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汽車USB接口連接殼體,包括殼體前壁、第一組側壁、第二組側壁、第一滑蓋和第二滑蓋;第一組側壁和第二組側壁設置于殼體前壁的外圍同側組成矩形腔;殼體前壁設置有USB連通口,并向矩形腔內凸出形成儲物槽;第一組側壁一端設置有上下相鄰的兩個滑道,滑道內設置有滑軌;第一滑蓋設置于儲物槽的外部,第二滑蓋設置于USB連通口的外部,第一滑蓋和第二滑蓋分別安裝于上下滑道內,第一滑蓋和第二滑蓋可以相互滑動。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所述的一種汽車USB接口連接殼體具有防塵效果且防塵蓋不容易損壞,方便耐用,并且本連接殼體能夠適應不同型號的汽車。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汽車USB接口連接殼體
本技術屬于汽車零件加工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汽車USB接口連接殼體。
技術介紹
汽車發展至今,設計逐漸人性化,汽車內飾的設計追求美觀,使用方便。現有的汽車上大多均設有USB接口,汽車上的USB接口可以插U盤聽歌、手機充電、連接行車記錄儀等。現有的汽車USB接口中有很多直接暴露在外,有一些汽車設置有防塵蓋,但是防塵蓋是獨立于USB的連接殼體,容易掉落,或者防塵蓋與連接殼體的連接部位較細,多次使用以后防塵蓋容易斷掉。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技術旨在提出一種汽車USB接口連接殼體,能夠適應不同的汽車,并且防塵蓋不容易掉落,方便耐用。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汽車USB接口連接殼體,包括殼體前壁、第一組側壁、第二組側壁、第一滑蓋和第二滑蓋;第一組側壁和第二組側壁設置于殼體前壁的外圍同側組成矩形腔,第一組側壁位于殼體前壁的左右兩側,第二組側壁位于殼體前壁的上下兩側;所述殼體前壁一部分設置有USB連通口,另一部分向矩形腔內凸出形成儲物槽;第一組側壁一端設置有上下相鄰的兩個滑道,滑道位于殼體前壁的外部,滑道內設置有滑軌;第一滑蓋設置于儲物槽的上方,第二滑蓋設置于USB連通口的上方,第一滑蓋安裝于下方的滑道內,第二滑蓋安裝于第一組側壁上方的滑道內,第一滑蓋和第二滑蓋可以相互滑動,第一滑蓋和第二滑蓋通過在滑軌上滑動使USB連通口和儲物槽露出或被遮蓋。進一步的,所述矩形腔內還設置有安裝座和USB卡槽,安裝座和USB卡槽固定于殼體前壁上,USB卡槽設置于USB連通口的外圍,安裝座設置于USB卡槽的外側,與汽車后蓋板總成相適應。進一步的,所述安裝座設置有螺紋孔和固定板,固定板中間為固定孔,固定孔內安裝卡扣;卡扣設置安裝臂,安裝臂上設置固定臂,固定臂設置有環形槽;固定臂與固定孔的長度相匹配,固定板與安裝臂相匹配,螺紋孔的圓心到固定板邊緣的距離與環形槽的中心到安裝臂的距離相等,固定螺絲同時穿過螺紋孔和環形槽以固定卡扣,卡扣設置有掛鉤,掛鉤卡在汽車后蓋板總成上。進一步的,所述卡扣設置為不同尺寸的替換件。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滑蓋和第二滑蓋的一端設置有槽型把手,第一滑蓋和第二滑蓋與槽型把手相對應的另一端設置凸起,凸起通過彈性件與對應滑道端連接。進一步的,所述儲物槽內設置有卡扣替換件的卡位,卡位內設置彈片,彈片卡住環形槽。進一步的,所述連接殼體還包括固定柱,固定柱上設置有環形螺紋,與汽車后蓋板總成相匹配。相對于現有技術,本技術所述的汽車USB接口連接殼體具有以下優勢:(1)本技術所述的一種汽車USB接口連接殼體具有防塵效果且防塵蓋不容易損壞,方便耐用。(2)本技術所述的一種汽車USB接口連接殼體可以適應不同型號的汽車。附圖說明構成本技術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技術的進一步理解,本技術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技術,并不構成對本技術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所述的汽車USB接口連接殼體前側面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所述的汽車USB接口連接殼體的正面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實施例所述的汽車USB接口連接殼體的后側面示意圖;圖4為圖2中A-A方向的剖面示意圖;圖5為圖2中B-B方向的剖面示意圖;圖6為圖5中A的放大示意圖;圖7為本技術所述的安裝座示意圖;圖8為本技術所述的卡扣替換件示意圖;圖9為本技術所述的儲物槽俯視示意圖;圖10為圖9中H的剖面放大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1-后蓋板總成;1a-USB接口;2-固定柱;3-USB連通口;4a-第一滑蓋;4b-第二滑蓋;41-槽形把手;5-儲物槽;5a-卡位;6-安裝座;6a-螺紋孔;6b-固定孔;6c-固定板;7-卡扣;7a-掛鉤;7b-固定臂;7c-環形槽;7d-安裝臂;8-USB卡槽;9-滑道;9a-滑軌;10-第一組側壁;11-殼體前壁;12-第二組側壁。具體實施方式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技術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通過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技術中的具體含義。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技術。如圖1所示,一種汽車USB接口連接殼體,包括殼體前壁11、第一組側壁10、第二組側壁12、第一滑蓋4a和第二滑蓋4b;第一組側壁10和第二組側壁12設置于殼體前壁11的外圍同側組成矩形腔,第一組側壁10位于殼體前壁11的左右兩側,第二組側壁12位于殼體前壁11的上下兩側;矩形腔內還設置有安裝座6和USB卡槽8,安裝座6和USB卡槽8固定于殼體前壁11上,USB卡槽8設置于USB連通口3的外圍,安裝座6設置于USB卡槽8的外側,與汽車后蓋板總成1相適應。安裝本連接殼體時,將USB接口1a固定在USB卡槽8內。本技術還包括固定柱2,固定柱2上設置有環形螺紋,與汽車后蓋板總成1相匹配。安裝本連接殼體時,固定柱2安裝在汽車后蓋板總成1的卡槽內。如圖6所示,第一組側壁10一端設置有上下相鄰的兩個滑道9,滑道9位于殼體前壁11的外部,滑道9內設置有滑軌9a。如圖4所示,殼體前壁11一半設置有USB連通口3,另一半向矩形腔內凸出形成儲物槽5。第一滑蓋4a設置于儲物槽5的外部,第二滑蓋4b設置于USB連通口3的外部,第一滑蓋4a安裝于下方的滑道9內,第二滑蓋4b安裝于第一組側壁10上方的滑道9內,第一滑蓋4a和第二滑蓋4b通過在滑軌9a上滑動控制USB連通口3和儲物槽5的開啟和關閉。第一滑蓋4a和第二滑蓋4b一端設置有槽型把手41。如圖7所示,安裝座6設置有螺紋孔6a和固定板6c,固定板6c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汽車USB接口連接殼體,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前壁(11)、第一組側壁(10)、第二組側壁(12)、第一滑蓋(4a)和第二滑蓋(4b);/n第一組側壁(10)和第二組側壁(12)設置于殼體前壁(11)的外圍同側組成矩形腔,第一組側壁(10)位于殼體前壁(11)的左右兩側,第二組側壁(12)位于殼體前壁(11)的上下兩側;/n殼體前壁(11)一部分設置有USB連通口(3),另一部分向矩形腔內凸出形成儲物槽(5);/n第一組側壁(10)一端設置有上下相鄰的兩個滑道(9),滑道(9)位于殼體前壁(11)的外部,滑道(9)內設置有滑軌(9a);/n第一滑蓋(4a)設置于儲物槽(5)的上方,第二滑蓋(4b)設置于USB連通口(3)的上方,第一滑蓋(4a)安裝于下方的滑道(9)內,第二滑蓋(4b)安裝于第一組側壁(10)上方的滑道(9)內,第一滑蓋(4a)和第二滑蓋(4b)可以相互滑動,第一滑蓋(4a)和第二滑蓋(4b)通過在滑軌(9a)上滑動使USB連通口(3)和儲物槽(5)露出或被遮蓋。/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汽車USB接口連接殼體,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前壁(11)、第一組側壁(10)、第二組側壁(12)、第一滑蓋(4a)和第二滑蓋(4b);
第一組側壁(10)和第二組側壁(12)設置于殼體前壁(11)的外圍同側組成矩形腔,第一組側壁(10)位于殼體前壁(11)的左右兩側,第二組側壁(12)位于殼體前壁(11)的上下兩側;
殼體前壁(11)一部分設置有USB連通口(3),另一部分向矩形腔內凸出形成儲物槽(5);
第一組側壁(10)一端設置有上下相鄰的兩個滑道(9),滑道(9)位于殼體前壁(11)的外部,滑道(9)內設置有滑軌(9a);
第一滑蓋(4a)設置于儲物槽(5)的上方,第二滑蓋(4b)設置于USB連通口(3)的上方,第一滑蓋(4a)安裝于下方的滑道(9)內,第二滑蓋(4b)安裝于第一組側壁(10)上方的滑道(9)內,第一滑蓋(4a)和第二滑蓋(4b)可以相互滑動,第一滑蓋(4a)和第二滑蓋(4b)通過在滑軌(9a)上滑動使USB連通口(3)和儲物槽(5)露出或被遮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USB接口連接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腔內還設置有安裝座(6)和USB卡槽(8),安裝座(6)和USB卡槽(8)固定于殼體前壁(11)上,USB卡槽(8)設置于USB連通口(3)的外圍,安裝座(6)設置于USB卡槽(8)的外側,與汽車后蓋板總成(1)相適應。
3.根據權利要求2...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許競文,許英俊,
申請(專利權)人:天津德厚電子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天津;1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