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充氣床
本技術涉及充氣床
,尤其涉及一種充氣床。
技術介紹
充氣床的靈活性較強,充氣之后作為床或床墊使用,不充氣的時候便于收納和攜帶,被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休閑娛樂、醫療保健、家居生活等場所。現有的充氣床,一般包括頂片、底片以及與頂片和底片連接的側圍片,頂片、底片和側圍片圍成腔室,通過氣閥向腔室內充氣使得充氣床具有一定的支撐力,因此充氣床的支撐力的大小直接影響到用戶體驗。為了提高充氣床的支撐力,一般會在腔室內設置斜拉帶,斜拉帶的一側與側圍片連接,斜拉帶的另一側與頂片或者底片連接。在使用過程中,充氣床受到外力,使得斜拉帶與側圍片或者頂片的接縫處易破裂,導致側圍片向外膨脹或者漏氣,使得床體變形不穩,容易發生側翻。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充氣床,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斜拉帶與側部或者頂部的接縫處易破裂的技術問題。如上構思,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充氣床,包括由外圍片、頂片、底片圍成的氣室,所述頂片的邊緣與所述外圍片的上邊緣連接,所述底片的邊緣與所述外圍片的下邊緣連接,還包括:至少一個貼片,設置于所述氣室的內壁上;至少一個斜拉帶,所述斜拉帶的一側與所述外圍片或者所述貼片連接,所述斜拉帶的另一側與所述底片或者所述頂片或者所述貼片連接,所述斜拉帶的至少一側與所述貼片連接。其中,至少一個所述斜拉帶為下斜拉帶,所述下斜拉帶的上邊緣與所述外圍片或者所述貼片連接,所述下斜拉帶的下邊緣與所述底片或者所述貼片連接,所述下斜拉帶的至少一側與所 ...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充氣床,包括由外圍片(11)、頂片(12)、底片(13)圍成的氣室,所述頂片(12)的邊緣與所述外圍片(11)的上邊緣連接,所述底片(13)的邊緣與所述外圍片(11)的下邊緣連接,其特征在于,還包括:/n至少一個貼片(3),設置于所述氣室的內壁上;/n至少一個斜拉帶(4),所述斜拉帶(4)的一側與所述外圍片(11)或者所述貼片(3)連接,所述斜拉帶(4)的另一側與所述底片(13)或者所述頂片(12)或者所述貼片(3)連接,所述斜拉帶(4)的至少一側與所述貼片(3)連接。/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充氣床,包括由外圍片(11)、頂片(12)、底片(13)圍成的氣室,所述頂片(12)的邊緣與所述外圍片(11)的上邊緣連接,所述底片(13)的邊緣與所述外圍片(11)的下邊緣連接,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至少一個貼片(3),設置于所述氣室的內壁上;
至少一個斜拉帶(4),所述斜拉帶(4)的一側與所述外圍片(11)或者所述貼片(3)連接,所述斜拉帶(4)的另一側與所述底片(13)或者所述頂片(12)或者所述貼片(3)連接,所述斜拉帶(4)的至少一側與所述貼片(3)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充氣床,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個所述斜拉帶(4)為下斜拉帶(41),所述下斜拉帶(41)的上邊緣與所述外圍片(11)或者所述貼片(3)連接,所述下斜拉帶(41)的下邊緣與所述底片(13)或者所述貼片(3)連接,所述下斜拉帶(41)的至少一側與所述貼片(3)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充氣床,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個所述貼片(3)為下貼片(31),所述下貼片(31)與所述底片(13)的內側連接,所述下斜拉帶(41)的一側與所述下貼片(31)連接,所述下斜拉帶(41)的另一側與所述外圍片(11)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充氣床,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個所述貼片(3)為側貼片(33),所述側貼片(33)與所述外圍片(11)的內側連接,所述下斜拉帶(41)的一側與所述側貼片(33)連接,所述下斜拉帶(41)的另一側與所述底片(13)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充氣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貼片(3)設置有至少兩個,至少一個所述貼片(3)為下貼片(31),所述下貼片(31)與所述底片(13)的內側連接,至少一個所述貼片(3)為側貼片(33),所述側貼片(33)與所述外圍片(11)的內側連接,所述下斜拉帶(41)的一側與所述下貼片(31)連接,所述下斜拉帶(41)的另一側與所述側貼片(33)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充氣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拉帶(4)設置有至少兩個,至少一個所述斜拉帶(4)為上斜拉帶(42),所述上斜拉帶(42)的下邊緣與所述外圍片(11)或者所述貼片(3)連接,所述上斜拉帶(42)的上邊緣與所述頂片(12)或者所述貼片(3)連接,所述上斜拉帶(42)的至少一側與所述貼片(3)連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江滿春,姚鴻麟,趙浩,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吉龍塑膠制品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