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耐磨損的放射性廢物收納箱,屬于放射性固體廢物處理技術領域,包括箱蓋和箱體,箱蓋上形成有雙蓋筒,雙蓋筒的上下兩端分別形成有端蓋和底蓋,端蓋和底蓋位于同一條轉軸上,且其水平面投影具有一定的角度,當端蓋打開時,底蓋閉合,當端蓋閉合時,底蓋打開,端蓋與箱蓋之間設置有耐磨臺,可以有效減少端蓋與箱蓋之間的摩擦,因此,工作人員向放射性廢物收納箱中投放放射性廢物時,不會受到放射性廢物箱中放射性廢物的輻射影響,從而可以保護工作人員的安全和健康,其耐磨性延長了放射性廢物收納箱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耐磨損的放射性廢物收納箱
本技術屬于放射性固體廢物處理
,具體而言,涉及一種耐磨損的放射性廢物收納箱。
技術介紹
在學校、工廠、醫院、實驗室等眾多場所,涉及到化學研究、化學實驗、化工生產、核燃料生產、反應堆運行、科學檢查等眾多領域,都會產生一些具有放射性廢物。這些放射性廢物具有物理毒性、化學毒性和生物毒性,會對人體健康和環境產生非常嚴重的影響,為了保護人們的身體健康和保護環境,必須合理處置這些放射性廢物,使其對人們和環境的危害降到最低。由于放射性廢物的處理方式比較復雜,因此通常是將產生的放射性物質儲存在一個可以隔絕放射性廢物的放射性的容器內,待其衰變期結束后,從容器內取出,統一回收做進一步的處理。現有技術中對放射性廢物的存儲通常使用的是放射性廢物箱,這些放射性廢物箱采用鉛板制成,可以有效隔絕放射性廢物的放射性對外界環境的影響?,F有的放射性廢物箱通常采用的是一個頂蓋和一個箱體,頂蓋和箱體可拆卸連接,便于放射性廢物的傾倒,頂蓋上有一個開口,開口處為收納蓋,便于工作人員隨時向放射性廢物箱內投入放射性廢物。但這種放射性廢物收納箱往往會存在一個弊端,當工作人員通過收納蓋向放射性廢物箱中投入放射性廢物時,放射性廢物箱中已存在的放射性廢物的放射性會通過收納蓋溢出,對工作人員的健康產生影響,同時投放放射性廢物的開口處的蓋子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會因摩損而使蓋子越來越松,導致蓋子密封不嚴。因此,針對現有的放射性廢物箱的改進,可以從減少工作人員在向放射性廢物箱中投入放射性廢物時,受到的放射性輻射,提高蓋子的耐磨損性能等著手考慮。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工作人員向放射性廢物箱中投入放射性廢物時,容易受到放射性廢物箱中的放射性廢物輻射影響,同時使為了解決端蓋在長期使用過程中與箱蓋的磨損問題,提供一種改良的放射性廢物箱。基于以上目的,本技術公開了一種耐磨損的放射性廢物收納箱,包括箱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內形成有用于盛放放射性廢物的空腔,所述箱體的頂部可拆卸連接有箱蓋,所述箱蓋的內徑和外徑由下至上逐漸減小,所述箱蓋的最大外徑等于所述箱體的外徑,所述箱蓋的中心形成有雙蓋筒,所述雙蓋筒垂直貫穿所述箱蓋向下延伸至所述箱蓋底部,所述雙蓋筒的筒壁中形成有轉軸,所述轉軸沿所述雙蓋筒延伸的方向穿過所述雙蓋筒,所述轉軸與所述雙蓋筒之間通過齒輪相連接,所述轉軸在所述雙蓋筒內自由轉動,所述轉軸的頂部連接有端蓋,所述轉軸的底部連接有底蓋,所述端蓋、所述底蓋與所述轉軸的圓心連線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構成的角度在90°-180°之間,所述端蓋與所述箱蓋之間設置有耐磨臺,所述耐磨臺的圓心與所述端蓋閉合時圓心所在的位置重合。根據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端蓋與所述耐磨臺之間的距離不大于1.5mm,所述底蓋與所述雙蓋筒之間的距離不大于3.0mm,減少所述端蓋與所述耐磨臺之間的摩擦,同時避免放射性廢物收納箱中的放射性廢物外泄。根據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所述耐磨臺為10mm鉛板。根據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所述耐磨臺與所述箱蓋之間可拆卸連接,所述耐磨臺的內徑不小于所述雙蓋筒的內徑,所述耐磨臺的內徑不大于所述端蓋的外徑。根據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箱蓋的底部形成有連接部,所述連接部垂直所述箱蓋向下延伸,所述連接部的外徑不大于所述箱體的內徑。根據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箱體和所述箱蓋之間設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為橡膠或PVC材料件。根據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箱體底部的四個角上設有輪軸,所述輪軸上設有行走輪,所述行走輪繞所述輪軸自由轉動,便于所述箱體的移動和放射性廢物收納箱的轉移。根據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箱蓋上設有把手,所述把手有兩個,兩個所述把手分別位于所述端蓋兩側,有利于所述箱體與所述箱蓋的分離,同時工作人員可以通過把手進行放射性廢物收納箱的移動。根據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箱體為30mm鉛板,所述箱蓋為30mm鉛板,所述端蓋為30mm鉛板,所述底蓋為20mm鉛板,所述雙蓋筒為20mm鉛板。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1、端蓋與箱蓋之間的耐磨臺一方面可以起到對端蓋與箱蓋之間的密封作用,另一方面可以使端蓋在開閉過程中不與箱蓋相接觸,減少箱蓋的磨損,起到耐磨損的作用。2、耐磨臺的可拆卸連接,使得當因使用時間較長,耐磨臺磨損較嚴重時,可以對耐磨臺進行更換,延長放射性廢物收納箱的使用壽命。3、箱蓋的內徑和外徑由下至上逐漸減小,雙蓋筒向下延伸至箱蓋底部,使整個雙蓋筒處于箱蓋內,可以增加箱體內部的放射性廢物盛放空間,增大放射性廢物收納箱的容量。4、箱體頂部設置有可拆卸連接的箱蓋,便于在箱體空腔內的放射性廢物從放射性廢物收納箱中取出。5、箱蓋的中心設置有雙蓋筒,雙蓋筒的上下兩端分別設置有端蓋和底蓋,且端蓋、底蓋與轉軸的圓心連線在水平面上投影所構成的角度在90°-180°之間,使得當雙蓋筒上的端蓋打開時,底蓋處于閉合狀態,此時向放射性廢物收納箱中投入放射性廢物時,廢物會停留在雙蓋筒中;當投放完畢,關閉端蓋時,底蓋打開,雙蓋筒中的放射性廢物落入到放射性廢物收納箱中,從而避免了放射性廢物收納箱中放射性的外泄,減少了工作人員與放射性廢物的過多接觸,有效保護工作人員的安全和健康。6、箱蓋底部的連接部和密封圈可以減小箱體與箱蓋之間的縫隙,對整個箱體起到密封作用,防止箱體內部的放射性廢物外泄。7、箱體底部的輪軸和行走輪便于箱體的移動和轉移,避免因箱體內的放射性廢物過多造成的移動不便的問題。8、箱蓋上的把手便于箱蓋與箱體的拆卸分離,同時也便于箱體在移動過程中工作人員通過把手推著箱體進行移動。9、整個放射性廢物收納箱采用鉛板制作,可以通過鉛板有效隔絕放射性廢物對外界的影響,保護外界不受放射性廢物的污染。附圖說明圖1為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一種耐磨損的放射性廢物收納箱端蓋閉合時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一種耐磨損的放射性廢物收納箱端蓋打開時整體結構示意圖;圖3為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端蓋閉合、底蓋敞開時雙蓋筒結構示意圖;圖4為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端蓋敞開、底蓋閉合時雙蓋筒結構示意圖;圖5為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箱體與箱蓋結構示意圖;圖6為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箱體與箱蓋側視圖。附圖標記:1:箱體;2:箱蓋;3:雙蓋筒;4:端蓋;5:底蓋;6:耐磨臺;7:把手;8:行走輪;9:轉軸。具體實施方式下面詳細描述本技術的實施例,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技術,而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如圖1、圖2或圖6所示,一種耐磨損的放射性廢物收納箱,包括箱體1,其特征在于,箱體1內形成有用于盛放放射性廢物的空腔,箱體1的頂部可拆卸連接有箱蓋2,箱蓋2的內徑和外徑由下至上逐漸減小,箱蓋2的最大外徑等于箱體1的外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耐磨損的放射性廢物收納箱,包括箱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1)內形成有用于盛放放射性廢物的空腔,所述箱體(1)的頂部可拆卸連接有箱蓋(2),所述箱蓋(2)的內徑和外徑由下至上逐漸減小,所述箱蓋(2)的最大外徑等于所述箱體(1)的外徑,所述箱蓋(2)的中心形成有雙蓋筒(3),所述雙蓋筒(3)垂直貫穿所述箱蓋(2)向下延伸至所述箱蓋(2)底部,所述雙蓋筒(3)的筒壁中形成有轉軸(9),所述轉軸(9)沿所述雙蓋筒(3)延伸的方向穿過所述雙蓋筒(3),所述轉軸(9)與所述雙蓋筒(3)之間通過齒輪相連接,所述轉軸(9)在所述雙蓋筒(3)內自由轉動,所述轉軸(9)的頂部連接有端蓋(4),所述轉軸(9)的底部連接有底蓋(5),所述端蓋(4)、所述底蓋(5)與所述轉軸(9)的圓心連線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構成的角度在90°-180°之間,所述端蓋(4)與所述箱蓋(2)之間設置有耐磨臺(6),所述耐磨臺(6)的圓心與所述端蓋(4)閉合時圓心所在的位置重合。/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耐磨損的放射性廢物收納箱,包括箱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1)內形成有用于盛放放射性廢物的空腔,所述箱體(1)的頂部可拆卸連接有箱蓋(2),所述箱蓋(2)的內徑和外徑由下至上逐漸減小,所述箱蓋(2)的最大外徑等于所述箱體(1)的外徑,所述箱蓋(2)的中心形成有雙蓋筒(3),所述雙蓋筒(3)垂直貫穿所述箱蓋(2)向下延伸至所述箱蓋(2)底部,所述雙蓋筒(3)的筒壁中形成有轉軸(9),所述轉軸(9)沿所述雙蓋筒(3)延伸的方向穿過所述雙蓋筒(3),所述轉軸(9)與所述雙蓋筒(3)之間通過齒輪相連接,所述轉軸(9)在所述雙蓋筒(3)內自由轉動,所述轉軸(9)的頂部連接有端蓋(4),所述轉軸(9)的底部連接有底蓋(5),所述端蓋(4)、所述底蓋(5)與所述轉軸(9)的圓心連線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構成的角度在90°-180°之間,所述端蓋(4)與所述箱蓋(2)之間設置有耐磨臺(6),所述耐磨臺(6)的圓心與所述端蓋(4)閉合時圓心所在的位置重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損的放射性廢物收納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端蓋(4)與所述耐磨臺(6)之間的距離不大于1.5mm,所述底蓋(5)與所述雙蓋筒(3)之間的距離不大于3.0m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損的放射性廢物收納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臺(6)為10mm鉛板。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曉,卓連坤,
申請(專利權)人:周曉,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