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凝露檢測裝置
本技術涉及水汽檢測
,具體涉及一種凝露檢測裝置。
技術介紹
光電感煙探測器是利用火災煙霧對光產生吸收和散射作用來探測火災的一種裝置。煙粒子和光相互作用時,有兩種不同的過程:粒子可以以同樣波長再輻射已接收的能量,再輻射可在所有方向上發生,但不同方向上的輻射強度不同,稱為散射;另一方面,輻射能可以轉變成其他形式的能,如熱能、化學能或不同波長的二次輻射,稱為吸收。為了探測煙霧的存在,可以將發射器發出的一束光打到煙霧上:如果在其光路上,通過測量煙霧對光的衰減作用來確定煙霧的方法,稱為減光型探測法;如果在光路以外的地方,通過測量煙霧對光的散射作用產生的光能量來確定煙霧的方法,稱為散射型探測法。光電感煙探測器應用范圍非常廣泛,但是如果光電式感煙探測器中有水汽進入,發射器發出的一束光打到水汽上,水汽散射光線,接收器接收到散射的光線后,容易造成光電感煙探測器的誤報,或者降低探測靈敏度及增加響應時間。現有的光電感煙探測器中,凝露檢測是一大難點。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凝露檢測裝置。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凝露檢測裝置,所述凝露檢測裝置包括凝露檢測傳感器,所述凝露檢測傳感器包括環狀基板,基板上設置有兩條繪制于基板表面的柵欄狀走線,所述柵欄狀走線包括第一露銅走線和第二露銅走線,所述第一露銅走線和第二露銅走線互相交錯設置。所述基板為環狀,所述柵欄狀走線設置兩條或兩條以上。可選地,所述第一露銅走線一端與電源相連,另一端與MCU相連;所述第二露銅走線接地。r>可選地,所述凝露檢測裝置設置在光電式感煙探測器的第一PCB板上,所述光電式感煙探測器包括底殼和面殼,所述底殼內設置有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所述第二PCB板上設置有探測煙霧的感煙探測裝置;所述底殼的側壁上設置有多個透氣孔。可選地,所述光電式感煙探測器還包括掛架,掛架上設置有卡扣,掛架通過卡扣與底殼卡接;掛架上還設置有將底殼與卡扣固定的插銷;所述第二PCB板上還設置有蜂鳴器、喇叭和電池,所述蜂鳴器、喇叭和電池均與第二PCB板電連接。可選地,所述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之間還設置有中框,所述第二PCB板可拆卸的與底殼的底部相連,所述中框通過螺釘柱與底殼可拆卸相連,所述第一PCB板可拆卸的與中框相連。可選地,所述第一PCB板上還設置有第一排針和第二排針,所述第二PCB板上還設置有第一排針座和第二排針座,所述第一排針插接于第一排針座上,第二排針插接于第二排針座。可選地,所述中框的中部設置有可供感煙探測裝置穿過的中孔;所述中框上還設置有可供第一排針和第二排針穿過的通孔,所述第一排針穿過通孔后與第一排針座插接,所述第二排針穿過通孔后,與第二排針座插接。可選地,所述第一PCB板上還設置有光線傳感器,所述光線傳感器與第一PCB板電連接;所述光線傳感器上方設置有導光柱,所述導光柱貫穿設置在面殼中。可選地,所述面殼的外側設置有按鍵,按鍵與面殼卡合連接,且按鍵與面殼之間設置有復位彈簧;按鍵的中部設置有按鍵柱,按鍵柱穿過面殼與按鍵觸點件相連;所述第一PCB板的中部設置有按鍵觸點,所述按鍵觸點件與所述按鍵觸點接觸;所述面殼上還設置有人體紅外傳感器,所述人體紅外傳感器包括按鍵,所述按鍵為菲涅爾透鏡。可選地,所述第一PCB板上設置有三色LED燈圈,所述三色LED燈圈的上方設置有導光板,所述面殼上與三色LED燈圈對應的位置設置有半透明的導光帶;所述第一PCB板的邊緣還設置有環狀全向天線。本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術通過設置柵欄狀走線,當水蒸氣作用于凝露檢測電路時,水蒸氣遇冷凝結,附著于柵欄狀走線和基板上,使檢測電路等效阻抗變小。通過等效阻抗的大小,即可得知是否有凝露,及凝露的嚴重程度。本技術檢測凝露時,無需過多其他電子元器件,成本極低,實施方便,靈敏度高。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中所述的凝露檢測傳感器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中所述的凝露檢測裝置電路原理圖;圖3是本技術實施例中所述的光電式感煙探測器可能的電路圖;圖4是圖3中凝露檢測電路放大示意圖;圖5是圖3中MCU放大示意圖;圖6是本技術實施例中所述的光電式感煙探測器結構示意圖;圖7是本技術實施例中所述的光電式感煙探測器結構俯視示意圖;圖8是圖7中A-A剖視示意圖;圖9本技術實施例中所述的光電式感煙探測器結構爆炸示意圖。圖中標記:1、按鍵;2、導光柱;3、復位彈簧;4、面殼;5、按鍵觸點件;6、光線傳感器;7、全向天線;8、導光板;9、第一PCB板;10、發光二極管;11、光電接收二極管;12、中框;13、蜂鳴器;14、第二PCB板;15、電池;16、喇叭;17、底殼;18、燈罩;19、感煙探測裝置;20、插銷;21、掛架;22、透氣孔;23、凝露檢測傳感器;24、第一排針;25、第二排針;26、按鍵觸點;27、第一排針座;28、第二排針座;29、中孔;30、卡扣;31、導光帶;32、第一露銅走線;33、第二露銅走線;34、基板。具體實施方式這里將詳細地對示例性實施例進行說明。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圖時,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圖中的相同數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實施例中所描述的實施方式并不代表與本公開相一致的所有實施方式。相反,它們僅是與如所附權利要求書中所詳述的、本公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裝置和方法的例子。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凝露檢測裝置,所述凝露檢測裝置包括凝露檢測傳感器23,所述凝露檢測傳感器23包括基板34,基板34上設置有繪制于基板34表面的柵欄狀走線,所述柵欄狀走線包括第一露銅走線32和第二露銅走線33,所述第一露銅走線32和第二露銅走線33互相交錯設置。所述基板34為環狀,所述柵欄狀走線設置兩條或兩條以上。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的柵欄狀走線中包括第一露銅走線32和第二露銅走線33這兩條露銅走線,同時,在另外的應用場景中,柵欄狀走線除了包括第一露銅走線32和第二露銅走線33之外,還可以包括第三露銅走線、第四露銅走線或更多的露銅走線。當然,所述基板34也可以是其余可能的形狀。本實施例中所述凝露檢測裝置不僅可以用于光電式感煙傳感器中,也可以用于其他的傳感器,電氣設備等領域。所述第一露銅走線32一端與電源相連,另一端與MCU相連;所述第二露銅走線33接地。如圖2所示,所述柵欄狀走線由兩條PCB露銅走線構成.第二露銅走線33接地,第一露銅走線32一端使用一個電阻R連接電源,一端連接到MCU上。第一露銅走線32和第二露銅走線33之間有一定間隔,由于間隔較小,第一露銅走線32對第二露銅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凝露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凝露檢測裝置包括凝露檢測傳感器(23),所述凝露檢測傳感器(23)包括基板(34),基板(34)上設置有繪制于基板(34)表面的柵欄狀走線,所述柵欄狀走線包括第一露銅走線(32)和第二露銅走線(33),所述第一露銅走線(32)和第二露銅走線(33)互相交錯設置。/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凝露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凝露檢測裝置包括凝露檢測傳感器(23),所述凝露檢測傳感器(23)包括基板(34),基板(34)上設置有繪制于基板(34)表面的柵欄狀走線,所述柵欄狀走線包括第一露銅走線(32)和第二露銅走線(33),所述第一露銅走線(32)和第二露銅走線(33)互相交錯設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凝露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露銅走線(32)一端與電源相連,另一端與MCU相連;所述第二露銅走線(33)接地。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凝露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凝露檢測裝置設置在光電式感煙探測器的第一PCB板(9)上,所述光電式感煙探測器包括底殼(17)和面殼(4),所述底殼(17)內設置有第一PCB板(9)和第二PCB板(14),所述第二PCB板(14)上設置有探測煙霧的感煙探測裝置(19);所述底殼(17)的側壁上設置有多個透氣孔(22)。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凝露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電式感煙探測器還包括掛架(21),掛架(21)上設置有卡扣(30),掛架(21)通過卡扣(30)與底殼(17)卡接;掛架(21)上還設置有將底殼(17)與卡扣(30)固定的插銷(20);所述第二PCB板(14)上還設置有蜂鳴器(13)、喇叭(16)和電池(15),所述蜂鳴器(13)、喇叭(16)和電池(15)均與第二PCB板(14)電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凝露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CB板(9)和第二PCB板(14)之間還設置有中框(12),所述第二PCB板(14)可拆卸的與底殼(17)的底部相連,所述中框(12)通過螺釘柱與底殼(17)可拆卸相連,所述第一PCB板(9)可拆卸的與中框(12)相連。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武陽,蘇臻,李燕平,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升哲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