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屬于水利工程施工技術領域,尤其為一種水利工程護坡,包括坡體、一號護坡板以及二號護坡板,一號護坡板和二號護坡板的底部的一側位置處均一體成型有延伸板,一號護坡板和二號護坡板共設置有多個且斜向鋪設在坡體的坡面上,通過二號護坡板、延伸板的連接設計,對坡體的坡面進行鋪裝時,可從下至上逐層進行鋪設,且人員可站在突出式的延伸板上進行操作,有利于安裝工作的進行,利用上一個延伸板與其下一個二號護坡板之間銜接板、連接桿的連接固定作用,增加了人員站在延伸板上時的穩定性,并且在第一錨桿、第二錨桿、插錐和鉤塊的作用下,增強了一號護坡板、二號護坡板與坡面之間的連接牢靠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水利工程護坡
本專利技術屬于水利工程施工
,具體涉及一種水利工程護坡。
技術介紹
水利工程為消除水害和開發利用水資源而修建的工程,按其服務對象分為防洪工程、農田水利工程、水力發電工程、航道和港口工程、供水和排水工程、環境水利工程、海涂圍墾工程等,可同時為防洪、供水、灌溉、發電等多種目標服務的水利工程,稱為綜合利用水利工程,水利工程需要修建壩、堤、溢洪道、水閘、進水口、渠道、渡漕、筏道、魚道等不同類型的水工建筑物,以實現其目標,在水利工程中,由于邊坡經常受到水流或是雨水的沖刷,使其土壤容易受到侵蝕而產生滑坡現象,所以經常采用水利工程護坡結構進行預防,而現有的水利工程護坡在使用的過程中,由于護坡鋪設面積較大,易導致安裝操作較為不便且繁瑣;同時應用的穩定性和防護性不佳,實用性較差;同時不便于護工對水邊的漂浮垃圾進行及時清理,工作安全性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對水利工程護坡的應用效果。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水利工程護坡,具有結構簡單、便于安裝使用以及具備較好實用性的特點。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水利工程護坡,包括坡體、一號護坡板以及二號護坡板,一號護坡板和二號護坡板的底部的一側位置處均一體成型有延伸板,一號護坡板和二號護坡板共設置有多個且斜向鋪設在坡體的坡面上,一號護坡板與二號護坡板靠近坡體的一側表面上均一體成型有鉤塊、插錐,一號護坡板和二號護坡板的外部側邊處均安裝有第一錨桿、第二錨桿,一號護坡板和二號護坡板內部與第一錨桿、第二錨桿相對應的位置處設有與之匹配的安裝槽,延伸板和下層的二號護坡板之間設置有銜接板、連接桿,延伸板上異于一號護坡板、二號護坡板的一側一體成型有網框,網框內嵌接有隔離網,一號護坡板的上方安裝有護欄。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水利工程護坡優選技術方案,銜接板和連接桿為一體式結構,銜接板和連接桿的組合件通過固定件與延伸板、二號護坡板固定連接。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水利工程護坡優選技術方案,插錐的一端為尖端結構,鉤塊上異于一號護坡板、二號護坡板的一端呈倒鉤狀結構。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水利工程護坡優選技術方案,坡體的坡面上鋪設有斜坡,一號護坡板、二號護坡板上表面靠近斜坡邊側的位置處一體成型有拉桿。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水利工程護坡優選技術方案,隔離網為金屬網構件。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水利工程護坡優選技術方案,斜坡和拉桿的表面上分布有防滑紋。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水利工程護坡優選技術方案,護欄上靠近斜坡的位置處安裝連接有拉門。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在使用時,通過二號護坡板、延伸板的連接設計,對坡體的坡面進行鋪裝時,可從下至上逐層進行鋪設,且人員可站在突出式的延伸板上進行操作,有利于安裝工作的進行,利用上一個延伸板與其下一個二號護坡板之間銜接板、連接桿的連接固定作用,增加了人員站在延伸板上時的穩定性,并且在第一錨桿、第二錨桿、插錐和鉤塊的作用下,增強了一號護坡板、二號護坡板與坡面之間的連接牢靠性,護欄、拉門的存在有效的防止了非工作人員的靠近,防護性較好,同時通過網框和隔離網的設計,方便人員站在相應的延伸板上對水面側邊的漂浮垃圾進行清理,安全穩定性較高,保證了對水利工程護坡結構高效穩定的安裝使用效果。附圖說明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構成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在附圖中: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中一號護坡板部分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1中A處放大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中正視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1中B處放大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坡體;2、一號護坡板;3、二號護坡板;4、延伸板;5、護欄;6、第一錨桿;7、第二錨桿;8、網框;9、拉桿;10、鉤塊;11、銜接板;12、連接桿;13、插錐;14、安裝槽;15、斜坡;16、拉門;17、隔離網;18、固定件。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實施例請參閱圖1-5,本專利技術提供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水利工程護坡,包括坡體1、一號護坡板2以及二號護坡板3,一號護坡板2和二號護坡板3的底部的一側位置處均一體成型有延伸板4,一號護坡板2和二號護坡板3共設置有多個且斜向鋪設在坡體1的坡面上,一號護坡板2與二號護坡板3靠近坡體1的一側表面上均一體成型有鉤塊10、插錐13,一號護坡板2和二號護坡板3的外部側邊處均安裝有第一錨桿6、第二錨桿7,一號護坡板2和二號護坡板3內部與第一錨桿6、第二錨桿7相對應的位置處設有與之匹配的安裝槽14,延伸板4和下層的二號護坡板3之間設置有銜接板11、連接桿12,延伸板4上異于一號護坡板2、二號護坡板3的一側一體成型有網框8,網框8內嵌接有隔離網17,一號護坡板2的上方安裝有護欄5,本實施方案中,一號護坡板2和二號護坡板3的區別點在于一號護坡板2具有外延板的部分,可較好的搭接在坡體1頂側的平面上,便于對護欄5的安裝,利用相應的連接構件和應用組件,保證了對水利工程護坡結構高效穩定的安裝使用效果。具體的,銜接板11和連接桿12為一體式結構,銜接板11和連接桿12的組合件通過固定件18與延伸板4、二號護坡板3固定連接,本實施例中,固定件18為緊固螺釘,銜接板11和連接桿12的組合件為延伸板4提供了較好的支持性,加強了延伸板4在使用時的穩定效果。具體的,插錐13的一端為尖端結構,鉤塊10上異于一號護坡板2、二號護坡板3的一端呈倒鉤狀結構,本實施例中,倒鉤狀結構和尖端結構的設計,增強了一號護坡板2、二號護坡板3與坡體1之間的連接牢靠性。具體的,坡體1的坡面上鋪設有斜坡15,一號護坡板2、二號護坡板3上表面靠近斜坡15邊側的位置處一體成型有拉桿9,本實施例中,拉桿9和斜坡15的配合作用,保證了護工在工作時可正常的下移至相應的延伸板4上,從而有助于清理工作便捷的進行。具體的,隔離網17為金屬網構件,本實施例中,金屬網構件的隔離網17耐久性較強,并且可以有效的攔住水邊的漂浮物,便于護工定期進行相應的清理操作。具體的,斜坡15和拉桿9的表面上分布有防滑紋,本實施例中,防滑紋的存在可增加人員攀爬時腳底與手部的接觸摩擦力,防止滑脫現象的發生,增加了人員工作的安全性。具體的,護欄5上靠近斜坡15的位置處安裝連接有拉門16,本實施例中,拉門16和護欄5的存在對非工作人員有著較好的隔離效果,有效防止了人員接近水邊的情況,同時便于護工的工作。本專利技術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專利技術在使用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對一號護坡板2、二號護坡板3等構件進行合理鋪設,在坡體1的坡面上由下至上逐層進行鋪設,其中鉤塊10和插錐13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水利工程護坡,包括坡體(1)、一號護坡板(2)以及二號護坡板(3),其特征在于:一號護坡板(2)和二號護坡板(3)的底部的一側位置處均一體成型有延伸板(4),一號護坡板(2)和二號護坡板(3)共設置有多個且斜向鋪設在坡體(1)的坡面上,一號護坡板(2)與二號護坡板(3)靠近坡體(1)的一側表面上均一體成型有鉤塊(10)、插錐(13),一號護坡板(2)和二號護坡板(3)的外部側邊處均安裝有第一錨桿(6)、第二錨桿(7),一號護坡板(2)和二號護坡板(3)內部與第一錨桿(6)、第二錨桿(7)相對應的位置處設有與之匹配的安裝槽(14),延伸板(4)和下層的二號護坡板(3)之間設置有銜接板(11)、連接桿(12),延伸板(4)上異于一號護坡板(2)、二號護坡板(3)的一側一體成型有網框(8),網框(8)內嵌接有隔離網(17),一號護坡板(2)的上方安裝有護欄(5)。/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水利工程護坡,包括坡體(1)、一號護坡板(2)以及二號護坡板(3),其特征在于:一號護坡板(2)和二號護坡板(3)的底部的一側位置處均一體成型有延伸板(4),一號護坡板(2)和二號護坡板(3)共設置有多個且斜向鋪設在坡體(1)的坡面上,一號護坡板(2)與二號護坡板(3)靠近坡體(1)的一側表面上均一體成型有鉤塊(10)、插錐(13),一號護坡板(2)和二號護坡板(3)的外部側邊處均安裝有第一錨桿(6)、第二錨桿(7),一號護坡板(2)和二號護坡板(3)內部與第一錨桿(6)、第二錨桿(7)相對應的位置處設有與之匹配的安裝槽(14),延伸板(4)和下層的二號護坡板(3)之間設置有銜接板(11)、連接桿(12),延伸板(4)上異于一號護坡板(2)、二號護坡板(3)的一側一體成型有網框(8),網框(8)內嵌接有隔離網(17),一號護坡板(2)的上方安裝有護欄(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利工程護坡,其特征在于:銜接板(11)和連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如代,于廣,張文秀,李翠華,馬冬冬,何偉,彭鋒,范士軍,孟亞澤,
申請(專利權)人:于廣,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河北;1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