栓固定連接,密封蓋(23)內頂部設置有卡孔(230),外筒(20)側面設置有投土斗(200),所述投土斗(200)通過進土管(201)與外筒(20)內部導通,進土管(201)上設置有頂桿(202),外筒(20)內部水平卡接有轉動桿(203),底部設置有出土口(204),外筒(20)位于所述卡槽(110)內,且通過通過安裝耳(205)與連接板(11)固定連接,所述內筒(21)活動套設在外筒(20)內部,且貫穿所述轉動桿(203),內筒(21)一端密封,且設置有卡槽(210),內筒(21)上封閉的一端設置有通孔(211),所述通孔(211)上活動設置有密封板(212),內筒(21)側壁鏤空設置,內筒(21)另一端卡接有壓盤(213),所述壓盤(213)端部設置有卡柱(2130),所述卡柱(2130)與卡孔(230)配合卡接;所述動力組件(3)包括轉動電機(30)和擺動電機(31),所述轉動電機(30)通過電機座(300)固定設置在外筒(20)端部,轉動電機(30)的輸出軸與轉動桿(203)固定連接,所述擺動電機(31)固定設置在底座(10)上,擺動電機(31)的輸出軸上設置有偏心輪(310),所述偏心輪(310)通過鉸接桿(311)與擺動架(13)底部活動鉸接;所述氣體凈化組件(4)包括加熱座(40)和氣體凈化箱(41),所述加熱座(40)固定設置在外筒(20)內部,出土口(204)貫穿加熱座(40),所述氣體凈化箱(41)固定設置在底座(10)上,氣體凈化箱(41)與外筒(20...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石佳奇,龍濤,解宇峰,曹少華,盛峰,
申請(專利權)人: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