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用于機動車輛的電動尾門開啟的撐桿組件和具有其的機動車輛,撐桿組件包括:內部撐桿;支撐彈簧,支撐彈簧套設在內部撐桿外側;套管,套管套設在支撐彈簧的外側。內部撐桿的外側施加有由彈性材質制成的保護層,且在保護層外側還設置有由摩擦系數不同于保護層的材料制成的附加層,當內部撐桿套設在支撐彈簧內時,附加層與支撐彈簧直接接觸。撐桿組件中的內部撐桿上包塑有彈性層,以減輕和支撐彈簧之間的碰撞和震動,而彈性層外表面上設置的附加層能夠進一步減小碰撞產生的異響以及劃痕等,從而能夠延長撐桿組件的使用壽命,優化用戶體驗。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撐桿組件和具有其的機動車輛
本技術涉及機動車輛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撐桿組件和具有其的機動車輛。
技術介紹
目前,有不少機動車輛的尾門都可實現自動開啟,這樣的可自動開啟的尾門通常具有撐桿組件,撐桿組件包括了內部撐桿和套設在內部撐桿外側的支撐彈簧。然而,在電動尾門開啟的過程中,由于彈簧會產生不規則變形,因而彈簧會與內部撐桿的表面剛性接觸,產生摩擦、震動異響等,這會造成撐桿組件的使用壽命變短,也會給使用者帶來不好的用戶體驗。為此,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撐桿組件和具有其的機動車輛,以至少部分地解決以上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撐桿組件和具有其的機動車輛。撐桿組件中的內部撐桿上包塑有彈性層,以減輕和支撐彈簧之間的碰撞和震動,而彈性層外表面上設置的附加層能夠進一步減小碰撞產生的異響以及劃痕等,從而能夠延長撐桿組件的使用壽命,優化用戶體驗。本技術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用于機動車輛的電動尾門開啟的撐桿組件,所述撐桿組件包括:內部撐桿;支撐彈簧,所述支撐彈簧套設在所述內部撐桿外側;和套管,所述套管套設在所述支撐彈簧的外側,所述內部撐桿的外側施加有由彈性材質制成的保護層,且在所述保護層外側還設置有由摩擦系數不同于所述保護層的材料制成的附加層,當所述內部撐桿套設在所述支撐彈簧內時,所述附加層與所述支撐彈簧直接接觸。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保護層為包塑在所述內部撐桿外側的三元乙丙橡膠層。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附加層為由靜電植絨工藝形成的毛絨狀層。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附加層為耐磨涂層,且所述耐磨涂層的厚度為0.2mm。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套管的端部設置有用于與所述電動尾門的本體相連的球窩和卡簧。本技術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機動車輛,所述機動車輛包括能夠電動地開啟和關閉的電動尾門,所述電動尾門包括根據上述任意一項方案所述的撐桿組件。根據本技術,撐桿組件中的內部撐桿上包塑有彈性層,以減輕和支撐彈簧之間的碰撞和震動,而彈性層外表面上設置的附加層能夠進一步減小碰撞產生的異響以及劃痕等,從而能夠延長撐桿組件的使用壽命,優化用戶體驗。附圖說明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術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優點和功能,可以參考附圖中所示的優選實施方式。附圖中相同的附圖標記指代相同的部件。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理解,附圖旨在示意性地闡明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技術的范圍沒有任何限制作用,圖中各個部件并非按比例繪制。圖1是根據本技術的一個優選實施方式的機動車輛的電動尾門處的示意圖;圖2是圖1中的電動尾門處的撐桿組件的透視示意圖;圖3為圖2中的內部撐桿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現在參考附圖,詳細描述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這里所描述的僅僅是根據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所述優選實施方式的基礎上想到能夠實現本技術的其他方式,所述其他方式同樣落入本技術的范圍。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撐桿組件和具有其的機動車輛。圖1至圖3示出了根據本技術的一個優選實施方式的機動車輛的一部分以及撐桿組件。參考圖1,本實施方式的機動車輛1的尾門2都可實現自動開啟,尾門2設置有撐桿組件3以幫助其實現自動開啟,參考圖2,可以看到撐桿組件3包括了內部撐桿31、套設在內部撐桿31外側的支撐彈簧32和套設在支撐彈簧32外部的套管。套管包括驅動端套管33和從動端套管34,從動端套管34部分地套設于驅動端套管33內并能夠相對于驅動端套管33滑動,從而在尾門2開啟和閉合時改變套管整體的長度。套管的端部還設置有用于與尾門2的本體相連的球窩35和卡簧36,以用于將撐桿組件3安裝在尾門2處。為了避免在尾門2開啟時支撐彈簧32的不規則形變而導致的內部撐桿31與支撐彈簧32直接剛性接觸而產生的劇烈碰撞、摩擦和異響,內部撐桿31的外側還施加有由彈性材質制成的保護層311,并在保護層311的外表面還設置有由摩擦系數不同于保護層311的材料制成的附加層312。保護層311和附加層312的結構在圖3中示出。附加層312直接與支撐彈簧32接觸,能夠減輕內部撐桿31和支撐彈簧32之間的剛性碰撞,從而減少異響和摩擦。優選地,在本實施方式中,保護層311為包塑在內部撐桿31外側的三元乙丙橡膠層,附加層312可以為由靜電植絨工藝形成的毛絨狀層或者厚度為0.2mm的耐磨涂層。在其他未示出的實施方式中,保護層311可以為其他的橡膠層或具有彈性的其他材質層,附加層312也可以對應地具有其他優選設置。在本技術中,撐桿組件中的內部撐桿上包塑有彈性層,以減輕和支撐彈簧之間的碰撞和震動,而彈性層外表面上設置的附加層能夠進一步減小碰撞產生的異響以及劃痕等,從而能夠延長撐桿組件的使用壽命,優化用戶體驗。本技術的多種實施方式的以上描述出于描述的目的提供給相關領域的一個普通技術人員。不意圖將本技術排他或局限于單個公開的實施方式。如上所述,以上教導的領域中的普通技術人員將明白本技術的多種替代和變型。因此,雖然具體描述了一些替代實施方式,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將明白或相對容易地開發其他實施方式。本技術旨在包括這里描述的本技術的所有替代、改型和變型,以及落入以上描述的本技術的精神和范圍內的其他實施方式。部件附圖標記列表:機動車輛1尾門2撐桿組件3內部撐桿31保護層311附加層312支撐彈簧32驅動端套管33從動端套管34球窩35卡簧36。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撐桿組件,用于機動車輛的電動尾門開啟,所述撐桿組件包括:/n內部撐桿;/n支撐彈簧,所述支撐彈簧套設在所述內部撐桿外側;和/n套管,所述套管套設在所述支撐彈簧的外側,/n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部撐桿的外側施加有由彈性材質制成的保護層,且在所述保護層外側還設置有由摩擦系數不同于所述保護層的材料制成的附加層,當所述內部撐桿套設在所述支撐彈簧內時,所述附加層與所述支撐彈簧直接接觸。/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撐桿組件,用于機動車輛的電動尾門開啟,所述撐桿組件包括:
內部撐桿;
支撐彈簧,所述支撐彈簧套設在所述內部撐桿外側;和
套管,所述套管套設在所述支撐彈簧的外側,
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部撐桿的外側施加有由彈性材質制成的保護層,且在所述保護層外側還設置有由摩擦系數不同于所述保護層的材料制成的附加層,當所述內部撐桿套設在所述支撐彈簧內時,所述附加層與所述支撐彈簧直接接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撐桿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護層為包塑在所述內部撐桿外側的三元乙丙橡膠層。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學川,
申請(專利權)人:觀致汽車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