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試驗用混凝土標準板,其特征在于,產品規格:400mm×400mm×45mm。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試驗用混凝土標準板,可作為建筑用膠粘材料、抹灰材料的檢驗、實驗專用基板,屬于試驗用混凝土標準板
技術介紹
建筑業中,對于節能措施已作為我國相關行業首要項目,建筑物的保溫技術在我國剛開始起步。當前,眾多國外專業公司已投資我國節能材料市場,同時國內大量的中小企業也紛紛上馬,目前建筑外保溫抗裂砂漿、墻地磚粘結劑、填縫劑、自流平地坪材料,在生產材料的試驗中、在產品的使用檢驗中,均無符合標準的基本試驗用混凝土板,各地生產廠家均以企業自定標準進行生產檢驗和產品的質量檢驗,2004年我國制定了相關的產業、產品的行業標準及地方行業標準,對該類產品的檢驗規定了標準的統一方法和技術要求,但沒有一塊試驗用混凝土標準板供生產廠家檢驗和實驗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根據我國現行行業標準JC/T547-2005《陶瓷墻地磚粘結劑》中規定的混凝土標準板制備的配合比要求的試驗用混凝土標準板,填補我國建筑外保溫抗裂砂漿、墻地磚粘結劑、填縫劑、自流平地坪材料的檢驗、實驗用所需的混凝土標準板的空白。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試驗用混凝土標準板,其特征在于,產品規格400mm×400mm×40mm。一種試驗用混凝土標準板的制備方法,其步驟為第一步.依據JC/T547-2005《陶瓷墻地磚粘結劑》標準附錄A原料配合比技術要求規定,將所需原材料逐一稱取a)42.5R普通硅酸鹽水泥;集料b)石屑最大粒徑為6mm; c)砂子建筑用中砂,細度模數為2.6;水泥與集料比質量比1∶5;d)細粉料石粉,細度為150目;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超細粒含量500kg/m3,超細粉由水泥和粒徑0.125以下的集料組成;e)水飲用水,水灰比0.5;第二步.攪拌將水泥、砂、細粉料、水、石子按順序投入攪拌機,同時計時,攪拌2-10分鐘;第三步.成型準備將成型模具放入加壓振動成型機成型位,成型模具底部放置一塊搬運平板,鎖緊鎖緊扣;第四步.澆注、振動成型將攪拌好的混凝土漿料均勻地布如成型模具內,開啟振動器并計時,振動時間為60秒-120秒;同時用砌筑平板保持漿料面平整;第五步.加壓排水振動成型后,開啟油缸電機,使油缸壓頭壓入模具內對漿料施壓,直至油缸油壓表頭指示為1Mpa~5Mpa時停機,并保持壓力5-15分鐘,以保證產品的吸水率被控制在0.5ml~1.5ml的范圍;第六步.清理在排水的時間內,用濕抹布將排出的水擦去;清理周邊外溢漿料;第七步.靜置抹面排水處理后,松開鎖緊扣,連同搬運平板將成型后的板坯體移至另處靜放,20分鐘-40分鐘后用砌筑鐵板進行模面;20小時-30小時后脫模水養護;模具清理后重復使用;第八步.水養護養護水池設置在不通風的室內,脫模后的板坯體放入水池中,放入飲用水,水位須超出坯體頂面20mm-40mm;養護4天-8天;第九步 存放養護 水養護后的坯體,從水池中取出,擦干表面淋水,即移放在不通風的室內,存放60天-100天;第十步.表面處理用電動角向磨光機,裝置石材切割片,與混凝土板成45°角度,往復磨砂混凝土板表面,磨痕深度控制在不超過0.5mm,直至整塊板表面;第十一步.檢驗按JC/T547-2005《陶瓷墻地磚粘結劑》標準附錄A規定,對成品板進行項目檢驗,并進行檢驗處理;第十二步.成品按JC/T547-2005《陶瓷墻地磚粘結劑》標準附錄A規定進行成品堆放。本專利技術是一種由水泥、石子、砂子材料,加水拌和加工而成的混凝土類特殊板材。由上述的組成材料形成材料的堆聚結構,相互填充、膠結,形成符合標準技術要求性能的試驗用基本板材。混凝土是一種傳統的人造建筑材料,混凝土產品的整體吸水性是由于混凝土結構內部存在著的微孔、細小間隙和毛細孔道所引起,這些間隙孔的產生是由于水泥水化時留存和多余水分殘留的空間及水分在水泥硬化過程中的遷移等因素所致,最終導致混凝土機體內部產生眾多孔隙而影響混凝土機體的致密度。本專利技術采用加壓密實方法,在成型的混凝土坯體上施加一定壓強,并保持一定時間,使在混凝土還處于流動狀態時,對其產生擠壓作用,強制性地使大小顆??繑n,同時將水份排出,以達到控制混凝土機體內孔隙率,進而達到控制混凝土機體吸水率。同時加強對成形坯體的后期養護措施,使成型時的混凝土構造得以保持和完整。本專利技術的優點是所采取的工藝和方法簡單、明了,產品質量容易控制,工藝參數調整方便,操作人員掌握簡便。附圖說明圖1為一種試驗用混凝土標準板結構示意圖;圖2為加壓振動成型機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行業標準中規定的混凝土標準板技術要求為a、規格尺寸400mm×400mm×45mm;b、含水率不大于3%;c、吸水率4小時后,范圍在0.5ml~14.5ml;d、表面拉伸強度不小于1.5Mpa。規定的混凝土標準板配合比技術要求為a、膠凝材料42.5R普通硅酸鹽水泥;b、集料(0~8)mm粒徑的砂石;c、水泥與集料比質量比1∶5;d、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超細粒含量500kg/m3,超細粉由水泥和粒徑0.125以下的集料組成;e、水灰比0.5。規定的混凝土標準板制作技術要求為a、生產的原材料中不得添加任何混凝土外加劑,制作中不得使用脫模油;b、產品表面粗糙均勻、平整。本專利技術使用的設備a)加壓振動成型機采購單位浙江路達建筑試驗機械有限公司,設備型號JZ2000-2;b)砂漿攪拌機200L,建筑通用機械;c)成型模具能形成產品規格尺寸的鋼制型框模;d)養護水池能放入產品規格尺寸數件箱形體;e)磨光機手提角向磨光機,通用電動工具。如圖1所示,為一種試驗用混凝土標準板結構示意圖,所述的一種試驗用混凝土標準板10的產品規格400mm×400mm×45mm。一種試驗用混凝土標準板的制備方法,其步驟為 第一步.依據JC/T547-2005《陶瓷墻地磚粘結劑》標準附錄A原料配合比技術要求規定,將所需原材料逐一稱取a)42.5R普通硅酸鹽水泥;集料b)石屑最大粒徑為6mm;c)砂子建筑用中砂,細度模數為2.6;水泥與集料比質量比1∶5;d)細粉料石粉,細度為150目;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超細粒含量500kg/m3,超細粉由水泥和粒徑0.125以下的集料組成;e)水飲用水,水灰比0.5;第二步.攪拌將水泥、砂、細粉料、水、石子按順序投入攪拌機,同時計時,攪拌3分鐘;第三步.成型準備圖2為加壓振動成型機結構示意圖,所述的加壓振動成型機由壓力表1、加壓油缸2、加壓頭3、機架4、振動器5、振動臺座6、振動臺面7、鎖緊扣8和成型模具9組成,加壓油缸2安裝在機架4外的頂部,壓力表1安裝在加壓油缸2上,振動臺座6安裝在機架4內底部,振動器5安裝在振動臺座6,在振動器5上安裝振動臺面7,成型模具9放在振動臺面7中間,成型模具9上設有鎖緊扣8;將成型模具9放入加壓振動成型機成型位,成型模具9底部放置一塊搬運平板,鎖緊鎖緊扣8;第四步.澆注、振動成型將攪拌好的混凝土漿料均勻地布如成型模具內,開啟振動器并計時,振動時間為90秒;同時用砌筑平板保持漿料面平整;第五步.加壓排水振動成型后,開啟油缸電機,使油缸壓頭壓入模具內對漿料施壓,直至油缸油壓表頭指示為1Mpa~5Mpa時停機,并保持壓力10分鐘;以保證產品的吸水率被控制在0.5m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試驗用混凝土標準板,其特征在于,產品規格:400mm×400mm×45mm。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婁旻邦,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德斯肯時分子篩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