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火電廠的遠程通訊設備,包括通訊設備本體和底板,所述通訊設備本體的背面固定有兩個托架,且兩個托架沿通訊設備本體的中軸線對稱,兩個所述托架的頂端均通過阻尼轉軸轉動連接有手柄,且兩個托架遠離手柄的一端均轉動連接有后輪組,兩個所述后輪組對稱位于通訊設備本體的兩側,且兩個后輪組上均轉動連接有三個行星輪,三個所述行星輪呈環形陣列分布,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設置了后輪組、托架和手柄,通過托架將后輪組和手柄與通訊設備本體連接在一起,再通過拉動手柄使后輪組上的行星輪轉動來帶動通訊設備本體移動,且行星輪的設計還可帶動通訊設備本體進行上下樓梯,便于安裝時搬運通訊設備本體,節省了人力物力。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用于火電廠的遠程通訊設備
本技術屬于通訊設備
,具體涉及一種用于火電廠的遠程通訊設備。
技術介紹
通訊設備包括無線通信設備和有線通訊設備,有線通訊設備主要包括解決工業現場的串口通訊、專業總線型的通訊、工業以太網的通訊以及各種通訊協議之間的轉換設備,無線通訊設備主要是無線AP、無線網橋、無線網卡、無線避雷器、天線等設備。目前,現有的火電廠用遠程通訊設備一般體積較大,安裝時不便于搬運,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增加了成本,且傳統的火電廠用遠程通訊設備一旦配備滾輪后便會影響設備放置時的穩定性,容易使設備發生傾倒或偏移。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火電廠的遠程通訊設備,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安裝時不便于搬運和設備穩定性較差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火電廠的遠程通訊設備,包括通訊設備本體和底板,所述通訊設備本體的背面固定有兩個托架,且兩個托架沿通訊設備本體的中軸線對稱,兩個所述托架的頂端均通過阻尼轉軸轉動連接有手柄,且兩個托架遠離手柄的一端均轉動連接有后輪組,兩個所述后輪組對稱位于通訊設備本體的兩側,且兩個后輪組上均轉動連接有三個行星輪,三個所述行星輪呈環形陣列分布,所述通訊設備本體的底部固定有兩個前輪、第一液壓泵和第二液壓泵,且第一液壓泵和第二液壓泵均位于兩個前輪的后方,所述第一液壓泵和第二液壓泵上分別連接有第一液壓伸縮桿和第二液壓伸縮桿,且第一液壓伸縮桿和第二液壓伸縮桿遠離第一液壓泵和第二液壓泵的一端均與底板連接,所述底板的底部開設有防滑紋,所述通訊設備本體的內部安裝有蓄電池和控制器,且蓄電池位于控制器的一側,所述第一液壓泵和第二液壓泵均與控制器電性連接,所述控制器與蓄電池電性連接。優選的,所述前輪為萬向自鎖輪。優選的,所述手柄上套設有防滑套。優選的,所述第一液壓泵和第二液壓泵均與通訊設備本體通過螺栓固定連接。優選的,所述后輪組、底板和前輪位于同一水平線上。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術設置了后輪組、托架和手柄,通過托架將后輪組和手柄與通訊設備本體連接在一起,再通過拉動手柄使后輪組上的行星輪轉動來帶動通訊設備本體移動,且行星輪的設計還可帶動通訊設備本體進行上下樓梯,便于安裝時搬運通訊設備本體,節省了人力物力,使用方便,另外手柄可折疊至與托架平行,避免增大設備的占用空間。(2)本技術設置了兩個液壓泵和底板,通過兩個液壓泵工作分別驅動兩個液壓伸縮桿伸縮,實現帶動地板向下運動至抵住地面,從而增強設備的穩定性,有利于限制設備的自由移動,且底板的底部還設置了防滑紋,增大了底板與地面的摩擦力,進一步保證了設備的穩定性。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正視圖;圖2為本技術的左視圖;圖3為本技術底板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后輪組;2-行星輪;3-托架;4-手柄;5-通訊設備本體;6-第一液壓泵;7-前輪;8-第一液壓伸縮桿;9-底板;10-蓄電池;11-控制器;12-第二液壓伸縮桿;13-第二液壓泵;14-防滑紋。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1-圖3所示,本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用于火電廠的遠程通訊設備,包括通訊設備本體5和底板9,通訊設備本體5的背面固定有兩個托架3,且兩個托架3沿通訊設備本體5的中軸線對稱,兩個托架3的頂端均通過阻尼轉軸轉動連接有手柄4,且兩個托架3遠離手柄4的一端均轉動連接有后輪組1,后輪組1便于帶動通訊設備本體5進行上下樓梯,便于安裝時搬運通訊設備本體5,兩個后輪組1對稱位于通訊設備本體5的兩側,且兩個后輪組1上均轉動連接有三個行星輪2,三個行星輪2呈環形陣列分布,通訊設備本體5的底部固定有兩個前輪7、第一液壓泵6和第二液壓泵13,且第一液壓泵6和第二液壓泵13均位于兩個前輪7的后方,第一液壓泵6和第二液壓泵13上分別連接有第一液壓伸縮桿8和第二液壓伸縮桿12,且第一液壓伸縮桿8和第二液壓伸縮桿12遠離第一液壓泵6和第二液壓泵13的一端均與底板9連接,底板9用于抵在地面上來增強通訊設備本體5直立放置時的穩定性,底板9的底部開設有防滑紋14,防滑紋14有利于增大底板9與地面的摩擦力,通訊設備本體5的內部安裝有蓄電池10和控制器11,且蓄電池10位于控制器11的一側,第一液壓泵6和第二液壓泵13均與控制器11電性連接,控制器11采用AT89S52控制器,控制器11與蓄電池10電性連接。為了使前輪7能夠自鎖提高通訊設備本體5直立放置時的穩定性,本實施例中,優選的,前輪7為萬向自鎖輪。為了便于防滑,本實施例中,優選的,手柄4上套設有防滑套。為了使第一液壓泵6和第二液壓泵13均與通訊設備本體5牢固連接,本實施例中,優選的,第一液壓泵6和第二液壓泵13均與通訊設備本體5通過螺栓固定連接。為了使通訊設備本體5能夠穩定放置在水平面上,本實施例中,優選的,后輪組1、底板9和前輪7位于同一水平線上。本技術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當需要搬運通訊設備本體5時,轉動手柄4,使手柄4與托架3呈垂直角度,隨后工作人員雙手握住手柄4,并使通訊設備本體5傾斜,此時后輪組1支撐在地面上,前輪7翹起,通過推拉手柄4使后輪組1上的行星輪2轉動,便可移動通訊設備本體5,且后輪組1上的三個行星輪2可帶動通訊設備本體5進行上下樓梯,方便搬運,當通訊設備本體5處于直立狀態時,將前輪7上的鎖片鎖緊,并通過控制器11控制第一液壓泵6和第二液壓泵13同時工作,通過第一液壓泵6和第二液壓泵13工作將液壓缸中的液壓油分別壓入第一液壓伸縮桿8和第二液壓伸縮桿12中,從而驅動第一液壓伸縮桿8和第二液壓伸縮桿12同時伸縮,進而帶動底板9上下運動,通過底板9向下運動至抵住地面,進而提高通訊設備本體5直立放置時的穩定性。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技術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技術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技術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用于火電廠的遠程通訊設備,包括通訊設備本體(5)和底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訊設備本體(5)的背面固定有兩個托架(3),且兩個托架(3)沿通訊設備本體(5)的中軸線對稱,兩個所述托架(3)的頂端均通過阻尼轉軸轉動連接有手柄(4),且兩個托架(3)遠離手柄(4)的一端均轉動連接有后輪組(1),兩個所述后輪組(1)對稱位于通訊設備本體(5)的兩側,且兩個后輪組(1)上均轉動連接有三個行星輪(2),三個所述行星輪(2)呈環形陣列分布,所述通訊設備本體(5)的底部固定有兩個前輪(7)、第一液壓泵(6)和第二液壓泵(13),且第一液壓泵(6)和第二液壓泵(13)均位于兩個前輪(7)的后方,所述第一液壓泵(6)和第二液壓泵(13)上分別連接有第一液壓伸縮桿(8)和第二液壓伸縮桿(12),且第一液壓伸縮桿(8)和第二液壓伸縮桿(12)遠離第一液壓泵(6)和第二液壓泵(13)的一端均與底板(9)連接,所述底板(9)的底部開設有防滑紋(14),所述通訊設備本體(5)的內部安裝有蓄電池(10)和控制器(11),且蓄電池(10)位于控制器(11)的一側,所述第一液壓泵(6)和第二液壓泵(13)均與控制器(11)電性連接,所述控制器(11)與蓄電池(10)電性連接。/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火電廠的遠程通訊設備,包括通訊設備本體(5)和底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訊設備本體(5)的背面固定有兩個托架(3),且兩個托架(3)沿通訊設備本體(5)的中軸線對稱,兩個所述托架(3)的頂端均通過阻尼轉軸轉動連接有手柄(4),且兩個托架(3)遠離手柄(4)的一端均轉動連接有后輪組(1),兩個所述后輪組(1)對稱位于通訊設備本體(5)的兩側,且兩個后輪組(1)上均轉動連接有三個行星輪(2),三個所述行星輪(2)呈環形陣列分布,所述通訊設備本體(5)的底部固定有兩個前輪(7)、第一液壓泵(6)和第二液壓泵(13),且第一液壓泵(6)和第二液壓泵(13)均位于兩個前輪(7)的后方,所述第一液壓泵(6)和第二液壓泵(13)上分別連接有第一液壓伸縮桿(8)和第二液壓伸縮桿(12),且第一液壓伸縮桿(8)和第二液壓伸縮桿(12)遠離第一液壓泵(6)和第二液壓泵(13)的一端均與底板(9)連接,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德軍,
申請(專利權)人:李德軍,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