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智能晶間腐蝕裝置,它包括帶電爐的腐蝕裝置,所述腐蝕裝置的上端設有冷凝管,該冷凝管插入在腐蝕裝置頂部的橡皮圈內,并通過設置在冷凝管左右兩側的第一進水冷卻水管和第一出水冷卻水管將水循環的流入在冷凝管和冷卻水池之間,所述第一進水冷卻水管還連接另一側的液位器,并在液位器的另一端延伸出一根第二出水冷卻水管,該第一進水冷卻水管與第二出水冷卻水管將水循環的流入在液位器和冷卻水池之間,并與冷凝管和冷卻水池之間的循環同步,所述液位器中設有液位傳感器,該液位傳感器通過液位傳感器信號線連接至控制箱中,本發明專利技術的目的是為了晶間腐蝕裝置能夠安全可靠方便的運行,且降低人力物力消耗,并且該結構簡單,使用維護方便等特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智能晶間腐蝕裝置
本專利技術設計一種智能晶間腐蝕裝置,屬于晶間腐蝕裝置領域。
技術介紹
目前,金屬和合金的腐蝕不銹鋼晶間腐蝕試驗方法——硫酸-硫酸銅腐蝕試驗方法,沒有規范的試驗設備,試驗要求“燒瓶放在加熱裝置上,通以冷卻水,保持微沸狀態,連續16小時”,晶間腐蝕加熱裝置保持溶液持續微沸狀態,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電壓難控制,溶液不能保持微沸狀態,遇到意外停電試驗無法繼續進行,循環水發生漏水而加熱仍持續等安全性、穩定性方面的問題,且長時間試驗,不僅浪費水資源,還需試驗人員不定時查看,浪費人力。本專利技術涉及晶間腐蝕裝置的設計及裝置的安全性和穩定性。該裝置可以使溶液保持恒溫微沸狀態,發生意外自動斷電、斷水,冷卻水循環使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一種安全性和穩定性的晶間腐蝕裝置,該裝置可以使溶液保持恒溫微沸狀態,發生意外自動斷電、斷水,冷卻水循環使用,本專利技術可采取下述技術方案:一種智能晶間腐蝕裝置,它包括帶電爐的腐蝕裝置,所述腐蝕裝置的上端設有冷凝管,該冷凝管插入在腐蝕裝置頂部的橡皮圈內,并通過設置在冷凝管左右兩側的第一進水冷卻水管和第一出水冷卻水管將水循環的流入在冷凝管和冷卻水池之間,所述第一進水冷卻水管還連接另一側的液位器,并在液位器的另一端延伸出一根第二出水冷卻水管,該第一進水冷卻水管與第二出水冷卻水管將水循環的流入在液位器和冷卻水池之間,并與冷凝管和冷卻水池之間的循環同步,所述液位器中設有液位傳感器,該液位傳感器通過液位傳感器信號線連接至控制箱中。作為優選:所述控制箱中還設有雙端線性恒流穩壓器和溫度記錄儀,其中雙端線性恒流穩壓器分別與液位繼電器和數字溫度調節儀連接,其中液位繼電器連接至液位傳感器信號線,用于控制液位傳感器,所述數字溫度調節儀的一端通過熱電偶信號線連接至電爐,用于控制電爐的溫度,另一端通過傳輸線纜連接至溫度記錄儀,用于記錄溫度的數字,所述控制箱內還設有計時器,該計時器用于計算溫度的存在的時間,并將數據保存在溫度記錄儀中。作為優選:所述雙端線性恒流穩壓器通過電源線與設置在控制箱外部的插頭相連接,用于供給整個控制箱的電源。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為了晶間腐蝕裝置能夠安全可靠方便的運行,且降低人力物力消耗,并且該結構簡單,使用維護方便等特點。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構成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做詳細的介紹:如圖1所示一種智能晶間腐蝕裝置,它包括帶電爐3和電爐4的腐蝕裝置,所述腐蝕裝置的上端設有冷凝管15,該冷凝管15插入在腐蝕裝置頂部的橡皮圈16內,并通過設置在冷凝管15左右兩側的第一進水冷卻水管2和第一出水冷卻水管17將水循環的流入在冷凝管15和冷卻水池21之間,所述第一進水冷卻水管2還連接另一側的液位器18,并在液位器18的另一端延伸出一根第二出水冷卻水管19,該第一進水冷卻水管2與第二出水冷卻水管19將水循環的流入在液位器18和冷卻水池17之間,并與冷凝管15和冷卻水池17之間的循環同步,所述液位器18中設有液位傳感器5,該液位傳感器5通過液位傳感器信號線6連接至控制箱19中,所述冷凝管15和冷卻水池17與液位器18和冷卻水池17之間均采用設置在冷卻水池底部的冷卻水池抽水馬1達進行控制循環,所述控制箱19中還設有雙端線性恒流穩壓器13和溫度記錄儀8,其中雙端線性恒流穩壓器13分別與液位繼電器14和數字溫度調節儀10連接,其中液位繼電器14連接至液位傳感器信號線6,用于控制液位傳感器5,所述數字溫度調節儀10的一端通過熱電偶信號線7連接至電爐3和電爐4,用于控制電爐的溫度,另一端通過傳輸線纜20連接至溫度記錄儀8,用于記錄溫度的數字,所述控制箱19內還設有計時器9,該計時器9用于計算溫度的存在的時間,并將數據保存在溫度記錄儀8中,所述雙端線性恒流穩壓器13通過電源線12與設置在控制箱外部的插頭相連接,用于供給整個控制箱的電源。本專利技術的具體操作方法:控制裝置設定腐蝕溫度,開啟抽水馬達,從節能水箱打循環水入液位池,水位到設定液位,開啟電爐加熱,當溫度顯示到設定溫度開啟計時器,預定溫度到達后,控制裝置會自動停止加熱,溫度下降時會自動加熱,循環加熱,保持液體在設定溫度下,當斷水時,通過液位繼電器自動切斷加熱電源,同時計時器停止計時,保證試驗的安全及試驗時間的有效性。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為了晶間腐蝕裝置能夠安全可靠方便的運行,且降低人力物力消耗。根據要求及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比例-積分-微分控制器(PID)進行溫度控制、雙端線性恒流穩壓器(CCR)進行電壓控制、冷凝水液面控制系統的方式,整個試驗裝置穩定、安全、節能、環保。首先,采用PID和CCR裝置,試驗可以根據實驗介質的不同來設定某一溫度,裝置即可自動調節電壓,使溫度穩定在設定值附近,由于PID裝置的存在,可以根據設定溫度自動調整加熱狀態,大大降低了晶間腐蝕裝置的使用難度和能耗;其次,在加熱器和控制箱之間增加了液面控制系統,其本質是將冷凝水通過該系統,形成一定的液面,當液面低于系統的警戒線時,電源自動切斷,防止當冷凝水中斷時,加熱器仍然工作,導致溶液蒸干,最終造成火災事故的發生;最后,在控制箱內加入計時器,既可以查看試驗進行程度,又可以防止當停電等事故發生時,不知道試驗進行的時間而需重新進行試驗問題的發生。本專利技術不單純是循環水的使用,它同時具備控制反應溫度、自動化計時及突發情況下的安全控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智能晶間腐蝕裝置,它包括帶電爐的腐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腐蝕裝置的上端設有冷凝管,該冷凝管插入在腐蝕裝置頂部的橡皮圈內,并通過設置在冷凝管左右兩側的第一進水冷卻水管和第一出水冷卻水管將水循環的流入在冷凝管和冷卻水池之間,所述第一進水冷卻水管還連接另一側的液位器,并在液位器的另一端延伸出一根第二出水冷卻水管,該第一進水冷卻水管與第二出水冷卻水管將水循環的流入在液位器和冷卻水池之間,并與冷凝管和冷卻水池之間的循環同步,所述液位器中設有液位傳感器,該液位傳感器通過液位傳感器信號線連接至控制箱中,所述冷凝管和冷卻水池與液位器和冷卻水池之間均采用設置在冷卻水池底部的冷卻水池抽水馬達進行控制循環。/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智能晶間腐蝕裝置,它包括帶電爐的腐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腐蝕裝置的上端設有冷凝管,該冷凝管插入在腐蝕裝置頂部的橡皮圈內,并通過設置在冷凝管左右兩側的第一進水冷卻水管和第一出水冷卻水管將水循環的流入在冷凝管和冷卻水池之間,所述第一進水冷卻水管還連接另一側的液位器,并在液位器的另一端延伸出一根第二出水冷卻水管,該第一進水冷卻水管與第二出水冷卻水管將水循環的流入在液位器和冷卻水池之間,并與冷凝管和冷卻水池之間的循環同步,所述液位器中設有液位傳感器,該液位傳感器通過液位傳感器信號線連接至控制箱中,所述冷凝管和冷卻水池與液位器和冷卻水池之間均采用設置在冷卻水池底部的冷卻水池抽水馬達進行控制循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建華,趙潔芳,尉成棟,褚進,于玲君,舒益炯,邵胤嘯,
申請(專利權)人:杭州制氧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