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公路鋼橋梁瀝青混凝土鋪裝層抗剪抗彎拉測試儀,在殼體內(nèi)機架上設安裝在移動臺固定板上的兩個升降機構,兩個升降機構通過傳動鏈條相聯(lián),升降機構上設鋼橋梁,鋼橋梁下表面與機架之間設位移傳感器,移動平臺的底座設在移動臺固定板上,移動平臺上設通過傳動機構與移動平臺相聯(lián)的電動機,移動平臺的活動板上設安裝有碾壓輪的運動架,運動架的底部與移動平臺的活動板之間設力傳感器,碾壓輪的前側設前轉臂機構、后側設后轉臂機構,殼體內(nèi)頂部設溫度傳感器,殼體內(nèi)機架上設加熱器、蒸發(fā)器、冷凝器、壓縮機,殼體外設可編程控制器以及與力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可編程控制器相連的計算機,可編程控制器通過電纜與電動機、加熱器、壓縮機相連。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道路或其它對以構筑物鋪面的鋪筑、修復用的機器、工具或輔助設 備
,具條及到公路鋼橋梁瀝青混 肚鋪裝層抗剪抗彎拉測試儀。技術背景橋梁是公路建設中常見的一種交通設施,隨著高速公路的發(fā)展,橋梁的數(shù)量越 來越多,目前的橋梁多數(shù)為水泥橋梁,隨著大跨度的跨江跨河橋梁的不斷增多,公 路鋼橋梁的應用也 越廣泛,有斜拉橋、懸索橋、拱橋等橋形。公路鋼橋梁具有強度高、重量輕、施XiI度快等優(yōu)點,但公路鋼橋梁鋪裝技術的缺乏嚴重制約了公 路鋼橋梁的發(fā)展。目前,我國特大型公路鋼橋梁的設計壽命約為100年,而瀝青混 凝土鋪裝層的設計M—般為8 15年,在實踐使用過程中,瀝青混凝土鋪裝層的 壽命在5年以上的很少,當前延長公路鋼橋梁瀝青混凝土鋪裝層壽命是一項亟待解 決的技術問題,它對于減小鋼橋梁的投資和養(yǎng)護費用、保證公路鋼橋梁和路網(wǎng)的通 行能力都具有重要意義。公路鋼橋梁瀝青混凝土鋪裝層有其特有的受力狀態(tài)和特點,公路鋼橋梁鋪裝層 直接承受交通荷載的反復作用,它不具有水泥砼橋面鋪裝的岡勝底板支撐,也不像 道路那樣有堅強的,支撐,而且鋼橋梁本身的變形、撓曲、振動直接影響橋面瀝 青混te:鋪裝層的工作狀態(tài)。在荷載、溫度等因素的作用下,公路鋼橋梁會發(fā)生撓 曲變形,形成正彎矩,使公路鋼橋梁表面的瀝青混凝土鋪裝層產(chǎn)生剪力。要求采用 合適的鋪裝材料和配比以及確定瀝青混凝土鋪裝層的厚度,與公路鋼橋面形成"相 對結合",在荷載作用下產(chǎn)生合理形變,不脫落也不會推移。目前人們對,橋梁 瀝青混凝土鋪裝層的認識還較為膚淺,導致我國公路鋼橋梁瀝青混Jli鋪裝層的設 計無章可循,設計隨意性大。許多公路鋼橋梁瀝青混 fe鋪裝層的設計方法、試驗 方法、工程質量控制和驗收標準大都是簡單地套用路面的設計理論和方法,這也是 大跨徑橋梁鋼橋面瀝青混凝土鋪裝層過早出現(xiàn)病害的一個重要因素。專利號為200510043029. 9、專利技術名稱為《室內(nèi)瀝青路面結構層承載能力測試裝置》的專利技術專利,解決了在室內(nèi)測試瀝青路面的承載能力,確定瀝青路面所用材料、 結構層之間組合、結構層厚度,但這種瀝青路面結構層承載能力測試裝置,不能測 試公M橋梁瀝青混凝土鋪裝層的抗剪抗彎拉能力。公路鋼橋梁瀝青混凝土鋪裝層 所用材料以及結構一直是公路橋梁建設
中長期困擾的技術問題。目前公路 鋼橋梁瀝青混凝土鋪裝層的設計往往憑經(jīng)驗來確定,公路鋼橋梁建設耗資巨大,在 鋼橋梁瀝青混凝土鋪裝各結構層所用材料及其配比確定之后,若能在室內(nèi)進行公路 鋼橋梁瀝青混凝土鋪裝層抗剪抗彎拉能力測試,對設計中確定的公路鋼橋梁瀝青混 凝土鋪裝層所用材料及其結構進行檢驗、對比,提出合理的改進措施,對提高公路 鋼橋梁的使用壽命和使用維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目前國內(nèi)外還沒有相關的檢測儀器。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一種檢測速度快、所測數(shù)據(jù)準確、使用方 便、成本低的公路鋼橋梁瀝青源肚鋪裝層抗剪抗彎拉測試儀。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在殼體內(nèi)機架上設置安裝在移動臺固 定板上的兩個升降機構,兩個升降機構3M;傳動鏈條相聯(lián),升降機構上設置鋼橋梁, 鋼橋梁的下表面與機架之間設置有位移傳感器,移動平臺的底座設置在移動臺固定板上,移動平臺上設置aa傳動機構與移動平臺相聯(lián)的電動機,移動平臺的翻板 上設置安裝有碾壓輪的運動架,運動架的底部與移動平臺的,板之間設置有力傳 感器,碾壓輪的前側設置前轉臂機構、后側設置后轉臂機構,在殼體內(nèi)頂部設置溫度傳感器,殼體內(nèi)下部機架上設置加熱器、蒸發(fā)器、冷凝器、壓縮機,冷凝器M; 導管與蒸發(fā)器和壓縮機相聯(lián)通,蒸發(fā)器通過導管與壓縮機相聯(lián)通,殼體外設置有可 編程控制器以及通過電纜與力傳感器、溫度傳感器以及可編程控制器相連的計算 機,可編程控制器通過電纜與電動機、加熱器、壓縮機相連接。本專利技術的升降機構為在升降殼體內(nèi)設置有與絲杠聯(lián)接的絲母,下端與鏈輪聯(lián) 接的絲杠與升降殼體之間設置關節(jié)軸承,絲母上端設置下板,下板與設置在鋼橋梁 上的上板聯(lián)接。本專利技術的升降殼體為方管,橫截面為矩形。本專利技術的前轉臂機構為前轉臂的一端設置安裝在運動架前側的前銷軸、另一 端設置在與碾壓輪聯(lián)接的輪軸的前側,前限位柱設置在運動架的前側。本專利技術的后轉臂機構與前轉臂機構相同。本專利技術采用電動機驅動移動平臺直線往復移動,安裝在移動平臺上的碾壓輪左 右移動,試驗時升降機構將鋼橋梁頂起,使瀝青混 疑土試件與碾壓輪接觸,實現(xiàn)對 瀝青混凝土試件的加載,同時前轉臂機構、后轉臂機構實現(xiàn)對試件的單向碾壓,模 擬機動車輛在公路鋼橋梁瀝青混 1鋪裝層上的單向行駛,可完成公路鋼橋梁的瀝 青混^±鋪裝層在不同溫度條件下抗剪抗彎拉測試。本專利技術具有設計合理、結構簡 單、使用方便、所湖擻據(jù)準確、自動化程度高等優(yōu)點。使用本專利技術進行測試試驗,可對初步設計中確定的瀝青混W:鋪裝層所用材料及結構進行檢驗,判斷設計中選 用的瀝青混Mi鋪裝層的材料及結構是否能夠滿足不同交通量、不同車輛荷載以及 不同自然條件下的行車要求,得到符合要求的最佳瀝青混凝土鋪裝層,對于提高公 路鋼橋梁瀝青混凝土鋪裝層的使用壽命和使用品質有重要意義。 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A-A剖視圖。圖3是圖1中升降機構2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1中前轉臂機構23和后轉臂機構24與碾壓輪7的聯(lián)接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Tffi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一,細說明,^*專利技術不限 些實施例。 實施例1在圖1、 2、 4中,本實施例的公路鋼橋梁瀝青混凝土鋪裝層抗剪抗彎拉測試 儀由機架l、升降機構2、鋼橋梁3、移動臺固定板5、移動平臺6、碾壓輪7、運 動架8、溫度傳感器9、傳動鏈條10、同步帶輪11、同步帶12、伺服電機13、殼 體14、保溫層15、加熱器16、蒸發(fā)器17、冷凝器18、壓縮機19、可編程控制 器20、計算機21、操作手柄22、前轉臂機構23、后轉臂機構24、輪軸25、軸 承26、軸承蓋27、位移傳感器28、力傳感器29聯(lián)接構成。在殼體14內(nèi)安裝有保,15,殼體14內(nèi)機架1上長度方向用螺紋緊固聯(lián)接件 固定聯(lián)接安裝有移動臺固定板5,移動臺固定板5上的左右兩端用螺紋緊固聯(lián)接件 各固定聯(lián)接安裝有1個升降機構2,兩個升降機構2 ilji傳動鏈條10相聯(lián),升降機 構2的上端用螺紋緊固聯(lián)接件固定聯(lián)接安裝有鋼橋梁3,升降機構2的下端安裝有操作手柄22,轉動操作手柄22,升降機構2將鋼橋梁3頂起或落下,鋼橋梁3的 上表面放置瀝青混 疑土試件4,供試驗用。鋼橋梁3的下表面用螺紋緊固聯(lián)接件固 定聯(lián)接安裝有位移傳感器28,位移傳感器28的下端與機架1搭接,本實施例的位 移傳感器28帶有A/D轉換器,位移傳感器28用于接收鋼橋梁3在荷載的作用下向 下所產(chǎn)生的位移。移動平臺6的底座6-2用螺紋緊固聯(lián)接件固定聯(lián)接在移動臺固定 板5上,移動平臺6與鋼橋梁3相互平行,移動平臺6為市場上銷售的產(chǎn)品,型號 為XY3020-1160L,由大連漢意精工有限公司生產(chǎn)。移動平臺6上用螺紋緊固聯(lián)^f牛 固定聯(lián)接安裝有伺服電機13,也可用步進電機或其它 電機,伺服電機13用同 步帶12與安裝在移動平臺6上的同步帶輪11相聯(lián),伺服電機13轉動,帶動移動 平臺6的活動板6-l左右移動。鏈輪鏈條傳動機構、皮帶皮帶輪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公路鋼橋梁瀝青混凝土鋪裝層抗剪抗彎拉測試儀,其特征在于:在殼體(14)內(nèi)機架1上設置安裝在移動臺固定板(5)上的兩個升降機構(2),兩個升降機構(2)通過傳動鏈條(10)相聯(lián),升降機構(2)上設置鋼橋梁(3),鋼橋梁(3)的下表面與機架(1)之間設置有位移傳感器(28),移動平臺(6)的底座(6-2)設置在移動臺固定板(5)上,移動平臺(6)上設置通過傳動機構與移動平臺(6)相聯(lián)的電動機,移動平臺(6)的活動板(6-1)上設置安裝有碾壓輪(7)的運動架(8),運動架(8)的底部與移動平臺(6)的活動板(6-1)之間設置有力傳感器(29),碾壓輪(7)的前側設置前轉臂機構(23)、后側設置后轉臂機構(24),在殼體(14)內(nèi)頂部設置溫度傳感器(9),殼體(14)內(nèi)下部機架(1)上設置加熱器(16)、蒸發(fā)器(17)、冷凝器(18)、壓縮機(19),冷凝器(18)通過導管與蒸發(fā)器(17)和壓縮機(19)相聯(lián)通,蒸發(fā)器(17)通過導管與壓縮機(19)相聯(lián)通,殼體(14)外設置有可編程控制器(20)以及通過電纜與力傳感器(29)、溫度傳感器(9)以及可編程控制器(20)相連的計算機(21),可編程控制器(20)通過電纜與電動機、加熱器(16)、壓縮機(19)相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劉廷國,何濤,
申請(專利權)人:劉廷國,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41[中國|河南]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