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復合噴射式消防滅火裝置,設置高壓氣瓶、水箱和干粉箱,通過多個干粉注射管和水射流管道可實現水系滅火劑和干粉滅火劑復合噴射。通過在管道上設置多個球閥可控制高壓氣瓶的氣體流向,實現水系滅火劑和干粉滅火劑的單獨噴射。在水射流管道內設置五個干粉注射管,可將干粉滅火劑均勻地注射至水流中,加強水對干粉滅火劑的攜帶性。五個干粉注射管出口處設置五個可拆卸延長管,實現干粉注射管和可拆卸延長管的獨立安裝,從而實現干粉可在不同的水流位置注入。裝置具有水系滅火劑和干粉滅火劑單獨噴射、水系滅火劑和干粉滅火劑復合噴射、干粉滅火劑分布均勻、干粉滅火劑被攜帶性強、干粉注射管和可拆卸延長管獨立安裝的特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復合噴射式消防滅火裝置
本技術屬于閥門
,特別是涉及一種復合噴射式消防滅火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滅火裝置主要采用噴射水系滅火劑和噴射干粉滅火劑。水系滅火劑具有優異的冷卻降溫、窒息滅火和抗復燃能力,同時在噴射作業時可通過對消防炮進行調整以期獲得所需的射流效果,通過改變集束性的變化可滿足不同射程的需求,但其滅火效率相對較低。超細干粉滅火劑微粒的分散性和空間彌散性很好,具有優異的滅火效能,但是干粉滅火劑粒徑微小易于擴散,特別容易受到外界環境因素比如風力等因素的影響,很難將其遠距離噴射,所形成氣溶膠在非密閉空間內很容易被吹散,造成射程較小、控制困難等問題。因此,單獨噴射滅火劑均有其自身的弊端,而采用水系滅火劑和干粉滅火劑的復合噴射技術兼具兩者的優點,對滅火具有更強的效果。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水系滅火劑和干粉滅火劑單獨噴射、水系滅火劑和干粉滅火劑復合噴射、干粉滅火劑分布均勻、干粉滅火劑被攜帶性強、干粉注射管和可拆卸延長管獨立安裝的復合噴射式消防滅火裝置。本技術設置高壓氣瓶、水箱和干粉箱,通過多個干粉注射管和水射流管道可實現水系滅火劑和干粉滅火劑復合噴射。通過在管道上設置多個球閥可控制高壓氣瓶的氣體流向,實現水系滅火劑和干粉滅火劑的單獨噴射。在水射流管道內設置五個干粉注射管,可將干粉滅火劑均勻地注射至水流中,加強水對干粉滅火劑的攜帶性。五個干粉注射管出口處設置五個可拆卸延長管,實現干粉注射管和可拆卸延長管的獨立安裝,從而實現干粉可在不同的水流位置注入。本技術具體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復合噴射式消防滅火裝置,包括高壓氣瓶、自動控壓閥一、電動球閥一、三通、電動球閥二、電動球閥三、自動控壓閥二、電動球閥四、水箱蓋、水箱、引流管一、電動球閥五、引流管二、錐形擴大管、干粉注射管一、干粉注射管二、干粉注射管三、干粉注射管四、干粉注射管五、可拆卸延長管一、可拆卸延長管二、可拆卸延長管三、可拆卸延長管四、可拆卸延長管五、水射流管道、布粉筒、電動球閥六、干粉箱蓋、干粉箱、電動球閥七、自動控壓閥三;所述自動控壓閥一與高壓氣瓶相連;所述電動球閥一與自動控壓閥一相連;所述三通一端與電動球閥一相連,一端與電動球閥二相連,另一端與電動球閥三相連;所述自動控壓閥二與電動球閥三相連;所述電動球閥四與自動控壓閥二相連;所述電動球閥四與水箱頂部相連;所述水箱蓋位于水箱的頂部;所述引流管一伸入水箱的底部;所述電動球閥五與引流管一相連;所述引流管二與電動球閥五相連;所述錐形擴大管與引流管二相連;所述水射流管道與錐形擴大管相連;所述自動控壓閥三與電動球閥二相連;所述電動球閥七與自動控壓閥三相連;所述電動球閥七與干粉箱底部相連;所述干粉箱蓋位于干粉箱的頂部;所述電動球閥六一端與干粉箱頂部相連,另一端與布粉筒底部相連;所述干粉注射管一、干粉注射管二、干粉注射管三、干粉注射管四、干粉注射管五的入口均與布粉筒頂部相連。所述干粉注射管一、干粉注射管二、干粉注射管三、干粉注射管四、干粉注射管五穿入水射流管道內。所述可拆卸延長管一與干粉注射管一相連。所述可拆卸延長管二與干粉注射管二相連。所述可拆卸延長管三與可拆卸延長管三相連。所述可拆卸延長管四與可拆卸延長管四相連。所述可拆卸延長管五與可拆卸延長管五相連。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設置高壓氣瓶、水箱和干粉箱,通過多個干粉注射管和水射流管道可實現水系滅火劑和干粉滅火劑復合噴射。(2)通過在管道上設置多個球閥可控制高壓氣瓶的氣體流向,實現水系滅火劑和干粉滅火劑的單獨噴射。(3)在水射流管道內設置五個干粉注射管,可將干粉滅火劑均勻地注射至水流中,加強水對干粉滅火劑的攜帶性。(4)五個干粉注射管出口處設置五個可拆卸延長管,實現干粉注射管和可拆卸延長管的獨立安裝,從而實現干粉可在不同的水流位置注入。(5)裝置具有水系滅火劑和干粉滅火劑單獨噴射、水系滅火劑和干粉滅火劑復合噴射、干粉滅火劑分布均勻、干粉滅火劑被攜帶性強、干粉注射管和可拆卸延長管獨立安裝的特點。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1中:1-高壓氣瓶;2-自動控壓閥一;3-電動球閥一;4-三通;5-電動球閥二;6-電動球閥三;7-自動控壓閥二;8-電動球閥四;9-水箱蓋;10-水箱;11-引流管一;12-電動球閥五;13-引流管二;14-錐形擴大管;15-干粉注射管一;16-干粉注射管二;17-干粉注射管三;18-干粉注射管四;19-干粉注射管五;20-可拆卸延長管一;21-可拆卸延長管二;22-可拆卸延長管三;23-可拆卸延長管四;24-可拆卸延長管五;25-水射流管道;26-布粉筒;27-電動球閥六;28-干粉箱蓋;29-干粉箱;30-電動球閥七;31-自動控壓閥三。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技術。以下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技術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為本技術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技術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代,都應當視為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如圖1所示,本技術包括高壓氣瓶1、自動控壓閥一2、電動球閥一3、三通4、電動球閥二5、電動球閥三6、自動控壓閥二7、電動球閥四8、水箱蓋9、水箱10、引流管一11、電動球閥五12、引流管二13、錐形擴大管14、干粉注射管一15、干粉注射管二16、干粉注射管三17、干粉注射管四18、干粉注射管五19、可拆卸延長管一20、可拆卸延長管二21、可拆卸延長管三22、可拆卸延長管四23、可拆卸延長管五24、水射流管道25、布粉筒26、電動球閥六27、干粉箱蓋28、干粉箱29、電動球閥七30、自動控壓閥三31。所述自動控壓閥一2與高壓氣瓶1相連,用于自動控制氣體的壓力。所述電動球閥一3與自動控壓閥一2相連,用于控制氣體的流通。所述三通4一端與電動球閥二5相連,一端與電動球閥三6相連,另一端與電動球閥一3相連。所述自動控壓閥二7與電動球閥三6相連,用于自動控制注入水箱10的氣體的壓力。所述電動球閥四8與自動控壓閥二7相連,用于控制氣體向水箱10的流通。所述電動球閥四8與水箱10相連。所述水箱蓋9位于水箱10的頂部,可通過水箱蓋9向水箱10內注水。所述引流管一11伸入水箱10底部,水可通過引流管一11流出水箱10。所述電動球閥五12與引流管一11相連,用于控制水的流通。所述引流管二13與電動球閥五12相連。所述錐形擴大管14與引流管二13相連,用于增大水量。所述水射流管道25與錐形擴大管14相連,用于水的導流噴射。所述自動控壓閥三31與電動球閥二5相連,用于自動控制氣體的注入壓力。所述電動球閥七30與自動控壓閥三31相連,用于控制氣體的流通狀態。所述干粉箱29與電動球閥七30相連,用于盛放干粉滅火劑。所述干粉箱蓋28位于干粉箱29的頂部,通過干粉箱蓋28可向干粉箱29內注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復合噴射式消防滅火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高壓氣瓶、自動控壓閥一、電動球閥一、三通、電動球閥二、電動球閥三、自動控壓閥二、電動球閥四、水箱蓋、水箱、引流管一、電動球閥五、引流管二、錐形擴大管、干粉注射管一、干粉注射管二、干粉注射管三、干粉注射管四、干粉注射管五、可拆卸延長管一、可拆卸延長管二、可拆卸延長管三、可拆卸延長管四、可拆卸延長管五、水射流管道、布粉筒、電動球閥六、干粉箱蓋、干粉箱、電動球閥七、自動控壓閥三;所述自動控壓閥一與高壓氣瓶相連;所述電動球閥一與自動控壓閥一相連;所述三通一端與電動球閥一相連,一端與電動球閥二相連,另一端與電動球閥三相連;所述自動控壓閥二與電動球閥三相連;所述電動球閥四與自動控壓閥二相連;所述電動球閥四與水箱頂部相連;所述水箱蓋位于水箱的頂部;所述引流管一伸入水箱的底部;所述電動球閥五與引流管一相連;所述引流管二與電動球閥五相連;所述錐形擴大管與引流管二相連;所述水射流管道與錐形擴大管相連;所述自動控壓閥三與電動球閥二相連;所述電動球閥七與自動控壓閥三相連;所述電動球閥七與干粉箱底部相連;所述干粉箱蓋位于干粉箱的頂部;所述電動球閥六一端與干粉箱頂部相連,另一端與布粉筒底部相連;所述干粉注射管一、干粉注射管二、干粉注射管三、干粉注射管四、干粉注射管五的入口均與布粉筒頂部相連。/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復合噴射式消防滅火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高壓氣瓶、自動控壓閥一、電動球閥一、三通、電動球閥二、電動球閥三、自動控壓閥二、電動球閥四、水箱蓋、水箱、引流管一、電動球閥五、引流管二、錐形擴大管、干粉注射管一、干粉注射管二、干粉注射管三、干粉注射管四、干粉注射管五、可拆卸延長管一、可拆卸延長管二、可拆卸延長管三、可拆卸延長管四、可拆卸延長管五、水射流管道、布粉筒、電動球閥六、干粉箱蓋、干粉箱、電動球閥七、自動控壓閥三;所述自動控壓閥一與高壓氣瓶相連;所述電動球閥一與自動控壓閥一相連;所述三通一端與電動球閥一相連,一端與電動球閥二相連,另一端與電動球閥三相連;所述自動控壓閥二與電動球閥三相連;所述電動球閥四與自動控壓閥二相連;所述電動球閥四與水箱頂部相連;所述水箱蓋位于水箱的頂部;所述引流管一伸入水箱的底部;所述電動球閥五與引流管一相連;所述引流管二與電動球閥五相連;所述錐形擴大管與引流管二相連;所述水射流管道與錐形擴大管相連;所述自動控壓閥三與電動球閥二相連;所述電動球閥七與自動控壓閥三相連;所述電動球閥七與干粉箱底部相連;所述干粉箱蓋位于...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新忠,王偉,曹光強,蔣翠萍,許志遠,邢軍,邢慶楠,張舒暢,張韻喆,張璐,
申請(專利權)人:張新忠,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