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健身運動按摩床墊,包括床面,所述床面頂部的邊側通過第一定位軸承與反擴胸運動手柄的端部相互連接,且反擴胸運動手柄的邊側固定有可伸縮杠桿,并且可伸縮杠桿的端部連接有滾輪;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讓人不用起床就能夠鍛煉身體,適用于有運動的人群,且人的后背是自己唯一不能夠自我按摩的位置,這種設計可以在運動的同時對手背的穴位進行按摩,起到了一舉兩得的好處,且轉動之間是通過軸承,從而降低了噪音,避免了影響樓下的人,并且能夠對人體的多個部位進行鍛煉,從而減少了運動器材的購買,同時能夠與床合為一體,從而減少了運動器材的占地面積。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健身運動按摩床墊
本技術屬于健身床
,具體涉及健身運動按摩床墊。
技術介紹
床一般在臥室、宿舍、病房、旅館等場所使用,通常用以滿足人類日常睡覺,記錄監測體重,設計趨向智能。舊時通常以木材為材料,也可以不銹鋼、金屬為主要材料,且現有床無法進行按摩和鍛煉身體,因此功能性單一。如公開號為CN205267592U的技術所公開的一種可調式臥室床,其雖然可以節省房間內的空間,且實使用方便,調節時不需要另外處理床上的物件,大大加強了實用性,但是無法對人進行按摩和鍛煉,從而功能性單一,為此我們提出健身運動按摩床墊。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健身運動按摩床墊,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健身運動按摩床墊,包括床面,所述床面頂部的邊側通過第一定位軸承與反擴胸運動手柄的端部相互連接,且反擴胸運動手柄的邊側固定有可伸縮杠桿,并且可伸縮杠桿的端部連接有滾輪。優選的,所述床面的外部設置有下拉運動桿,且下拉運動桿的內壁通過第二定位軸承與床面的邊側相互連接,所述下拉運動桿的端部連接有可伸縮杠桿,且可伸縮杠桿的端部安裝有滾輪,所述下拉運動桿之間設置有通軸,且通軸的外壁活動連接有曲臂的下端,并且曲臂的上端貫穿于床面的內部與連接螺栓相互連接,所述連接螺栓貫穿于曲臂的上端于按摩膠輪組的邊側相互連接,且按摩膠輪組位于床面的頂部。優選的,還包括腳蹬桿,所述床面位于床底座的上方,且床面通過第三定位軸承與支撐板的頂部相互連接,并且支撐板的底部固定于床底座的頂部,所述腳蹬桿的一端通過第四定位軸承與床底座的頂部相互連接,且腳蹬桿的邊側通過彈簧與固定板的邊側相互連接,并且固定板設置于床底座的頂部,所述腳蹬桿的端部貫穿有緊固螺栓,且緊固螺栓的下端安裝于床底座的內部。優選的,所述反擴胸運動手柄設置有兩個,且反擴胸運動手柄通過第一定位軸承與床面構成轉動結構。優選的,所述下拉運動桿設計為“U”字型結構,且下拉運動桿通過第二定位軸承與床面構成轉動結構。優選的,所述連接螺栓與曲臂的上端為貫穿連接,且連接螺栓與按摩膠輪組為螺紋連接。優選的,所述腳蹬桿設置有兩個,且腳蹬桿通過第四定位軸承與床底座構成轉動結構,并且腳蹬桿與彈簧構成彈性連接。優選的,所述緊固螺栓與腳蹬桿為貫穿連接,且緊固螺栓與床底座為螺紋連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讓人不用起床就能夠鍛煉身體,適用于有運動的人群,且人的后背是自己唯一不能夠自我按摩的位置,這種設計可以在運動的同時對手背的穴位進行按摩,起到了一舉兩得的好處,且轉動之間是通過軸承,從而降低了噪音,避免了影響樓下的人,并且能夠對人體的多個部位進行鍛煉,從而減少了運動器材的購買,同時能夠與床合為一體,從而減少了運動器材的占地面積。2、設置有反擴胸運動手柄,通過轉動反擴胸運動手柄,使得人的手部肌肉和胸部肌肉能夠得到鍛煉,且設置有下拉運動桿,使得人的手部肌肉和胸部肌肉夠得到鍛煉的同時能夠使得人體背部穴位能得到按摩,并且設置有腳蹬桿,能夠對人的腿部進行鍛煉。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整體上半部分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整體下半部分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圖2中腳蹬桿安裝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圖1中反擴胸運動手柄安裝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圖1中下拉運動桿展開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技術圖5中A處放大結構示意圖;圖中:1、床面;2、第一定位軸承;3、反擴胸運動手柄;4、可伸縮杠桿;5、滾輪;6、下拉運動桿;7、第二定位軸承;8、通軸;9、曲臂;10、連接螺栓;11、按摩膠輪組;12、床底座;13、支撐板;14、第三定位軸承;15、腳蹬桿;16、第四定位軸承;17、彈簧;18、固定板;19、緊固螺栓。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1-6,本技術提供技術方案:健身運動按摩床墊,包括床面1,床面1頂部的邊側通過第一定位軸承2與反擴胸運動手柄3的端部相互連接,且反擴胸運動手柄3的邊側固定有可伸縮杠桿4,并且可伸縮杠桿4的端部連接有滾輪5,使得人的手部肌肉和胸部肌肉能夠得到鍛煉。使得人的手部肌肉和胸部肌肉夠得到鍛煉的同時能夠使得人體背部穴位能得到按摩,本實施案例,優選的,床面1的外部設置有下拉運動桿6,且下拉運動桿6的內壁通過第二定位軸承7與床面1的邊側相互連接,下拉運動桿6的端部連接有可伸縮杠桿4,且可伸縮杠桿4的端部安裝有滾輪5,下拉運動桿6之間設置有通軸8,且通軸8的外壁活動連接有曲臂9的下端,并且曲臂9的上端貫穿于床面1的內部與連接螺栓10相互連接,連接螺栓10貫穿于曲臂9的上端于按摩膠輪組11的邊側相互連接,且按摩膠輪組11位于床面1的頂部。使得人的腿部能夠得到鍛煉,本實施案例,優選的,還包括腳蹬桿,床面1位于床底座12的上方,且床面1通過第三定位軸承14與支撐板13的頂部相互連接,并且支撐板13的底部固定于床底座12的頂部,腳蹬桿15的一端通過第四定位軸承16與床底座12的頂部相互連接,且腳蹬桿15的邊側通過彈簧17與固定板18的邊側相互連接,并且固定板18設置于床底座12的頂部,腳蹬桿15的端部貫穿有緊固螺栓19,且緊固螺栓19的下端安裝于床底座12的內部。使得反擴胸運動手柄3能夠通過第一定位軸承2轉動,本實施案例,優選的,反擴胸運動手柄3設置有兩個,且反擴胸運動手柄3通過第一定位軸承2與床面1構成轉動結構。使得下拉運動桿6能夠通過第二定位軸承7轉動,且保證了轉動的平衡性,本實施案例,優選的,下拉運動桿6設計為“U”字型結構,且下拉運動桿6通過第二定位軸承7與床面1構成轉動結構。使得連接螺栓10能夠拆卸下來,進而使得按摩膠輪組11能夠拆卸下來,從而不會妨礙床面1的正常使用,本實施案例,優選的,連接螺栓10與曲臂9的上端為貫穿連接,且連接螺栓10與按摩膠輪組11為螺紋連接。保證了腳蹬桿15能夠繞著第四定位軸承16轉動,使得彈簧17能夠被拉伸,從而能夠對人的腿部進行鍛煉,本實施案例,優選的,腳蹬桿15設置有兩個,且腳蹬桿15通過第四定位軸承16與床底座12構成轉動結構,并且腳蹬桿15與彈簧17構成彈性連接。使得腳蹬桿15能夠被固定住,從而不會影響床面1的正常使用,本實施案例,優選的,緊固螺栓19與腳蹬桿15為貫穿連接,且緊固螺栓19與床底座12為螺紋連接。本技術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該裝置在使用時,首先人躺在床面1的頂部,然后兩只手分別向上拉動兩個反擴胸運動手柄3,接著反擴胸運動手柄3通過第一定位軸承2在床面1上旋轉,同時反擴胸運動手柄3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健身運動按摩床墊,包括床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面(1)頂部的邊側通過第一定位軸承(2)與反擴胸運動手柄(3)的端部相互連接,且反擴胸運動手柄(3)的邊側固定有可伸縮杠桿(4),并且可伸縮杠桿(4)的端部連接有滾輪(5)。/n
【技術特征摘要】
1.健身運動按摩床墊,包括床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面(1)頂部的邊側通過第一定位軸承(2)與反擴胸運動手柄(3)的端部相互連接,且反擴胸運動手柄(3)的邊側固定有可伸縮杠桿(4),并且可伸縮杠桿(4)的端部連接有滾輪(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運動按摩床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面(1)的外部設置有下拉運動桿(6),且下拉運動桿(6)的內壁通過第二定位軸承(7)與床面(1)的邊側相互連接,所述下拉運動桿(6)的端部連接有可伸縮杠桿(4),且可伸縮杠桿(4)的端部安裝有滾輪(5),所述下拉運動桿(6)之間設置有通軸(8),且通軸(8)的外壁活動連接有曲臂(9)的下端,并且曲臂(9)的上端貫穿于床面(1)的內部與連接螺栓(10)相互連接,所述連接螺栓(10)貫穿于曲臂(9)的上端于按摩膠輪組(11)的邊側相互連接,且按摩膠輪組(11)位于床面(1)的頂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健身運動按摩床墊,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腳蹬桿(15),所述床面(1)位于床底座(12)的上方,且床面(1)通過第三定位軸承(14)與支撐板(13)的頂部相互連接,并且支撐板(13)的底部固定于床底座(12)的頂部,所述腳蹬桿(15)的一端通過第四定位軸承(16)與床底座(12)的頂部相互連接,且腳蹬桿(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興輝,
申請(專利權)人:劉興輝,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河北;1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