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硅膠的反應裝置,包括裝置主體,所述裝置主體的上端外表面敞開開口位置蓋有頂蓋,所述頂蓋的兩側外表面與裝置主體的上端邊緣處設置有連接結構,所述頂蓋與裝置主體之間通過連接結構可拆連接,所述頂蓋的上端外表面設置有向下延伸的攪拌機構,所述裝置主體的一側外表面開設有排料口,所述裝置主體的前端外表面活動設置有加熱機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所述的一種用于硅膠的反應裝置,通過設置有連接結構,便于對頂蓋與攪拌機構進行單獨清洗,較為便利,通過設置有加熱機構,對于電熱板的更換較為便利,可以確保加熱的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用于硅膠的反應裝置
本技術涉及硅膠生產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硅膠的反應裝置。
技術介紹
在硅膠的生產過程中,以二甲環體硅氧烷為主要原料,并加入占二甲基環體硅氧烷千分之一至千分之四的甲基乙烯基四環體,二甲環體硅氧烷在催化劑的作用下,發生開鏈聚合反應而生成高分子線型二甲基聚硅氧烷,甲基乙烯基四環體也同時發生開鏈聚合反應而生成高分子線型甲基乙烯基聚硅氧烷,從而得到甲基乙烯基硅橡膠生膠,反應過程中需要將原料加熱混合,現有的反應裝置,攪拌機構部分難以獨立拆解下來,不利于后期的攪拌機構的清理過程,其次,加熱板部分損壞后難以更換,為此,我們提出一種用于硅膠的反應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硅膠的反應裝置,可以有效解決
技術介紹
中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用于硅膠的反應裝置,包括裝置主體,所述裝置主體的上端外表面敞開開口位置蓋有頂蓋,所述頂蓋的兩側外表面與裝置主體的上端邊緣處設置有連接結構,所述頂蓋與裝置主體之間通過連接結構可拆連接,所述頂蓋的上端外表面設置有向下延伸的攪拌機構,所述裝置主體的一側外表面開設有排料口,所述裝置主體的前端外表面活動設置有加熱機構。優選的,所述連接結構包括限位板、連接架、外凸沿、卡口,所述外凸沿從裝置主體的上端邊緣處向外側延伸,所述限位板活動卡于外凸沿的外表面,所述外凸沿的外表面對應限位板的卡入位置開設吻合的卡口,所述限位板的一側外表面與頂蓋的一側外表面之間設置有連接架,所述限位板與頂蓋之間通過連接架固定連接。優選的,所述攪拌機構包括沿豎直方向設置的轉動桿、固定設置在攪拌桿外表面的攪拌桿、連接于轉動桿上端的電機,所述電機固定設置在頂蓋的上端外表面,所述轉動桿活動貫穿于頂蓋的上端外表面,所述攪拌桿的數量為若干組,所述攪拌桿呈環形陣列排布。優選的,所述頂蓋的上端外表面靠近電機的前方設置有加料口,所述加料口貫穿于頂蓋的上端外表面。優選的,所述加熱機構包括卡入盤、凸出板、電熱板、卡入槽,所述卡入槽開設于裝置主體的前端外表面,所述卡入盤活動卡于卡入槽的內側,所述電熱板嵌于卡入盤的上端外表面,所述凸出板固定連接在卡入盤的前端,且凸出板延伸出裝置主體的前端外表面。優選的,所述卡入盤的上端外表面位于凸出板上端外表面所處平面以下,所述電熱板的上端外表面與卡入槽的內側頂面間不接觸。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該一種用于硅膠的反應裝置,通過設置有連接結構,將頂蓋向上抬起,帶動連接架與限位板共同向上方提起,使得限位板從卡口的內側取出,即可將頂蓋以及攪拌機構共同取下,以便于對頂蓋與攪拌機構進行單獨清洗,較為便利,通過設置有加熱機構,向前方拉動凸出板,使得卡入盤、電熱板共同抽取出,之后即可將位于卡入盤上端的電熱板進行更換,以確保加熱的效果,更換后將卡入盤重新卡入卡入槽的內側,同時凸出板也卡回裝置主體的原處,因此對于電熱板的更換較為便利,可以確保加熱的效果。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一種用于硅膠的反應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一種用于硅膠的反應裝置的局部剖視圖;圖3為本技術一種用于硅膠的反應裝置的加熱機構的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一種用于硅膠的反應裝置的加熱機構處的剖視圖。圖中:1、裝置主體;2、頂蓋;3、連接結構;31、限位板;32、連接架;33、外凸沿;34、卡口;4、攪拌機構;41、電機;42、轉動桿;43、攪拌桿;5、加料口;6、排料口;7、加熱機構;71、卡入盤;72、凸出板;73、電熱板;74、卡入槽。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技術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技術。如圖1-4所示,一種用于硅膠的反應裝置,包括裝置主體1,裝置主體1的上端外表面敞開開口位置蓋有頂蓋2,頂蓋2的兩側外表面與裝置主體1的上端邊緣處設置有連接結構3,頂蓋2與裝置主體1之間通過連接結構3可拆連接,頂蓋2的上端外表面設置有向下延伸的攪拌機構4,裝置主體1的一側外表面開設有排料口6,裝置主體1的前端外表面活動設置有加熱機構7。連接結構3包括限位板31、連接架32、外凸沿33、卡口34,外凸沿33從裝置主體1的上端邊緣處向外側延伸,限位板31活動卡于外凸沿33的外表面,外凸沿33的外表面對應限位板31的卡入位置開設吻合的卡口34,限位板31的一側外表面與頂蓋2的一側外表面之間設置有連接架32,限位板31與頂蓋2之間通過連接架32固定連接,以確保限位板31的穩固。攪拌機構4包括沿豎直方向設置的轉動桿42、固定設置在攪拌桿43外表面的攪拌桿43、連接于轉動桿42上端的電機41,電機41固定設置在頂蓋2的上端外表面,轉動桿42活動貫穿于頂蓋2的上端外表面,攪拌桿43的數量為若干組,攪拌桿43呈環形陣列排布,電機41的型號為YE2-100,使用時外接電路進行供電,電機41帶轉動桿42、攪拌桿43轉動,對內側原料進行攪拌。頂蓋2的上端外表面靠近電機41的前方設置有加料口5,加料口5貫穿于頂蓋2的上端外表面,加料口5可以在反應過程中添加原料。加熱機構7包括卡入盤71、凸出板72、電熱板73、卡入槽74,卡入槽74開設于裝置主體1的前端外表面,卡入盤71活動卡于卡入槽74的內側,電熱板73嵌于卡入盤71的上端外表面,凸出板72固定連接在卡入盤71的前端,且凸出板72延伸出裝置主體1的前端外表面,便于使用者將加熱機構7拖拽出。卡入盤71的上端外表面位于凸出板72上端外表面所處平面以下,電熱板73的上端外表面與卡入槽74的內側頂面間不接觸,電熱板73的型號為鑄鋁加熱板,使用時連接額外的控制電路。需要說明的是,本技術為一種用于硅膠的反應裝置,在使用時,使用者將頂蓋2向上抬起,帶動連接架32與限位板31共同向上方提起,使得限位板31從卡口34的內側取出,即可將頂蓋2以及攪拌機構4共同取下,以便于對頂蓋2與攪拌機構4進行單獨清洗,較為便利,使用者向前方拉動凸出板72,使得卡入盤71、電熱板73共同抽取出,之后即可將位于卡入盤71上端的電熱板73進行更換,以確保加熱的效果,更換后將卡入盤71重新卡入卡入槽74的內側,同時凸出板72也卡回裝置主體1的原處,因此對于電熱板73的更換較為便利,可以確保加熱的效果。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技術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術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技術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技術的原理,在不脫離本技術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技術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技術范圍內。本技術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用于硅膠的反應裝置,包括裝置主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主體(1)的上端外表面敞開開口位置蓋有頂蓋(2),所述頂蓋(2)的兩側外表面與裝置主體(1)的上端邊緣處設置有連接結構(3),所述頂蓋(2)與裝置主體(1)之間通過連接結構(3)可拆連接,所述頂蓋(2)的上端外表面設置有向下延伸的攪拌機構(4),所述裝置主體(1)的一側外表面開設有排料口(6),所述裝置主體(1)的前端外表面活動設置有加熱機構(7)。/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硅膠的反應裝置,包括裝置主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主體(1)的上端外表面敞開開口位置蓋有頂蓋(2),所述頂蓋(2)的兩側外表面與裝置主體(1)的上端邊緣處設置有連接結構(3),所述頂蓋(2)與裝置主體(1)之間通過連接結構(3)可拆連接,所述頂蓋(2)的上端外表面設置有向下延伸的攪拌機構(4),所述裝置主體(1)的一側外表面開設有排料口(6),所述裝置主體(1)的前端外表面活動設置有加熱機構(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硅膠的反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結構(3)包括限位板(31)、連接架(32)、外凸沿(33)、卡口(34),所述外凸沿(33)從裝置主體(1)的上端邊緣處向外側延伸,所述限位板(31)活動卡于外凸沿(33)的外表面,所述外凸沿(33)的外表面對應限位板(31)的卡入位置開設吻合的卡口(34),所述限位板(31)的一側外表面與頂蓋(2)的一側外表面之間設置有連接架(32),所述限位板(31)與頂蓋(2)之間通過連接架(32)固定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硅膠的反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機構(4)包括沿豎直方向設置的轉動桿(42)、固定設置在攪拌桿(43...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凌發林,
申請(專利權)人:東莞市源嶺硅膠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