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核桃工具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側壓式核桃碎殼裝置,包括擠壓筒、底蓋、頂蓋、壓板、側壓板、螺桿、搖桿,所述擠壓筒上下兩端開口且其下端螺接固定有底蓋,擠壓筒的上端螺接固定有頂蓋,頂蓋的中心處設有螺紋孔,螺紋孔內螺接固定有螺桿,兩根導向桿的下端固定連接有壓板,所述壓板的左右兩側固定連接有從圓心向兩側斜向下15度的側壓板,所述底蓋的底面內壁與側壓板的斜面外壁上均勻固定有多個半圓球形的擠壓凸起。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設計合理,通過搖動搖桿可以使壓板下壓,使側壓板從兩側對對核桃進行擠壓,核桃殼破開力度可控,十分省力,使用簡單方便。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側壓式核桃碎殼裝置
本技術涉及核桃工具
,尤其是一種側壓式核桃碎殼裝置。
技術介紹
核桃營養豐富,是世界“四大”干果之一。核桃仁在增進人體健康方面,是中成藥的重要輔料,有順氣補血,止咳化痰,潤肺補腎,滋養皮膚等功能,核桃是人們食用非常多的干果之一,吃核桃時需要將核桃殼碎掉去除,一些核桃殼較硬,需要核桃碎殼裝置才能破開,現有的核桃碎殼裝置多為核桃夾,使用時,將核桃夾持固定在前端的核桃夾頭內,手用力緊握后端的核桃夾柄部,用力將前端的核桃殼夾破,然后將核桃仁取出食用,雖然現有的核桃夾可以將核桃的殼破開,但使用時具有一些不足之處,擠壓核桃夾時,十分費力,而且用力過大可能會將核桃殼和核桃仁一起夾碎,造成浪費,同時由于使用時需要用力擠壓,對于一些力氣小的老人、小孩夾破不易,會造成手部不適。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技術缺點提供一種側壓式核桃碎殼裝置。通過搖動搖桿可以使壓板下壓,使側壓板從兩側對對核桃進行擠壓,核桃殼破開力度可控,十分省力,使用簡單方便。本技術解決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側壓式核桃碎殼裝置,包括擠壓筒、底蓋、頂蓋、壓板、側壓板、螺桿、搖桿,所述擠壓筒上下兩端開口且其下端螺接固定有底蓋,底蓋螺接后其上端高于擠壓筒下端2cm,底蓋螺接固定十分牢靠,而且其高于擠壓筒2cm,取下底蓋時,破開核桃殼的核桃會留在底蓋內,便于倒出食用,所述擠壓筒的前后筒壁上鑲嵌固定有圓形的觀察窗,觀察窗為透明的不銹鋼玻璃材質制成,觀察窗可以方便觀察核桃殼的破開程度,擠壓筒的上端螺接固定有頂蓋,頂蓋的中心處設有螺紋孔,螺紋孔內螺接固定有螺桿,螺桿的上端固定連接有一段橫截面為方形的連接柱,連接柱上通過螺釘螺接固定有套筒,套筒的一側外壁上固定連接有L形的搖桿,轉動搖桿時,可以轉動螺桿,使壓板下壓,螺紋孔兩側的頂蓋上對稱設有兩個導向孔,導向孔上側的頂蓋上固定連接有導向筒,導向筒和導向孔內固定連接有導向桿,導向桿的長度比螺桿的長度小1cm,由于導向桿與螺桿同步上下移動,導向桿比螺桿短,在搖桿轉動時不會對搖桿轉動時造成運動干涉,兩根導向桿的下端固定連接有壓板,壓板的頂面中心處鑲嵌固定有軸承,螺桿的下端插接固定在軸承的內圈內,螺桿轉動時,導向桿可以起到限位導向作用,使壓板只能上下移動,所述壓板的左右兩側固定連接有從圓心向兩側斜向下15度的側壓板,側壓板的外側板壁與壓板的板邊齊平,側壓板在壓板上的投影圓心角為120度,所述底蓋的底面內壁與側壓板的斜面外壁上均勻固定有多個半圓球形的擠壓凸起。核桃碎殼時,核桃放在底蓋上的擠壓凸起上,壓板下壓,側壓板隨之下移時,兩側側壓板的斜面接觸核桃,其上的擠壓凸起會對核桃從兩側向內進行擠壓,可以使核桃殼從兩側破開,防止將核桃整體碎掉造成浪費。所述擠壓筒、底蓋、頂蓋、壓板、側壓板、螺桿、搖桿、導向桿、擠壓凸起均為304不銹鋼材質制成。使用304不銹鋼材質結構強度高,安全可靠。所述搖桿的上側支桿上固定套有橡膠防滑套。橡膠防滑套防滑便于手持。所述擠壓筒的左右兩側外壁上對稱固定連接有半圓環形的手持柄。設有手持柄方便手持握緊擠壓筒。本技術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結構設計合理,通過搖動搖桿可以使壓板下壓,使側壓板從兩側對對核桃進行擠壓,核桃殼破開力度可控,十分省力,使用簡單方便。附圖說明附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本技術的擠壓筒的截面結構示意圖。附圖3為本技術的壓板底部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1~附圖3對本技術做以下詳細說明。如圖1~圖3所示,本技術包括擠壓筒1、底蓋2、頂蓋5、壓板17、側壓板18、螺桿9、搖桿13,所述擠壓筒1上下兩端開口且其下端螺接固定有底蓋2,底蓋2螺接后其上端高于擠壓筒1下端2cm,底蓋2螺接固定十分牢靠,而且其高于擠壓筒12cm,取下底蓋2時,破開核桃殼的核桃會留在底蓋2內,便于倒出食用,所述擠壓筒1的前后筒壁上鑲嵌固定有圓形的觀察窗4,觀察窗4為透明的不銹鋼玻璃材質制成,觀察窗4可以方便觀察核桃殼的破開程度,擠壓筒1的上端螺接固定有頂蓋5,頂蓋5的中心處設有螺紋孔8,螺紋孔8內螺接固定有螺桿9,螺桿9的上端固定連接有一段橫截面為方形的連接柱10,連接柱10上通過螺釘12螺接固定有套筒11,套筒11的一側外壁上固定連接有L形的搖桿13,轉動搖桿13時,可以轉動螺桿9,使壓板17下壓,螺紋孔8兩側的頂蓋5上對稱設有兩個導向孔16,導向孔16上側的頂蓋5上固定連接有導向筒6,導向筒6和導向孔16內固定連接有導向桿7,導向桿7的長度比螺桿9的長度小1cm,由于導向桿7與螺桿9同步上下移動,導向桿7比螺桿9短,在搖桿13轉動時不會對搖桿13轉動時造成運動干涉,兩根導向桿7的下端固定連接有壓板17,壓板17的頂面中心處鑲嵌固定有軸承19,螺桿9的下端插接固定在軸承19的內圈內,螺桿9轉動時,導向桿7可以起到限位導向作用,使壓板17只能上下移動,所述壓板17的左右兩側固定連接有從圓心向兩側斜向下15度的側壓板18,側壓板18的外側板壁與壓板17的板邊齊平,側壓板18在壓板17上的投影圓心角為120度,所述底蓋2的底面內壁與側壓板18的斜面外壁上均勻固定有多個半圓球形的擠壓凸起15。核桃碎殼時,核桃放在底蓋2上的擠壓凸起15上,壓板17下壓,側壓板17隨之下移時,兩側側壓板17的斜面接觸核桃,其上的擠壓凸起15會對核桃從兩側向內進行擠壓,可以使核桃殼從兩側破開,防止將核桃整體碎掉造成浪費。本實施例中,擠壓筒1、底蓋2、頂蓋5、壓板17、側壓板18、螺桿9、搖桿13、導向桿7、擠壓凸起15均為304不銹鋼材質制成。使用304不銹鋼材質結構強度高,安全可靠。本實施例中,搖桿13上側支桿上固定套有橡膠防滑套14。橡膠防滑套14防滑便于手持。本實施例中,擠壓筒1的左右兩側外壁上對稱固定連接有半圓環形的手持柄3。設有手持柄3方便手持握緊擠壓筒1。使用時,將核桃放在底蓋2內,將底蓋2螺接固定在擠壓筒1下端,一手手指伸入兩側的手持柄3內握緊擠壓筒1,一手轉動搖桿13使壓板17下移,兩側的側壓板18接觸核桃兩側并下壓,會對核桃從兩側進行擠壓破開核桃殼,從觀察窗4內觀察核桃殼破開程度,核桃碎殼后,停止轉動搖桿13,將底蓋2旋轉取下,將核桃從底蓋2中取出。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側壓式核桃碎殼裝置,包括擠壓筒、底蓋、頂蓋、壓板、側壓板、螺桿、搖桿,其特征在于:所述擠壓筒上下兩端開口且其下端螺接固定有底蓋,底蓋螺接后其上端高于擠壓筒下端2cm,所述擠壓筒的前后筒壁上鑲嵌固定有圓形的觀察窗,觀察窗為透明的不銹鋼玻璃材質制成,擠壓筒的上端螺接固定有頂蓋,頂蓋的中心處設有螺紋孔,螺紋孔內螺接固定有螺桿,螺桿的上端固定連接有一段橫截面為方形的連接柱,連接柱上通過螺釘螺接固定有套筒,套筒的一側外壁上固定連接有L形的搖桿,螺紋孔兩側的頂蓋上對稱設有兩個導向孔,導向孔上側的頂蓋上固定連接有導向筒,導向筒和導向孔內固定連接有導向桿,導向桿的長度比螺桿的長度小1cm,兩根導向桿的下端固定連接有壓板,壓板的頂面中心處鑲嵌固定有軸承,螺桿的下端插接固定在軸承的內圈內,所述壓板的左右兩側固定連接有從圓心向兩側斜向下15度的側壓板,側壓板的外側板壁與壓板的板邊齊平,側壓板在壓板上的投影圓心角為120度,所述底蓋的底面內壁與側壓板的斜面外壁上均勻固定有多個半圓球形的擠壓凸起。/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側壓式核桃碎殼裝置,包括擠壓筒、底蓋、頂蓋、壓板、側壓板、螺桿、搖桿,其特征在于:所述擠壓筒上下兩端開口且其下端螺接固定有底蓋,底蓋螺接后其上端高于擠壓筒下端2cm,所述擠壓筒的前后筒壁上鑲嵌固定有圓形的觀察窗,觀察窗為透明的不銹鋼玻璃材質制成,擠壓筒的上端螺接固定有頂蓋,頂蓋的中心處設有螺紋孔,螺紋孔內螺接固定有螺桿,螺桿的上端固定連接有一段橫截面為方形的連接柱,連接柱上通過螺釘螺接固定有套筒,套筒的一側外壁上固定連接有L形的搖桿,螺紋孔兩側的頂蓋上對稱設有兩個導向孔,導向孔上側的頂蓋上固定連接有導向筒,導向筒和導向孔內固定連接有導向桿,導向桿的長度比螺桿的長度小1cm,兩根導向桿的下端固定連接有壓板,壓板的頂面中心處鑲嵌固定有軸承,螺桿的下端插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本慧,
申請(專利權)人:李本慧,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