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防爆控制柜制冷裝置,包括防爆控制柜,所述防爆控制柜左側壁的上端上嵌接有進氣管的一端,所述進氣管包括內層管和外層管,所述內層管和外層管之間左端為開放的,所述內層管和外層管之間右端為密封的,所述內層管和外層管之間為中空結構,所述內層管和外層管之間固定安裝有若干活性炭吸附裝置,所述內層管的表面上開設有若干通孔,所述進氣管的另一端連接在蒸發室的一側側壁上,所述蒸發室內固定安裝有濕簾,所述蒸發室的上表面設有進水口,所述進水口的上端連接有水管的一端,所述水管的另一端伸出防爆控制柜外。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風扇形成內部的負壓,使外界空氣依次通過蒸發室和風室排出,最后排出的氣體溫度低、濕度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防爆控制柜制冷裝置
本技術涉及防爆控制柜
,具體領域為一種防爆控制柜制冷裝置。
技術介紹
防爆控制柜通常應用在適用于石油石化、化工、釀酒、醫藥、油漆、紡織、印染、軍工設施等爆炸性危險環境,這些環境中爆炸性的粉塵含量濃度通常很高,當溫度達到燃點空氣中粉塵濃度也達到臨界時,就可能發生爆炸,為此我們提供一種防爆控制制冷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爆控制柜制冷裝置,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防爆控制柜制冷裝置,包括防爆控制柜,所述防爆控制柜左側壁的上端嵌接有進氣管的一端,所述進氣管包括內層管和外層管,所述內層管和外層管之間左端為開放的,所述內層管和外層管之間右端為密封的,所述內層管和外層管之間為中空結構,所述內層管和外層管之間固定安裝有若干活性炭吸附裝置,所述內層管的表面上開設有若干通孔,所述進氣管的另一端連接在蒸發室的一側側壁上,所述蒸發室內固定安裝有濕簾,所述蒸發室的上表面設有進水口,所述進水口的上端連接有水管的一端,所述水管的另一端伸出防爆控制柜外,所述進水口的下端連接有噴頭,所述蒸發室的另一側與風室的一側連通,所述風室內固定安裝有風扇,所述風扇電連接有電線,所述電線伸出風室的上表面與電源連接,所述風室的另一側固定連接在防爆控制柜的右側壁上,且所述防爆控制柜的右側側壁上開設有與風室配合使用的若干通風口。優選的,所述蒸發室由金屬材質制成,所述蒸發室的內表面均涂有防水涂料。優選的,所述通風口處均固定連接有防塵板,所述防塵板呈傾斜狀。優選的,所述進水口與水管通過流量控制閥法蘭連接,所述流量控制閥為手動式。優選的,所述噴頭為一種霧化噴頭。優選的,所述活性炭吸附裝置包括活性炭和兜袋,所述活性炭為粉末狀,所述兜袋為無紡布材制制成。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通過風扇在風室內形成負壓,從而使外界氣體從進氣管進入,通過蒸發室發生熱量交換,同時帶走從噴頭中噴出的水霧,最后將低溫濕潤的空氣從通風口排出,達到降溫和吸附粉塵的作用。本技術通過風扇形成內部的負壓,使外界空氣依次通過蒸發室和風室排出,最后排出的氣體溫度低、濕度大。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蒸發室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的風室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的進氣管和活性炭吸附裝置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的通風口和防塵板結構示意圖。圖中:1-防爆控制柜、2-進氣管、201-內層管、202-外層管、203-通孔、3-活性炭吸附裝置、301-活性炭、302-兜袋、4-蒸發室、401-進水口、402-噴頭、5-濕簾、6-水管、7-風室、8-風扇、9-電線、10-通風口、11-防塵板、12-流量控制閥。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1-5,本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防爆控制柜制冷裝置,包括防爆控制柜1,防爆控制柜1為一種現有技術,所述防爆控制柜1左側壁的上端嵌接有進氣管2的一端,進氣管2與外界連通,所述進氣管2包括內層管201和外層管202,所述內層管201和外層管202之間左端為開放的,所述內層管201和外層管202之間右端為密封的,所述內層管201和外層管202之間為中空結構,所述內層管201和外層管202之間固定安裝有若干活性炭吸附裝置3,所述內層管201的表面上開設有若干通孔203,通孔203用于空氣交換,蒸發室4和風室7均設置在防爆控制柜1的內部,所述進氣管2的另一端連接在蒸發室4一側的側壁上,進氣管2與蒸發室4連通,所述蒸發室4內固定安裝有濕簾5,濕簾5的大小為蒸發室4的三分之二大小,濕簾5用于吸收噴頭402中噴出的水,同時起到過濾作用加快水的蒸發,所述蒸發室4的上表面設有進水口401,進水口401的進水量具體由所使用的環境溫度和水的蒸發速度決定,所述進水口401的上端連接有水管6的一端,所述水管6的另一端伸出防爆控制柜1外,水管6的另一端與水源連接,所述進水口401的下端連接有噴頭402,水通過噴頭402勻速的噴灑,所述蒸發室4的另一側與風室7的一側連通,所述風室7內固定安裝有風扇8,所述風扇8電連接有電線9,所述電線9伸出風室7的上表面與電源連接,風扇8獨立的與電源連接,風扇8的大小與風室7的豎直截面大小相等,風扇8的功率具體由進水口401的進水量和風室7的大小決定,所述風室7的另一側固定連接在防爆控制柜1的右側壁上,且所述防爆控制柜1的右側側壁上開設有與風室7配合使用的若干通風口10。具體而言,所述蒸發室4由金屬材質制成,所述蒸發室4的內表面均涂有防水涂料,金屬材制的熱傳導性能好,便于蒸發室4內的水吸收外界的熱量蒸發,防水涂料防止蒸發室4中的水滲漏,對防爆控制柜1造成損害。請參閱圖5,具體而言,所述通風口10處均固定連接有防塵板11,所述防塵板11呈傾斜狀,防塵板11防止通風口處積灰,影響本技術的使用。請參閱圖2,具體而言,所述進水口401與水管6通過流量控制閥12法蘭連接,所述流量控制閥12為手動式,通過流量控制閥12控制進水量,防止蒸發室4內積水過多。具體而言,所述噴頭402為一種霧化噴頭,噴頭402中噴出的水為霧狀,蒸發更快。請參閱圖3,具體而言,所述活性炭吸附裝置3包括活性炭301和兜袋302,所述活性炭301為粉末狀,所述兜袋302為無紡布材制制成,粉末狀的活性炭301裝在兜袋302中,活性炭301需要定期更換。當本技術的風扇8工作時,風室7內形成負壓,從而使外界的空氣從進氣管2進入,外界空氣通過帶有活性炭吸附裝置3的進氣管2,吸除雜質和廢氣后,干凈的空氣進入蒸發室4;同時水從進水口401進入,通過流量控制閥12調節流量后,通過噴頭402以水霧的形式噴出,干凈的空氣通過蒸氣室4帶走水霧,并在蒸氣室4內做熱量交換,從而降低空氣的溫度,剩余的水霧低落至濕簾,干凈的空氣通過蒸氣室4進入風室7,最后在風扇8的吹動下通過通風口10排出,通風口10吹出的空氣溫度低濕度高,將防爆控制柜1周圍的溫度降低,同時也降低防爆控制柜1周圍的粉塵濃度,本技術中的制冷部分不影響防爆控制柜1的正常使用。使用時,通過進水口401向本技術中加入干凈的水源,調節流量控制閥12至合適的流量,開啟風扇8即可,使用完畢時,需要將風扇8多開半小時作用,將蒸發室4內的水蒸發干凈,防止濕簾5滋生細菌。工作原理:本技術通過風扇8在風室7內形成負壓,從而使外界氣體從進氣管2進入,外界氣體在蒸發室4內吹進濕簾5發生熱量交換,同時帶走從噴頭402中噴出的水霧,最后將低溫濕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防爆控制柜制冷裝置,包括防爆控制柜(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控制柜(1)左側壁的上端嵌接有進氣管(2)的一端,所述進氣管(2)包括內層管(201)和外層管(202),所述內層管(201)和外層管(202)之間左端為開放的,所述內層管(201)和外層管(202)之間右端為密封的,所述內層管(201)和外層管(202)之間為中空結構,所述內層管(201)和外層管(202)之間固定安裝有若干活性炭吸附裝置(3),所述內層管(201)的表面上開設有若干通孔(203),所述進氣管(2)的另一端連接在蒸發室(4)的一側側壁上,所述蒸發室(4)內固定安裝有濕簾(5),所述蒸發室(4)的上表面設有進水口(401),所述進水口(401)的上端連接有水管(6)的一端,所述水管(6)的另一端伸出防爆控制柜(1)外,所述進水口(401)的下端連接有噴頭(402),所述蒸發室(4)的另一側與風室(7)的一側連通,所述風室(7)內固定安裝有風扇(8),所述風扇(8)電連接有電線(9),所述電線(9)伸出風室(7)的上表面與電源連接,所述風室(7)的另一側固定連接在防爆控制柜(1)的右側壁上,且所述防爆控制柜(1)的右側側壁上開設有與風室(7)配合使用的若干通風口(10)。/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防爆控制柜制冷裝置,包括防爆控制柜(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控制柜(1)左側壁的上端嵌接有進氣管(2)的一端,所述進氣管(2)包括內層管(201)和外層管(202),所述內層管(201)和外層管(202)之間左端為開放的,所述內層管(201)和外層管(202)之間右端為密封的,所述內層管(201)和外層管(202)之間為中空結構,所述內層管(201)和外層管(202)之間固定安裝有若干活性炭吸附裝置(3),所述內層管(201)的表面上開設有若干通孔(203),所述進氣管(2)的另一端連接在蒸發室(4)的一側側壁上,所述蒸發室(4)內固定安裝有濕簾(5),所述蒸發室(4)的上表面設有進水口(401),所述進水口(401)的上端連接有水管(6)的一端,所述水管(6)的另一端伸出防爆控制柜(1)外,所述進水口(401)的下端連接有噴頭(402),所述蒸發室(4)的另一側與風室(7)的一側連通,所述風室(7)內固定安裝有風扇(8),所述風扇(8)電連接有電線(9),所述電線(9)伸出風室(7)的上表面與電源連接,所述風室(7)的另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國靜,劉海兵,商紅江,王曉紅,包秀田,
申請(專利權)人:托特機電上海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